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作教学难题破解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13 14:0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作教学难题破解之我见
/    
 
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依然是问题多多。诸多难题如何破解, 李亮老师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度反思,值得一读。
    纵观当下习作教学,“难”声四起,问题沉积。学生依然视作文为畏途,习作兴趣不振,思维迟滞,语言不过关;教师投入的精力不少,效果却难如人意。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边天,其地位和意义不言而喻。最近和几位同行聊到习作教学的话题,有几点心得,写下来和大家讨论。
    1. 习作教材的尴尬
    习作教材是尴尬的。我想,这种尴尬源自几个方面的倒置。
    一是意愿倒置:“需要”与“要求”。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我们往往是先有写东西的需要,然后再开始思考怎么写,而习作教材是不论孩子“此时此刻”是否有写的意愿,“固执地”安排了一项项习作内容,而教师则往往根据教材要求,强行“激发”孩子的写作意愿。但是无论怎么激发,孩子也只是“被意愿”,与真实的创作冲动,似乎很难是一回事。
    二是内容倒置:“自主”与“他主”。尽管习作教材的编写都竭尽全力地贴近孩子的生活,但是教材所面对的孩子只可能是抽象的群体,而不可能是每一个具体的孩子,所以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这种“指定的、他主的内容”不太可能是完全源自自己现实的、独特的生活,即使是“半命题”“定话题”等相对宽松的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也总是被划定在某一个范围内,而一个个具体的孩子是否乐意表达,他的脑海中是否有表达这个内容的丰富素材,却仍然值得怀疑。这也是许多孩子说话假、大、空的一个原因。
三是标准倒置:个性与划一。原本每个人的表达都是个性化的,但是教材(及教学)却设定了一个基准,即必须达到这样的标准才算合格,所有孩子都必须符合这样的标准,这也许是“千篇一律”的潜在原因。
    由此可见,学生的习作从想到写再到完成,整个过程似乎都是真实写作状态的倒置。那么,教师该如何认识、对待这种尴尬?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造成尴尬的远不止是习作教材自身。“教育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斥着二律背反的问题。人的自然生长与社会化教育、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等都存在矛盾和尴尬。家长、教师、政府官员、靠儿童的学习吃饭的各种从业人员以及所谓的教育科学工作者(即整个成人社会)形成了“逼迫”儿童学习的场域,他们更在乎自己的需要,而较少考虑兼顾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而将成人放到了儿童的对立面,也就使整个教育出现了种种尴尬。
    当然,习作教材的尴尬主要原因在于其滞后于生活。从习作教材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注定疏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它是一种(过去)生活的静态提取,很难保持(当下和未来)生活的鲜活。因此,我建议老师如此看待教材:
    从功能来看,教材仍然只能是一个“例子”,习作教材也一样。它为教师提供的是一种素材而不是范本,真正了解一个个具体的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是教师,而不是教材。因此教师更应该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尽可能地减小二者间的距离。
    从目标来看,教材虽然给出了一定的预期,但由于地域差异,这种“预期”有点类似“课标”,大多是一种“保底工程”,教师需要作出因地制宜的调整,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从内容来看,习作教材的内容无法适应所有的地区,教师需要将教材中的一些命题,与当地的人情风土、文化风貌紧密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开发适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孩子的地方、校本、班本习作课程,以此来尽力缩小习作命题文化心理距离。
    从方法来看,教材有必要建构一定的训练系统与框架,但是这种系统和框架绝不能束缚教师的思路。那种以知识点、能力点为逻辑起点的习作训练体系早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文章的作法在个体的意识中,往往是一种“内隐认知”,是“说不出来”的,甚至是一种直觉,是一种“重建的混沌”。
    如果说当前社会的、教育的大环境造就了习作教材的尴尬地位,而教材编写者还只能“戴着镣铐跳舞”,做出种种妥协,那么教师就需要在其中发挥自己作为课程实施与开发者的主体优势,缓解这种尴尬。
    2. 教作文且慢慢来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完成一项活动(如春游),就要写一篇文章;读完一篇文章,就要仿写、扩写;学习了一种文章技法就要立刻在习作中练习运用。一言以蔽之,我们很着急。
    其实,这仍然不仅仅是一个习作教学的问题,而实在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都感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都爱赶时间: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以至于成为了“急之国”?
    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于19世纪末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认为中国人“漠视时间”,而几十年后中国人也感染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工业文明、现代理性追求效率、技术至上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心理病症,但也是教育的症候。
    当今的教育领域充斥着这样的问题,大家仿佛都患上了一种“落后恐惧症”,什么都唯恐落后,也就什么都提前,把“起跑线”提到娘胎里还不甘心,提前识字热、幼儿园英语热……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适不适合都让孩子先学起来。一个美国的幼儿园孩子,当他画了一个圈告诉妈妈这就是老师教的“O”时,妈妈表扬了他,却起诉了老师,理由是当孩子还可以把圆想象成很多东西的时候,老师扼杀了他的想象力……中国当下这种无度提前的做法,塑造的只能是“反季节儿童”。反季节的蔬菜只是影响口味而已,反季节的儿童可就危险了。
    尽管我们无法祈求习作教学能够解决普遍的社会心理病症,但我们仍然可以有自己的作为。我认为起码有两件事可以做。
    一是降低起点,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课标”中将学生的写作定名为“习作”,就意味着这是学生在学习写作。因此,尤其是在习作起步初期,应从写话入手,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不要给予太多的束缚,不要只重形式与技能,而是首先要让他们想写、爱写。
    二是重视过程。过分关注学生最后写成的那一篇篇文章,想要文章精彩,而不顾孩子在习作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与情感体验,是本末倒置。以人为本,而不能以文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能以文的产出为本。孩子心中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才可以做到言之有物,正所谓“情动而辞发”。
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育,它更像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们似乎应找回这样的教育生态:“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语)
    3. 呼唤“读者意识”
    假、大、空套话的习作成因,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缺乏“读者意识”。夏丏尊先生认为:“所谓好文章,就是达意表情,使读者读了以后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所谓好的文字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当执笔为文的时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第二,须努力以求适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愉悦,不要使读者读着厌倦。”
    张志公先生对此也有过明确的阐述:“北京的老师时常出'北海'之类的题目,这当然可以。不过,为什么要写北海?写给谁看?还是不大管。我认为,不管不好。写北海可以有各种写法,要看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来定。自己游了北海,游得很愉快,想写篇日记,是一个写法;游北海有所见,有所感,想写篇文章在《少年报》《青年报》,或者学校的墙报发表,另是一个写法;跟友好的国家的小朋友通信,向他们介绍一下北海的景物,又是一个写法。”学生熟悉北海,却对着《北海》发愣,就是因为写作“既无对象,又无目的,叫他从何处说起?……其结果,学生只能憋出一些话来说说”。这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地把读者的定位、阅读需要、阅读期待等因素纳入自己思维活动之中的心理过程,就是所谓的“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的概念也许是个舶来品,但中国古代文人一直就在“默会”地使用。中国古代的诗人,一向重视读者,渴求知音。“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一个诗人如果没有了自己的读者,其作品便无以欣赏,其价值便无以实现。贾岛《题诗后》云:“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严羽《沧浪诗话》曾评《离骚》云:“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为戛釜撞瓮耳。”所以,从读者的审美反应程度来评估诗作价值,正是中国古典诗论家心目中的应有之义。
    可是,这种良好的传统却淹没在了我们习作教学之中。通常我们的孩子习作写完之后,除了教师几乎没有第二个读者。而即使是教师,读完以后也很难通过几句评语反映出真实多样的感受;老师费尽思量整出的评语,又往往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造成了“读者意识的缺场”。这种缺场会让孩子失去说话的对象,就好比没有靶子的射击训练,从而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语境、语感的把握。正如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所说,写作可以看作是作者与文本的潜在读者的对话。既然要对话,就要双方“在场”。那么,习作教学如何让读者“在场”?
    一是角度的转换。是指习作教学中诸要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转换角色或角度。比如将写作主体(学生),由学校角色转换为社会角色,如公民、记者、辅导员、志愿者、讲解员、导游等;将阅读对象由强势的评判教师转换(或扩大)为一般听众或弱势的交谈对象,如同学、报刊读者,向你求教的小学生等;将写作目的由合乎规范获得高分,转换为与他人沟通,说清事实,讲明道理,便于理解和接受,对读者有帮助等等。
    二是渠道的拓展。这里的渠道主要指学生“发表”习作,也就是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读者群”。虽然公开出版物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但这种读者群的建立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比如在校刊发表、在电台播出、在墙报上张贴、在学生间传阅,甚至由老师朗读,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习作”也日益被老师们接受,将学生的习作放在网上,成为一个开放的文本,接受老师、家长及各种陌生人的阅读批评。
深深感佩于江苏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这场“革命”,起源其实就是一张小小的旨在唤醒学生“读者意识”和写作热情的《班级作文报》。不夸张地讲,正是这张小皑开启了管建刚艰苦卓绝的”革命“之旅,激活了学生沉睡的写作生命;也正是从这张小报开始,管建刚渐渐找寻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职业自信、事业归属和人生价值!
    4. 让讲评走到台前来
    从习作教学的环节来说,一般可分为作前指导(如审题、激活想象、选取素材)、学生习作(教师间或也有指导)、作后讲评。我以为,习作讲评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把讲评请到台前来。
    习作教学的公开课时常有这样的现象,两节作文课连上,教师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并且从选材到谋篇到各种写作方法进行指导,甚至还可能让几个“好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直到第二节课快结束时,才让学生开始动笔。也就是说,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作前指导上。这样做弊端有三:
    第一,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时,应该让他们一吐为快,不要把一切细节都说出来,否则学生习作时兴致何在?第二,过细的指导看似给学生充分的提示,但同时也给了学生过多的束缚,会产生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学生作文大同小异。第三,占用太多时间,挤占了作文评讲,使真正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
    讲评实则是一种反馈,把上面这三点反过来,就是讲评的优势所在。相比之下,作前指导没有实际的“靶子”,因此它的作用更多的只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一旦这种欲望产生,教师的指导就可以戛然而止,让孩子赶紧拿起笔来写作。这样的习作,可以更好地保存学生的个性,维持一种乐于表达的心态,享受一种酣畅淋漓的表达快意。
    想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己的一段作文教学实践。其时,笔者在一所乡村小学教语文,对于习作教学也是一筹莫展,批改得辛苦,却收效甚微,尤其是刚开始习作的孩子,语句通顺都很困难。后来一位进修学校的老师指点我,我便开始尝试将习作教学重点放在作后讲评上。每一次讲评课,我在通览学生习作之后,挑选一篇中等的、具典型性的习作,请学生一字不易地抄在黑板上,然后就与全班同学一起阅读、评改、赏析:一是看看习作通不通,一字一句地诊断问题;二是看习作好不好,好在哪里,说说各自的看法;三是大家来提修改建议。
    这样试了几次之后,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习作水平在提升,并且不是个体的,而是整体的提升。同时,批改习作也不再困扰我,“粗细”结合,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改完”全班的习作。这些方法算不上先进,但挺实用。
    新课程改革以来,习作教学已经不再满足于讨论一些细节性问题,而是直接对问题的本体发问。而转向本体需要真诚:对待习作教学问题的真诚,对待语文教育的真诚,对待人生的真诚。另一方面,各种研究都开始关注课程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教法上。转向课程,说到底就是要站在学生的发展高度,全面观照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这种启蒙给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人性的觉醒。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我想,只要我们的教学有方向、有标杆,并辅以开放而灵动的教学策略,就一定能破解习作教学的“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1:37 , Processed in 0.1126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