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王崧舟执教《望月》的批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c4bf601016son.html
王崧舟是当代小学语文的名家、大腕,据说是“诗意语文”的代表。有人称之为“大师”,有人却说:“这样的语文课恶心”。我检索到一份王崧舟老师在广州全国第13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望月》(作者赵丽宏)的课堂实录。想看看到底是甘之若饴,还是恶心无比。
第一课时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预备读。
生:望月。
师:轻轻地读一遍。
生:望月。
师:柔柔地读一遍。
生:望月。
批判一: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读”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有个顺序问题,是默读在先,还是齐读在先?我以为是前者。再说,《望月》两个字还用齐读?此外,应该是先让学生通览全文才对,可这个实录上看不到这一环节。读书,读书,首先得“读通、读透、读顺畅”,没有酣畅淋漓的“读”,没有反复吟咏的“读”,学生如何感知文本?“分析”岂不空中楼阁?
师:有人说望月时望的月亮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在江中,一个在诗中,还有一个在心中。请同学打开书,以最快的速度读一读,找一找江中月在哪,诗中月在哪,心中月又在哪?然后试着完成课堂作业中的第一大题中的第一小题。
批判之二:“有人说”,谁说?无非是语文教师的老套子:把成人的理解(多数情况下也不是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而是照搬“教参”的文本解读)强加给学生,教师设计一个圈套,整节课引学生“入彀”,学生是配合教师的玩偶,常听到一个比喻: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在剧组,导演是至高无上的,演员得言听计从啊!倘若学生在课堂上成了“演员”,可是最大的悲哀!学生“入彀”了,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入彀”顺畅了,就认为这节课成功了,执教者就是“大师”了。全然不顾这是否就是学生想要的语文课,全然不顾这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我看,即使存在“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姑且不论这种概括是否准确),也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得出,而不是老师强行灌输(即课改中常说的“让学生经历结论得到的过程”)。
生:默读课文。
师:好的,把笔放下。我们来交流交流第一小题的答案。
生:先写江中月,
(师:板书:江中月)
生:再写诗中月,
师:板书:诗中月
生:最后写心中月,
师:板书:诗中月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了不起。浏览一遍课文,就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原来《望月》先写——
生:江中月
师:再写——
生:诗中月
师:最后写——
生:心中月。
批判之三:把语文教学演变为“做语文题”的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我见过干脆把整节新授课都用来做题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可恶之极!王老师为什么也来个做题?是教材上的思考题吗?不详。
此外,王老师虽然也用了“交流”这样的词,但我没有看见学生实质性的“交流”。何为“交流”?交流就应该有理解的差异、观点的碰撞,起码学生应该有表述上的不完整、个性化、语病等等。但这些教学常态我没有看见,看到的似乎是师生在对台词。“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这仅仅是对写作顺序的一种概括,不是唯一的概括。难道不能概括为“我望月-我与外甥背月诗-我和外甥比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