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科研问题意识很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2 14:3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科研问题意识很重要

作者: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春华   


    教育科研已逐步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细观大家的科研现状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由于选题盲目而导致研究过程难以实施、研究成果难以提炼以及文体不一、论据不足、成果假大空等现象。究其原因,固然跟有些教师内部科研动机不端正、外部客观条件受限制、自身科研能力不够强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教师教科研问题意识的淡漠和缺失。
众所周知,问题即课题,问题是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还是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要以问题为中心。对于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说,更应从本地区本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有了问题,就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有了问题,就有了研究的动力,有了问题,才能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对实际工作起到推动作用,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目的。
  那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如何树立问题意识呢?
第一,要问“为什么研究”。每一项课题都需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都应有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教师在选题时必须考虑时代背景,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学习借鉴有关文献资料、观察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思考当前现实存在的问题,选择来自于身边的、与自己切身体验相关的问题。弄清“为什么研究”,要明确课题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他人在此方面已做了哪些研究,自已的研究有何特色和创新,选择的课题在理论层面能丰富、补充、完善哪些理论成果,在实践层面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第二,要问“研究什么”。明确了“为什么研究”,接着要明白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课题名称的含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能反映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
如果在课题申报时根据课题指南确定的课题名称有些大,后经课题论证、开题讨论之后感觉应该更具体些,则需通过课题的界定以及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来理清研究思路。课题的界定就是根据研究的题目对研究的范围做出限定,对题目中的几个主要概念或是对容易引起不同理解的概念作出规定,以明确其内涵,限定其外延,找准课题研究的方向,使课题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理清研究思路的第二个重要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定要与研究题目紧密呼应,而且两者—定要匹配,就像写作文似的,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在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时要表述清楚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探索总结哪些规律性的知识,改善哪些教育教学行为,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要问“怎样研究”。课题研究需要有科学的研究计划,有方法理论支撑。每一项课题都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这决定着研究应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采取不同的研究措施。方法不对、运用不当,研究成果的信度、效度就差。是以调查法为主,还是以文献法为主,是实验研究还是个案研究,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确定,使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相匹配,使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能更好地为研究目标服务。方法确定后.根据研究计划如何实施这些方法,遵循哪些程序、采取哪些措施、做哪些具体的工作也就具体明了了。明确了怎研究,增强了计划性、减少了盲目性,使课题研究可按部就班地进行。当然这个过程中原始数据和资料的记录积累是很重要的。
第四,要问“研究得怎样”。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有所收获,出好成果。课题研究中重两头轻中间和重积累轻总结的现象都时有发生。所以,课题研究要在重视“过程性资料”积累的同时,更要重视对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休会、数据、措施等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和升华,对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事实、经验和发现的现象等进行研讨,从中总结出一套实践操作体系,或分析归纳出一些客观规律,或分析提炼出一些新的理性认识甚至新的理论观点,形成他人可资借鉴的、能反映教育教学规律的成果性材料,同时也要总结课题研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要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寻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寻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使课题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呈现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为自己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有所突破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14:40:35 | 只看该作者
培养青年教师问题意识,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
研究方案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科研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否具备“问题能力”和“问题意识”,就成为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重点和关键。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新课程的到来,把问题作为课堂的中心显得越来越重要,平时我们谈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而忽视了对教师自身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形成的研究。而教师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恰恰是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
问题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高与低。如果教师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则有利于促进教师发现和捕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如果教师的问题意识较弱,不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只是停留在教书的层面,不能将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将教学与深入研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相结合,则不利于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反之也不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标,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因此,我校提出“培养青年教师问题意识,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1、通过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研究,迅速提高青年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规范和优化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支全面素质型青年教师队伍。
3、提高学校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全体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研究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以“培养青年教师问题意识,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为总研究课题。针对年级和学科特点确立科研小组及个人研究重点。

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四点:
1、培养青年教师对教材的问题意识。
2、培养青年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问题意识。
3、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4、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的问题意识。
研究方法:
以我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广泛吸收各地先进经验,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配以经验总结、调查法、文献法和个案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研究任务。
四、课题提出后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思路
(一)课题提出后工作情况
第一阶段:
2008
12---2009年1月,准备阶段。
1、主要任务是宣传动员,明确目的,提高认识。
组织全体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查找国内外研究现状经验资料。
成立课题组,建立课题档案,制订实验方案。
2、组织各组组长及成员研究分析教师和学生现状,提出本组及个人研究重点,确立子课题。青年教师以问题为单位组成45个小课题组,针对子课题进行问题式研究。
3、汇报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体会。撰写心得体会或论文。
4、学校根据以上情况撰写研究报告,举行开题仪式。
(二)今后工作思路
第二阶段:
2009
2---20096月,研究实施阶段。
课题研究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意识”四个循环往复的阶段进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题材,重视与同行和专家的伙伴关系,重视研究过程对教师观念和行为所带来的变化与改进,不断修正。
第三阶段
20096---20087月,总结汇报阶段。
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结题形式,组织青年教师撰写个人课题总结论文,收集整理案例、课例、反思,形成《论文集》、《课例与反思集》等。课题领导小组撰写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总结。
五、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课题实施组织管理。
2、时间保障:学校保证实验所需时间。
3、场所保障: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就是课堂,研讨场地在教研组和会议室。
4、经费保障:学校保证实验所需全部经费,包括外出学习和资料费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03 , Processed in 0.1283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