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王凌:治学方法一日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 07:3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王凌:治学方法一日谈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加了若干学术活动,包括在几个大学讲学,见到许多学界的朋友。其间也不免“臧否人物”,一次对几位老同学提出批评:一,没有把自己的研究与“当下”打通(包括缺乏问题意识、题目似新而旧);二,在研究方法上,没有什么创新,不足以代表新的一代。

  

  说起来“大言不惭”,好像自己倒有几把刷子似的。于是不免扪心自问:小老高,你到底有什么“自己”的方法可吹?

  

  为梳理自己的想法,我想,也许可以从“法国人与中国学术”这一段逸闻说起。

  

  2010年,我曾访问位于巴黎的法国高等研究院。我认识的朋友伊莎白和麦港,都是社会学家,属于法国“新社会学派”,又名“前苏格拉底学派”,即表示研究在“理论”之先(因西方在苏格拉底之前没有理论一说)。所以第一件事,不是讲一个“片儿汤”(不管它是本国还是外国的理论),而要先讲一个故事(最好还是历史故事),然后一层层讲出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论”。既不是“理论先行”,也不是仅仅跟在材料后面,“实事求是”,说什么“眼见为实”,不敢越雷池一步,其他“唯心”的、“直觉”、“悟性”……等等,都不能谈。

  

  这次造访法国高等研究院,才使我进一步了解这一主流“新社会学派”的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直揭文字材料的表层以下(这是我的理解)。在欧洲的思想学术史上,“实证主义”、“唯物质主义”已经统治了一个多世纪,现在,恰是要“反其之道而行”了。

  

  我在自己的课堂上(特别是“方法课”,它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讲得最好的一门课),也在批“考据学派”,讲“直觉”,“悟性”,等等。简单说吧,就是告诉学生,所有的史料其实都是“有限”的、“表面”的,不能做一个“爬格子”动物,仅仅跟着文字记载后面走。先说古代典籍,有一句话叫“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为此吕思勉先生曾揭示出古书(如《史记》),是怎样书写的,谈到要尽量保留原档案的文字,而自己不作评价。所以面对这种书籍、文字,没有一定的“准备”,是读不来的。再举《水浒传》的例子,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不读“金圣叹点评本”,那里头许多重要的意思(如对宋江的看法),你根本就看不出来(“仅知其事,不识内里之情”)。这里面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就更严重了(它把一切都“直白”了,而且是白而又白,像“白开水口号”一样,白得非让你表态接受了不可)。

  

  也许,这正是我们的相合之处吧。

  

  或许,这正是当代学术史、思想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足够重视。问题可能正是在于,怎样才能识别文本的真正含义?

  

  钱穆先生曾说:古人主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略道己意而止;其未尽者,则待读者听者自加体会,不以言辞强人必信;中国人自居必知谦恭退让,故其待人则必为留余地。则无可尽言,无可详言,并有无可言之苦,实即无可言之妙。抑且有心之言,则心与心想通,亦不烦多言。故中国文学务求简。

  

  古人这些没有写清楚的地方,是不是可以依赖“考据学”去发现它的“真实含义”呢?许多人都是这样主张的,章学诚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说:“古人专门之学,必有法外传心”。需要依靠他所说的“性灵”、“神解精识”,或所谓“高明”之处,否则就可能弄不明白。

  

  在尽量保存史料本来面目的同时,我也曾多次强调,尊重当事人的“历史意见”,不做过分的解读;对于后世人的“时代意见”,不妨多多益善,并列保存,不赞成以“教师爷”态度,居高临下,卖弄聪明,以为真理都在自己手中;承认历史解释很多都属“猜测”,未必都能有硬实的史料支持;主张“吹牛”也要有“胆识”,有时宁可走在“刀锋”之上。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通过近日的学术交流,也体悟出,当今世界其实是一个“二相社会”。进而言之,在上层政治与下层社会之间,有意无意上下相蒙,“猫腻”盛行,形成表里不一的“二相社会”(“假天下”与“真实世界”同时并存)。我也曾给吴思写信说,你的“潜规则”和我的“反行为”,背后可能都存在这样一个层面。所以我常常说,“当代史”最难治(尽管它已成为学术热点)。我们治学问,不勘破这一层怎么行呢!

  

  余英时先生曾指出,分别“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是宋代儒家的新贡献。其关键即为不为感官(见闻)所限而别具一种更高的抽象认知的能力。如程颐所谓“德性之知,不假见闻”;如王阳明所谓“良知”,也是一种“超知识”的性格。至乾嘉考据学派出现,则反过来认定“德性之知”必须建筑在“闻见之知”的基础之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取决于“功力”大小;只谈“道问学”,于“尊德性”则置之不论了(《论戴震与章学诚》;或即魏源所说,“不必下学而自能上达,此尊德性多于道问学者也”。)。

  

  在我看来,所谓“德性之知”就是基于一种“悟”和“信仰”的“知”了。往往会产生“不期然而然”的不寻常的效果。

  

  而章学诚所说的“性灵”、“神解精识”、“高明”云云,也可以说是对戴震等人的一个委婉的批评(章氏自诩“高明”以对“沉潜”,以“悟性”来对“记性”,可能都使考据学者难以言对)。

  

  其实,司马迁早说过:“《书》缺有间矣……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哪能光靠什么书本子呢。

  

  最近我又想到,无论我们怎样面对所谓“纯客观”的“史料学派”(其实现在已没有这种不带“主观性”的研究),过去所说中国“史观学派”与“史料学派”之争,恐怕还不能涵盖所有这些问题(《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

  

  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批评。我以为,其第一点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所谓学问可能来自于“当身之时代”,而不是一般的文字史料。

  

  第二,就是不赞同与当下毫无关联的“死学问”、“假学问”,只“为稻粱谋”,不管身外事,无意间成了孔夫子所说的“小人儒”。

  

  前者,有如钱穆先生所说:“夫为学人之新材料者,莫过于其当身之时代。时代变,斯需要变;需要变,而学人之心思目光,宜亦随而无不变。故诚能深入时代之渊海,则其周身所遭遇之材料,无一非新。否则昧乎时代之变,而徒求材料之新,岂不亦浅之乎其所谓新哉”(《学龠·古史摭拾录》)?

  

  回想我平生治史,多非因于新的材料,而是别有“依恃”。如研究清代经济政策,为前人所未言及(参见“从清代农业政策看当代农村变革”,《炎黄春秋》2011年第5期)。对清代研究粮政和粮食问题研究,所用材料多出于《实录》,人人可见,并非难得的档案史料,但别人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感受,也就没有写出那样一块文章。其实,材料早就摆在那里,大家“视而无睹”罢了。

  

  我于《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一书《前言》中,曾经说道:

  

  我开始选择这一题目时,可能只是“灵机一动”,但明眼人可以看出(在美国即曾经友人指出),它有着时代的影响,也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这些都是无须讳言的。因此书中虽讲的是十八世纪的中国,但它与二十世纪的今天,彼此间仍有密切的关联,许多东西在今天也没有失去意义;或许,正是因为处身于这一时代,也有一些切身的感受,我们才可能重新认识这段历史和有关的文化传统?

  

  如何才可做到这点呢?钱穆先生说:要“先做一个时代的人”(《中国史学名著》)。

  

  钱穆先生进一步说,对于社会史研究,“应该从当前亲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着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实为最真实最活跃的眼前史”,可称之为“无字天书”;现前与历史,“此两者本应连系合一来看”(《中国历史研究法》)。

  

  有同学问,自己应该怎样做呢?借用钱先生的话,就是:“学问应该从自己性情上做起”(《中国史学名著》)。我想,办法之一就是发掘内心,找到自己“感兴趣”而“有意义”的问题。当然,它首先是一个“当代史”和“当下”的问题。

  

  与很久以前发生的历史不同,“眼前史”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考验,它不但离不开敏锐的眼光,还需要迅速的判断,而且往往就在不久之后即可得到事实的检验,——它不再像一般历史研究方法那样是一种“逆断”,从结果来分析原因,而是相反,从前往后“顺着来”,——而且随时可能受到每一个读者不客气的批评。

  

  钱先生还说:做学问,须要做“活的学问”,若绝对与现实政治、外交、国家、社会、民生没有丝毫关系,那就是“空言”(《中国史学名著》)!

  

  与此相关的,是孔夫子所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钱先生曾说:推孔子所谓小人儒者,不出两义:一则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则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论语新解》)。如果不是为“道”,而只为“业”,那,岂不成了混饭碗了?

  

  走笔至此,回首望去,这里有多少东西是属于我“个人”的呢?恐怕大多是前人所论及者,我所作的,不过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已。

  

  研究所的年轻人说高老师是走在“刀锋之上”,外校的教授来讲课时说我“最会吹牛”,既已“名声在外”,还是把这些一得之见拿出来,请大家品评吧!

  

  ——此篇发表于《读书》2013年第4期,名为《法国“新社会学派”的启示》,现将原文发布于此,文字颇有出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5:56 , Processed in 0.0788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