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书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4 23:2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与书法2011年06月09日

来源:扬子晚报




文/查理达
小时候,我肯定是多动症的患者,有事没事的时候手乱动,对什么都感兴趣。家中的老唱机和闹钟都被我“研究”得支离破碎,墙上也涂满“拉弓射鸟”、“人追汽车”等“杰作”。在外闯祸也不少。邻村近巷的小伙伴被我敲破头砸伤脚是常有的事,他们的家长隔三差五登门“问罪”。为此,父亲命我每天在家练毛笔字一百个作为惩罚。就是这不经意的“插柳”,使我从小养成了写毛笔字的习惯。
其实我和书法“结缘”是在小学里。那时学校每周有二节习字课,临写依据柳公权楷则而成帖的《为人民服务》和《雷锋日记》,内容虽为现代,但字体却很好地保留着柳书骨气洞达俊丽清健的风格,我甚为喜如果当时(文化大革命)有唐四家法帖摆在面前要我作出选择的话,我定会舍颜、欧、褚而直取柳的,原因不外乎是柳书挺拔潇洒秀美遒劲。符合我少时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读五年级时,学校举行了毛笔字比赛,我居然拿了全校第二名。高兴的我忘乎所以.便以为自己有写字“天分”(其实不过是有点模仿力罢了)。于是兴趣大增,一发而不可收,寒来暑往临池不辍。
说来也奇怪,这种模仿力的“天分”,使我学会用任何一种书体都不感“吃力”,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无锡书法艺专,除阅读大量古典诗文和书学理论外,还系统临摹古代经典书法作品,大多数同学都遵循“通一家而后百家”的古训,认认真真练“童子功”,而我则“朝三暮四”,只认自己“一见钟情”的字,不管哪个朝代、何种字体、廷民间都要心摹手追,且大都情况下只“浅尝辄止”。在掌握其中笔法、章法、结体一定程度後即“另投他好”。就这样东一榔头西一锤临摹了不少古代书法作品,其中楷书有颜正卿《麻姑仙》《勤礼碑》《告身帖》;欧阳询《九成官》;柳公权《神策军》《玄秘塔》;褚遂良《倪宽赞》《阴符经》;北魏《张猛龙》《郑文公》《张黑女》等。行草书方面有杨凝式《韭帖》;王羲之《兰亭叙》;颜鲁公《祭侄文稿》;米南《苕溪诗帖》《蜀素帖》;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和明清王铎、文征明、傅山等诸家法帖。在篆隶书的临习上,坦白说对这二种书体,我一直存有“偏见”,认为其“画”的成份多而缺少“写”的成份,所以至今在篆隶这一块里,我投入最少,只“蜻蜓点水”临了篆书佚名《千字文》和汉隶《礼器碑》《张迁碑》等几种。所取得的“养份”微乎其微。在众多的书体中,我偏行草,不论发表、展览、出多以行草示人。或许是行草书那激越的线条,酣畅淋漓的气韵更能张扬我的个性,更能表达我的情感吧。
虽然我个性豪爽外向,但在书法创作上却较为保守,跟不上潮流。这恐怕跟自小接受父母“熏陶”潜移默化了他们为人处事的厚道态度有关,时下创新之风很强。好象不创新,书法就没有出路,在我认为创新不是突变的,是渐变的。中国书法史上真正称得上创新大家的,可以说是寥若辰星,自己哪里有那种本事?所以不敢问津。环顾周围学书之人所作。不论优劣和古人相比较,都可以说是新的。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新,不求自得。每人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有一点别人所没有的个性个性就是新。完全撇开传统、随心所欲、任笔为体,初看虽很“抢眼”,细品之下不免流于荒诞恶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新潮”作品总将自然淘汰。“以古为上”“寓新意于法度之中”是我学书和创作的宗旨。我追求简淡、清和、萧散、自然的书风。
屈指算来,我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学书道路!行进中也走过弯路、遇到曲折,特别是在字写到一定程度(基本技法大体掌握的程度),要想再往前进一步很困难的时候。曾经徘徊过,但我始终没停止过对书法这一门高雅艺术追求的脚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外出观展和交流及听取老师和同道的指正。近年来,我的书作己有了长足进步,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距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还很远,我会努力的。艺无止境,学无止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7:45 , Processed in 0.0615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