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刊物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6 00:3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刊物的前世今生时间:2012-09-28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梁爽 刘婕 梁涵 刘晓
   9月16日,就文学原创期刊与选刊转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记者专访了《收获》、《小说选刊》和《读者》等杂志的主编。《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指责选刊不合理转载“挤压了原创刊物的生存空间”;《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则认为,原刊和选刊不是对手而是伙伴;《读者》总编富康年则发出意味深长的一问:“选刊停了,原创刊物就能得到非常大的发展吗?”这场争论的背后,其实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学刊物的发行量逐年降低,文学期刊的发展面临边缘化的困局。为此,记者继续采访了几家文学刊物的相关主编,探讨文学刊物的往世今生——   原创与选刊之争 是进军电子阅读的前奏
  对于《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与《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就原创文学期刊拒绝转载展开争论一事,《花城》杂志执行主编田瑛认为,“双方的主要观点,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是在理的。你要较真,它算个事儿,不较真,能算啥大事儿?问题在于当下的出版法规不完善,一些转载行为合法但不合理,原创刊物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提议,原创期刊和选刊应该坐下来谈一谈,“文人之间、期刊之间、作家之间,作家、刊物、编辑之间没有真正的利害冲突,不应该对立”。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定家教授则认为这场争论“其实就是原创期刊与选刊的利益之争”。
  到底是店大欺客,还是被逼无奈?《收获》的“维权”行动与20世纪80年代的原创期刊联盟有些类似,当时一些原创文学刊物的主编已经意识到选刊的转载会损害其利益,但联盟很快解散。30年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原创期刊与选刊之间的矛盾被重新提出来,这是原创文学刊物进军电子阅读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程永新表示,今年11月份以后,《收获》的发行、策划部门会共同研究电子阅读的业务该如何操作,包括手机、苹果应用、电子书等。
  “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们迫不得已要对选刊提出拒绝转载的问题。进军电子阅读,必须版权清晰,著作权要规范,否则没办法操作了。假设《收获》发表一篇小说,做成电子版,其他选刊一选载,这个电子版的版权到底是他的还是我的?很不清晰。所以,必须从转载时间、转载费用和转载授权三方面规范选刊的行为,我们才能够学习欧美国家,将文学杂志的电子阅读做起来。”
  习惯纸质阅读的读者由青年步入中年和老年,“80后”、“90后”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阅读。为了争取新生代读者,用“两条腿走路”——在内容的质量上,保持老牌文学杂志的深度与厚度;在出版形态上,接上电子阅读出版这条“腿”,这是传统文学刊物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传统文学期刊应该向新生刊物借鉴
  传统文学刊物与新生代读者的距离,反映的是新生代读者与传统文学的“断层”问题。新生代对精英、理性文化、形而上崇拜普遍持否定态度,与印刷媒介时代完全相反——新媒介冲击的是两三百年来建立的一整套文学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导致印刷媒体和信息媒体在文化上的断裂。
  “纯文学”真的与新生代作家和读者“气场”不符?程永新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文化断层”恰恰为《收获》提供了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怎么弥合文化断层、怎么在文化断层之上架一座桥?“《收获》杂志鼓励编辑多联系年轻作家,让杂志多一些年轻人的作品出现,哪怕相对于成熟作家来说他们还有不足。”《花城》、《收获》、《芙蓉》等文学期刊都曾推出“80后”的增刊或栏目,《青年文学》校园版维持了4年,试图贴近新生代读者。
  《当代》杂志副主编洪清波看到的更多是力不从心。“登了一些‘80后’的作品,‘80后’的读者并不会随之而来。除非你办成《最小说》那样的,专为‘80后’服务。”
  就在传统文学刊物还在为是否开辟“80后”作者和读者群纠结的时候,不但“80后”作家创办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0:40:51 | 只看该作者
 羊城晚报:编辑团队有多少人?年龄多大?  笛安:现在团队一共有七个人。团队里大家基本都是80后,刚刚加入的新编辑是91年的,所以算是很年轻的团队吧。
  羊城晚报:编辑团队本身有很多“粉丝”,有人认为《文艺风赏》的读者有很多是冲着你们的个人魅力而“捧场”的,你有什么看法?
  笛安: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个人号召力起过一点作用,但是你不能指望永远靠着个人风格和个人的影响去撑起来一本刊物。从最开始,我一直尽力在做的,就是尽量淡化我个人作为作者在《文艺风赏》里的烙印。《文艺风赏》从来没有发表过我的稿子,我写的稿子基本都是访谈——如果有一天我的小说上了风赏,那多半是因为有约好的作者临时不能交稿。我们希望《文艺风赏》能够健康,平衡,然后成长得更丰富。
  羊城晚报:你与《最小说》关系密切,团队成员中很多也是《最小说》的核心人物。《最小说》的成功之处是什么?《文艺风赏》借鉴了哪些经验?
  笛安:《最小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内青春文学领域里的标杆。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在自己的平台上尽量培养一些读者,培养一些能逐渐成长变化的作者。
  羊城晚报:一些新生代作家自己办起了文学刊物,《文艺风赏》和张悦然的《鲤》受到最多的关注。你觉得,这些新的文学刊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与传统报刊相比有什么不同?
  笛安:不比较了吧。大家都在努力做事情,也都想做得更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0:40:24 | 只看该作者
都希望能用我们的方式,为所谓的“文学”尽可能地输送一点新鲜的东西。
  羊城晚报:与传统文学杂志相比,在版式设计、内容编排等方面,《文艺风赏》有什么特点?
  笛安:首先,我们《文艺风赏》有我们自己鲜明的美术系统,一页一页翻开的时候,会有一种文艺气息浓厚的大气和雅致。其次就是内容,除了小说,我们做电影,也介绍画家,搜罗世界范围内有意思的文化事件,还会根据每期的封面主题联系眼下的社会现象给出我们杂志的观点,它除了是一个承载文学作品的平台,还在传递一个东西,就是所谓“文艺”,指的是一种影响人生各个方面的态度。
  羊城晚报:比起《收获》、《十月》等传统文学杂志,《文艺风赏》似乎不够“严肃”?
  笛安:大家对“严肃”有着不同的看法。其实所有的文学刊物肯定都推崇“好作品”,区别在于对“好作品”的定义,我们肯定相对更倾向鼓励年轻的作者们,因为他们更需要一个好的平台和一些鼓励;其次,我们希望能用我们的坚持,能够尽量把眼下人们对于“文学”的审美标准拓宽一点。
  年龄不是选择稿件的标准 文字自有传递很远的力量
  不是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是通行的审美标准过分陈旧。
  羊城晚报:《文艺风赏》的读者群体有什么特点(年龄、性别、职业、阅读习惯与倾向)?
  笛安:18-30岁的年轻人是主要的目标读者群,其中在校大学生和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占一个较大的比重。当然,也有不少高中生会定期看的。
  羊城晚报:上你们的论坛,感觉“95后”的中学生读者占了大部分。读者群体是否限制了文章的深度?
  笛安:会定期去论坛的读者年龄层偏低,所以不能仅仅根据论坛的情况来判断我们的读者群的平均年龄。我们在选稿和选择作者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读者的年龄而刻意选择浅显的作品。
  羊城晚报:对《文艺风赏》“披着严肃文学外衣、卖青春文学”的说法,你是怎么看的?
  笛安:毕飞宇老师为我们写过小说,莫言老师也给我们写过散文,今年初《十月》杂志的副主编宁肯老师也很开心地把他的一个短篇小说交给了我,并且,我们固定的访谈前辈作家的栏目“青梅煮酒”,是我自己来做采写的,我敢说,对于绝大多数上过我的专访的前辈作家们来说,他们在国内其他地方都没有做过像我们这里这样角度的采访,因为我可以以一个作者的身份跟他们进行一些很有意思的交流——你觉得,这些算是“外衣”,还是算“青春文学”?
  羊城晚报:“经典重读”、“新审美观”、“文艺新锋”等栏目,比起其他栏目可能文学性更强、更严肃一些,定为发表频率较低的季度性栏目,是出于什么考虑?
  笛安:正是因为这三个栏目对稿件的质量要求特别高,所以才将它们定位成为季度性的栏目,宁缺勿滥。新审美观也就是一年发四篇符合标准的小说,其实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难找,我一向相信,国内现在不是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是通行的审美标准过分陈旧,导致很多优秀的作品没能被推到台前来被读者们看到。
  羊城晚报:《文艺风赏》是否考虑向更老一辈作家约稿?老一辈作家与年轻读者之间隔代了,是否有“代沟”?如何协调?
  笛安:当然会考虑,作家的年龄不是我们选择稿件的标准。我对所谓“代沟”倒还没那么悲观,我相信动人的文字自有它能够传递得很远的力量。
  基本没有商业广告 纯靠自己销量盈利
  开始时个人号召力起过一点作用,但不能永远靠个人影响撑起一本刊物。
  羊城晚报:《文艺风赏》目前发行量多少?
  笛安:双月刊的时候有过一点波动期,今年起改版为月刊之后,平均销量稳定在每期15万册左右,当然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碰上一期的销量尤其好。
  羊城晚报:杂志上的广告有多少?
  笛安:除了一些我们自己公司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0:39:57 | 只看该作者
的文学杂志不断“掺和”进来,“90后”时代的到来已是事实,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在“90后”一代的受热捧程度甚至可以用“风靡”一词来形容,“80后”作家笛安主编的《文艺风赏》是一本面向年轻读者的纯文学刊物;“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张悦然创办纯文学季刊《鲤》,发行量有数万册;还有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韩寒创办的《独唱团》,虽然是“以书代刊”,并且已停止出版,但问世之初在文学市场中反响很大,《大方》曾摆出订阅100万册的架势。这些新锐的文学杂志在编排上、版式上与传统杂志相比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而且个人风格非常强烈。
  《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和《人民文学》前主编李敬泽都对新的文学刊物持赞赏态度。“让年轻人的写作能够跟传统的写作有一些对接的可能性,这对传统的文学期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刺激。”程永新认为,传统文学期刊编排相似,都是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评论进行编排,办得“太没有个性”了。而《文艺风赏》、《天南》、《鲤》和《读库》则成了李敬泽每期必看的文学刊物。
  入不敷出的文学刊物如何“转企”
  文学杂志曾有“5万份生死线”之说。程永新透露,目前,2万份是文学杂志盈利的分水岭。估算起来,大概只有《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收获》、《当代》、《人民文学》、《花城》、《钟山》等屈指可数的文学期刊能够超过或者勉强维持在盈利的水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定家教授做过统计,“文学刊物90%以上都是入不敷出,没有造血功能。”
  期刊界正在进行改制转企,但仍有相当部分的文学刊物在观望。据悉,《收获》和《上海文学》属于事业单位,上海市委宣传部每年给两家杂志社各提供100万元专款,专门用于发放稿酬。有的期刊已经“转企”,不能直接接受拨款补贴,但也有其他方式比如作为活动经费发放,一般也有几十万元。
  花城出版社旗下有两份文学刊物,《花城》和《随笔》。《花城》杂志执行主编田瑛说,《花城》几年前已经企业化,出于对杂志质量和品牌的保护,《花城》杂志每年能获得资金扶持约60万元,大大减轻了经营压力。
  相比之下,大多数地方文学期刊没有这么多补贴,需要自己寻找经济来源,例如跑赞助、做广告、“以会养刊”,等等。《大家》杂志社“一号多刊”目前停刊整顿,有评论指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与文学杂志长期办刊经费不足有关。
  “转企”是否有利于文学期刊的生存?“完全断奶,那真是死路一条,”田瑛说,“政府完全不补贴是不现实的,如果一刀切,十家里有七八家要关门。怎么办?后来知道,原来补贴还是给的,只是变换了一种方式和名目,换汤不换药。”
  陈定家认为,“文学刊物长期行政化管理,社会效应反映不出来,不适合市场经济大环境。现在引入竞争机制,文学刊物走向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能够淘汰一些影响力小、体制陈旧、不受大众欢迎的刊物。”程永新也认为,“转企的核心就是文学刊物供过于求,国家不再养那么多的刊物”。
  所谓的“文学”输送一点新鲜东西
  ——80后作家、《文艺风赏》主编笛安专访
  承载文学作品的平台 传递影响人生的态度
  所有的文学刊物都推崇“好作品”,区别在于对“好作品”的定义。
  羊城晚报:在“纯文学边缘化”、文学市场持续萎缩的大背景下,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本纯文学杂志?
  笛安:2010年6月末,我们在上海开了第一次企划会。小四打电话说公司想要做一本以严肃文学为主,文艺类的杂志,并且应该有新锐的视觉系统,觉得我是做主编的合适人选。这个提议让我觉得很新鲜,于是很快的大家就开始做筹备创刊的所有工作了。这个杂志寄托着我们的一点点理想,纯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总得有年轻人来做点什么吧。而且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4:45 , Processed in 0.0689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