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诗,抵达生命的深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4 21:0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诗,抵达生命的深处

谢克强/赵卫峰

    赵卫峰:谢老师好。“作为一个写作者,能在有生之年出版自己的文集,当然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我在粗阅谢老师你的“文集”时,体会你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作热情与激情时,有种久违的感动和感慨,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一句话,何谓胜利,挺住意味一切!此套文集共8卷,平均每卷500页,你在后记还提到,它们都是“晚上七点半到十一点半写的,当然还有节假日”。在此想询问的是,这是否同时也表明你的生活节奏之严谨、写作的明确的计划或方向性?

  谢克强:卫峰好!感谢你的访问,更谢谢你粗阅了我的“文集”,要看可看“抒情诗卷二”和“散文诗卷”,其它的可以省略。
  是的,几十年来,我的生活比较规律,这是我长期的军旅生活养成的。在部队,睡觉吹熄灯号,起床吹起床号,晚上十点钟睡觉,早晨六点钟起床,形成了生物钟。我退休后又恢复到晚上十点钟睡觉,早晨六点钟起床,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几十年我都是业余时间写作,白天要朝九晚五上班。在部队时我是师政治部文化干事,管部队的基础文化工作,即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迎来送往,当然还有业余文学创作。转业后,在《长江》文学丛刊、《长江文艺》作上十几年的小说编辑。后来我作了点行政管理工作,所以晚上七点半到十一点半和假节日这段时间相对独立和安静些,进入写作较之容易些。
  我还有一个早晚散步的习惯,长则一个多小时,短则三、四十分钟,这也是我梳理日常生活中所观、所感、所想、所悟的最佳时间。写作并没有计划,但会对某些问题或某个方向的东西关注一些而已。

  赵卫峰:让我想起《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了;如今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影视与中国式应酬使主动散步的身心逐步少了!散步时怎样梳理日常生活中的所观、所感、所想、所悟呢?
  谢克强:我有一首诗《路遇一块石头》,就是我散步时所观、所感而得。我在东湖散步,走的时间长了一点,感觉有点累,就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休息,心想:真要感谢这块石头,让我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一想就有所悟了:要是我是一块路边的石头,让别人小憩一会,别人也会感谢我的。一悟就有了灵感,逐写作了一首诗:“爬过层层云梯之后/酸软的脚步停了下来/只见一块黝黑冷峻的石头/在路边远远迎我//坐在路边这块石头上/不只是小憩/我还想顺着石头的纹路/深入纹路纵横交错的深处/探测一个世界//莫是流云缕在其表/或许星星嵌在其内/更有风雨留下粗拙的文字/让我感触或体验到一种/比文字更沉实的东西//呵,粗拙  石的品格/呵  沉实  石的力量/我小憩坐在石上/顿感自己身子骨太软太轻/头脑也太浅薄//真想变成一块石头  然后/让后来人倚石而坐”。

  赵卫峰:这么说来,你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时间,就没有业余爱好么?
  谢克强:有啊,实行双休日,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息,那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加之现在用电脑,写起来也快捷多了。至少改起来方便多了,不用重抄,省了不少时间。怎么会没有业余爱好呢?在部队时喜欢走军棋、象棋,有时走得浑天黑地,饭也顾不得吃。那时年轻,还打打蓝球、羽毛球。也许是长期做文化工作,我还有个爱好就是看文艺演出、听音乐,有时坐在家里的阳台上,听听播放的古典音乐,顿感神清气爽,如醉如痴;我另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看画展,诸如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等地出差,必要去美术馆看看画展;我居在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美术馆旁边,这里几乎每个月都有画展、书法展,每有展览我都要去看看。我与我早年作文化工作有关,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的诗集《艺术之光》就是写的诸如“中国音乐”“世界名画”“中国画意”等等。
  游山玩水也是我的爱好,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打机会出去走走,爬爬山、走走路、顺手还拍一拍山水风光;也留心看看民风民俗,尝尝各地的小吃,也算一种享受吧!
  我的小外孙在我这里上幼儿园,这几年一有时间我陪他玩。小家伙也喜欢找我玩,一起搭积木,走跳棋、军棋、象棋,踢踢球,当然还要教他认认字、学会数数、做简单的加减法;有时他还要拉着上街看看风景,我们俩坐车都不花钱,有一天,我们俩坐了武汉目前通车的两条地铁线和一条轻轨,从这条线转到另外一条线,还嚷着要我带他看我的诗是刊印在那个地铁站里;整整玩了一天他也不觉得累,玩了一天,自然要我奖赏他吃一次牛排。每天晚上睡觉前,我有时教他背背诗,有时也考考他一些简单的知识,诸如从家门口坐车去武昌火车站坐什么公共汽车呀,遇到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办呀,什么样的水果应该怎么吃呀等等;他也会将幼儿园里学的“脑筋急转变”考考我,有时我还真的脑子转不过弯来,他就笑我苯。这也算是享受天伦乐吧!

  赵卫峰:你第一次接触新诗是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的贺敬之长诗《雷锋之歌》,其时是1963年;早期的诗写曾受李瑛影响较大。觉得你这么叙述挺难得的,不少诗歌的功成名就者,一般不会轻易如此,他们往往会大跨越,直接说到唐宋,或动辄先要数落一干西方人名,以此看,你当是实在人——这让我联想到“九头鸟”的传说了,你自己怎么看自己的性格呢?
  谢克强:也许这算是性格吧,我这个人坦率、真诚,口无遮拦,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认死理、不服输、一根筋。我也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人就活那么几十年,憋着、闷着,多难受啊,活得坦然些,心情也舒畅些,精神也愉快些。

  赵卫峰:所以我以为称一个新诗人为“天才”是很不靠谱的习惯。每个人的写作都不可能没有参照,此后才能逐步找到和确定自我。而你最早看到的新诗是贺敬之,也正好证明中国诗歌的某些时光段落的“空白”,比如传播平台寥寥无几、写作与出版情况与今大异,那么一下子置于世纪之交后的网络时代,你却不落伍,相对宽容,对吧?你现在时常在网络上阅读诗歌吗?
  谢克强:我不大上网,因为眼力不济。由于工作的需用要,我几乎每天都要在电脑上看诗稿。但我关注网络诗歌,在《中国诗歌》上就设有“网络诗选”专栏,每年还要出版一期“网络诗选”专号。网络诗歌的优点和缺点都较鲜明,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我从1963年读到贺敬之的《雷锋之歌》开始接触新诗,可以说见证中国诗歌几十年的发展的状况。我不太同意“空白”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诗歌,历史不可能改变,当然也不容戏说。像《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那个时代的歌;像《雷锋之歌》,就是那个时代的诗,诗云: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今天读来依然值得深思。就说“文化大革命”期间吧,像诗人郭小川、曾卓、牛汉,都写了不少诗,而且不少是他们的代表作,如郭小川的《秋歌》、曾卓的《悬崖边的树》、牛汉的《华南虎》等。群众创作就更多了,1967年,我在武汉就读到一组《撒在铁矛下的诗传单》,读得不仅热血沸腾,也觉诗意盎然,你能说那不是诗?比如我写于1975年的《巴山情歌》,那时当然不能发表,也不允许发表,但它就存在那里?那时的“空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潜在的东西是大量存在的,值得我们去挖掘。今年我就将《巴山情歌》拿出发表了,你有时间不妨读读,还是有点味道的。
  我不落伍,只能算是跟着走,或者说跟着感觉走。

  赵卫峰:你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诗论、小说多个文体甚及古典诗词、戏剧曲艺等,这多少会让人诧异你的转换力,显然,从大面上说你的身份已然是“文人”,而具体些说,你在国内外数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诗2000余首,十余部诗集,你应该更愿意把自己视作诗人?
  谢克强:算是个写作者吧!古典诗词,我五、六岁坐在牛背上就开始背诵了,读初中我就依葫芦画瓢学着写,直到现在我写的诗词也从未示人,自娱自乐而已。也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我是小说编辑,自然知道什么是小说,所以我编辑文集时并没有收录小说,至于报告文学、散文,多是应景之作,不值一提。我毕生倾注的主要精力还是诗、散文诗。我对我自己准确的定位是一个诗歌工作者,读诗、写诗、编诗,也偶尔评评诗。
  我从未把自己视作诗人,但我毕生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果有一天有人这样说:他是个诗人,不是个写诗的人,我就死也瞑目了。

  赵卫峰:很赞成你对“先锋”的认识,中国其实没有诞生成熟的先锋诗歌的合适土壤,诗歌的所谓先锋写作被误会成“寄生于一些经典性的作品和异邦的大师”的结果,作为诗歌编者不知你注意到没有,80后中诗歌中这一层级也较明显,他们的写作好像并不中国化,其文本形式多为明显的“翻译体”式?
  谢克强:诗是语言的艺术。我稍懂一点俄语,比如我读俄文普希金的诗与读翻译成汉文普希金的诗,感觉就不一样,因为诗在翻译过程中丢失了不少诗的味道,所以诗不可译。比如小说《红楼梦》,被译成《红房子里的梦》,味道就损失了一大半,何故,汉字与拼音字在语言的张力上存在很大差别。比如斐多裴的那首:“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又,二者皆可抛”。斐多裴的原文我读不懂,但这首诗还有几个译成自由体汉文的版本我还是见过。但流传最广、被人们记住的还是这首类似五言绝句的诗。这其中就有值得探讨的东西。这也许是国人对那些“寄生于一些经典作品和异邦的大师”的“翻译体”式的诗不大卖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

  赵卫峰:你也在进行诗歌批评,大众视角里的它与学术界的它、文学界的它呈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现在它的问题仿佛越发明显了,看到你在1998年曾有说过它的作用可以是“对诗歌创作的督察”,症结主要是“严重脱离诗歌实际”,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谢克强:我那还算不上诗歌批评,也只是偶尔为之,算是玩票吧,我还是很看重诗歌批评的。我们在创办《中国诗歌》时,就想加强对诗歌批评和诗歌理论的研究,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曾出版过一期诗歌理论专号,想对诗歌批评和研究作一些工作,但不尽人意。主要是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们诗歌文本研究的并不多,也不够深入,因此对诗歌创作的督察作用甚微。虽然各地的诗歌研讨活动并不少,多是“红包”式的批评,看包说话。近年情况似有所变化,比如《诗探索》的理论卷、《星星.诗歌理论中旬刊》、还有《诗刊》,都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也有些评论言之有物,能给人一些东西。特别是《诗刊》下半月刊的“同期声”,不溢美、不夸饰,进入文本剖析,诗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鲜、活泼,看后不仅能给人有所感,还有所悟。

  赵卫峰:抒情长诗《三峡交响曲》是你非常重要的“史诗”性作品,可谓紧密结合实际的又一重要重要尝试,“为当前的政治抒情诗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成功的范例。”据载你花时数年,收集相关资料,十几次深入实地,捕捉创作灵感。……对于长江,“三峡”仿佛动人心弦的腰部,曾是人文长江的重要关节和区域文化的聚集,“三峡”这个词今后如何变化后人如何回望,我们似乎都是无法无奈的!诗歌对于“事件”的涉及往往是很具难度挑战性的,而诗歌的“证史”功能在你这儿得到实践。你怎么看政治抒情诗写作?
  谢克强:《三峡交响曲》是我费时费力写得最苦的一首诗,但不是我满意的一首诗。要用诗来写”三峡”,确实具有挑战性,虽然我化了数年时间收集相关资料,也十几次深入实地,但一直进入不了创作状态,就是说一直找不到如何结构此诗,直到我偶尔听《黄河大合唱》,我才突然受到启发:以交响乐章来结构。
  我一直不认为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抒情长诗,不管怎么说,它是第一次以抒情长诗来写一个世界级的水利枢纽工程,所以我的诗也引起了关注。《文艺报》曾多次报道;长诗出版后曾先后在三峡和北京举行作品研讨会,《文艺报》也曾在头版和头版头条位置作过报道,并以整版篇幅发表研讨会记要。
  2011年,我有机会去西藏,坐飞机去,坐火车回。青藏铁路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工程,当我坐在行驶在青藏铁路上的火车时,我就想为这条铁路写点什么。我曾是一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我深知修建这条铁路的艰难。这条铁路有一个关角隧道,当年修此隧道时,一次塌方,我几十名年轻的铁道兵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思前想后,感慨万端,偶尔间我触动了腰间的钥匙,便有了灵感,逐在火车上写了《青藏铁路》:“是谁铸造了这把钥匙/是谁铸造了这把锃亮的钥匙/穿云破雾  直插云天//它轻轻地旋转了一下/西藏的门就开了”。两段,五行诗,还有一行是重复加强了一下。同是写世界级的工程,我以为《青藏铁路》就比《三峡交响曲》写得满意些。可见,诗是一种以少胜多的艺术。
  政治抒情诗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是因为文学离不开政治。记得1979年我在《解放军文艺》帮助工作时曾参加过一次诗歌朗诵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好像有几万人参加,当著名演员于是之朗诵诗人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仅仅朗诵了个题目,全场就欢声雷动,因为这个题目说出了人们心里想说的话。为什么会有少数人写政治抒情诗,因为他有话要说,不吐不快。像叶文福的《将军,不要这样作》、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就是这样。

  赵卫峰:从出版方面说,《中国诗歌》是一种“自主出版”物?作为非官方办理文学杂志的成功范例,你的付出众所周知。这里有一个自然而然的疑问,它每年的年度10万元诗歌大奖只评出一个诗人,这很残酷,按上述,获奖者的作品的“级别”自然也是众说不一的,这很自然,但是否也会产生误导,让一般读者或诗歌大众将获奖作品视为“经典”?
  谢克强:我们设立的“闻一多诗歌奖”,奖金十万元,号称“诗界年度最高奖”,评奖范围仅限于当年《中国诗歌》发表在“头条诗人”栏目中的十二个人中,评奖范围有限。获奖诗人也仅仅是发表在《中国诗歌》上的一组诗,并且经由七个评委评选出来,仅此而已。
  评委的审美情趣决定着评奖结果。获奖诗人的作品,只是他发表在《中国诗歌》上由几个评委认定的最好的作品,是不是他自己最好的作品都很难说,更谈不上“经典”之说。经典需要时间来淘洗,就像沙里淘金一样,淘去了沙,留下的金子才是经典。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那才是经典。
  我们设立此奖,就是希望诗人们能将自己创作最满意的作品提供给我们,以提高刊物的整体质量;另一个考虑就是能帮助诗人解决一点实际生活问题。现在诗界各种评奖活动很多,至于那些获奖作品能否留得下来,传得下去,那是另一回事,但至少可以使获奖诗人得到一点物质利益。

  赵卫峰如今的诗歌奖有时是一种文化公益活动了!?我曾注意到世纪之交后,我们处于“中国诗歌的传播写作时代”,结果正朝着陈超老师所指出的,诗歌进入到“泛诗歌时代”,我对此也有另文提到自生自灭式的“茂盛”或大鸣大放的另种结果,是导致了“浅诗歌时代”,台湾十多年前就进行了诗歌的跨界拓展,近年大陆则将之视作可观的新事物,或可以说,类似跨界、自主出版(包括网络与诗歌民办报刊)等对诗歌的写作与传播既是拓宽改造,又是收束、封闭?因为事实上只是诗作总体数量大幅度提高了质量却不一定、传播平台茁壮成长了而诗歌的票友式的圈层化也日益明显了?
  谢克强:这是个娱乐至上、消费至上的时代。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让自己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以为至少写诗的人,都有一点自己的精神追求,所以诗歌进入“泛诗歌时代”,并不是件坏事,它至少说明有人爱着诗歌而参加诗歌写作。至于由于“泛诗歌时代”而导致“浅诗歌时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我曾经对我们“新发现诗歌夏令营”的学员讲课时就说过,网络不应成为作业本,写了一首诗就贴上去,要有所选择。以我的经验,好的诗歌是改出来的。写好后放一放,沉淀沉淀,再读就会有新的发现,你就有改的欲望了。这就是说,我们诗人自己要学会有所选择。再就是诗歌杂志的编辑、出版社的编辑,出版诗歌杂志、诗集,其实就是选择,像沙里淘金那样,淘汰那些浅诗歌,自然会留下一些深一点的诗歌。这事需要时间,自然急不得。至于诗歌票友式的圈层化,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谁在树标签、拉大旗、立山头?但时间是残酷的,它会检验什么是真正的诗,真正的诗人。

  赵卫峰:说得好,网络不应成为诗歌作业本,正如民刊不是诗歌的草稿箱。你的故乡是黄冈,它是老区亦即欠发达地区,然此地人文厚重,在毕升,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废名,黄侃,熊十力,胡风、叶君健、王亚楠这些盛名之外,还有两任国家主席和200多个将军和她有关,不过我对她的印象却是“黄冈教育神话”,当年我参加高考时,就辛勤地受到黄冈教辅材料的折磨。后来看到有关资料说,黄冈重教风气并非后来,自古便建有书院75所,当地累计走出进士944名(贵州全省约600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产生12位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有的地方高考作文可以容许使用诗歌体裁,但你对此似乎不赞成的?
  谢克强:你对我们黄冈的人文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还告诉你,中共“一大”代表十三人中,湖北占了五位,黄冈就占了三位: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新中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中黄冈就占有两位:林彪、王树声。至于黄冈的人文厚重,有它的历史渊源。就说唐、宋两朝,诗人杜牧、散文家王禹偁就作过黄州府的太守,都留下了瑰丽的诗章,如杜牧的绝句《赤壁》、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等;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使他进入他的文学创作高峰期,他的一词二赋,使之成为领一代风骚的标杆诗人。可以这么说,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也成就了黄州。
  至于高考作文可以容许使用诗歌体裁我不大赞成。以个人的经历来看,我以为中学生还是要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以逻辑思维看待周围的一切,也许要真切一些;因为这个年龄正处于身体成长期、思想发育期,还不那么成熟、稳定。写诗,一需要形象思维,二还要率性所为,天马行空,不太利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想发育。再说,诗歌也没有衡量标准,如何判分,也是个问题。如果判的不准,对写诗的学生也不公平。写诗,作为课余爱好,也许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一纳入高考的作文内容,就有所鼓动,效果是不是好,值得探讨。

  赵卫峰:嗯,说的也是,国人爱跟风,诗人也不例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说说武汉?这个中国中西部最大的城市综合体,这个感觉始终敞开的通俗的又诡谲复杂的热情之区。你在其中,你的诗歌写作与她是怎样的关链呢?
  谢克强:说说武汉,说那方面呢?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武汉也号称“百湖之城”,其中东湖就比杭州的西湖水域面积大六、七倍。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据说人均淡水量占世界第一;武汉又称科教之城,这里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都在全国前列,仅在校大学生就有120多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武汉素有“九省通衢”和“货到汉口活”之说,可见她的交通位置。如今这里又成了全国的高铁枢纽中心,从这里坐高铁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都在四到五个小时。
  武汉是个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前,武汉的经济总量居上海、北京、天津、沈阳之后,位居第五,改革开放后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原因,一度在全国大城市排名靠后;近年来,由于她所处于要冲,外资、内资来此投资逐年增多,经济总量也大幅上升,据称今年GDP可达万亿,重新进入全国大城市前列,但要重返昔日的排名,尚等时日。
  我来武汉已有三十二年了,住在东湖边,离中心城区尚远。我的诗歌写作与她的关链不大。我1984年到1986年曾在华中师范大学中文干部专修科脱产学习了两年。两年间读了不少书,文学、哲学、历史、甚至人物传记,最重要的收获是获得一点启示:一切文学艺术不是展示,而是审示。在此之前,我的诗基本上是生活的展示,从此,我开始审示生活、审示中国文化、审示自己;并注意在审示中发掘自我、表现自我,同时注重主观的内省体验,并在心灵深处深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思维和感情穿上可触摸的外衣,于是就有了我的《孤旅》、《断章》、《艺术之光》、《寻找词的光芒》……

  赵卫峰:你的编辑部好像人员不多,除你之外,只有两位80后编辑。
  谢克强:是的,只有三个人,编辑一份月刊《中国诗歌》和一份双月刊的人文杂志《炎黄》,我曾经调侃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小的编辑部。这个《炎黄》杂志,是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也是由阎志出资,主要由我编辑。这有个好处是逼着我多读书,广泛涉猎,比如我就读过不少关于研究楚文化的书,对楚文化的衍生、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知。前两年我参加大型文化记录片《凤舞神州》撰稿时,就得益于我对楚文化的研究与认知。

  赵卫峰:那编辑工作、写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这些怎么平衡呢?
  谢克强:我退休后感到即刻轻松就是少了工作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职时我负责一点行政工作,该提拔谁、房子如何分配、职称如何评聘、来客如何接待等等,班子成员有时意见并不那么一致,这就有麻烦了。加之我这人坦率,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得罪了一些人。得罪人倒无所谓,你能把我怎么样,不就是每年工作考察时给我投个票吗?但影响人的心情,常常闹得不愉快。退休后就没有这一档事了。
  我们编辑部没有上下级关系,稿件都是商量着定,因此也就没有一般杂志社里一、二、三审,因而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每期集稿后我再看一遍就发稿,打印出来后就开“编前会”,请阎志、车延高、邹建军和编辑部的同仁一起审稿,主要是“头条诗人”等几个重点栏目的稿件阅审,有时意见不统一,就拆稿换稿,然后送人民文学出版社审阅。
  男人到了六十岁后,我以为进入了人生佳境:升官、发财无望了,对女人的欲望也不那么强烈了,孩子也成家立业了,家庭负担也没有了,自然心也安静了;如果身体状况还好,就可以干一点自己想干又能干的事。徐迟先生就曾对我说过,他是三十公岁而立,如果没有六十之后,也就没有徐迟。他的话使我受到启发。
  我每天的主要时间用于看稿、编稿,对于我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我现在写的东西不多,写作时间相对少些,但有了感觉就写。比如我去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初来乍到,每天都有新鲜的感觉,我几乎每天都写一首诗。我第一次看到幽蓝的青海湖,看到湖畔熙熙攘攘的游人,我就有了感觉,就坐在湖边写了一首《远眺青海湖》:“眼里怎么那么忧郁呢/噙着一滴忧怨的泪//是不是远来的游人/打扰了你的宁静//远远眺望你一湖幽深的蓝/我不敢走近”。
  人有时也有点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多累也不觉得累;潜力也会超常发挥。再说,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赵卫峰:你曾说,“诗人是孤独的,也是痛苦的。如果诗人感觉幸福,就会失去创作的动力,”近年,类似幸福感、幸福指数的的概念逐渐多见,呵呵,也问问,“你幸福吗?”——为什么呢?
  谢克强:诗人的孤独与痛苦是与生俱来的,这与诗人的属性有关。一般说来,诗人应具有人民性、独立性和叛逆性。比如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开除徐才厚党籍,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几天也没睡好觉,老想这件事;作为曾经是一名军人的我,甚至有些不解:是什么使徐才厚走到这一步、作为军委副主席的徐才厚尚且如此,他在职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人管呢?如果徐才厚都搞买官卖官这一套,那还有没有张才厚、李才厚呢?那么军人的价值又何在、军队的形象又何在?你说,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记得当年叶文福写了一首《将军,不能这样做》,引起轩然大波,作者也多次遭到批判。当年诗中的将军,只不过拆迁了一座幼儿园,为自己造了一座住宅。诗人叶文福仅仅是规劝而已,写了这首诗。如今还有人写这样的诗吗?
  “你幸福吗?”我以为更多的人回答都是物质层面上的。应该说现在的物质条件较三十年前有了根本的改变,但为什么还是那么多的人牢骚满腹呢?这就有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人们要求有尊严地活着!而社会的不公、分配的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官商勾结、贪污腐化,严重损害人们有尊严地活着,你能感到幸福吗?   

  赵卫峰:有时想,这个问题可以不理会的,不幸与不幸,都是感觉,都是活着。关键是自己走着,进行着,我感觉很多80后诗人从青春环境转而置身具体实在的生活中后开始放弃诗歌,很多中年诗人随着日月的交替开始松懈下来,而你说“尽管我已六十多了,但鬓未白,牙未松,还不想那么快离诗神远去”——愿更多诗路上的犹豫者看到听到你的这话!
  谢克强:福克纳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我感觉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授予我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劳动——一辈子处在人类精神的痛苦和烦恼的劳动。”所以,有没有信徒般的虔诚和不灭的火一样的热情,不仅仅考验着写作者的意志与毅力,更考验着你的写作技艺。如果热情消退,自然会“从青春环境转而置身具体实在的生活中后开始放弃诗”;如果没有信徒般的虔诚,自然也就不想日益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艺,自然写作就会随着“日月的交替开始松懈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处在人类精神的痛苦和烦恼的劳动”。

(《星星》理论刊2014年第6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5:10 , Processed in 0.1277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