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1552235.htm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1552235.htm
教学应给视觉思维一席之地
2009年05月22日 作者:刘冬岩 来源:中国教育报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冬岩
周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接班的第一天就向学生提出一个练笔要求——每周写三篇日记,学生们爽快地答应了。在批改日记的过程中,周老师发现有一位叫钱锡的同学作文写得挺糟糕。于是,周老师就请钱锡到办公室,给他个别指导。钱锡认真地修改好作文后,对周老师说:“我能不能一星期只写一篇作文?”“为什么?”周老师觉得有点奇怪。“我的意思是,另外的两篇作文不是写好交给你,而是画给你。”周老师教书这么多年,第一次听说作文是可以“画”的,但他欣然同意了学生的请求。在以后的学习中,钱锡同学按时把他的绘画作文交给老师。长此以往,不仅钱锡同学的绘画水平提高了,他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日益提高。
这则案例蕴含着怎样的教育意味?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读、写、算,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语言逻辑表达,另一种与语言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视觉思维却受到了忽视。视觉思维具有的直接、形象、丰富的特点,有时候能传递文字无法言说的信息。当前,无处不在的视觉形象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这种难以抗拒的视觉趋势把表达的可视性凸显出来,笔者认为,这对我们的教学也应有两点启示。
教学中应创设学生视觉化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运用视觉思维进行视觉表达。这样可以丰富学生获取、表达教学信息的方式,发展他们的视觉思维及空间推理能力。视觉思考包含了我们所见、所思、所绘,因此启发学生的视觉思维也要从看、想、绘三个方面为切入点。
首先是丰富学生的视觉信息源。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对那些“视觉化”了的事物往往能增强表象、记忆与思维等方面的反应强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建设一个视觉化的教学环境,通过丰富视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周边环境,不仅为学生传递积极愉悦的信息,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进而提高他们的记忆。例如,教室整体布局、教室色彩、教师形象、学生服饰、教室黑板,等等,都是极易被视觉化的,如果这些方面形象好,那么,就容易产生积极的视觉化效应。除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材料的呈现也可以视觉化,美国缅因州一个实验机构进行的学习方法研究表明,在教学中编制图表、做图示等,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显著地提高其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信息做图像化的表征,借用图像来呈现、界定、揭示、统整和展示资料。教师可以采用流程图、视觉化纲要、图解符号等方式将学习材料进行视觉化呈现。流程图不仅可以表示用这一步到下一步的单向关系,可以从某个成分向外作双向或多向的扩展。另外,视觉化的方式有时候可以表达某些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事物,它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色彩、形状等工具运用视觉化方法来组织自己的思路。比如,可以运用类比联想,即用一个视觉图像或意念来表达另一个视觉图像或意念。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联想类比,可以将正在学习的内容与已知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就常常跟孩子们一起带着画册和铅笔到“词的源泉”那儿去旅行。他认为,“词的图画被作为一种完整的东西感知”,词语的识记与儿童的视觉感知和声音感知结合起来,“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识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有开放的想象,创造自己的“心灵电影”,鼓励学生尽量把学习材料变成日常熟悉的图像、活动场景或属于自己的视觉符号。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视觉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信息的理解。比如,鼓励学生作视觉化笔记。一个有关记忆的实验研究表明,分析内容较深、结构复杂的文章,如果利用捕捉要点、编写概要和制作图表的方法,其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视觉化笔记可以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集群合成图等形式。概念图是运用图形来表示概念间的顺序和关系,它是确定学科知识中重要概念和彼此关系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概念开始向四处发展,绘制出与主题有关的核心理念,形成以主题为中心的“大图像”;集群合成图是运用集群合成式思维进行创造时绘制而成的思维图,它与思维导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先作开放式的头脑风暴想象,并绘制成图,然后再将集群图转化成文字。
再比如绘画,儿童运用绘画把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对事物的理解已经从表象的世界解脱出来而进入抽象思维世界,因此绘画方式对于发展儿童的抽象思维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让绘画走进美术之外的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思维。
我们通常以为,视觉智慧局限于视觉艺术的相关领域,误以为视觉思考是艺术家专擅的领域。视觉思考影响人类所有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既可以借由多种方式来表征教学信息,发展学生的知觉、映像化的能力,还会让学生将感官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融合。
《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2日第7版
|
视觉思维与创新教育 [ 作者:张德成 | 转贴自:江苏社会科学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期,人才的索质决定着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盛衰。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教育。人的感觉器官中,以视觉获取的信自、最多,视觉在信自、的收集、加工中形成视觉思维。视觉思维的方式一般有自_观法、选择法、发现法、探究法等,这此方法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视觉思维 创新教育
一、21世纪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依赖于创新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人类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二十一世纪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创新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占总人口的0. 4 % ,只有美国、日本的十分之一。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就没有进步,创新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然而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依赖于教育。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就要从创新教育入手。创新教育的实施,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破除“传授知识”的旧的教育目的观,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的教育观。其次必须加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发挥视觉思维的作用,建立以探索活动、互动、交流、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学习中的视觉与视觉思维
众所周知,人们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的,而又以视觉活动为主,人们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整个感觉器官获取信息量的83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同时,视觉元素还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所谓视觉思维是以视觉形象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涉及信息的接收、存储、恢复及处理等。视觉思维的过程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循环往复地过程。视觉经过直观观察后,进行视觉选择,再将兴趣中心放在整体环境中进一步的审视、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视觉思维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无意义的;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不自觉的。研究和利用视觉思维的特殊性,有利于提高信息的接收、处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
三、视觉思维的方法与创新教育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世界产生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感觉,经大脑分析加工形成关于物体的信息。视觉思维通过直观、选择、发现、探究等方法在信息的感知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1. 直观法——人类学习的基础
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人类知识学习的过程是由形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有效的学习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早在17 世纪就提出了“直观教学”的观点,他认为“,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教学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利用模型、实物、图形、图片等进行教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视听教育学家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将人类获取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替代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三类十个层次,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信息作用于人的视、听觉器官,形成替代的经验;也可利用计算机的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产生虚拟的直接经验等。但是从总体看,“经验之塔”概括了人们有效学习的途径与方法,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方法必须充满直观、形象。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一个具有敏锐观察能的人,即使在平常的事件中,也会有所发现。1910 年,生病卧床休息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聚精会神地望着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之间具有交错的关系,特别是南美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此后他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于1912 年提出大陆漂移理论。观察不仅能发现问题,有许多问题也是通过观察才找到解决的途径。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观察对他的科学成就所起的作用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大楼的正面写着: 观察、观察、再观察。比较中国和外国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教学是知识的灌输型的,忽略了人们的学习特点,缺乏必要的直观形象材料,培养的人才也只能是模仿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模式,首先必须改变教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尽可能运用直观生动的视听觉教材,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从小接受视觉思维的方式方法训练,主动学习,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知
识基础。
2. 选择法——视觉思维的重点
人类的视觉对物质世界所产生的刺激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仅仅注视刺激物中最为感兴趣的部分,如内容、透视、形变、色彩、线条、影调等的特殊性,而对其余部分往往“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比如当你参加一个影展或画展时,在众多的作品中,也许你会在某一幅作品面前驻足不前,留连忘返。究其原因是因为视觉的选择性注意,同你在情感、行为等方面引起共鸣,激发了自己好奇心和未知欲。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讶中开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推动力。运用视觉选择性的特点,在设计教学或学习内容时,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可以用视觉元素如线条、色彩、动画等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信息得以强化和升华,从而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视觉思维方法。当然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所注意的东西是形象,就是主体,不注意的是环境,是前景或背景。从环境中辨认形象进行有选择的处理,这就是视觉思维的选择性。丹麦心理学家鲁宾制作的花瓶剪影,使人们在不同时间内原先看作形象的东西会发生变化,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记忆的联想。真实的视觉形象是想象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离不开人的联想和想象。
3. 发现法——创造性学习的前提
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不是掌握更多的已有知识,而是具有演习新知识的能力,会运用知识去创新。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知识剧增使得人们已不可能在知识量上进行追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是发现一种更有效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要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格式塔研究理论认为,我们所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观看拼图时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像而不是各块瓷砖,看电影和电视时,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动作而不是一系列静止的图像或线条。整体大于各个个体之和。中国古老的智力玩具七巧板,是由15 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内的七种几何图形所构成的,要把它们拼成各种图案,必须具有建设性或创造性的思维,而创造性的思维同样必须以视觉信息为基础,要有灵活性,因为所遇到的问题都是新的情况。只有依靠原有知识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顺利解决,而这些是课堂讲授的方式是难以培养的,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创新活动才能形成。
4. 探究法——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创新所需要知识更多地表现为未编码性和个人性。在众多的未编码的信息中,只有善于收集信息、挖掘信息、处理信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在图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技艺娴熟的漫画家,只用几根意味深长的线条就能勾画出人物,画谁像谁,比照片还要传神。相比这下,照片却是细节丰富,影调繁多。这种创造性思维只有在长期观察、探究中才能获取。因此有人认为双眼是大脑的延伸也不无道理。视觉艺术的多元化一方面是人们视觉思维的反应,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思维方法,对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不同反映;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探寻自
己的人生价值。目前,人们的视觉艺术追求已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只要你具备创新的思维品质,深厚的技术功底作支持,同样也可创造性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如Photoshop 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极大程度地发挥你的创造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勇于探索才能取得成功。
四、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发展视觉思维,努力推进创新教育
科技的发展同样能够发展人们的视觉思维,推动人的创新意识。网络技术使人们极大程度在拥有共享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研究,创新的思想火花可以在别人的成功中得到启发、点燃。电影,过去都是别人拍摄好了,自己被动观看,而今宽带网可实现网上电影的交互操作,在家中可利用互连网,根据自己的思想对电影进行构思创作。同时互连网使人们的协作学习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沟通,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科学技术调度发展的今天,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近几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是协作研究取得的成果。当然,研究视觉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只是想从中演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同时不能否认听觉思维等其它思维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听觉获取知识,能够记住的信息占15 % ,视觉获取知识,能够记住的信息占25 % ,两者结合起来获取知识,能够记住的信息占65 %。因此,我们必须发挥视听觉功能的综合作用,打破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视觉的对话与思考
——记“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
来源:《装饰》2013年07期 作者:萧沁 孙湘明
209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南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的“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为例,分析了“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的理念和模式,同时对“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与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探讨,对比分析了英国设计教学在课程交流中呈现的教学特色,以期促进中外设计教育的对话和协作 , 推动国内设计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视觉对话;社会问题;招贴设计
作者简介:
【英文标题】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About the Course Teaching for Social Issue Posters Design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南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的“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为例,分析了“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的理念和模式,同时对“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与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探讨,对比分析了英国设计教学在课程交流中呈现的教学特色,以期促进中外设计教育的对话和协作,推动国内设计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 键 词】视觉对话、社会问题、招贴设计
【作者简介】萧沁 孙湘明,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
一、“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的理念和模式
全球化已经使人们逐渐习惯于一种观察问题的角度,从这个角度,人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人类共同承受的风险以及集体命运已经把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基于全球意义的文化对话和沟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视觉设计国际交流课程教学作为设计教育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媒介,通过视觉设计的方式增进院校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了多样文化的理解、沟通,也为学生拓宽了全球化的职业前景。
1. 课程理念
“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视觉的方式,研究不同文化语境中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引导学生直面社会,从设计师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设计手段为社会提供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课程注重采用设计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表现上强调通过视觉语言的沟通,突破东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屏障,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文化对话和理解。
2. 课程合作模式
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前期各校教学团队依据“社会问题”主题在各校开展前期调研并借助网络同步沟通,通过网络沟通教学团队进一步思考主题。后期通过2周跨校互访集中参加主题设计交流。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远程交流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手段,最终的教学成果以双方或多方共同招贴设计巡展和作品出版的形式呈现。“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突出的教学目标有两点,一是用视觉设计的方式开展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二是将设计作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在设计思维范式指导下来形成招贴设计既定目标的教学,通过课程交流有效地借鉴国际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探讨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对设计的影响,这对于促进东西方设计教育的沟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交流案例
“社会问题研究”的设计过程是引导学生运用视觉的形式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认知、思考和探求的过程。[1]设计特别强调视觉思维的开发和独立的设计过程的探讨,从“设计师式思维(即项目导向)的方式去求知,对与广义人类生态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的体系化探寻和获取。”[2]整个过程师生沿着“寻找问题—设计研究—解决问题”这一逻辑主线开展视觉探索。
1. 聚焦“问题”
何谓“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什么危害和影响?以中南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学生共同参与的主题研讨为例,首先教师要求学生以复杂的社会现象为出发点,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大海捞针般的资料收集,从不同的角度搜寻、整理大众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问题。随后依据调查的内容和对各种不同问题的兴趣,以3-4人组成小组有针对性地对目标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讨。通过资料的整理、口头讨论,各小组分别用PPT陈述关于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现和观察,最后确定个人所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切入点。在寻找和聚焦问题的过程中,中外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危机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也各自有不同的关注点,如中国学生重点关注社会公德、反腐败、食品安全等问题,而英国学生则更多关注保护未成年人、反对家庭暴力、保护网络隐私等。受文化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外学子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点不尽相同,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而表现出的思考方向也不一样。
2. 思维的发散与整合
设计思维不是单线状的思维,也不是此在和彼在,而是纵横交错的经线和纬线。[3]在个人或者小组确定主题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围绕主题思维发散,“发散”是思维朝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扩散的创意方法,能够提出更多的设想和方案,是创意的重点所在。教师在这阶段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思维导图”是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工具,从核心图像向多个角度扩展的分析,寻找可由主题延展的着眼点,将所面对的“问题”关键逐一分析和重新审视。例如英国某位同学围绕汽车污染这一社会问题所做的分析,从汽车污染的对象、汽车污染的起因和汽车污染危害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多向度推导,将原本关于“汽车污染”的构思系统地整合,为后期设计提供各种延展的可能。
在思维的发散和整合过程发现,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外学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反映在创意上,面对同样的绿色能源的主题,中国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利用直观的形象来表达的观念。图1中国学生用图形替代的方式,将绿色植物和轿车同构,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绿色、节能、环保的观念。而西方学生思维则更侧重理性的分析,常常运用数据、图表来分类分析问题所在,用理性和逻辑的思考产生创意,图2是西方学生关于绿色能源的创意,主要从视觉形态的逻辑转化关系中寻求对主题的阐释,反映了对从能源到绿色能源的视觉思考。
3. 符号的提取与转化
中方教师在指导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根据个人前期设计构思的原点,提取一系列可表达信息的关键词,将关键词转化为可读的视觉图形符号,在视觉符号的组织过程中运用各种设计手段赋义赋值,以达到传递概念、引人思考的目的。例如“反恐”主题招贴设计,同学通过提取“飞机、炸弹、匕首、钢盔”等一系列与战争关联的符号元素作为视觉关键词,随后将炸弹 + 鲜血、枪支 + 钢盔 + 鲜血分别组合成两张系列化统一的视觉形象,赋予其强烈的视觉刺激,直接传达主题含义。(图3)同学们在主题构思中整理创意草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考虑符号的具体形态语义,还要考虑整体颜色选择、文字与版面的组合等多个因素。通过视觉的转化形成思想交流和碰撞,交换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反思。在设计表现中,中外学子在表现方法和手段上有所不同,中国学生善于图形语言的运用,设计表达方式比较含蓄。(图4)英国学生则擅长用综合化的视觉形式来表达,老师要求学生除了以平面招贴的形式表达创意,还要求结合影像等多元的方式呈现设计思考,不少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最后的作品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体现了较好的学科交叉特色和综合表达能力。(图5)
三、课程评价与思考
“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课程教学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指导者和主持人,课程要求中英学子陈述自己的设计思考并选择对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学生在老师启发鼓舞下,创新思维活跃,不同的思想在同一个舞台上发生着碰撞和交流。在讨论和交叉评价作品的过程中,中外学生有理解和欣赏,也有善意的批评,相互促进使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获得设计能力的提高,形成积极意义的设计文化交流。(图6)
同时,在“社会问题研究”的主题教学交流中,我们感受到英国设计教学的鲜明特色:
首先是教师更注重设计的方法论和研究性,突出将设计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围绕主题来完成设计目标。如图6(局部)是英国学生关于汽车污染的系列视觉设计分析、设计过程及视觉研究的过程。
其次,注重对设计思维的整理,注重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英国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有完整的视觉手册来呈现设计过程,图8是关于汽车污染的视觉设计研究手册,手册将问题确定、调研分析、静态设计、动态设计以及最终效果一一设计分析,通过视觉的形式清晰有序地展现出来,设计思路清晰,体现了设计研究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了设计手册,教师在指导中能结合学生的思考给出更好的建议。
第三,教师重视多媒介载体传递信息,无论是课堂中的师生、团队间的交流,还是学生最终设计的展示都强调突破传统二维媒介,运用多介质综合视觉形式来表现,将新媒介、新技术、设计思考、设计表达很好地融合在主题设计中。因此,设计过程既是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理解的过程,也是综合设计实践和演练的过程,从多方位的角度有效提升了学生设计综合能力。这种强调系统性、研究性和过程性的教学方法和综合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设计创新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借鉴。
结语
“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作为中外合作的跨文化教学交流平台,直接推动了中外设计院校的对话和互动,拓展了视觉设计教学的空间和维度,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对“社会问题”这一主题的研究,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招贴设计实践中,运用多媒介的视觉设计方式表达与呈现,促进东西方多样文化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对于推动设计教育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项目支持:
教育部国际交流课程特色项目“视觉识别与信息设计”, 编号:TS2010ZNDX052;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编号:2012zyzh003 ;
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教育改革项目,“设计研究视阈下的设计专题实践教学研究”,编号:2013223。
注释:
[1] 孙湘明:《社会问题招贴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9,第77-79页。
[2] 郭湧:“当下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概述”,《风景园林》,2011.4,第69页。
[3] 周至禹:《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第4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