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篆非隶、纯古遒厚的《祀三公山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5 16:2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非篆非隶、纯古遒厚的《祀三公山碑》
             近现代书法史上,时间老人为我们留下了三位响彻东方的艺术大师,他们就是吴昌硕、齐白石和潘天寿,他们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而要论及他们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点是不可忽视的,即对《祀三公山碑》的取法。这并不是说他们同师法《祀三公山碑》就说他们相似,事实上他们有可能在不同的时空当中还选择了其它相同的范本。但我们只重点举出《祀三公山碑》是因为这三位艺术大师的书法成熟期的风格都能很明晰的彰显出《祀三公山碑》的风貌格调。这件在书法史上的奇特作品的确值得我们后学关注和深入研讨。
               《祀三公山碑》为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年)所立,全称《汉常山相冯巡三公山碑》。据清人翁方纲考此碑即为常山相冯巡所立,清乾隆三十九为河北元氏县知县王治岐访得后方显于世,由于当时有《三公山神碑》与《三公山碑》等碑刻,后人为了加以区别,俗称此碑为《大三公山碑》。碑文凡10行,行17至20字不等,现存元氏县西北30里的封龙山下,山东滕县有翻刻本。其碑书之风貌以篆书为基调,杂以隶法,在汉代篆书中最为奇特。《祀三公山碑》的最大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非篆非隶、纯古遒厚”。此碑的篆书基调使其充满了庄重感,而其间大量隶法的渗入却又解散了篆书体格。在这种体格的解散中我们发现了天真而随意的笔趣,细观之,我们还会发现此碑文字集合了瓦当文字和汉印文字的优点,形成了朴拙生辣的用笔和转折明显的独特结体。
             这样一件力作,我们该如何欣赏、临习和借鉴它呢?我们不妨先看一看历史的回音。我们知道,清代有一场崇碑抑帖的书法革命,所以优秀的碑刻一定为人们所重视,即使这些作品在这之前名不见经传,但只要有美感可言,学者、金石家们断不会放过,《祀三公山碑》亦然。清人翁方纲在《两汉金石记》中说:“此刻虽是篆书,乃是由篆入隶之渐,减篆之萦折为隶之迳直。”刘熙载《艺概·书概》:“《祀三公山碑》篆之变也。”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提出了一些较为中肯的评价,他说:“碑体皆方扁,笔意茂密”、“由篆变隶,篆多隶少者”、“苍古则有《三公山》”、“缪篆则有《三公山碑》、《是吾》、《戚伯著》之瑰伟”。在清代金石家中,方朔的评价最为细致,他在《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说:“乍阅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偏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前之《地节买山石刻》、《五凤二年石刻》、《开通褒斜道石刻》;后之《延光残碑》、《敦煌记功碑》、《武氏祠画像题字》、《李苍开通阁道题名》莫不各有其意。”乍阅、细阅之中,方氏已将《祀三公山碑》的特点、影响阐释得较为详实。
   《祀三公山碑》可以说是先秦两汉隶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与其它作品一起共同建筑着秦汉书史的辉煌。在笔法上,此碑横平竖直,体势开张而圆转,气魄雄强而有意趣,线条古朴、厚重,几乎笔笔中锋,转笔处方折明显、转折峭拔,在平直中亦有少数屈曲的笔画,笔力极为雄健,结体给人一种宽博的感觉,字势洞达、格局宏大,是阳刚之美的最佳体现。在线质与线构方面,《祀三公山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许多字笔画的末端有向外弯屈的形貌,这给方整宽博的结字带来了动势,在严整的布字之中,增添了许多活泼、生动的趣旨。
             如果说“非篆非隶、纯古遒厚”是《祀三公山碑》的最大特点,那么在这八个字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个更深层、更具理论意义和哲学意味的特点,即“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与其雄健的格调并不相悖,尽管此碑以雄健阳刚为主,但在许多方面,作书者却是在不断的调和种种对立的矛盾,它使此碑更具深度。方朔在评此碑时曾说过:“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者亦不能为此书也,必两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方氏所指出的这一点正是《祀三公山碑》在书体上的“中和”体,这种“中和”当然也并不仅仅限于书体的取舍与融合,它还表现在力度、结构、墨色、笔法、章法等一系列的问题上。

我们知道“力度”是书法形象中线质优劣的评判指标之一。“力度”者,力而有“度”也,用力过大则失之粗野,用力不足则失之柔弱。对于其它方面的“中和”之度亦然。结构上寓巧于拙、似正还斜、疏密有致、松紧得宜、平中有险、险而不惊、向背得体、避让有矩。墨色的浓淡、干湿、苍润,一任自然。章法虚实相生、主次分明、黑白适宜、纵横交织,这种种统一,都被作者成功的调和着。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审美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充满着矛盾个体的美。
           看着《祀三公山碑》那斑驳剥蚀的石面,不禁让人感叹起来。这一根根简单的线条经营着自己独特的书美空间。在时间对空间的驾驭中,我看到了速度的凝结;在空间依附下的时间里,我又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中和”是曾经中国古典艺术的内核,它召示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尚,在当今的繁华社会下,面对这剥落的斑驳,我们能不被它震慑吗?我们无法找回《祀三公山碑》的清晰版本,我们更无法唤回曾经那位书刻者的亡灵。不过,就算能,我们也不愿,这不仅仅只是一句“残缺美”可以敷衍得了的。我们不愿是因为它向我们成功的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展示了在历史沧桑下埋藏的生命与情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中和”、“内美”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反映在《祀三公山碑》里就是深沉、遒厚而又力量充盈。


                                                                                                                                                           王   景
                                                                                                                              二零零三年七月三十日于愫雅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45 , Processed in 0.0739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