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界四代名师的贡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9 23: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界四代名师的贡献

文/陈金铭

    新课程改革近十年了,语文老师的素质和水平越来越下降,到今天,基本上已经退到了历史最低位。怎么走到今天这个局面的?
  一、差教材把老师害了10年
  新课程改革之初,教材编辑权放开。利益及地方保护主义所致,一夜之间,出现了十几家教材。但仓皇之下凑人编写,质量用惨不忍睹形容恐怕不为过。市场讲究优胜劣汰,十年下来,惨不忍睹的逐渐退出,剩下人教、苏教、北师大三家。再过几年,恐怕又是人教一家独大。
  这怨不得谁——谁家的好用,就用谁家的。你的不好用,自然被淘汰。
  这可苦了那些用那些惨不忍睹教材的老师喽。
  老师们本就没有读书习惯,很多老师最常读的基本上就是那本语文书了。而过去10年里,读到的课文大多那么糟糕,还要把这些糟糕的课文教给学生,又重复了一遍糟糕。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读糟糕课文度过10年的老师,变得更糟糕了。
  不独如此,因为这些教材都是自己省编的,使用范围基本上都是足不出省,教研活动啥的,都是关起门来自己搞,10年下来,这样的近亲繁殖、固步自封,后果有多糟糕,可想而知。
  教师职业生涯,有几个10年呢?
  这个根子在谁?在教材编写部门。
  二、全国老师教课文都一个路子
  我走了全国各地10几个省,听了几百节课,诧异的是,全国各地教课文的路基本都是一个样子。惊人雷同的几个环节,惊人雷同的评价语,惊人雷同的训练重点,惊人雷同的小情感——好像全国的语文老师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
  后来,我想明白了,确实是一个师傅教的。
  小语界有个最大的民间组织,叫全国小语会,创始者原本是想跟老师们多接触,后来各地小语会会长基本上都是各地教研员了,民间性质,也就成了官方身份。小语会有个大活动,叫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想来,一开始的目的肯定也是好的。想着在资讯不发达的社会,能让全国各地的老师们定期碰碰头,上上课,达成一些共识。因为,起初,大家就是为了研讨课来的,不仅仅是为了拿什么名次,所以,这个活动走出了不少后来取得成绩的老师。
  后来,随着小语会官方身份的色彩加重,这个活动也越来越多的加入了利益成分和面子工程。参加的选手,一旦获大奖,一课成名天下知;各个省份,一旦获大奖,说明是小语教学强省。于是,阅读教学大赛的地位被无限拔高,争名夺利取代了教学研讨。
  参加观摩的课,都是被磨了无数遍的课,都是体现各级教研员意志的课。上课的教师,也就成了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出早已排练好的大戏。
  而要命的是,这些被观摩的课,就成了阅读课的样本,全国的老师都学着这样上:一个环节也不少,看起来很完整,但就是没有学生,没有亮点,没有生命。
  千人一面,万人一声,老师的水平能提高吗?
  这个根子在谁?在全国小语会。
  三、一写论文就端起架子不会说话了
  做编辑,做得最多的事儿就是看稿子。
  每天看两三百篇,看到最后都快吐了。为什么呢?因为百分之八十的稿子都是,都是,那种,对,就是你想的那种,摘要、关键词,一、二、三、四……大一里还套着小1。怎么看,都像政府官方报告那样:庄重不可侵犯,义正而又词严,满篇空话套话连篇。
  我们平常说话,大家都能听懂,可一写论文,就看不懂了。滑稽的是,不但别人看不懂不爱读,自己多半也读不下去。
  是老师愿意干这样的事儿吗?不是。是教研部门这样要求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们评职称,评教学能手,都开始需要论文了,而且得是我前面说的那种。没有怎么办?老师们就造呗、蒙呗、编呗。
  有些不良刊物,也投其所好,纷纷刊登这些读了没收获,没有愿意读的所谓论文。时间长了,那些后来入行的,那些已经看到杂志上有类似文章的老师,一说写文章,于是就戴上面具,写些自己也感到高深莫测的话了。
  不是说按学术论文格式写不好,我读王荣生的博士论文就感觉写的很好。因为他有思想,写得东西都是新的。我们一线老师,有几个敢说自己学术水平高?我们的优势在课堂,在实践,在和学生的生活中、教学中,放着这些活生生的不写,去写那些学术,岂不是避长就短?
  每年,这种让一线教师用学术强调说话的论文,不知浪费了多少纸张,更不知让多少有潜质的老师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教研部门,评职称,评能手,要的论文形式,是要改改了。
  这个根子在谁?在各级教研室。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23:43:55 | 只看该作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23:43:1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名师要上怎样的示范课

文/陈金铭


    1
  在《小学语文界四代名师的贡献》
一文中,我简略分析了名师们的历史功绩,对着眼于课程构建的新一代名师寄予很大期望。在《年轻人,别指望一课成名了》
一文中,我剖析了除却名师个人因素外,名师能成名的外部社会因素,即应建君老师在跟帖中说的所谓“大势”。然后交代,准备写一写名师上怎样的课会更有价值。此文算是兑现吧。
  说实话,写这两篇博文,就是随意写写,引起大家关注颇出我意外。
  上面这话是这篇博文的源头。算是有个交代。
  2
  “今天”,当然是个概指,是当下甚至还有未来的意思。“名师”这里也有限定,主要是在《小学语文界四代名师的贡献》中提到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名师。
  为什么指向他们?原因两个,一是他们的成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上,二是他们现在影响最大(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
  写这文的目的,就是探讨名师要上怎样的示范课会持续有好的影响。
  3
  第二代名师的贾志敏、于永正等先生,对小语的影响时间和范围都是以前、今天及以后的名师很难达到的。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从加速到高速,小语也经历了一个加速到高速的过程,其中第二代名师一直站在了风口浪尖。
  他们对课文的态度,基本上是聆听课文,挖掘课文语言和结构的精妙。不管怎样文体的课文,他们都牢牢把住了语文训练这条线,践行了阅读课就是朗读课的想法,训练和朗读是这一代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教学策略上,他们的成就无疑是个高峰。良好的语言素养,机智的对答,巧妙的引导,灵活的扮演,都被他们运用得炉火纯青。可以称得上是教学艺术的大师。
  4
  第三代名师伴随着课改和网络崛起。
  在汲取第二代名师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都尝试了创新。
  他们对课文的态度,在聆听的基础上有了审视和批评。他们开始注重文体的分类,尝试不同文体还原不同文体的教法。他们尝试把文学解读的做法引进来,但常常混淆了阅读教学和文学阅读的界限。他们也注重训练和朗读,在此基础上,极大的拓展了所谓人文性的内容(部分人把人文等同于情感)的教学。
  在教学策略上,他们在第二代名师的影响下开辟了新的手段,在多媒体的运用,在诗化语言、教学语文、日常语言等几种语言的选择上,在艺术手段的引进上都做了很好的尝试。
  部分优秀者已经达到了教学艺术的高峰。
  5
  如果说10年前,大家听到第二代名师和第三代名师上课,叹服、沉醉、迷失于其教学艺术,10年后的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减少了。(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比以前减少了,现在沉醉、迷失的老师还是很多,可见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更新的缓慢和艰难。)
  唐朝之后的古诗再无唐朝的高度,宋朝之后的词也是。当教学作为一种艺术逐渐成形、完善,达到比较经典的地步,那么,教学艺术也就快审美疲劳了。要不更新,要不就被淹没、淡忘。
  当然,我们可以乐观的估计,会有新的教学艺术补充进来。只是,这需要时间和机遇。
  6
  还有一种现象没有引起老师们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那么多老师拼命在解读文本上下功夫,非要弄个亮点出来?
  很简单,因为他们想解读到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地方去。为什么要让别人想不到?废话!陌生化是艺术和文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嘛——只有新,才会在别人意料之外,只有在意料之外,才好赢得别人喝彩嘛。
  其实,这种现象无可指责。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比在别的事儿上下功夫好多了。
  另外,文本解读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我认为这可能是比琢磨教学策略更有价值的事儿。
  这不是论文,没法论述。简单说,就是,第一,每教一课,都要有文体意识(尽管课文多数是畸形的教材体文章)。要用课程的眼光来甄选每篇的诸多教学价值,从中筛选适合此班学生的最适宜内容来教。第二,要教的是语文知识(参见王荣生先生对语文知识的概念,知识,是包含了策略、态度、能力、技巧在内的)。
  7
  如果说,第二代名师特别注重字音读的准确,字型写得工整是一种语文素养的话,我认为,阅读教学教出真正的阅读能力,区分出文章阅读和文学阅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等,是比字音、字型这种素养丝毫不差的素养,甚至更重要。
  在两者融合的这点上,我在薛法根老师的课上看到了希望。
  8
  再简单说,本文就是一句话:怎么教之前先弄清楚教什么的课才是有价值的课。
  名师们明白了这一点,做到了这一点,自然就会继续引领教学潮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2:18 , Processed in 0.0691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