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课时怎样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8 19:4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李玉敏

      我有幸参加了连云港市灌南县“小学语文教师高级研修班”活动,并上了一堂公开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第一课时。
  这一课的基本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1.自读课文,读读生字词,以“垂”字为例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以生字中的“拖”字切入文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讨论“汤姆为什么要把鱼‘拖’上岸?”从讨论中引导学生体会“鱼很大”。
  3.让学生再找找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能表现鱼大。讨论“鱼竿弯成了弧形”、“提”等语句在表达中的作用。
  4.让学生思考作者写鱼大是为了突出什么。交流讨论,使学生理解:鱼越大,汤姆越高兴,而正因为鱼大,当要把鱼放走的时候,汤姆就越是不舍得。从而引导学生读好课后习题里出现的四个句子。
  5.布置作业:查字典,生字组词;把这四个句子放回到课文中去,读读课文,读给家长听听,听听家长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价写下来。
  上完课后,小语研修班的学员们,围绕这节课进行了评课。评课中,学员们肯定了我在文本解读和生字教学上的一些做法,也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生字教学中所花的时间不多,是否会影响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第二,在没有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文本,探寻人物的内心活动,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是否仓促了些?
  有意思的是,同学们在表达上述两个提问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样四个字:第一课时。
  结合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的理解,以及授课时的一些感受,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对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我们通常习惯性地划分为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这是由授课时间决定的,因为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第一课时教什么?“凤凰语文”网论坛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过讨论。其中,有些教师认为,第一课时应该有一定的教学模式:

  低段:创设情境,激活情趣---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读字词---反复朗读,质疑问难---强化认字---识写结合;中段: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理解字词---三读课文,读通读顺---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内容;高段:情境导入,对题质疑---初读感知,检查预习---再读课文,概括内容---默读课文,理清脉络---速读课文,提出质疑。(资料来源:凤凰语文网)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研习,我觉得,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可能来源于教师心中的这样几个假设:学生对课文是陌生的,学生与课文之间是隔绝的,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导入”、“激发兴趣”;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是从字词、读音开始的;如果字词读不准,课文读不通,那么对课文内容的探寻、作者表达方法的研习,都无法实现;朗读训练要通过朗读出现的频率和方法的多样来体现。
3#
发表于 2008-6-11 21:47:2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起来!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8 19:45:14 | 只看该作者
针对这几个假设,笔者有这样几个看法:  第一,如果不是教师临时提供的教材,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应该不会是完全陌生的。当学生发到新的语文书时,与文本的接触就已经开始了。我们不能肯定的只是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而在一些教师的假设中,总是不自觉地认为,没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就不能进入课文。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准确的。
  第二,回忆我们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阅读经历不难发现,对一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是从字词、读音开始的,或者说并不完全是从字词、读音开始的。不认识的字、读不懂的词,有时并不影响我们对内容的把握。再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例,比如读《三国演义》,其中也应该有很多学生以前没有见过的字词,但是这并不妨碍学生对情节、人物的理解和喜爱。
  第三,字词是教学内容,但不是理解课文内容必不可少的前提。
  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字词教学。这里的如何实现,不仅仅是字词教学出现在哪一个课时,而应该考虑的是出现在哪个时机。
  第四,说到朗读训练,什么是训练?是在读得不好处点拨,在难读处引导。衡量一节课是否进行了朗读指导,并不能仅仅看“读”的时间是否在一节课中占有相当比例。
  联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课前我花了十分钟时间和学生进行了互动,作了一个自我介绍,并听他们读了读课文。
  他们读得很流利。课后有生字表,他们已经把生字的读音注到了课文中。
  听他们读完后,我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一定要把鱼放掉?孩子们纷纷告诉我:因为要遵守规定,因为岛上的规定是十二点之前不准钓鲈鱼。
  从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篇课文因为其本身的浅显易懂,在读通、读顺上,对学生没有造成特别大的障碍,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花时间去纠正读音,去一遍遍地朗读、个别读、分角色读……便显得“矫情”了。
  但是,这里也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读得流利、通顺。在课前的交流中,读得响亮的,大都是那些语文素质好一些的学生,但肯定也有一些学生,或者因为预习的时间不够,或者因为本身语文能力的暂时欠缺,读得不那么通顺,不那么流利。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想,语文课在时间上有限制,也有余地。一节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不是不解决。对那些读不好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安排让他们读句子,在课后也可以多听听他们读书,这是一个需要“慢慢来”
  的过程。一定要在一堂课上,让每一个学生完全做到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其实是不现实的。
  第二,即使是读得好的学生,他们做到了通顺、流利,但是,他们能否正确地理解关键的句子,并通过朗读传达出这种理解正是课的重点所在。
  对文本的切入,一方面是对重点、关键句子的研读,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研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感情,并表达这种感情。
  “读”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板块,它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以“读”的时间长短、人次多寡、出现频率,来衡量教师对“读”的理解,来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得失。那么,用什么衡量?我觉得,应该是看“读什么”和“怎么读”。
  读什么?读学生暂时无法读得准确的部分。
  怎么读?不仅仅是外在形式上的操作方法,更是对“读”的方法的指导,重音、停顿的把握,语气的强弱,等等。
  回到我们的题目上来,“第一课时”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我的这节课,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典范,它只能说是实践了我对“第一课时”  的一些理解。
  其实,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只是因为课时限制而人为划分出来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该只执著于对“第一”、“第二”这两个词的理解。识字、读书与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机械划分的不同板块。其呈现时机的不同,应当由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1:32 , Processed in 0.0738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