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陈洪杰老师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11期,分“缘起”、“理论篇”和“实战篇”,本文摘自陈洪杰老师的博客,是陈老师最初的想法。
追问“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 陈洪杰 10月23、24日在北京参加小数年会,期间听了三堂课,其中之一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施银燕老师的“尝试的学问”(针对四年级学生)。这堂课以“鸡兔同笼”为教学素材,执教者把课定位在: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教学最原始,而又最能广泛迁移的尝试。
从教学现场的短信互动平台看,当时就有教师质疑执教者的这一目标定位。24日在成远饭店吃晚饭时,山东的一位教研员也主动过来与我交流这堂课的定位问题,可见,对于施老师的这个教学定位有异议者不止一位。当然,之所以有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恐怕还和施老师的课只成功了一半有关(前半堂课比较精彩),以结果论英雄,难免有教师怀疑起最初的定位来。对这堂课定位的质疑,恰恰说明这堂课的定位是独特的,施老师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但同时也说明,对如何挖掘“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价值,大家是有不同想法的。本文就试着阐述一下“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价值,以及定位于“列表法”时的目标设定与教学落实,并试着说一说施老师这样定位合理的地方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出自《孙子算经》。原文为: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对于这个问题,从解题的角度而言,可以有一系列的方法: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这个问题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的思想、枚举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假设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建模的思想。[1][1]数学思想方法和具体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枚举的思想与列表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画图法,方程的思想和方程法。教学实践中,面对鸡兔同笼问题如此多元的诠释可能,教师的不同定位就带来了不同的教学设计——这一点是大家都能理解的。
然而,仅仅看到鸡兔同笼的多种解法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还只是从数学的角度而不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定位于不同的解题方法不是随意的,而应该将解法的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水平结合起来考虑,因此可以有这样的逻辑序列:一年级可以选择画图法(数形结合的思想),二三年级可以选择列表法(枚举与假设的思想[2][2]),四年级可以选择假设法(假设的思想),五年级用方程法(方程的思想)。有必要指出,这个方法定位的序列是大致的,不同的年级代表着学生不同的认知接受水平,但不能代表学生原有经验积累的差异,前者是定出这个序列的基础,后者则意味着在同一个年级、同一个课堂,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层次,采用不同的方法。
当我们试着整理出鸡兔同笼问题在不同年级教学中大致的方法定位后,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把鸡兔同笼问题看成是一个类同“智力测量量表”的测量指标,因为这个问题有多种解法,妇孺通吃,老少皆宜。(我的同事刘祖希就说“鸡兔同笼是看一个孩子能否参加奥赛的一个分界点”,而《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的主编方运加老师也提供了类似的回忆。)同时,面对这个大致的教学定位的序列,我们会面对一个追问:到了五年级学了方程,学生马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之前的那些“低级”的方法其价值何在?施老师也面对过同样的困惑,她在课前询问了自己曾经辅导的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这些如今在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就读的高材生告诉施老师,他们当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列方程来解”。我想,许多老师质疑施老师教学定位的又一原因就是,有更好的方法好教,为什么要回归“原始”的呢?——这个问题也是促使我写这篇小文章的原因之一。
的确,从解题方法的角度而言,方程法远比画图、列表之类的方法要快捷、简便,但这种简便是数学的价值而不是教育的价值!我们要发掘的是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价值、育人价值,而不是,至少不仅仅是数学价值。因此,即便最后要被方程法一统天下,我们的教师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在不同的年级教学鸡兔同笼问题(当然不要局限于鸡和兔,而要选用同类问题做素材)。从这个角度而言,施老师的定位恰恰是认识到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价值。相对而言,许多教师更关注鸡兔同笼问题的知识价值,要把最好的方法教给学生,这种动机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能区分一个素材的知识价值和教育价值,就更容易理解施老师的苦衷。因此这堂课可以定位在尝试法上,但却需要进一步明确这样定位的教育价值:
1.让学生经历尝试、列举(填表)、调整、发现的过程。(这一点施老师已经指出)
2.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施老师的课上始终利用表格来教学尝试法,这一点被有的老师诟病,其实表格的价值是为了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而有序思考在小学很重要,教师要有一个长段的思维,在之前的教学中应该有所渗透,比如用大括号对图形进行归类,利用表格总结运算定律等,这样,四年级的表格法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一个长段中才能找到自己更合理的位置。——这一点不知施老师意识到没有,但在教学上显然没有将之作为一个重点)
3.培养学生对尝试起点的敏感性。(本质上是对数据的敏感性,这一点在估算、计算教学的凑整算法等的教学中都要渗透。这一点施老师意识到了,但教学没有落实到位)
4.渗透假设法的体验。(假设全是鸡或兔,逼近的思想,施老师也意识到了)
5.在学生能有序思考并对尝试起点有一定敏感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方法的选择意识。
4、5两点是额外的要求,针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考虑到4、5两点并在教学设计上留有一定的空间是完全有可能的。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5点教学目标不是为了拔高尝试法的教学要求,相反,这恰恰是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在以往“鸡兔同笼”的教学中,因为这个问题的含金量高,教师往往舍不得“取法乎下”,又由于这个题目流传太广,而一个班当中总不乏接触过此题的学生和特别聪明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最中意的、“取法乎上”的那种解决方法也是能出来的。但教师往往忽视的是这个结果是怎么“出来”的,教师最容易产生的教学缺陷是满足于结果的呈现,满足于和好学生一对一的互动。这样的课堂成就的是教师的精彩,是部分学生的精彩,而不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而如果把解法的定位稍稍下调,则意味着有更多的学生能经历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得享这一古代趣题的恩泽。上述的5点,尤其是前3点,就是为了教师在把解法的定位降低之后,怎样更好地充实课堂,提供一个指向。如前所述,“这个题目流传太广,而一个班当中总不乏接触过此题的学生和特别聪明的学生”,所以课堂当中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一说鸡兔同笼,事先知道的学生往往很兴奋,会急于告诉大家自己的方法,甚至课一开始就抛出假设法、方程法,接下来这些学生就不一定关注老师的教了,因为这个问题他们已经会了,如果发现自己的解法更简便,他们甚至会排斥老师教的解法,其他的学生看到这些学生的“轻松”“得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一个可行的策略是教师直接教鸡兔同笼的类为题,比如:(1)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27枚,共5.1元,两种硬币各有几枚?(2)学校去春游,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现有10条船坐了52人,大小船各有多s少?等等。(类同结构的“龟鹤”问题不宜出现,“大小和尚吃馒头”问题是鸡兔同笼问题的提升,可备用。)这样,通过第一个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法;通过第二个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发现一一列举太麻烦,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列表(尝试)的起点,教师在第二个问题时就要注意总结,引导学生提升策略,然后视教学情况决定是否再引入一个问题(之前的两个问题可以做变式延伸);最后,可以把鸡兔同笼问题呈现出来,介绍此题来自《孙子算经》,是刚才这些问题的“老祖宗”,并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探究题,对已经知道鸡兔同笼的学生,鼓励他们总结这个古代趣题和之前的类问题的联系,渗透建模的思想。
[1][1] 刘德美:《“鸡兔同笼”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9期。
[1][2] 列表发中可以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下文将详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