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昌市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匪夷所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6 13:5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昌市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匪夷所思
陈林森
南昌市中学的期中、期末考试都是全市统一命题,这本来有利于一线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各校横向比较,对办学水平作出较公允的评价,有利于节省一线教师的精力,当然更直接的是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效度、信度,发挥期末考试对于阶段性总结、巩固提高、查缺补漏等方面的作用。但综观本学期的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特别是这次期末试题,南昌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试题的质量难以恭维,部分试题严重超纲,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命题思路很不严谨,试题命制很不规范,甚至出现了不少明显的硬伤,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考生水平的发挥,也不利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出公允的评价。一个学期结束时的最后一次考试试卷的质量欠佳,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它无助于对一学期的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即使是有些试题虽无明显的硬伤,但含金量很低,粗制滥造,体现不了命题者的严谨思路和命题智慧,对学生没有什么启发性,至多也只能算是相当平庸的试题。
下面具体地分析若干试题,以正是非。
第1题拼音:总的来说都是考的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但有的词语今天基本不用,可以要求学生能在课文中理解,但不必要求他们掌握,而把精力和时间用到更有用的知识上。如“訾詈”一词出自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但是这个词语今天基本不用,不应当出现在考试卷上。我们在百度新闻上搜索,仅得7个例子,而且大多数都是引用梁的这篇文章。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脱离实际,脱离了社会语言应用的实际。
第4题语病:这道题的答案(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但A、B、C三句只有A才是典型的病句(成分残缺),B中的“反复多次”所犯重复的语病,缺乏说服力。虽然看似重复,但这是可以允许的语言中的“冗余”现象。比如“奢侈浪费”“艰苦朴素”“积极肯干”“含蓄蕴藉”等等很多这类合法的“冗余”,不应视为病句。经济的原则不是语言运用的唯一的原则。我们在百度新闻中搜索“反复多次”,可得到三百八十六万用例,在北大语料库中也查到35条结果。如果是个不合法词组,在后者上是一定查不到的。所谓重复累赘的病句,一般是作者无意识中犯的错误,而“反复多次”完全是作者有意识地加以强调的结果。实际上从词义上看,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反复”不等于“多次”,因为重复两次就是“反复”,所以反复未必就是多次。C问题更大,答案指“目前”应为“日前”。原文“目前”的确应改为“日前”,但即使这是一个毛病,也不属于“语病”,而属于“用词不当”。一般考试时不把用词不当与语病混为一谈,这是因为,试卷上通常另有一道专考“用词不当”。广义地说,错别字、标点不当都属于语言文字的毛病,但我们肯定不会把错别字、标点不当放到语病题中去考。而“日前”误为“目前”,完全可以看作是校对不严而形成的错别字。
第9题文言句式:这道题虽然差强人意,但是答案解说却出现了低级错误。①将“此余之所得也”说成是“介宾结构后置”,其实这是判断句,根本不存在“介宾结构后置”,连介词都不存在。②将“君既若见录”说成是“宾语前置”,实际上这句中的“见”并不是代词宾语前置,而是偏指副词,在句中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宾语前置。如果一个老师严格按照答案去讲,那就会误人子弟。
第10-13题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关于郑子产的故事(即成语“宽猛相济”的来源)。这个材料中引用孔子一段后,有一大段对《诗经》的引用,非常难懂(既无从运用学过的知识,也无法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而且对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很大的用处,本应删去,但命题者不但保留了,而且还从中找出命题的材料,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例如这样的句子:母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参考译文:不要放纵奸诈,用来防范邪恶;制止盗寇肆虐,恶毒是不怕美好的。这样的译文也非常拙劣。)拿这样的材料去考高一的学生,就等于让一个未成年人去承担举重运动员才能承担的重量,于心何忍?此外,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应当在篇末注明出处,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某些背景知识,例如如果交代了此篇出自《左传》,学生可以推知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春秋时期,而且这是高考命题的惯例。可是我们这份试卷居然不交代出处。似乎命题者非常缺乏命题经验,完全不懂游戏规则。
第10题文言实词:这道题考的4个文言实词,只有A中的“狎”稍有点用处,其余3个实词考了毫无意义,它们不仅不是常用实词,而且还不是“次常用实词”,不但中学教材中绝对不会出现,而且连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也从未见过(如“汔”)。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高考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明确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像“毋从诡随”中的“随”(欺骗),“百禄是遒”中的“遒”(聚集),这些义项非常生僻,恐怕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未必需要掌握。
第11题文言虚词:将“古之遗爱也”中的“之”说成是间隔主谓语,将“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则”说成表因果关系,都是明显的硬伤。
第16题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段赏析:答案中有“多用短句”“意蕴深厚”,一个外国人的作品,并无中国作家的长短句的概念,“远方,起伏的群山上,鼠尾草一片银灰色。”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多用短句”吗?个别句子看似较短,但作者并无有意识地经营,完全不必从修辞的角度来评判它的句子的长短。“意蕴深厚”,究竟有哪些意蕴?哪能这样虚晃一枪。事实上没有一个考生回答出了“多用短句”。这道题目占分为4分,绝大多数考生得分为零到1分(基本上是答了一个“语言平实”)。
当然也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它的作文题我个人还是认可的。题目是:以“冬日清晨”为题,写一篇写景状物的作文。要求:以描写为主,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这道题结合了本学期学过的散文单元的写作练习,也是高一学生学写记叙文应当重点训练的一个方面的能力(描写)。冬日这个季节特点也符合实际,这一年的冬天事实上也是比较严寒的冬天,比较能体现冬天的特点。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不能一味归咎于试卷。例如默写部分,期末考试前教师把精力都放在必修2上的背诵篇目,而忽略了必修1的背诵篇目,试卷中默写8分,其中2分是必修1的,这是正常的,而这又是学生丢分最多的,所以,这也是一个教训。学生在翻译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也令人感慨,如“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这句话,一些学生把“及子”二字当作人名,译成“及子生下来就死了”,这就是基本素质问题,既反映了学生对中国的四字结构,一律处理成“二二结构”,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解,表现了思维的机械性,缺少必要的灵活;其次反映了学生阅读成篇的文章的能力欠缺,阅读材料一开头就说“郑子产有疾”,后来又说“疾数月而卒”,但学生还是不能反应“子产”是一个人。学生的水平总是参差的,但大面积的成绩上不去,并且分数拉不开距离,绝大多数学生的分数集中在50多分的范围内,区分度很低,就是不正常的。总的来说,这份试卷缺乏亮点,一部分平庸,一部分超纲,一部分有硬伤,有的是基础知识方面的低级错误,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我认为命题教师绝对不能是一个“虐待狂”,应当尽量与人为善,而不是把学生当敌人,主观上应当让试题尽量容易,因为你是面向所有的学生的,而且应当与学生所学知识直接、间接有关,让那些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的师生能够得到适当的回报,使学生有继续学习提高的信心,而不是诚惶诚恐,不知所措,一片茫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4 22:44 , Processed in 0.1058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