|
表演的“公开课”与教育的“非常态”
文/熊丙奇
岁末年初,不少学校都给老师开了“公开课”,让老师有机会总结一学期教学,汇报成长心得。可记者在一些中小学听课时发现,有些公开课过于追求“新、奇、特”,有的老师还提前和学生打招呼“配合互动”,公开课成了“表演课”。一节语文课上,教学内容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了营造逼真氛围,老师在教室里安装了一个小型装置,讲到“英雄托起炸药包”时,他脚底一踩,教室里响起了爆炸声,现场烟雾缭绕……(解放日报12月14日)
这真是难为了老师。为了制造这效果,他花了多少工夫,说不定,还在自己的家里(或宿舍里),反复对小型装置,进行彩排,以免上课时,踩不到位,闹出笑话。
但这工夫显然花的不是地方,上课不是看戏,讲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也不需要声光电的配合——就是配合,找一段电影资料也成。可问题是,聪明的老师们,为何却要在这一地方花工夫呢?至少有一条,在他们的意识中,这样做,是教学形式的创新,是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以及出奇制胜的需要。那么,又是谁把这样的意识传递给他们的呢?
据报道,上了2000多堂语文公开课的名师于漪说:“我上公开课时,从来不搞任何彩排,哪怕教育部长来听课,也是响铃就上课,平时怎样上,公开课就怎样上。”有底气的于漪当然可以这么做,但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又有多少人有平时怎么上,公开课就怎么上的底气,更何况,公开课将决定自己的考核、评价甚至晋升命运呢?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当然是避免公开课变表演课的办法。但是,这与通过公开课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是悖论吗?在笔者看来,问题正出在公开课本身,是以一堂课的评价,代替了对老师教育教学的过程评价,换言之,是以一次集中的行政(组织)评价,取代了教师的同行评价。只要这堂课得到好评,就OK。
这样的公开课,无疑弊端重重,从轻了说,是形式主义,即老师想尽办法,在这一课堂上“表演”出最佳水平,平时的教学与公开的教学相去甚远,呈现的不是教育的常态而是“非常态”;从重了说,则是弄虚作假,有的老师为上好公开课,要事先按照公开课的评价标准组织学生彩排,“埋桩”安排学生提问,教学生应对听课专家的提问。如此公开课,可谓明目张胆地对学生进行说谎教育、造假教育。
问题是,这样表演出来的公开课,往往受到听课专家的好评,称赞其精心准备、课堂活跃,甚至被推广,要求到各校巡讲,这一推广、巡讲,带来的一大效果是,越来越的老师,明白该“这样”上公开课,才能讨得专家好评、学校赞扬和自己的好处。进而,公开课走向比新、比奇、比特,比得课堂像话剧场。据说,有平时上课并不怎么样的老师,就凭一节公开课走江湖,甚至变为名师。
不仅中小学的公开课如此。大学的精品课程,依照其评价程序,就是把课堂当表演——在精品课程评审中,要求录制主讲老师的一堂课,作为材料上报。试想,如果想评上精品课程,能不把这堂课的讲课、提问、互动环节,设计得风生水起吗?而且,比公开课更有优势的是,某个环节不完美,还可重新录一遍,甚至NG数次,直到“完美”。
教育的底线是,让每个受教育者学会做人、诚实守信。以此对照某些公开课、精品课,哪怕其形式再活泼,整个“教育过程”体现得再完美,如果让学生配合、弄虚作假,其所给学生的教育,都是反教育。这样的课越多,对学生的伤害越大,更别提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必须让教育回到常识与常态,这就需要真正建立教师同行评价体系,同时赋予教师教育自主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