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匪夷所思 陈林森 南昌市中学的期中、期末考试都是全市统一命题,这本来有利于一线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各校横向比较,对办学水平作出较公允的评价,有利于节省一线教师的精力,当然更直接的是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效度、信度,发挥期末考试对于阶段性总结、巩固提高、查缺补漏等方面的作用。但综观本学期的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特别是这次期末试题,南昌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试题的质量难以恭维,部分试题严重超纲,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命题思路很不严谨,试题命制很不规范,甚至出现了不少明显的硬伤,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考生水平的发挥,也不利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出公允的评价。一个学期结束时的最后一次考试试卷的质量欠佳,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它无助于对一学期的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即使是有些试题虽无明显的硬伤,但含金量很低,粗制滥造,体现不了命题者的严谨思路和命题智慧,对学生没有什么启发性,至多也只能算是相当平庸的试题。 下面具体地分析若干试题,以正是非。 第1题拼音:总的来说都是考的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但有的词语今天基本不用,可以要求学生能在课文中理解,但不必要求他们掌握,而把精力和时间用到更有用的知识上。如“訾詈”一词出自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但是这个词语今天基本不用,不应当出现在考试卷上。我们在百度新闻上搜索,仅得7个例子,而且大多数都是引用梁的这篇文章。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脱离实际,脱离了社会语言应用的实际。 第4题语病:这道题的答案(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但A、B、C三句只有A才是典型的病句(成分残缺),B中的“反复多次”所犯重复的语病,缺乏说服力。虽然看似重复,但这是可以允许的语言中的“冗余”现象。比如“奢侈浪费”“艰苦朴素”“积极肯干”“含蓄蕴藉”等等很多这类合法的“冗余”,不应视为病句。经济的原则不是语言运用的唯一的原则。我们在百度新闻中搜索“反复多次”,可得到三百八十六万用例,在北大语料库中也查到35条结果。如果是个不合法词组,在后者上是一定查不到的。所谓重复累赘的病句,一般是作者无意识中犯的错误,而“反复多次”完全是作者有意识地加以强调的结果。实际上从词义上看,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反复”不等于“多次”,因为重复两次就是“反复”,所以反复未必就是多次。C问题更大,答案指“目前”应为“日前”。原文“目前”的确应改为“日前”,但即使这是一个毛病,也不属于“语病”,而属于“用词不当”。一般考试时不把用词不当与语病混为一谈,这是因为,试卷上通常另有一道专考“用词不当”。广义地说,错别字、标点不当都属于语言文字的毛病,但我们肯定不会把错别字、标点不当放到语病题中去考。而“日前”误为“目前”,完全可以看作是校对不严而形成的错别字。 第9题文言句式:这道题虽然差强人意,但是答案解说却出现了低级错误。①将“此余之所得也”说成是“介宾结构后置”,其实这是判断句,根本不存在“介宾结构后置”,连介词都不存在。②将“君既若见录”说成是“宾语前置”,实际上这句中的“见”并不是代词宾语前置,而是偏指副词,在句中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宾语前置。如果一个老师严格按照答案去讲,那就会误人子弟。 第10-13题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关于郑子产的故事(即成语“宽猛相济”的来源)。这个材料中引用孔子一段后,有一大段对《诗经》的引用,非常难懂(既无从运用学过的知识,也无法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而且对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很大的用处,本应删去,但命题者不但保留了,而且还从中找出命题的材料,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例如这样的句子:母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参考译文:不要放纵奸诈,用来防范邪恶;制止盗寇肆虐,恶毒是不怕美好的。这样的译文也非常拙劣。)拿这样的材料去考高一的学生,就等于让一个未成年人去承担举重运动员才能承担的重量,于心何忍?此外,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应当在篇末注明出处,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某些背景知识,例如如果交代了此篇出自《左传》,学生可以推知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春秋时期,而且这是高考命题的惯例。可是我们这份试卷居然不交代出处。似乎命题者非常缺乏命题经验,完全不懂游戏规则。 第10题文言实词:这道题考的4个文言实词,只有A中的“狎”稍有点用处,其余3个实词考了毫无意义,它们不仅不是常用实词,而且还不是“次常用实词”,不但中学教材中绝对不会出现,而且连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也从未见过(如“汔”)。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高考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明确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像“毋从诡随”中的“随”(欺骗),“百禄是遒”中的“遒”(聚集),这些义项非常生僻,恐怕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未必需要掌握。 第11题文言虚词:将“古之遗爱也”中的“之”说成是间隔主谓语,将“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则”说成表因果关系,都是明显的硬伤。 第16题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段赏析:答案中有“多用短句”“意蕴深厚”,一个外国人的作品,并无中国作家的长短句的概念,“远方,起伏的群山上,鼠尾草一片银灰色。”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多用短句”吗?个别句子看似较短,但作者并无有意识地经营,完全不必从修辞的角度来评判它的句子的长短。“意蕴深厚”,究竟有哪些意蕴?哪能这样虚晃一枪。事实上没有一个考生回答出了“多用短句”。这道题目占分为4分,绝大多数考生得分为零到1分(基本上是答了一个“语言平实”)。 当然也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它的作文题我个人还是认可的。题目是:以“冬日清晨”为题,写一篇写景状物的作文。要求:以描写为主,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这道题结合了本学期学过的散文单元的写作练习,也是高一学生学写记叙文应当重点训练的一个方面的能力(描写)。冬日这个季节特点也符合实际,这一年的冬天事实上也是比较严寒的冬天,比较能体现冬天的特点。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不能一味归咎于试卷。例如默写部分,期末考试前教师把精力都放在必修2上的背诵篇目,而忽略了必修1的背诵篇目,试卷中默写8分,其中2分是必修1的,这是正常的,而这又是学生丢分最多的,所以,这也是一个教训。学生在翻译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也令人感慨,如“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这句话,一些学生把“及子”二字当作人名,译成“及子生下来就死了”,这就是基本素质问题,既反映了学生对中国的四字结构,一律处理成“二二结构”,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解,表现了思维的机械性,缺少必要的灵活;其次反映了学生阅读成篇的文章的能力欠缺,阅读材料一开头就说“郑子产有疾”,后来又说“疾数月而卒”,但学生还是不能反应“子产”是一个人。学生的水平总是参差的,但大面积的成绩上不去,并且分数拉不开距离,绝大多数学生的分数集中在50多分的范围内,区分度很低,就是不正常的。总的来说,这份试卷缺乏亮点,一部分平庸,一部分超纲,一部分有硬伤,有的是基础知识方面的低级错误,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我认为命题教师绝对不能是一个“虐待狂”,应当尽量与人为善,而不是把学生当敌人,主观上应当让试题尽量容易,因为你是面向所有的学生的,而且应当与学生所学知识直接、间接有关,让那些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的师生能够得到适当的回报,使学生有继续学习提高的信心,而不是诚惶诚恐,不知所措,一片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