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琦君散文特色之我见 | | 倪金华 | | | 琦君是台湾颇负盛名的当代散文家之一。1917年生于浙江永嘉,杭州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台湾司法界工作,担任过台湾“中央大学”、文化大学等校中文系教授。她的散文,不仅在台湾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先后荣获台湾文协散文奖等奖,还被译为英语、日语和朝鲜语,拥有众多的海外读者。
可贵的是,琦君自1977年随丈夫移居美国生活以后,仍笔耕不辍,以一颗温厚善良之心,体察异域世事,关注人间真情,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捕捉灵感的吉光片羽,显示她那忘年的稚子情怀与慈蔼之貌。
我们阅读台湾著名作家琦君晚年的旅美散文,会惊异地发现她那颗善良的心,伴随着她的生命智慧,在一个永恒的文学世界中显现出来。这是她个人生命精华的结晶,同时也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延伸,它不是包着生命余光的淡漠阴暗的灰尘,而是依旧闪烁着生命的热焰与光芒。
琦君散文,呈现出中国传统女性所特有的敏感、仔细、亲切、富于同情心和慈善的特点。她悲悯芸芸众生,珍惜夫妻情缘;体恤母爱亲情,怜惜幼小动物,真诚地以笔墨文章弘扬人类善行,“时时心存感念,惜福、爱心、助人,永远付出友谊、真情。在她的身上,也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婉约风格的影响,表现出传统女性作家的温柔细腻、微情细语与小鸟依人之意,写夫妇之情、朋友之爱等等,蓄思含情,温婉动人,娓娓道出人生真谛。
读琦君的散文,我们也会发现宗教思想对她的人生观有很深影响。她说:“佛家思想印证天地间自然的法则,我从小在‘惜福’‘爱生’的教化环境中长大的。”琦君母亲虔诚信佛,曾经教导她活着“就要做好人,行好事”。她少年时的家庭教师也时常向她灌输一些佛家思想。后来,她又接受了基督教义的影响。于是,琦君把基督教的“爱人如己”,佛教的“大慈大悲”和儒家的“仁民爱物”融为一体,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和人生实践加以改造,倡导一种虚心谦和、宽容爱人的基本人生态度,并以此为人处事,体验宇宙人间,观察写作,传导出一片温存清明的艺术境界。
读琦君的散文,我们更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对她的影响。琦君的思想,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有其合理的和积极的因素,有其持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宣扬的仁爱、正义、宽容、和谐等道德观念,是中华人文思想的结晶,在今天仍有其得到宏扬的必要。琦君身体力行,不断拓展视野、充实心灵,探讨人生意义,肯定生命的价值,努力创作出融真善美为一体的作品。
柏拉图早已指出仁爱、美和真理是人性的基础。琦君浸融儒家、佛教、基督教三者学说,凝聚成自己的人生智慧,在内心升华为一种爱的情感,并以此观照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寄托于怀旧忆往的文字之中,不停地探索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价值和美的精神世界,呼唤蕴藏在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与感情,使其作品成为人们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的精神向导。
琦君在散文集《玻璃笔》小序中写道:“人生七十才开始。”琦君旅美时期的散文创作,是她在台湾丰厚的散文创作之后,在美国的异域人生再起步,她不愧是个“勤奋的握笔人”。琦君以散文创作实践其“抑恶扬善、爱生惜福”的文学创作思想与人生主张,尽管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她以生命夕阳之余晖,播撒爱的情感与人生智慧的种子,温暖着东西方不同地域读者的心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