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刊物的前世今生时间:2012-09-28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梁爽 刘婕 梁涵 刘晓
9月16日,就文学原创期刊与选刊转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记者专访了《收获》、《小说选刊》和《读者》等杂志的主编。《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指责选刊不合理转载“挤压了原创刊物的生存空间”;《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则认为,原刊和选刊不是对手而是伙伴;《读者》总编富康年则发出意味深长的一问:“选刊停了,原创刊物就能得到非常大的发展吗?”这场争论的背后,其实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学刊物的发行量逐年降低,文学期刊的发展面临边缘化的困局。为此,记者继续采访了几家文学刊物的相关主编,探讨文学刊物的往世今生—— 原创与选刊之争 是进军电子阅读的前奏
对于《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与《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就原创文学期刊拒绝转载展开争论一事,《花城》杂志执行主编田瑛认为,“双方的主要观点,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是在理的。你要较真,它算个事儿,不较真,能算啥大事儿?问题在于当下的出版法规不完善,一些转载行为合法但不合理,原创刊物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提议,原创期刊和选刊应该坐下来谈一谈,“文人之间、期刊之间、作家之间,作家、刊物、编辑之间没有真正的利害冲突,不应该对立”。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定家教授则认为这场争论“其实就是原创期刊与选刊的利益之争”。
到底是店大欺客,还是被逼无奈?《收获》的“维权”行动与20世纪80年代的原创期刊联盟有些类似,当时一些原创文学刊物的主编已经意识到选刊的转载会损害其利益,但联盟很快解散。30年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原创期刊与选刊之间的矛盾被重新提出来,这是原创文学刊物进军电子阅读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程永新表示,今年11月份以后,《收获》的发行、策划部门会共同研究电子阅读的业务该如何操作,包括手机、苹果应用、电子书等。
“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们迫不得已要对选刊提出拒绝转载的问题。进军电子阅读,必须版权清晰,著作权要规范,否则没办法操作了。假设《收获》发表一篇小说,做成电子版,其他选刊一选载,这个电子版的版权到底是他的还是我的?很不清晰。所以,必须从转载时间、转载费用和转载授权三方面规范选刊的行为,我们才能够学习欧美国家,将文学杂志的电子阅读做起来。”
习惯纸质阅读的读者由青年步入中年和老年,“80后”、“90后”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阅读。为了争取新生代读者,用“两条腿走路”——在内容的质量上,保持老牌文学杂志的深度与厚度;在出版形态上,接上电子阅读出版这条“腿”,这是传统文学刊物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传统文学期刊应该向新生刊物借鉴
传统文学刊物与新生代读者的距离,反映的是新生代读者与传统文学的“断层”问题。新生代对精英、理性文化、形而上崇拜普遍持否定态度,与印刷媒介时代完全相反——新媒介冲击的是两三百年来建立的一整套文学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导致印刷媒体和信息媒体在文化上的断裂。
“纯文学”真的与新生代作家和读者“气场”不符?程永新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文化断层”恰恰为《收获》提供了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怎么弥合文化断层、怎么在文化断层之上架一座桥?“《收获》杂志鼓励编辑多联系年轻作家,让杂志多一些年轻人的作品出现,哪怕相对于成熟作家来说他们还有不足。”《花城》、《收获》、《芙蓉》等文学期刊都曾推出“80后”的增刊或栏目,《青年文学》校园版维持了4年,试图贴近新生代读者。
《当代》杂志副主编洪清波看到的更多是力不从心。“登了一些‘80后’的作品,‘80后’的读者并不会随之而来。除非你办成《最小说》那样的,专为‘80后’服务。”
就在传统文学刊物还在为是否开辟“80后”作者和读者群纠结的时候,不但“80后”作家创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