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质教育小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6 20:5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文质教育小语

  
    ●在现行体制之下,所谓的“好教师”往往是心肠比较硬的人。那些个人心性与教师职业要求严重矛盾的教师,往往特别的痛苦。
  ●好教师从来就不是靠培训造就的,更不能靠检查、评比、竞赛造就的,好的制度加上自我期许,才是好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对生命的热情,对知识的热情,对未知的探究的热情,是教师成为教师的奥秘所在。“热情”应成为教师的第一品格。
  ●如果没有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关注、尊重、宽容,我们怎么能说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呢?
  ●教师不仅不能用言语伤人,还要警惕习惯性的“用眼睛杀人”;不仅要学会等待,还要学会忽视,大题小作,甚至视而不见。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生的事。所谓“恍然大悟”,从来就没有在儿童身上发生过。儿童改下不了自己的错误,儿童不断重犯同样的错误,这些也许都不是儿童的错,或者可以说儿童只能这样犯错。
  ●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潜移默化,那不是教育。一切“轰轰烈烈”背后都充满了露骨的功利取向,都可能导致对教育的扭曲。
  ●今天谈论教育,要丢掉幻想,避免虚拟,甚至也很难勾勒未来。你是不能等着各种条件改善的那一天的;能够以更健康积极一些的心态做力所能及的改变,已经善莫大焉。
  ●任何有意义的变革都是在人内心发生的。教师需要为自己心灵的自由预留开阔的空地,教师也应该为自己优质的生活承担更多的责任。实际上所有进取的努力都可能意味着一种自我救护、一种有助于提升生命的自我期待。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秉持这样的信念:把自己的孩子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生加以培养。这就是我们对自己对家庭承担的最大责任,同时也是对社会作出的最基本的贡献。
附张文质简介:
    张文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主编,建有“生命化教育博客”,撰写或推荐了3600多篇文章,现在每天的访问量接近1万人次,评论数已达到6万条,目前博客访问量已接近350万。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书包,里面少不了一本“正在读的书”和一本“随时可以写作的笔记本”。他阅读、摘录,同时绵延无际地写下每一个自以为有价值的闪念。他认为,“人的精神需要不断处于书籍与生活之中的‘流亡’状态,这样才不易于落入俗套、僵化和各种各样的陷阱,才能始终保持聆听、沉思的状态。只有强健而自由的思想,才是我们生命最后的依”。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00:15 | 只看该作者
张文质以读书推动“生命化教育”

  近年来,张文质的“生命化教育博客”越办越火,目前的访问量已经接近350万。他在上面撰写或推荐了3600多篇文章,现在每天的访问量接近1万人次,评论数已达到6万条。

  他的编辑小组每周要从30万会员的“成长博客”中精选各类佳作,每周四晚上准时推出《成长博客周刊》。这份电子刊物已经推出将近70期,每期的文字量均在15万字左右。另一份面向“生命化教育博客群组”的《旅途》周刊则在每周五晚上出刊,每期字数在5万左右,现在已有50多期。这两份电子刊物被刘良华教授誉为“最专业、最用心的教育电子刊物”。令人感佩的是,张文质工作团队的成员,如林高明、郑华枫、徐玉烟、许玉兰、孙明霞、彭清亮和参与“生命化教育网”工作的落风、乱虫、尚飞、子虚、游刃、春杰、海滨、黄瑞夷、吴礼明等人几乎都是主动请缨的教育工作“义工”。大家精心编织着这个时代的“教育集体记忆”和“文化字典”。

  2006年4月,张文质首创性地在博客上开展教育专题的在线讨论,几乎每周一次,天南地北的朋友们聚集在“生命化教育博客”,就各种与生命、教育、文化相关的主题展开热烈的互动,比如在主题为“关注教育中的女性叙事”讨论中,评论总数达到1093篇,访问量为3400人次。

  2007年,更大的惊喜来自于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华老师的“一闪念”,这“一闪念”衍生了精彩的“1+1读书俱乐部”:立足于网络,同时又有面对面交流、自学与共读、读书与教育实践、读书与写作、读书与家庭教育、读书与生命成长……在张文质的推动下,“生命化教育课题”学校和研究团队迅速从福州发展到全国各地,黄克剑、钱理群、孙绍振、余岱宗、林少敏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戴耘教授先后到俱乐部进行义务讲学。目前“1+1读书俱乐部”成员已读的书籍有:帕克·帕尔慕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刘良华的《教育自传》、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以及张文质本人的《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现在已开始研读第六本书---钱理群先生的《我的精神自传》。

  作为教师“博客生活”的积极推动者,张文质无论走到哪里,总会问询、了解教师的博客生活状况。他乐于为建博客、写博客、积极改变自己教育思维和生命状态的教师捐书,他送出自己写作的或主编的《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唇舌的授权---张文质的教育随笔》、《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以及《生活在痴迷之中》、《永怀生命的初恋》和《福建论坛》、《明日教育论坛》、《慢教育》等书刊不下1000册。他的口号是“生命不息,送书不止”,在他看来,“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当你向朋友赠送书籍时,你心中一定怀着美好的期许与憧憬,你就成为了美好文化的一部分,有可能还是特别温暖的那部分。”

  张文质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书包,里面少不了一本“正在读的书”和一本“随时可以写作的笔记本”。他阅读、摘录,同时绵延无际地写下每一个自以为有价值的闪念。他认为,“人的精神需要不断处于书籍与生活之中的‘流亡’状态,这样才不易于落入俗套、僵化和各种各样的陷阱,才能始终保持聆听、沉思的状态。只有强健而自由的思想,才是我们生命最后的依赖。”

■获奖感言

  不久前,我在杭州闫学老师那儿看到她的新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其中提到“中国教育报2006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我还没来得及详细了解,居然也加入了这个光荣的团队。

  也许,我更愿意、也有勇气说自己是个读书人。我生命中最主要的姿态是和一张桌子、一本书有关的,当我能回到这样的生活,心就会安静很多;坐到桌前才能凝望得更远,甚至还能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可贵。

  2007年,我仍然像一个勤勉的农民。读书,完全是个人的事,没有谁能够代替你;演讲与讲课,首先也是体力活,你必须用心、尽力。

  我所坚持并使之不断延拓的生命化教育研究秉持的就是民间立场、草根情怀,只有你自己的生命在场,才能使工作成为对生命有所助益、有补于世道的一项事业。回首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不知道收获的是什么,倒也不觉得太愧疚。

  2007年12月24日,雨后的福州冷了一些,像是冬天了。四处是过节的氛围,手机里不停地都是祝福的短信,我也比平时更早一点回到家。我给远在悉尼的女儿挂了电话,问候她第一个真正有异国情调的平安夜,同时也告诉她我成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我喜欢从她的声音里听到惊喜。


■读书建议

  读书对我而言是极自然的,我甚至可以很夸张地说:如果不读书,我还能做什么?阅读既然是对生命诗意的填充,也只有它才能帮助我们日渐一日地认识“我到底是谁”。

  也许,这样的认识不见得有助于我们显得更年轻、更美好些,但是阅读本身却总是一种对意义的追寻,对困难生活的消解。我们只有通过一本又一本充满“极端主观性、偏见和真正的个人癖好”(布罗茨基语)的书,才有可能汲取某种力量,从而摆脱俗套、宰制和恐惧,达到生命的宁静、丰富和平衡。

  反正我知道,你读的书越多,越无法容忍陈词滥调、虚伪和各种各样的压迫;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你也只能把难以遏制的阅读嗜好作为自己的返回之路了;要不,你还能怎么样呢?


张文质百度百科


目录 一、人物简介 二、教育理念 三、媒体报道 四、出版著述  

一、人物简介  张文质(1963- ),男,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者与实践者,生命化教育课题总负责人。《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丛刊》主编,“1+1”新父母行动发起人,入选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7年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


二、教育理念  1993年,受《教育评论》委托,张文质先生采访了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黄克剑先生在对话中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从此,一种以生命治学问,以生命统摄教育,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旨归的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


  2001年,一项命名为“生命化教育”的课题实验,正式在福建省城乡学校以及全国各地的学校逐次开展。“民间立场、草根情怀、田野作业、逐步推进”和“开展智慧、润泽生命、缔造名校、成就未来”等鲜活、虚灵与真挚的教育信念所闪耀的思想光芒与实践魅力,从此为越来越多寄希望于教育的人们所关注。近年来,课题实验学校遍布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北京、湖南、湖北、河南、新疆、内蒙古、山东、云南等十几个省、直辖市,而更多教师也以个体名义参与。


  张文质先生在《跨越边界——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一文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关键词。如“生命化”、“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实验学校的20条目标”、“教育是慢的艺术”等等。


三、媒体报道  近几年来,各级报纸对张文质先生推动的教育理念作了报道、转载。如,


  《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6曾以《从这里,我们祈想生命化的教育——访<明日教育论坛>主编黄旭、张文质》为题就《明日教育论坛》的办刊理念对其作了采访;


  《中国教师报》“深度报道"栏目于2007年6月20日以《教育,让生命在场——张文质谈生命化教育》为题,就生命化教育理念及课题作了报道;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7日刊曾以〈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1+1>2”的民间读书沙龙侧记〉为题,报道了他所倡导的1+1读书理念,并于2008年1月3日以〈张文质:以读书推动“生命化教育〉为题,对其生命化教育理念作了报道;


  《教师博览》(江西)2007年第l2期在封二推荐生命化教育及总课题组负责人张文质先生;


  《海峡导报》于2008年5月9日以《教育,成全每一个生命》为题,作了报道;


  《新世纪周刊》2008年16期刊登了对其作的《给孩子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采访实录。


四、出版著述  
(一)已出版的个人著作

  《引向黑暗之门》(诗集)(作家出版社,1997年)


  《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片面之辞》(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香港>,2002年)


  《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与林少敏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教育的十字路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与肖川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文质教育立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包含:《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新版>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与林少敏合著,新版>、《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我们是怎么开展生命化教育研究的——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四本)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张文质家庭教育讲演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教育的心灵之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二)已出版的个人主编图书

  


  《守望教育》(与陈荣艺合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轻风掠过心灵——99个感人的教育故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生活在痴迷之中——20位教师的生命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永怀生命的初恋——99个温润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最佳教育随笔》(第一、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明日教育论坛》(第1~ 辑,截至2009年4月已出版46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


  《慢教育》(第一、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


  《生命教育》(实验教材)(与肖川合编,人民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生命化教育探索丛书》(与肖川、黄旭合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闽教书香•年度教师》(第一辑、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赢在课堂——小学语文名师经典案例》(原子能出版社,2008年)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师的爱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从心灵开始:名师讲述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大夏书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09年。张文质、窦桂梅 主编,姚春杰 执行主编:包括《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小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教》《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五本。)


  《活着就是幸福——生命读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三)即将出版图书

  1. 个人著作有《听张文质老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主编著作有“年度教师丛书”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生命化教育旅途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图书获奖情况

   其多部著、编图书,如《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等,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张文质家庭教育网:http://zhangwenzhi.edu11.net/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研究: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4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01:28 | 只看该作者
张文质: "慢教育"的思考

余岱宗
  阅读张文质的教育随笔新著《幻想之眼》,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不是他对教育界弊端的批判,而是他在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同道者身上所感受到的那种两难冲突。   在这本教育随笔中,写得最深情之处,就像文质前几本教育随笔一样,依然是一个教育者对女儿的关注:关注女儿对待同学的态度,关注女儿在应试制度下

的精神压力和灵魂疼痛,当然,这种关注自然地延伸到女儿的学校环境和老师的态度。阅读这些文字,我时时有所共鸣,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有待极大地改进的教育制度和环境其缺点造成的苦痛是波及到每一个人身上的。目前教育环境中的诸种负面因素,使得许多老师、学生、家长进入了一个消极循环的怪圈。那么,如何让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一个积极循环呢?张文质提出的做“一个出奇的有耐心的人”的目标,让我感觉到一种希望。张文质一贯提倡的“慢教育”,这与张在这部著作中列出的“成为懒人的15条理由”是相呼应的。如何才能让如今越来越功利化的教育“慢”下来,真正地让老师感受到传授知识的平静中的乐趣与平凡中的圣洁感,真正地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中无比充实的多彩和青春少年才有的朝气与骄傲,如今的“应试”“应查”“应评”教育不“慢”下来,又如何实现得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呢?   是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的确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前所未有的相对富足,然而,这不能成为足够的理由让学生丧失睡眠和该有的天真而被训练成考试机器。“慢教育”的教育理念包含着一种以从容应对高压态势造就的粗暴冷酷,以沉思对峙急功近利的肤浅,以智慧瓦解手忙脚乱的自作聪明,以诗意找回生活学习应该获得的情趣和乐趣。   然而,作为当事人,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要获得一种诗意的学习生活,无论多么富有智慧和情趣,要改变目前这种“快教育”的现状又谈何容易?张文质说:“常常觉得,说一些微妙而又恰当的话相当难,表达对孩子的爱意也比较困难,看来对爱的表达更需要训练和温习……”在这样的表达中,是不是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那就是对待“快”,根本无法“以快制快”,家长和老师只有从其内心里不断地生长出一种教育的诗意关怀,不断地向自我的内心提醒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不断地把自我的性情和学问往高处提升,才可能在周围种种聒噪声之外去寻求教育者应该有的平静、忍耐、诚恳,并进而去争取内心的丰富、学问的充实以及对人的善意。   一个人怒气冲冲地抨击教育时弊,许多时候是有必要的,但要根本地改变教育者的心态和目标,正面地去塑造一个教育者的对美好人性的欣赏,多个侧面地表达一个教育者对世界细腻微妙的感受,则更有必要。因为,怒气可能在一时间里让某个不良状况改变,而教育者的灵气和锐气则需要长时间的陶冶、培育和维护。从这点上说,张文质反复思虑和提倡的“慢教育”,是改变当前中国教育消极面的一个可值得探索的教育改革理念。这种“慢教育”,就是以智慧主导下的耐心和爱心瓦解粗暴、劝导贪婪,并进而消除心灵的贫困。   《幻想之眼——一位教育者的内在冲突》,张文质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19.80元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02:49 | 只看该作者
处于危险之中的中国基础教育
张文质


2004-12-19







20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一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但总体上收效都并不是很明显。2001年秋季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今年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客观地说,迄今为止,这一轮的课改虽然被一些学者称为超越课程的课程改革或者称为终结性的课程改革,充满期待能毕全功于一役的改革,但是我感觉到,我们这三、四年对基础教育学校现状观察的情况来看,触动较多的还是在教材、师资培训以及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极其有限的方面。新的课程改革一开始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喜悦、冲动和激情,但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旧词,甚至仍然有像以前的改革一样有成为一个贬义词的可能性。从总体而言,中国基础教育仍然可以说灾评估、晋级几乎都可分为三至五级(如学区、区县、市、省、国家级;中学的一、二、三级达标学校等)。学校的大量精力都花在各种各类的、名目繁多的、甚至都以为非常有必要、非难深重。这些年目睹教育的种种怪相、病相、疯相,我觉得,正因为我们生活在期间,我们经常深入学校和老师们在一起和孩子们在一起,越来越觉得,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应查教育”甚于洪水猛兽

这几年来应该说对于应试教育有了许多激烈深入的批判,但是对于“应查教育”(我把各种检查晋级评比竞赛等等称为“应查教育”)带来这种灾难性局面很少有过细致的分析,甚至没有人细心统计过各类基础教育学校一年要接受的各类检查、评比、晋级项目到底有多少。有一位农村中心小学的校长曾经告诉我,他所在的学校每个学期收到的各级有关部门的整改、检查、评比文件有300份之多。我粗略地对基础教育学校的这类检查评比做了一个统计。对学校常见的检查、评估项目有:督导工作检查、收费检查(特别是收费检查是多部门、经常性地进行,有教育部的、省教育厅的、市、县教育局的、还有财政局的、税务局的、还包括纪检、人大、物委、纠风办等相关部门检查的。这里特别要说,因为今年秋季以来许多校长感慨良多啊!九月十月份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应付各种收费检查。)校务公开检查、行风建设检查、课改工作评估、体育工作达标评估、教工之家评估、文明社区评估、健康教育检查、交通安全教育检查、少先队队部建设评估、统一着装检查、素质教育评估、文明学校评估、示范学校评估、双高普九检查、创安工作检查(也是经常性的)、党建支部工作检查、德育评估(也是经常性的)、德育工作“十配套”检查(非常遗憾我实在搞不清有哪些配套)、学校常规工作检查、卫生工作检查、达标图书馆评估、人大政协定期的调研等等。



学校最常见的荣誉称号有:省市县文明学校(两年评选一次,逐层晋级)、文明单位、省市县(区)先进单位(也是逐层晋级)、省市示范学校、各级绿化先进单位、先进教工之家、绿色学校、少先队先进大队小队、市县级教科研先进集体、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统一着装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五无五有”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标兵岗、示范文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课改先进单位等等。
-


那么,以上这些检查评比,有的是大型的如素质教育评估、“双高普九”等,往往需要学校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准备。各种材料收集、整理、补齐(所谓的补齐是,原来没有这个项目而现在要求这个项目,只好再补材料,所谓的补其实往往就是集体造假。)之后,还要有专门的场所摆放,有一位校办公室主任告诉我,他们学校评选市示范学校的材料就有36袋之多;小型的检查同样需要专人精心准备“应查”材料,所有工作也决非一日之功。以上所有检查、常有助于学校发展、非常能够完善学校各项建设的检查。学校所涉及的相关管理、指导、检查部门可说是中国目前所有行业中最多的:有人大、政协、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妇联、工会、团委、公安、消防、未保办、安保办、财政局、卫生局、物价局、审计局、建设局、土地局、园林绿化局、街道、居委会等等。因为政出多门,名目繁多加上人人都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每所学校几乎月月都有大型检查,小型、临时性的检查更是“细水长流”从不间断,甚至多到连校长都无法统计学校一年到底要接受哪些检查。学校里有一些专门“做材料”的高手(这是我到学校才知道),有些校长告诉我说,他们学校谁谁是做材料的高手(主要是教务处和办公室人员)。简直就是专职应付各种检查任务的。

那么,对每位教师而言,每位教师也都无法幸免。因为检查有各种各类的任务,这些任务总有机会落在教师身上。各种检查、评比、晋级的“初衷”据说都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但如此繁多的“政治任务”对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的冲击、干扰,在我看来简直可以说是“罪莫大焉”。学校的人力、物力的巨大耗损不说,各种检查、评比、晋级轮番成为学校的中心任务。这种情况下,学校还能有多少精力对教育持久、细致的注意力?校长还能有多少办学的自主权?(谈到办学的自主权,这不是一个真问题而是一个假问题)在这种检查下还能讲什么校长办学的自主权?包括校长对课堂、对教师持续、认真的观察与指导更是无从说起。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班主任、当老师每天还要听两节课,这对中国的校长而言差不多是天方夜谭。校长们个个忙碌不堪,穷于应付,加上各种责任缠身,职业的疲倦感在所难免。

我刚才特别不厌其烦的、把我所知道的、实际上还需要代表全部的检查、评比、晋级的项目罗列出来,为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实际上这些检查涉及部门繁多,从来没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目标,进行有序、到位的、建设性的、能够真正促进学校发展的检查。这种意义上讲,检查已成为教育的一大祸害!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成为集权主义、计划经济最后一块最顽固的堡垒。学校完全没有办学的自主权,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关起门来拒绝检查,不让检查冲击、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讲偌大的校园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应试教育固然可怕,但从今天来看对学校干扰影响最大的是各种检查、晋级、评比。有位校长对我说,每次检查一来,不仅忙于应付检查,还要忙于精心招待各级“检查大员”。学校不是再穷不能穷孩子,而是再穷不能穷这些“检查大员”。不能怠慢各种各样检查大员。今天,教育的处境非常难堪,2000年,对教育的所谓的乱收费进行了一个检查,教育成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真正对学校负责任,真正对学校存在困难和问题以及这种难堪的局面反而被忽视。与各种检查相对应的是各种各类的学习,文山会海同样可怕。一个中学校长曾对我说,他们是课改先行一步的实验区。校长每个月要开会20次以上,大量的精力耕费在各种会议、应酬、检查等各种教育之外的功夫之上。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教育可能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二)教师正成为精疲力竭的人

有时我们教师是被赋予重大责任的人,包括这一次新的一轮课改刚刚起动时,教师被称为课改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这样一种重大的历史使命、(时代)社会责任感赋予教师身上。实际上更加深了教师地位的尴尬。无论在学校内部还是在学校外部,教师都可以说并不是真正的有多大的社会地位。那么,今天这个群体,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的压力和倦怠感。教师很多工作精神创造的价值被漠视,更可怕的是教师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之外,甚至还承担大量的、从未有人统计的其它的工作。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我们看刊物有时会看得比较迟,有时会因为看到某篇稿件或某些事便很自然给某个教师挂个电话。3岁以上的教师9:30以前基本都入睡了,明天要起个大早。包括我们有时只统计过教师的教学的课时数,从来没有细致统计过多少学生数的班级对孩子来说是宽松的、快乐的、幸福的,对教师来说是恰当的、从容的、是能够胜任的、愉快的。所以美国有位教育家鲍威尔就曾经对一位校长大发感慨。他问校长,30个学生的班级与40个学生的班级对老师而言有什么不同?那个校长居然说没什么不同。鲍威尔很生气地说,我简直不能相信这位校长居然从事教学工作有三十年之久,他对教育是如此的无知!实际上我们每个当过教师的人都知道,在小型班级、在超级班级里,我们的劳动量、生理感受、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我今天所要谈的不仅仅是教师在班级里执教过程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还有他们在课余要完成的工作量。

我不厌其烦地把它们每一项都罗列出来,可能仍然是不完整的。包括每一节课都要写教案,现在每一种检查如素质教育评估及评职称,都要检查教案。甚至教案要保持三年或更久的时间,随时备查。那么除了教案之外还有课后反思、开学计划、期末总结、学期论文、班主任每日花名册、家校联系卡、家访记录、劳动表现评价表、诚信表现评价表、教研组计划、总结、辅导组计划总结、组织少先队活动记录、总结、备课组教研记录、每学期一次公开课、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每个月抄2千个字资料)、学生花名册、每月学生生病记录(上交防疫站)、成绩报告册、评语、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抽考质量分析、学困生跟踪记录、一篇德育论文、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每周班队活动记录、后进生帮教案例一份,还包括WTO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改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辅导员培训、普通话达标培训测试、班级学生获奖记录、班级创安记录、年度考核审批表、教研日记、家长会材料及刚才提到的各种各样的培训。这仍然是不完整的、不同地区有本地区花样繁多、不断创新的各种检查规定,有些学校校长也根据自己对教育的不同的理解和习惯而规定了各不相同的检查。还有一些政治性学习和常规的教研学习我们这里还没罗列。所以,上一次我为一个市的教师现场教育写作作评价,有一篇文章我看了感触特别深。这位老师写道,本来想周末在家好好睡一觉,结果又被学校派来参加现场写作,到了现场真想躺下来好好地睡上一觉。实际上,我经常收到一些老师发来的短信,类似渴望睡眠的愿望确实无比之强烈。教师是睡眠最少的群体。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供细致的、一以贯今的指导。

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首先自己要关心。一个精疲力竭,甚至形象崩溃的教师,他能够给学生的关爱帮助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不能预想的。我们这个社会不断地有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调查显示的结果非常不乐观,但是,每次检查结束都停留在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危险的不健康的群体,很少人会去想怎么来改善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真正的为教师减负,下决心为教师提供帮助。今天的教师不仅身心俱疲,甚至他们的这种职业的不认同感、不稳定感越来越强烈。这一切都影响着教师发挥自己的职业专长,发挥自己的禀赋。

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本身的幸福从某种程度上讲变得更为渺茫。所以,教师在我看到正在成为精疲力竭的人,根据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学者费洛登·伯格,他对精疲力竭所下的定义:所谓的精疲力竭就是一种极度的乏,极度无能不安,在这不安中,一个开始抱有很高成就目标的人会沦落成一种衷竭、忧虑、受挫、愤怒和玩世不巷的状态。我觉得他这样一种描述跟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教师状态是相类似的。

浪漫的、有诗意的对教师的一种描述,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但从现实状况来看教师越来越变得可疑,整个社会对他们缺乏信任、缺乏真正的关爱与同情。各种各类的检查晋级评比、包括各种各样的应试教育的灾难,实际上教师是最大的承担者。在这种承担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是受到双重的伤害。一方面是为了考试或晋级的目标竭尽心力,另一方面他可以留给自己、留给家庭、留给自己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常常感慨有些教师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教师给自己孩子的时间是非常之有限。真正能够促使教师有效发展的培训很少,各种各样任务式的、有关部门谋利的培训极多,甚至每次改革,每次晋级,教师都成为受害者。不仅精神上受害而且经济利益上也是受害。有时甚至是宰你没商量,都是根据红头文件,各种培训都要交钱,各个部门把手伸到教师的口袋里去的。如此繁多的检查,有谁真正去关心一下教师。

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弱视群体,我们社会目前关注的比较多的是课堂中、学校中各种暴力。教师的种种不良行径,但很少把目光投向广大的特别是弱势学校的教师的生存状态。有时打开报刊杂志媒体,真正对教师实况式的描写的很少,教师的最后“光圈”“光环”已不复存在了。当我们到农村学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未老先衰、生活窘迫、精神颓废,甚至失去了对工作对人生一种美好的生活期待。有一位教研员很感慨地说,有我们郊区的一位中学老师从教快三十年从未进城一次。教师的现存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又受各种社会、经济、教育内部的威胁,已经活得很没尊严。从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言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幸福和发展,但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幸福和发展无从谈起的话,要实现学生的幸福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大打折扣的。所以,教师这个职业获得自己的尊严、赢得自己的权利,让教师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满足、成就感实际上关系到我们整个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体健康问题。



(三)孩子们都像农民一样辛苦

我自己的孩子现在都读初二了,从她一年级开始,八年的时间,我每天都在关注着她的学习、作业,关注着她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我的许多亲戚、朋友的孩子也都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同时,我每年在我们的课题实验学校(十几级)听课都在150节以上,和教师与孩子都有较为广泛的接融,并且,我还在编辑着两本教育刊物,每天还翻阅着大量的教育报刊媒体,总体感觉,今天中国的孩子实在太苦了、太孤单、太无助,还有这种孤单无助在某种意义上被漠视了。从我的孩子而言每天至少花13~15小时,用在学校生活与学习上,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很难闲下来,而我的孩子还只是上初中,同时她也不是特殊的个案。要是到周末,在各个学校门口看一下,有的是称为补习的实际上是学校正常上课的,还有的是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名师家里更是门庭若市,(有一技之长,对应试能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家里门庭若市)夸张一点说,现在凡是家里有一定经济能力和合适的补课地点的孩子都在补课。中国的孩子是概莫能外,孩子这种艰辛有时我们看在眼里心里很觉沉重,曾经听一个朋友感慨,现在有哪一个家庭能跟上初中、高中的孩子一起吃早餐呢?每天也是这样,我孩子上学时,我还躺在床铺上,有时孩子走了,我还会睡着,心里很是不是滋味,实际上算一下孩子的一天睡眠时间还不到八个小时。看一看我们中国的孩子大多数面黄肌瘦,这种面黄肌瘦很大程度上不是营养不良,主要不是营养不良而是他们没办法得到充分的、放松的、从容的休息。孩子们都在拼命,我们把教育上的很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优质教育匮乏竞争所造成的后果都压在孩子身上。前不久我们福州郊区有一位初一的学生在教室里喝农药自杀身死,他的遗书里有一句话看了让人为之动容,如果我不上学那就好了!我不知道这悲剧的背后还有什么原因,光是这一句话就足以使人心里震惊。去年长春有一个初二的孩子读书活活的读死了!像这样的悲剧不时都在发生,所以有个调查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比例逐年攀升,数据显示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比例达到26%左右。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的不适应,对交往的不信任,对未来失去信心。这种精神障碍在相当程度上与孩子现在所在学校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一方面在进行着课程改革,另一方面走向应试教育的深渊。今年有一件事,特别令人感到难以评判。江苏省南京市今年的高考在全省是排名倒数第一,而南京恰是全国素质教育做得较好的地区。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兴趣、爱好有时很难简单地转化等同于应试能力。我的一个朋友也曾经和我聊起这个话题,省教研机构的孩子在中考、高考中成绩相对会弱。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在省文化部门,他们单位的孩子在中考、高考中成绩也很差。这些机构的人员大体都受过高等教育,问题出在哪里?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在我们培养孩子的学习发展的心向上也不出什么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越是究索,我就越不得不这样说,实际上我们越是尊重孩子的学习的心向,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越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样的一个孩子有时反而越不适应应试教育残酷竞争的生存状况。我开玩笑说应试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这确实是个沉重而严酷的话题。在种种学习压力之下包括孩子的精神障碍的比例越来越高了,孩子的轻生等等。现在还有一点是,社会越来越冷漠,对于孩子所受的痛苦没有引起更多的人的震动和沉思。有个中学校长对我说,到了中学不抓不行,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因为我们基本上教育仍然具有很强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选拔功能这是比较正面的表达,实际上用另外一个更恰当的词就是淘汰)。优质教育的资源还是很匮乏,很多孩子逼于升学的竞争非常剧烈。这里套用官方的话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情感为转移”。所以就变成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的识时务者就是该牺牲的要牺牲,该放弃的要放弃。而这些牺牲和放弃的背后,对儿童的权利、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的选择很难真正尊重。我们的教育很少能够倾听儿童的声音。昨天看了一个城市的2005年的中考的考试大纲,看了还满沉重的,从大纲中可以看出新课改的一些倾向与趋势但很难看出我们社会对孩子的“减负”方面真正的有所作为。我说了一句可能很多人不爱听的话,课程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我们以前考试就考一本书,怎么背基本在这一本书里,现在课堂开放了、资源丰富了,如果课堂开放、资源丰富还是为了考试服务的话,那么孩子的负担还在增加。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是第四年了,我们看看孩子的负担有没减轻?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有没增加?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有没信心?这是课程改革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常说光明在前头,可孩子们却在痛苦和黑暗中跋涉。那个光明是不可靠的,我觉得课程改革确实在这方面是没有太大的作为。另一方面在各种压力之下,教师的心态也扭曲了,我经常感慨,任何一所学校想有所作为,真正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话,要把改善师生关系当作立校之本,教师要更多一些人文关怀,更多一些对儿童的叮咛,更多一些对儿童的同情,实际上在这样严苛的评价体系下,教师的同情是十分有限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关注与交流也是令人担心。上一次,我为初三的孩子上一节课,问孩子们,在一个月时间里你们的父母到底有多少时间和你们交流?学生们跟我说,主要是在饭桌上交流,无非是谈些“多吃一点啊!”“吃快一点啊!”“不要说话啊!”“作业做完了没有”,就这些。我觉得家长们需要自我追问: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和孩子一齐去旅游、去公园、去看电影、去听音乐会呢?有多久没有坐下来和孩子细致地谈心呢?有多久没有关心过孩子除学习、生活之外还有什么需要?或者还有什么困难?有多久没有诚挚地肯定过孩子的所作做为、所思所想?这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向他谈就是浪费时间。它很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好像我们所有的力量都要花在孩子的课业上。这种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没错。对于智力正常的孩子而言,他考试考七八十分、良、中等这是很正常的。他要是成绩提高到一个档次,要付出很多的代价,这种代价没法去估量,它对儿童一生产生多大而持久的伤害。因为人的生命总是这样,当你在经历时,是无法估量这一切的对后来的发展留下怎么样的痕迹,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我总体上感受儿童很无助、很无奈,他们微弱的声音很少被人听到。有时候听见了,这样的声音太多了,我们也麻木了。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我们今天的孩子,他的创造力、想象力,他的童真童趣,他独特性,很难得到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和肯定。他们真正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处境更加困难,现在城乡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贫富差距也不断加剧,城市的教育,即使在我们评估城市教育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乡村教育问题更为严重,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严重不足。今天,还有一条,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一条制度,有些优秀的乡村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的方法进入城市,我想这对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幸福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是大有好处,但是,反过来,我们是否想一想:农村的孩子怎么办?我觉得中国教育对待儿童,对儿童的成全、儿童一生的发展,我们到底要给儿童一个怎么样的未来非常值得反省。有时候,真的这么觉的,我们的教育这样的反省还不够,马来西亚的教育部副部长曾经向全国的儿童道歉: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剥除了孩子的童年,让孩子过早地承担人生的重负。我想我们中国的教育更应该向孩子道歉,更应该忏悔:我们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四)教育的贫困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门出台了禁止学生择校的文件,同时在大、中、小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收费的检查。现在有各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十年间学校各种各样的乱收费高达2千亿人民币。那么,据一位教育学者分析2003年所查出来的学校所谓的乱收费8亿多,但是由于媒体的炒作教育已经被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教师这一职业被许多地方列为最负面的职业。应该说,学校、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收费混乱、收费搭车等等现象。但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更可怕的问题不是乱收费,最可怕的问题是教育的贫穷,教育的贫困。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是教育贫困问题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与掩盖。

不久,我到了一所乡村学校,在我到达的前一天,这所中心小学下面的一所完小,由于原来的校舍坍塌,新的校舍正在搭建,那时,学生都分散在乡村的农家中上课,有一个孩子在傍晚时,不小心踩到乡村那种敞开式的粪坑里去,还好,被一个过路的捡破烂的人救了起来。对这件事,我们感慨良多。当时中心校的校长说,那么,我们一定要改善乡村孩子如厕的条件。那个完小的校长当场就说,我们完全没有能力改善,因为学校可以说是一贫如洗!这一所中心校到今年为止,欠下了债务将近一百万。这个县为了完成“两基”的任务,光是高级中学欠下的债务达1.2亿元。泉州泉港区的一位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可能,我们学校各种“撑不下去”的局面从未引起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足够重视。现在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有一种说法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据2004年9月9日至21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考察了中国的教育状况。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而且政府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他来源去填补。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各个部委(七个部委)联合下文治理乱收费,从去年开始各种收费检查连续不断,我觉得如果我们真正的直面教育,拿出力气为教育呐喊的话,我们要真正把更多目光投向教育的贫困状态,投向每一所学校所欠的债务,投入拖欠教师的工资,对教育的基本投入对生均经费的投入更应该作一个细致认真的调查。我想中国的教育问题有很多,但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教育的真相被遮蔽。真相被遮蔽使得教育也丧失了一种应有的共心力。使教育丧失了自己的纯洁性和崇高性。也使教师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付出的艰辛的劳动也被忽视。对收费的检查,从某种程度上转移了对教育真正问题的注意力。可以说,我们对教育还是缺少一种应有的责任、勇气和雄心。从道理上讲,我都明白,一个国家民族的振兴,全在于教育。但如果我们没有付诸行动,实打实地改善教育的现状,要想改变教育的种种问题这是不可能的。记得在日本刚刚实施义务教育时,当时相当多的日本的镇村的镇长、村长剖腹自尽,因为义务教育的经费要由镇长、村长去筹措的。当时经济相当困难,镇长村长筹措不到,感到无比羞愧剖腹自杀。当然,我们不是鼓励政府官员仿效日本村镇长剖腹自杀。而是,我们没有听说过,政府官员、教育行政官员为教育的问题与困难而坐立不安。我有一个亲戚的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一个班级有82人,孩子连下课走出教室都感到非常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量的乡村学校,由于贫困,办学质量,孩子不断集中在中心小学,集中在城镇,城镇学校就变成超级学校、超级班级。一百多年前美国杜威说,杜威描述美国当时的教育状况,乡村教育成为公共耻辱,而城市的孩子不道德地堆集在一起。仍然是我们今天教育的某种的真实的写照。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也正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应试教育才愈演愈烈,欲罢不能。谁也不愿意在起跑线上被淘汰,谁也不愿意在终点线上被淘汰,任何时候被淘汰都是不幸的。最后牺牲的往往是弱势群体,往往是我们的农家子弟。还需要统计一下,今天我们农家子弟能考上大学,能考上重点大学,能得到更好发展的比例到底是多少。这几年青少年自杀率中,农村孩子的自杀率不断攀升。这和贫困和无望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解决教育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气。教育的真正症结在哪里?这一点我们没谈清楚。



今天,基础教育正处于危机四伏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不仅仅是选择的问题。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05:59 | 只看该作者
张文质:保卫童年
作者:张文质    2007-5-7
从我这几十年对基础教育的观察、思考,“保卫童年”应该说是基础教育最重要、意义最深远、形势最为严峻、因而也可以说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一个话题。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实际上是人生的第二次断奶。他原来那种生性中自然而然的对父母的依赖、撒娇,甚至有时候可以撒野,无拘无束,任其性情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的状态从此结束了。他要进入一个相当规范化的系统,包括作息时间,身体的行为,言语方式,交往方式,他都进入一种程序了。还有什么比一切都需要在没有太多保护状态下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解决,对儿童的考验更为严峻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童年意味着什么?我想童年有几个最重要的特征:
首先,生命是极其脆弱的。它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没有一种最基本的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当他第一次跟这个世界相遇时,一切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惊喜、好奇、忧虑、恐惧等情感溢于言表。这种相遇的过程,往往也是儿童犯错误的过程,有人把它概括为试错的教育过程。儿童的这种脆弱,不仅是因为他缺乏经验,还包括他的心理,身体,包括他所有的能力,这是人成其为人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一种规定性的脆弱,他不可能逾越这个阶段。
    其次,是与脆弱相关的无比纯洁。他对于这个世界,对各种人际关系,对自然的万物,都有一种童真的眼光,就是无比纯洁,充满信任,充满爱意那样一种眼光。童真、童稚,无比的纯洁,实际上在今天这个社会又加深了他的脆弱。他是不设防的,整个童年都是不设防的,完全凭着他的本能,天然的信赖人、依赖人。这样的孩子到学校去,他的老师怎么对待他的脆弱与纯真?这是对教育的考验,对教师更是一个带根本性的考验。因为在脆弱与纯真背后,同时意味着这个孩子他是无助的、无力的,他是缺乏经验的,是要经常犯错误的,要重复地犯错误,不断地犯错误的。他没办法有像成年人一般的自我反省和改过自新,他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逐渐地对成人世界有一种适应,而对自己的行为建立起能够自我调控、自我把握,能够有将自己的很多问题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处理好的能力。儿童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说仅仅有这方面很初级的能力。那么,老师怎么看待这些儿童呢?不仅老师,整个成人世界怎么看待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第一个问题。
第三,儿童还天然的充满好奇。因为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完全是新鲜的,包括知识,包括世间的色彩,包括自然的物种,实际上每天涌现到他眼前的东西,大多是他第一次触及与感受的。有时候这种好奇是不可抑制的,特别是对成人的规范,他还没有办法强迫自己适应。比如一节课,30分钟也好,40分钟也好,一定要坐在一张无靠背的椅子上,还要有统一的坐姿,我们的老师会小看这一点,觉得很容易,但对儿童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再者,表达对儿童而言就是学习,就是相互交流信息,把自己的种种知识、经验、能力与朋友分享的一个过程。表达既是我们本能的需要,又是最早得到发展的能力。但是我们的课堂是否都给儿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满足儿童这一基本的需求?
儿童的这种充满种种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实际上意味着他对世界的一种积极的关注、积极的参与、积极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是创造力的基础。另外一点,儿童对所有美好的事物、对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喜好,它非常自然而然,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引导。哪个儿童不是那样本能地喜欢斑斓的色彩,喜欢鲜花,喜欢飞禽走兽?还有一点,就是儿童总是强烈地表现对不断变化的生活的渴望,他最反对一成不变,最反对模式化。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受教育的过程,自己每天的活动方式,都是充满变化的。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儿童总是期待着生命处于一种活动的状态,时时刻刻能够充分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好动,形体、思维不安分,都是儿童的本质属性。但是所有这一切,恰恰与我们的种种强调规范,强调程式化,强调评比、竞赛、检查、考试的教育模式相冲突。我们在强调规范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儿童最可宝贵的想象力、独特性、创造力可能正在他受教育的过程中日渐流失?教育,一不小心就有“反教育”的意味。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09:0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教师和小学教师
--全国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在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演讲
老师们,下午好,让大家久等了。稍微有点遗憾,我讲课很少迟到,一般是提早到会场。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两节课,又作了一些评课,有些老师上午已经听了我的评课,特别是假期里原校长发给大家的我的几本书,听说很多老师都读过,尤其是《教育是慢的艺术》。今天讲的话题既是跟这本书里面的内容相关的话题也可以说是它的一个大的教育背景下的一个延伸。另一个是在这方面我在思考:基础教育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小学教育,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什么样的教育话题才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核心话题?比如说在座的老师都是小学老师,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到底有什么不同?包括他的职业的角色到底差异在哪里?小学教育有没有小学性,小学教师有没有小学教师的特性,什么样的小学教师堪称是优秀的小学教师?以及小学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是什么?像这些话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你走到教育的现场跟你坐在研究所里研究教育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体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落差。今年上半年我在福州市的一所高中的一个研讨会上作了即席发言《有效教学的真谛》,有效教学的真谛在哪里?其中我特别谈到,我针对的是福州的一所高中学校,它是初、高中的一所学校,学生人数大概有5000多人,它有两个校区福州市教育局下了很大的决心办起来的一所很新的校区。在教育投入上是一回事,但我思考的是另外一回事,像我今天上午跟老师们评课时谈到的,就是在这么一个大班化的环境里面,在一个大规模的学校里,在一个具有巨大教育压力的背景下,教育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美国的一个著名的教育家鲍伊尔,他的很多的观点在我的多次的演讲里也多次引用他长期植根于小学课堂,到美国各地作教育演讲,给校长、给教师座谈,他有很多的教育的观点来自于他对教育现场的观察。比如他提出什么样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他说最好的学校是彼此能够叫出对方名字的学校,也就是很小的学校。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小到二三百人的学校,那这样的话对我们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来说这是天方夜谭了。在中国谈有效教学,跟在西方这种民主化的、小班化的教育谈有效教学,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暑假假期中考考完、高考考完,很多学校都挂出的条幅是今年的升学率问题。升学率不仅是高中、初中,而且延长到考试的评价小学阶段。实际上,我们所以谈有效教学,谈的很核心的东西是它能不能提高学业成绩的问题,而这个提高学业的成绩不是有效教学的全部,甚至学业的成绩很可能对有效教学来说它是个错位。你要想真正地促进一个人学业的发展,可能最核心的发展不一定在他的课业成绩上。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话题,就是教育中的生命成本。我们的教育有时候会追求一个更高的教育目标,包括我们的运动员。大家知道前不久我们第一代的篮球中锋比姚明长得还高的穆铁柱去世了,年仅59岁。很多人说在他的长期的作为运动员的生涯中过于疲劳,但疲劳背后实际上也有一个过劳的问题,过劳其实意味着过多的投入。今年,我在看奥运会的时候,有一场篮球赛我特别有感触,就是美国男篮和西班牙男篮决赛的那场,我就有很深的体会,就是这些运动员,无论是美国运动员,还是西班牙运动员,真正地是具有一种篮球天赋的人,经过后天的比较适当的一种训练,一种培养,成为一个天才运动员。所谓的天才运动员,生来就具备这个天赋,跟后天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为了提高某一个成绩,比如说穆铁柱,他就是身高具有优势,他其实我们已经看过他的篮球比赛,他在运动才能方面是没有什么才能的,但是他身高有了优势之后选到篮球队,所以就必须进行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而这种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对一个运动员的生命来讲是有很大的损害的。这一点就跟刚才我说的教育中的生命成本的思考是一致的。比如说,我看到一个研究资料说,这十年来中国的青少年平均身高不但没有长高,甚至矮了三公分,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全球最高,台湾的学生的睡眠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睡眠最少的,大概睡到7.2-7.4小时左右,而日本、韩国的学生睡到了7.6个小时,但是我做了个调查,在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湖北等省作了初中、高中学生睡眠状况的调查,我们的孩子睡眠基本上不能达到7个小时。中国学生的生理肥胖的增长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国学生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率,死亡里面的自杀率大概逐年攀升。我看到一个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是28%,青少年非正常死亡自杀的占28%,像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教育付出的一个代价。我们的教育,或某个很窄化的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核心的东西是考试能力。不是它的素养,而是考试能力,为这个考试能力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去年我跟美国的一个州立大学的教授探讨了这个问题。我说,从你接触的在美国看到的中国留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你觉得中国教育从学生学业发展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位教授提到:中国学生普遍有一个学业枯竭现象,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他付出了太多的精力,这个心力会影响到初中的学习,初中阶段他付出的太多的精力会影响到高中的学习,高中影响到大学,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所以中国学生的厌学状况以及教育这种失败带来的人生失败感是非常强烈的。我们的孩子这种幸福指数普遍较低。实际上这种幸福指数我做了一个调查,孩子最感到焦虑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感到焦虑的,包括父母都感到焦虑的就是学业的困惑。孩子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睡不着觉的最核心的原因,第一条都是学业压力。那么作为父母为孩子未来担忧的第一条,也是学业压力。所以这个学业的焦虑呀,其实已经不仅变成了教师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今天晚上还要给家长们谈话、作报告,在我们中国的家长,大概70%-90%。我说的70%是什么意思?在小学阶段大概是70%,到了初中、高中达到90%的家长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比教育孩子容易得多。也就是说,教育孩子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其实这个话堪德早就说过,他说教育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情。弗罗雷德也曾经说过,有三个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职业,哪三个职业?一个是心理咨询、不可能,因为你有时候很难知道这个人心理到底是什么问题,有时候很难作判断,他表现出来的心理征象,或者思维征象,你很难判断他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做管理者非常难。你说做管理者做到什么程度就说管理很到位。堪德说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教师。因为你教师真的很难说你努力了就能使这个孩子发展得更好,或者说你对这个人很关注,你就能促进这个孩子的发展。因为对任何一个生命者而言,生命都具有无限的神秘性,生命的发展都具有无限的偶然性,生命的社会发展也都有最核心的需要。不是教育,不是来自于教师,最核心的动力不是来自于教师,而是来自于他自己,内在的自我,以及他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所受的一种影响。所以教育工作,就是说在我们精英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把教育工作简单化,我们把管理学校简单了,我们把评价教师也简单了,我们把对孩子的发展也用一个简单化的尺度来衡量他,就是考试的成绩。考试成绩考得好就是优秀学生,考试成绩考得不好可能对这个学生的评价就有问题。但是就考试而言,我觉得作为一个有效教学需要思考的。比如说在小学阶段,优秀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就是他今后就是优秀的,因为所有的评价你都要思考,这个评价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评价有当下的评价,评价还有历史的评价。昨天我来的路上我听李老师和我谈了他的学生的故事,其实我昨天比较疲劳,没有跟你具体地分析,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当下评价,都有一个历史评价。比如说,我们原校长,我们林州二实小在历史上有没有出过一些很突出的学生。但我想问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学生你在他的小学阶段,他的学业成绩怎么样?他在初中阶段怎么样?高中阶段又是怎么样?有时候你就会发现不一定完全吻合。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一直是很优秀的,但是很多学生不一定吻合。比如说中国现代社会里拥有财富最多的,进入财富排行榜的亿万富翁,60%都是具备了小学文化程度,也就是说他当下的评价跟他的历史评价完全不一致,不一定一致。清朝的很多的状元的名字我们都已经记不住了,但是清朝的很多的当时的科举的失败者,或者不是那么成功的人,他可能留下了名字,比如说像曾国藩、龚自珍等等,他都是多次科举失败才考上进士的,包括洪秀全都是这样。有时候历史的评价如果跟当时的当下评价比较吻合的话,那说明这个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比较符合教育性的,但有时候落差会非常大,原来很可能优秀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不是那么优秀。可能有时候是由于学业枯竭,由于他信心方面的问题,性格方面的问题,精神状态的问题等等都有关系。但另一方面,同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你看看一些所谓的亿万富翁,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其实这文化还不能说明,只能说他只有小学学历,我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你受的教育不等于你的文化程度,也就是说有的人可能没受过教育,但可能他有文化,有的人他可能受过教育但是他没有文化。我举一个例子,有个考到清华大学的一个省的高考状元,来自非常贫寒的单亲家庭,母亲没有文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后来别人去问他,说你来自这样的家庭,你是怎么考上清华大学的?他说其实很简单,我从小学开始,我每天晚上做作业,我妈妈都坐在边上陪着我,她经常干一些女工,做一些家里缝缝补补这样的事情,每天晚上都陪着我,后来我就觉得,我希望我每天作业能做快一点,这样妈妈劳累一天晚上就可以早点去睡觉,所以我做作业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后来我又觉得妈妈整天这样陪着我,这样辛苦,我应该学习更好一点,才对得起妈妈的辛劳。其实就是妈妈这么陪着我,让我学习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觉,越来越有一个更好的目标。那你看这个妈妈的例子,你就可以说这个妈妈是有文化的妈妈,虽然她没有受过教育,但是她对孩子的成长很关注,很热心,而是用她一种充满爱的,但不是通过言语,而是通过行为的方式启迪了孩子,感化了孩子,对孩子来说,她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鼓舞。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这种教育就是一种常化的。教育切忌什么呢?切忌你想起来了去进行教育,你很生气了你进行教育,这都是教育的失职。
其实我刚才说的前面这个话题,我把它作一个归纳的话,其实我们是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各要素的一个要素就是教育具有多维性,教育具有复杂性,教育具有整体性。所谓的多维性,一看说孩子到学校来受教育,实际上他不仅是受文化课的教育,而受文化课的教育他也不仅仅是你老师教得很正确,我就能从你这里获得知识,因为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他可能更多的是从教师的对你的态度里面感受到对这个学科的他的情感,学生往往是通过教师对他的教育过程的态度而加深了他对这个学科的情感,所以一所学校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实际上是具有一种多维性的,也就是说他不单单是到学校里面学习知识,他还学习一种文化,他还学习一种教养,学习一种人际关系,他还在这里以某一个对他有深刻影响的老师身上看到了美好的人的形象,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影响。比如说我刚到我们学校,今天跟原校长说,生命化教育要从改造厕所开始,为什么要从改造厕所开始呢?你看一个厕所,实际上给你的启迪是很多的,你上什么样的厕所都会影响到你很多的生活态度,包括影响到你的卫生观念,在这一点上日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日本人为什么爱干净,非常整洁。他强调了这个整洁,就是说一个人,比如说书桌擦得干干净净的,家里哪怕是很旧的房子,洗得干干净净的人,你就会发现,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不容易犯罪。
就是在整洁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不容易犯罪,这是日本的一个文化的看法。因为在你的生活中,灰尘比较少,这个灰尘就不会在你的心灵上落下来。其实这个道理也符合很著名的叫破窗理论。就是一个房间如果窗户破了,就会不断有人往里面扔垃圾。而你到了一个整洁的地方,你就自然而然地自己提醒自己这里很干净,我要爱护它。其实学校的这种文化,这种多维性对一个校长来说,对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来说,是要思考的。比如说,今天我们从楼梯上下来,我看到那个楼梯上都加了一个一个小钢球,挺漂亮的,我以为是为了扶手方便。后来原校长说学生很容易滑滑梯从上面滑下来,非常危险,加上钢球学生就不滑了。你看学校教育它就不仅是关注孩子知识,实际上也关注了孩子的生命,而加上这个东西,不仅阻止了孩子的危险行为,也是对他成长的一种提醒。这个提醒就意味着,就像孔夫子说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君子应该远离危险。实际上从童年开始,这种提醒就变得非常重要。其实在学校里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你都可以看到,学校对孩子的这种很细致的影响。所以我到很多学校,我就跟校长说,你哪怕再困难,你需要把厕所先改造。今天我也同样跟原校长提出来,要先改造学校的厕所。其实我特别是到了很多乡村学校,我就感觉到包括蒋介石当时提出的新生活运动,他也提出了改造乡村的厕所,改造乡村的道路,改造乡村的生活环境。今天尤其是这样。就是能够让孩子在学校里他不仅是受到单一的知识传递的启迪,更是需要受到一种更好的文化的影响,而这样的更好的文化的影响,实际上是从学校的很多的很细致的地方,很多的人的行为,也可以说从每一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行为。而这样的文化行为对正在成长的童年孩子的影响是具有最深刻的影响的,因为从文化的意味上说,它具有一种刻印般的作用。所以教师啊,也可以说是学生除了父母之外遇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成年人。在小学阶段,教师的形象跟初中、高中阶段的老师非常不一样。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教师的形象,真的叫一师一母,就是你既是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又有一种替代父母的角色,但是,他这个爱,他对孩子的情感,跟父母又不一样,父母的爱可以是比较自私的,比较狭隘的,但是教师的爱需要有一种专业性,有一种超越性,有一种普泛的,能体现人的价值的那种特性,也可以说是超越了父母之爱。从这个多维性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非常明显。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在哪个方面的影响。也可能你的着装影响了他,也可能你的爱整洁的方式,也可能你对待孩子的种种情感。有时候可能是在某个细节上对孩子的温馨提醒,等等这一切,这种多维的影响可能是我们原来思考比较少的。比如说做一个教师,我们说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其实在小学阶段,身正为范更重要,就是教师堪称一个孩子的范本更重要。因为从孩子的成长而言,他到底在哪个方面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在哪个细节上受到了老师启迪,有时候你不知道。所以从学校教育而言,有时候可以这么说,我们不知道做到什么状况叫做到最好。但是我们要经常有意识地去想,如何做到不坏?比如说:有时候我们的观念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像我们刚才进来,就跟校长提出来,我说这个桌子离得太远了,但是从上级的角度来说,他不是这样考虑的,从我讲课的角度,我希望跟老师们的靠得更近,更近一些这种感染力是不一样的。你看美国的国会里面,发言台是进到代表席中间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但是我们很多的讲台都是远离听众的,我到很多学校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今年夏天到很多学校都发现这个事情,会场里装电风扇,所有地方都有电风扇,就是讲台这个地方没有电风扇,所以坐在下面的老师热得不行。有一次到泉州,有一次做报告,一个老师说空调太冷了,他把空调打上去,我在这儿浑身是汗。我就在想,其实有时候人的观念,人的意识,或者说人的细致的这种意思,它就会影响到多有意思的东西,而这种文化有时候可以叫做--你看到很多地方去,包括听讲座,先进来的人大家都习惯性地坐后排,然后迟进来的人大家都很痛苦地坐在前排,这就是一个文化,没有谁提醒你要这么做的,再说我们都是很自觉地坐在一个所谓的很安全的地方,更隐蔽的一个地方。撒切尔夫人的母亲跟美国现在的国务卿赖斯的母亲,都有过一个对她女儿的提醒,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你记住了,一定要坐在前排,一位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还有一个研究,说习惯性坐在前排的人要比习惯性坐在后排的人要多六个百分点的成功率。当然这多几个百分点还是次要的,这里面有一个文化心态的问题。我今年夏天到很多地方讲课,印象最深的是我一次到海盐的县城的一所小学校,我们也是比较早的到了会场,然后我就坐在一边看老师进来的表情,这是一个这么多年来我去外地讲课我最惊讶的老师的表情,所有老师进来,都是满面笑容,然后,一进来就跟自己最熟悉的人打招呼,而不是像很多地方老师进来的时候,要么显得很紧张,要么没有表情,要么还显得很痛苦。后来我就当场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这个问卷不能说明问题,但某种情况仅能说明问题。我就问假期里面各位老师,大概是8月26号吧,凡是在假期里面看过电影的不妨的举个手,在坐推销们假期里面看过电影吗?我告诉你我暑假里面到几所学校,现场测试,看电影最少的是连云港市的一所初级中学,只有一个教师假期到电影院看过电影,但是没有想到,在坐的我们的老师几手没有在假期里面看过电影,所有老师都看过电影,但我说的,不是说你看过电影就特别幸福,没有看电影就特别不幸福,而是有时候你是要思考的是,你有了更多的生活的热情,它会改变你对教育的态度,改变你对承受痛苦事情的态度,可能会使得你更为阳光一些,更有勇气更为弹性地去生活。就这样一种文化意识,我觉得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说实在,我们有时有一种设想,我们班人数能从90个降到60个,从60个降到40个,40个降到20个。其实这样的变革是很困难的。还有很多教师一直希望这种大的教育环境能够改变,其实这种改变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一直引用德国的思想家×的一句话,他说,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的命,不是因为你犯了什么错你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而是你从事教育工作很可能就是在这么一个教育背景里面,你有某种不可摆脱的命运。但是怎么样去对待命运的方式可能对每个人而言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教科室主任。跟我抱怨说,非常痛苦,整天准备哪些非常天聊的材料,连看书时间都没有了。我说其实你可以把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看,你做这么无聊的事情,恰恰就是你的命,不是你犯的什么错,你担任这么一个任务,你在这个学校任教育,你就必须首先要完成你的任务,另外的时间才真正属于你的因为我们不是当学者,我们不是当著作家,我们不是当读书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当个教师。可能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教学环境,有很具体的,巨大的教育压力。我有一次到北京,有一个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学者问我,他说为什么教师会这么焦虑呢?我说实际上,越具体,周期越短,人的焦虑程度越高。比如说作为一个教师。
法国的一个思想家齐奥然说的那句话,就是充满激情表达的哪怕是一种谬误也比冷漠的真理更打动人心。所以教师为什么会显得年轻?一方面跟你的心态有关系,另一方面跟你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我相信好的老师都是充满激情去生活的人。我们开研讨会也拍了几个镜头。我们发现,好老师上课的时候身体都是前倾的,这种姿态就是一种交流的姿态、一种分享的姿态、一种倾听的姿态、一种表现的姿态。你看一下,像美国总统发言,包括总统候选人发言身体也都是前倾的,就是一种表现的姿态。而这样的一个姿态对教师非常重要,一个教师进入课堂,从他的形体语言里面你看不出他有生命的激情,有热爱课堂的生命的方式,这个课堂是很难打动人心的。我今天上午听数学老师郭老师的课,就课本身,当然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受到的感染是郭静芬老师是非常有感染力的,我相信所有的听课老师都感受到这一点,也可以从孩子的互动状态里感受到这样的数学课堂是很美妙的,这种美妙就像我刚才说的它不单是一个知识的传递,它也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热情,这种表现的欲望都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所以好的老师与其说他年轻,不如说这种年轻是一种文化的程度,是一种文化意识的升华。他热爱生活,他善待自己,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乐趣,善于排解自己的痛苦,这一切都是我们认识的江苏的一个参与我们课题的老师他也是显得特别年轻,别人向他取经,说你年轻有什么保养的秘诀?这位老师说,我保养的秘诀是熬夜。熬夜怎么会年轻呢?他说熬夜不是说你每天晚上你很迟睡,而是无论你们有多忙,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看书,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静,一定要写写文章,让自己的痛苦得到舒缓。晚上睡觉时不要带着痛苦进入睡眠。如果你每天睡觉都不带着痛苦进入睡眠,你一定要在早上看看自己脸,你会发现经过休息,你的整个脸显得特别有朝气,特别的疏朗,看上去也就特别的快乐。其实这一切都很重要,当然我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好教师的第三条标准,就是好教师看上去应该象个教师。一个教师你教了几十年书,别人从你的脸上一点儿也看不出你的书卷气、一点儿看不出你的善良、你的慈祥,那也是很可怕的。比如说你到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校长,有时候有一种紧张感,就是看一个校长有两种东西,一个呢是特别怕他像校长,一看坐在那边,一看就是他是校长,这个校长很麻烦。比如说有时候搞讲座,我特别害怕局长坐在前排,就像李熬说的,有些人在现场啊他是打定主意不鼓掌,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不鼓掌,他都那么冷漠地看看你,你说你讲课怎么讲?今天李老师上课的时候她说她很紧张,因为张老师和武老师坐在下面,有时候它会影响,而我说的是校长有时候太像校长他就容易把这个职务变成一个官,变成一个管理者,而不是他时时意识到责任,不是他时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引领者,自己是一个倡导者。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校长太不像老师,没有书卷气、没有善良、善意、慈祥这些东西,其实对任何教师这一切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里。我刚才说一师一母,小学教师就是一个引领者,对学生而言,学生对小学教师最好的一个评价,更重要的就是从情感的角度,更重要的就是知识的折服,道德的肯定,情感的依恋,精神的景仰。它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而这种影响往往对孩子有一种形塑的作用。你到什么样的老师班上,孩子出落得就像什么样子,这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到大学的时候可能不在乎,你可能碰到一个非常遭糕的老师,也不可怕,因为孩子自身有辩别力,孩子自身也有抵抗力,孩子自身也不容易受到老师的打击,但是在小学阶段这种影响就会非常重要。我归纳一下,也可以说我刚才谈的是第一个教育的问题,也就是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多维性。第二个方面,我们还要思考,教育具有复杂性。教育复杂性也就意味着,并不是努力就能成功,并不是勤奋就有结果,而对一个人而言,最好的发展实际上应该是顺其自然。所谓的顺其自然,也就是说,比如说他的生命里面,他的独特的东西,与众不同的东西,与生俱来的东西,他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更自然、更顺利的发展,这是最美妙的事情。其实,从生命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与纯粹地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是不一样的。从生命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天然地就有差异。而且天然地具有巨大的差异。你生下来有一些事是自己给的,比如说我生下来就是一个福建人,福建省福州市闽候县×乡×村,你无论多大,无论身份有多大的变化,你这个出生改变不了。比如说在坐的各位老师,我们大部分出生在林州,我所知道的大部分是林州。你出生在这里,有很多的影响你一生都没办法改变。比如说我说到我老家闽候,你可能不知道闽候是怎么回事?福州你知道,闽候你不知道,但我一说一些闽候的人物,你就知道了。比如说林则徐是闽候的,严复是闽候的,林觉民是闽候的,林祥谦是闽候的。闽候出了很多的名人,而这种名人对你一生都有一个高度。比如也有很多老师说张老师你现在是一个教育名家,我回闽候什么都不敢说,为什么?闽候的名人太多了,你真的什么都算不上的,我们村我可能都算不上。你到别的地方人家说你是教育专家,回到村里你什么都不是。因为村里出了很多的人,这是一种文化的影响,但还有很多的影响,他这种影响有时候是自己给定的,比如说你的健康状况,这几天正在开残疾人奥运会,有很多人生下来就是残疾的。也有后天残疾的,说实在,生下来残疾的人痛苦指数没有后天残疾人那么高,因为他生下来就是这种命运,他逐渐地就会认可这种命运,而生下来有些不可改变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比如说到姚明,最重要的东西是他的身高,说到刘翔,他也是身上的特质,其实很多真正优秀的运动员他并不是靠勤奋才那么优秀的,而是他身上有独特的东西成为特质。这也是我一直引用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就是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但是爱迪生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我们特别强调前半句,前半句也就是说勤奋是最重要的,而爱迪生强调的1%,也就是这个1%使爱迪生成为了爱迪生。我相信也有非常勤奋的,但是他最终没有成为爱迪生,这就是一个人的特殊性,一个人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入学我们没有筛选,由于孩子在小学阶段差异表现得非常明显,对教育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可以这么说,虽然我们现在对每个班级都进行平均分等等这一切。平均分是很不道德的,平均分也是反教育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吧,我也不算是写作特别怎么样,但我小学的时候作文是抄一个同学的,总共25分,他得了20分,我是抄的,老师看一下,我是抄的给了我5分,而我这个同学现在还在我们村里面自己开了一个×厂,读书到初中就没有读。小学阶段这些东西不能说不是问题,而有一些小学阶段的问题有时是你难以克服的。比如说,某个孩子的数学很差,考50分,校长说,你看他数学这么差,你一定要想办法把他的数学搞到80分,但是没有那么容易。有时候你去看一看他的家里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50分已经是他家族有史以来最高的数学成绩,并不是你能改变的,这种遗传的力量,其实人身上最深刻的影响是遗传,而遗传的影响又表现在智力、健康和性格上。智力、健康、性格就都是后天要改善,特别艰难的,所以小学教育麻烦也恰恰在这儿。你觉得这个孩子这么小,你想改变他就可以改变,其实恰恰是最难的,所以我们经常会说,有时候我们在等待一个孩子智慧的觉醒,等这个孩子的思维的觉醒。我有一次到广州去讲课,那个学校的校长听完我讲座以后,非常不好意思,流着眼泪作总结说,今天下午在家里跟孩子正生气呢!孩子背了一个下午,一首唐诗背不下来。我在他旁边听着都背下来了,我们总是把孩子的这种状态称为孩子学习不认真、不用心、不用功,其实没有转化去想一想,这恰恰就是这个孩子的困难所在。我们有时候爱说一句话叫恨铁不成钢,其实这句话毛病很多,他铁就是铁,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钢呢?所以这也是我们对教育的评价的一个局限。我们老师要把铁变成钢,就像丑小鸭的故事,安徒生的丑小鸭的故事,实际上就包含了不足,好像是丑小鸭经过艰辛的努力它变成了天鹅,其实不是,那个蛋就是一个天鹅蛋,它不过不幸生到了鸭子堆里面去。它如果真的是一只鸭子,它就变不成天鹅。它如果是天鹅,它终究会成为天鹅。安徒生这里所启迪的就是,其实人的高贵就是他要成为他自己,人真正的高贵是要成为他自已,成为这一个。教育的困难恰恰是在这一个意思,它的局限就在这儿,他的优势又不能得到你的肯定,你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的不足,这最终对孩子来说都是问题,对他的发展都是问题,所以教育的这个复杂性我们要思考。另一方面我们要思考的是,其实人的命运,人的成长也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候你不知道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最典型的叫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人最终会成为什么,而且回报很低,几乎没有多少孩子他成功了,他把原因归结于他的小学老师对他的启蒙。他一说导师,没有一个人说他的导师是他的小学老师。所以小学教育实际上有一个特点就是你不要去太多设想,这个孩子今后会成为什么人,因为小学教育你没办法去对人进行想象。比如说现在在座的年长的老师,你现在再去看一看你的学生,你做一个调查,到底有多少个学生跟你当初对他的评价,对他的想象是一致的。你去看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个反差非常大。所以要理解小学教育这个复杂性,人的成长、起步之处非常重要,但起步之处不等于他后来的成长,人的命运有各种各样偶然的因素,这个偶然的因素是你作为一个个人没办法控制的,更不要说你作为一个教师你就能预言他的未来,不能预言。从教育来说它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整体性,任何一个人的发展都是一个整体性。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很小的时候在家门口摔了一跤,在眼睛这里,很深的,摔了一跤,再摔下来一点点就变成一个独眼龙了,如果再摔下去一点点,你的命运就完全改变了,所以有时候你有种命运感,就是你摔跤是很不幸的,但是你没有摔毁一只眼睛已经是很幸运了。有时候我会想,好像你想这个事情时候,就觉得是另外一个人,这件事好像是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发生,但是从生命的一体性而言,恰恰发现,人是没办法摆脱这个过程的,所有的生命过程中体验的东西,都会在你一生中不断地发酵,在一生中不断地产生影响。我摔跤是跟我堂伯家洗衣服的石板有关系,后来我就想,眼睛要是真的摔瞎了,我们跟堂伯一家肯定是仇恨的。那我就在想,如果这种仇恨是在童年埋下的,这个仇恨一生都很难改变。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的一个同学也是类似的例子,就是性情非常暴躁,非常激烈,总是有一种很强烈的反社会的心理。我后来就跟他的太太说:他的性格怎么会这样呢?他的太太就跟我讲了一个事情。她说他上大学的时候,他是整个镇第一个大学生,当时他妈妈送他上大学,送他到村外的山岭口,然后叫他把自己家里所有仇人的名字都刻在那棵树上。我说这个行为也许就注定了他的一生。而人的成长很难摆脱这一切,很难摆脱童年的阴影,很难摆脱他童年受的影响,很难摆脱童年受的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人的这种发展一定是一种整体性的东西,而整体性的东西真正的幸福指数,可能某一件事情会使你快乐,但真正要说生命整体性的快乐,它一定是整体性本身的一个幸福的产物,而不是单项的东西或者可以这么说,人最后也要对他自己盖棺论定,要做一个比较的话,这个人成就更大还是那个人成就更大?这个人一生更幸福,还是那个人一生更幸福?它都是有整体性的。所以我说的整体性的问题也是一种归纳。比如说,你学校的一个教育,从我们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跟其它学校比较,最后的评价也是一个整体性评价,而不仅仅是说你这个学校出了几个优秀学生,你这个学校出了几个优秀的老师,不是这样,而是慢慢沉淀下来的一种意识的评价,这个意识的评价就是一个综合,就是一个意识的整体性。所以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迪,包括学生对一个教师的最后的评价也同样是一个整体性的。所谓的整体性,其实跟知识、跟文化、跟氛围、跟美好的记忆,这一切都关联在一起。所以,从去年开始一直比较关注这个话题,也就是文化发展趋向,用什么样的文化引领学生?用什么样的文化影响教学?用什么样的文化推进学校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原来的教育有很多的思考就是过于单一,仅仅思考了某一个指标,没有整体性地去思考,比如说我今天进来看到我们学校的一句格言,格言写得还是满道义的,我们门口就有叶圣陶的一句话: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刚才进来时原绿色校长很得意地告诉我,说这条格言还比较恰当吧!我对学校的格言有些字写得这么大,我就觉得字写得太大了颜色太鲜艳了。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从教育本位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某一种表达,它就不是一个单项的,单项的就会说你这个格言恰当不恰当,但是比这个恰当不恰当更丰富的就是这个位置合适不合适?这种表现方式是不是更妥当?或者说不仅仅是墙上有条格言,会议室里有没有相应的格言?校长的办公室有没有相应的格言?这一切都是有整体性的,而不是单项的东西。人的生命,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生命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同样是有整体性的。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也可能是你的气质,也可能是你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可能表现在你某一个细节上,由这一切一同构成的一种整体性的东西。所以我相信,你到一所学校,你到一种细节里面来评价一所学校,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学校一种整体文化所给予你的启迪,而在这样的一种整体性的文化上,你就需要更高瞻远瞩地来思考教育,来思考小学教育,要思考小学教育的文化使命在哪里?在我看来,如果要对小学教师提要求的话,我觉得小学教师在这几方面的素养要求比较高。第一条:小学教师应该是特别仁慈的人,特别善良,特别有爱心的人。也可以说你到很多小学去,你会看到更多仁慈的教师。因为这个职业,就像我前面所分析的,这个职业的复杂性,这个学业的困难,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教师的道德品格,更核心的是一种仁慈。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报酬高,我们的社会地位高,我们受尊重的程度高,而是我们会从生命的脆弱性,生命的起始阶段你对它的这种深远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看我们面对的是这么多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到学校之后,他直接感受到的,作为一个除他父母之外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他人,你对他的情感,会影响到他所形成的对世界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所以在我看来,对小学教师最重要的要求,不是在知识性的角度,知识性这方面哪怕是有一些欠缺,问题都不是那么可怕。小学教师如果情感不健康,性格有点病态,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对学校而言,我觉得对教师的素养,这种精神素养就变得特别重要,这是我说的第一点:仁慈。对小学教师而言。第二点:同样重要的就是耐心。小学教育很多工作是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做示范,手把手地让孩子得到校正。今天上午我给老师们评课时提到美国有一个著名教师叫保罗克拦克,他制定了克拉克定律。有一次和孩子到一个很好的餐馆去吃饭,他只对孩子提醒一条;你吃东西时,嘴巴里装着食物时不要说话,你说话的时候不要吃东西。其实做到这点是很难的。我们中国人经常是在餐桌上含着东西在说话,嘴巴油腻腻的,很难看的,很不文雅。你到国外去你就会发现,包括西餐厅可以发现,餐桌上的餐巾纸特别多。老外吃东西有个习惯,他吃完之后马上用餐巾纸擦一下,然后才跟你说话。就这种修养很重要。克拉克就提醒孩子,当有人说话的时候,你眼睛一定要注视着他,当别人插话的时候,你眼睛也一定要转到他那边去。我想我们有时候都做不到,因为我们在童年的时候没有人给以提醒。克拉克还说,当你开门出去的时候,如果后面有人的话,你要为他把门。我现在住的楼下,有一个电子门,我就经常发现有一些母亲推门出去,扬长而去,非常危险,门推出去,人走掉,门反弹过来,后面有一些非常小的孩子或老人。我看了克拉克规则,我就很感激克拉克,要是中国有一些老师从小给孩子这样提醒的话,那多好啊!克拦克还说,有时候班上有些孩子被老师批评罚站,请你不要再去注视他,为什么?他罚站很难堪的,你再注视他,那不是羞辱他吗?就是这样一些细致的提醒,我们有没有?我们迎接孩子进学校的第一天,我不知道说什么?上一次我到了一所学校,一年级孩子进来的第一天上午,是由高年级的同学带着低年级的孩子到校园各个角落去参观一下,而且告诉他这是什么什么功能,给孩子介绍一下。在国外,有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是学校的庆祝。但我们中国的很多学校,在上学的第一天,都是教育日,就是你把幼儿园的所有东西都忘记,你现在到小学了。假期里我们研究了一个课题,专门研究一年级,因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一年级连着一辈子。比如说一年级和幼儿园到底有什么区别,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学习评价、学习的场所都有区别,这是一个很多的断层。比如说幼儿园的地板都是柔软的,到了一年级,地板就变成硬的了,水泥的,所以一年级很多孩子受了伤。幼儿园的孩子很干净的、很淘气的、很调皮的,孩子经常受表扬。但是到了一年级就不是孩子经常受表扬了。幼儿园的学习方式,是以游戏为主,到了一年级就有学校的学习目标、学习的规范等等,这一切都值得思考。现在小学和幼儿园,特别是一年级,现在在美国,一年级和二年级跟幼儿园大班一起学习。比如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一年级有哪一位老师有谁主动到一年级听过课呢?哪位到幼儿园听过课的请举手?没有,我们对幼儿园教育完全不清楚,其实恰恰就是这种耐心、细致对小学教育就特别重要。这就是我第一点谈到的仁慈,实际上就是老师的道德品质,老师的修养。
说到耐心,实际上是指他的工作方式,尤其是需要耐心,需要手把手教,需要做示范。第三个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觉得小学教育现在有一个倾向,往往对教师的要求有一种不断拔高的趋势;有时候所谓的名师做课,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觉得小学教育还是要回到小学教育的特性,要回到低起点,回到更低的起点,也就是小学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回到最基本的地方。比如说"一笔一画"、"字正膛圆"、"一笑一颦"、"举手投足",这些的素养先把它做到位,这个要求先实现。上次我们福建的一个校长和山东的一个名校长很激动地说了好多话,韩校长突然说了一句话"对不起,您能不能跟我说普通话?"结果让我们福建的几个老师都笑翻了,为什么?那个福建老师说的就是普通话。那个山东的校长请他说普通话,说明他的普通话说得非常遭糕。对教师而言,这些年把师范教育取消了是有问题的。师范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符合小学教育的要求的。所以现在已有人提出小学教育要回到小学教育的特性,回到小学教育的起点,我想这些都有道理。你到小学学校去,小学老师是难免婆婆妈妈的,难免絮絮叨叨,难免教着教着教小了,这也叫窄,很难免,因为我们的工作跟细心连到一起。但另一方面,小学教师又需要提高我们专业的一个境界,要跟阅读为伴,与写作为友。教师仍然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这个话说得有意思。我是这么看的,要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准,才能使我们专业的更低的要求我们能做得更到位。水准越高,你低的要求越能做得到,这是我对小学教师的一个看法,并不是说我们学完师范出来就是够了,而是我们更高的素养,把低的要求的事情做得更加有境界。所以我给小学老师的第二条建议,前面说的不要教书教着教着把自己教成祥林嫂,第二条建议就是教着教着把自己教成小学水平,那是很可怕的,眼界、学识、素养、表现力、表现方式,包括说话,阅读都成了小学水平,这是很遭糕的。所以我想说一所好的学校,刚才为什么说整体性呢?整体性就是一一不是某一个教师优秀,而是大部分教师都特别优秀,这个学校一定是个阅读学校,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更愿意分享,更愿意交流。同时这个学校真正要做课题研究一定要回到学校,回到教室。回到学校就是加到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回到教室也就是回到具体的学生,研究教育中的具体的问题,以具体的问题为起点进行研究。所以有时候可以这么说。我们不要追求做多么有影响的课题,而是实实在在地,这样的课题能够推动学校的发展,能够推动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能够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就是回到学校,回到教室日本的教育家左滕×说要改变一所学校至少需要三年。我觉得原校长到我们学校五年了,应该有所改变,由于新校长五年的工作有所改变,但很可能后面的五年更重要,前面的五年可能是跟学校更多的改善、调整,包括磨合等这些工作,后面的五年可能有更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更针对我们学校的教育实际,能够更有步骤地具体地去提高我们教师的教育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口味,也包括提高学校的文化影响力。包括今天晚上给家长做报告,都是提高学校的文化影响力。一方面我们学校会受社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有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才有文化的自信心,才能跟父母们说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妥当。所以这样的一种自信心,这样的一个发展方向,可能从原校长来说可能是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吧!
我今天用一种漫谈的方式,先谈到教育具有三个特性:一个是多维性,一个是复杂性,一个是整体性。然后中间穿插着谈到好教师的三条标准:第一条是好教师应该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成功;第二条是好教师看起来应该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更有朝气,第三条是好教师看起来应该像一个教师。然后提出了对小学教师最核心的三条素养的思考:第一条就是小学教师应该是一个特别仁慈的人;第二条小学教师应该是特别有耐心的人;第三条,小学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素养,最基本的素养夯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我们的教育的境界。
说实在,包括我刚才说了,我们整个社会对小学教育还不够重视,其实小学教育恰恰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要塑造什么样的人,要成全什么样的人,要使这个国家变成什么样形态的国家,最核心的工作是在小学。也就是小学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如果小学阶段成长得比较好,比较顺利,对他一生而言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我还有个思考,在今天这样的背景下,其实教育有时候会处于一种两难状态,一种叫做尊重天性,一种是适应社会规范,这两个是有矛盾的。包括原校长,你也会发现,管理起来整个学校有时候也会有矛盾。一方面我是这么想,对学校来说,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但也需要有一种妥协的能力,就是需要有所抉择,也需要有所放弃。有时候还需要做一种妥协,做一种改进。怎么说呢?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如果从社会规范与尊重孩子的天性里面,我愿意四六开,甚至三七开,就是适应社会规范占70%,尊重孩子天性30%,这也是我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么一个思考的前提。因为孩子过于宽松的这种教育环境,跟今天社会过于严格的教育要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而这种巨大的矛盾不利于过于宽松的这个家庭的孩子的成长。所以你进入九十个人的班级,他学业的明显落后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他的性情,他的人生的选择。所以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有时侯不得不有所放弃,有所牺牲。这一点对教师而言可能也是这样。你在这样一个考试背景下,你不提高你的考试排名可能也很麻烦,这就是教育的一个现实。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现实底下,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有一个作家叫度边纯一,曾经写了一本很薄的书叫《钝感力》,什么意思呢?我们东方人普遍地都太敏感,我们还需要适当地培养钝感力,就是不要那么敏感,有时候这次考试暂是时落后了,不要太难过,因为这只是无数考试中的一次考试,需要有适度的钝感力。度边纯一说,几个人吃饭,肠胃有钝感力的人不容易拉肚子。比如说在很吵的环境里睡觉,对睡眠有钝感力的人他容易睡得着,这一切当然有时候是生理性,有时候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就是自我提醒,不要太在乎,不要对外在的荣誉太在乎,不要把自己逼得太急了;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人要做一些比自己能力稍微低一点的事情,这样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游刃有余,反而又使你比较有成就感。比如说武凤霞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在小学是个名师,哪一天她想不开了她跑到中学教书了,她可能会成为中学很差的一个老师。也就是你稍微做比自己能力低一点的事情,你游刃有余显得很从容,很到位,很有成就感,其实这也是很美妙的一件事情。
今天我讲的主题如果把它归纳一下,也就是"要回到基础看基础教育",这是今年冬天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今天在我们林州第二实验小学又用了一种不一样的方式进行了交流。
唯一的一个遗憾就是昨天来了以后,坐车坐得时间长了一点,前前后后可能坐了五六个小时,昨天夜里两点多到宾馆,今天早晨七点多就起来了,然后上午听课,中午休息了10分钟。我自己感觉这会儿说话不够有力气,其实人有时候幸福也很简单,比如说你睡好了,你看世界都不一样,有时候睡不好,你看谁都是仇人。所以让我们睡好了,吃好了,让我们的心情更开心,我们就能健康,我们就能长寿,我们就能享受我们更好的人生。
谢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10:09 | 只看该作者
张文质走后
古田一中 余养森
  在美丽的翠屏湖畔,一个叫张文质的家伙拣起一块小石子往湖里投射,小石子在水面上打了几个美丽的水漂,几秒钟之后,沉入了湖底,因小石子而泛起的涟漪也迅速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美丽。
  2004年9月14日上午,张文质先生受邀到古田一小为全县200多中小学教师作了一场题为《课堂之外与课堂之内》的报告,引起了与会教师的热烈反响与讨论。之后,似乎像沉入湖底的小石子,没了,水面依然宁静与美丽。
  教师热烈讨论什么呢?他们说,报告实在精彩,但是我们无奈。张文质说,我们不能把教育中的不堪与难堪都推给体制,有些可能只是人性中的原因。也许大家没注意到这句话吧。
也许只是也许,其实,还是有些老师至少有几个老师注意到了。我们不是偶尔也能从《福建论坛o社科教育版》上看到古田几个老师的文章吗?那不是小石子激起的涟漪吗?
  听说,张文质那次不是第一次来古田;听说,古田也已经有几个他的弟子了,趁报告间隙,他们还在交流一些看法。但你不觉得那涟漪太小了吗?
  我在见到张文质之前,读过他主编的《素质教育博览(教师版)》杂志,对他关于教育的文章颇有兴趣;一听说作报告的是他,我想,该可以近距离见识他了。报告比我预想的精彩。我知道,他一直从事有关"生命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对于这样的话题或者说对于教育本质与意义的思考可以说我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关注了,但现在似乎在所谓忙碌的教育实践中渐渐淡去了曾经清晰的意识与理念,或者有时想起又感沉重而无奈,终因忙碌而疏远了它。他的到来和报告让我再一次有了兴奋的感觉,但更多的不是兴奋,而是对他推行"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的不安和困惑--我所了解的他众多的实验校都是小学的,至少没有一所高中,而这正是我所关注的。报告的间隙,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他。他也无奈地承认了高考指挥棒的沉重。
  那么已经在推行他的"生命化教育"的学校怎么样呢?我们透过《素质教育博览(教师版)》、《福建论坛o社科教育版》可以知道,应该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不过,我更喜欢观察支撑着热闹的背后的东西。我觉得,纵然不是所有的实验校,也应该有相当多的学校不是基于对教育本质与意义的理解来推行"生命化教育",而只是在追赶时髦罢了。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只是少数几个对教育有着忧患意识和自觉自醒的人在"知其不可而为之"地身体力行之。张文质是其中的代表和精神领袖。他们明知体制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至少尽可能让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更"人性化"、更温情、理解、宽容、人道些。我们对这些人表示由衷的钦佩。
  反省我们走过的教师生涯,"生活"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课堂,"童年"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孩子;"爱心"是不是逐渐异化为简单的规章制度;"学生"是不是逐渐异化为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工具"……如果我们认真地想想,真的很可怕,很不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教育充满忧患的人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把对教育的忧患转变为对教育的奔走呼号的人们,更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教育局陈局长在张文质报告结束后评论说,张文质是一个破坏者;张文质接过话说,我更是一个建设者!我想,如果他只是投一束亮光在教师的心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堪与难堪,那么他就只是一个破坏者;如果他投下的亮光还指引着教师前行的脚步,那么他无疑是一个建设者了。其实,无论他是破坏者还是建设者,他都是一个勇敢的先行者!
多年以后,如果古田的老师们仍然记得,有个叫张文质的家伙在翠屏湖畔扔了个小石子,小石子在水面上打了几个美丽的水漂。我想,张文质会欣慰的,翠屏湖也会因他的光顾而欣慰的。
                                    2005年4月12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12:02 | 只看该作者
张文质:教师专业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是站在文化学而非教育学的立场上,从生命的层面来谈教师专业发展。那么,教师专业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教师专业成长首先是心灵的成长
认同感、承受力——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的命
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认同感和承受力。

专业认同感对于任何人都极其重要。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不同于某一些专业。成为一个教师就意味着要把这个职业看成一种命业——不仅要有认同感和成就感,还要有归属感。当你看到一个孩子的时候,你心里自然而然地荡漾出一种教师之爱,同时还有父母之爱。当你走进课堂的时候,不仅仅带着知识,还应该带着整个生命进入课堂。将自己的知识、理性、情感以及经验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影响一个孩子,才能造就有生命力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文化。

教育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甚至,有时候在某一个人的身上是看不到的。因此,教师还需要有承受力。当你选择了教师职业的时候,你就要承受教师职业的喜怒哀乐,就要为这种职业付出艰辛和努力,哪怕这种努力是徒劳无功的。
学会爱——教育是以爱为底色的生命志业

所谓的学习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这个职业的本质属性。教师是孩子除了父母之外最为重要的“他人”。这个“他人”对于孩子具有文化刻印般的作用。但是,面对各种压力,面对教育的低效,教师常常会产生恐惧感和要逃离的冲动。帕克·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讲到,教师要直面这种恐惧就要有信仰、有一种内在的崇高。这种内在的崇高来自于对职业的认同和对职业属性的了解。

对学校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纪律和规范,而是纪律和规范后面人的激情和个性。教育一方面是不断地给予爱,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加深对爱的理解:教师首先是一个人,要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其次是专业素养;第三是专业表现力。比如语文老师就要有激情,数学老师就要有冷慧、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无论是人文素养还是科学素养,都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理解自己、善待自己——这个人就是我
任何人都有一个边界,有生命边界,有职业边界。教师的职业边界就是要避免消极判断。一方面要避免过早地给学生“盖棺定论”,另一方面要避免对自己处境的消极对待。

教师的努力很容易被大环境所抵消,甚至可能很低效。这就要求教师有耐心,并改变自己原来“立竿见影”的思维方式。日常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它会在所有人身上都体现出来。教育上的问题就刻着日常化文化的烙印——对于教育我们缺乏耐心。

其实,任何的改变都是有意义的,但是不要指望改变很快就会发生、很快就会实现。所以,教师要理解自己的处境,善待自己。让自己更健康,更从容,更像教师。
二、专业成长意味着我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工作方式。
成为耐心、能够坚持的学习者

有了专业认同感就有了一种主动去追求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会带领你不断地鞭策自己,完善自己。文化自觉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会随着阅读而不断地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成为一个读书人,把读书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耐心的、能够坚持的学习者。但是,学校如果没有读书的氛围,读书的老师会被边缘化。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过,要改变一所学校至少需要三年。而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从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开始,也就是要使教师回到一个读书人和教育研究者的立场。人是规定来学习的动物。作为一个教师,更是要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成长。当你走进书的时候,你既有的经验就会被激活,成为教育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现如今,有了网络这个极为便利的工具,教师也可以把博客变为自己的生命行为和文化行动。这种生命行为和文化行动是一种提醒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如果能够三年坚持不断地写教育反思,就能够成为一位名师。因为这样的老师是一个有文化自觉的真正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偶然的”教师。
成为细致、有反思力的观察者

一个教师坚持写一年的网络日记,把教育、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的问题逐一地进行反思,就是一种巨大的成长。我们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需要想大问题,更要做小事情。这种点点滴滴的推动,正在改变着中国的教育史。中国的教育开始有了“草根”的表达。

教师做研究,首先要做观察者,然后做记录者。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基于你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这种研究一定是有价值的,也是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

法国著名思想家、法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法国教育部顾问埃德加·莫兰说,很多事情并非二元对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圆环。写作、阅读、交流、实践、反思、记录,就是教师职业的一种行走方式。如今,教师阅读的广泛性和个人化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网络和博客走进教师的生活是教育领域内最为激动人心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教师职业的影响还仅仅是露出端倪。我相信,随着博客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研究和教育生活方式还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就比如校信通公司的网络博客比赛,虽然它只是企业行为和民间方式,但是当老师拿到这个荣誉的时候,仍然感到一种荣耀。因为这是一种真实的评价。这种评价最能促进个人形成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丰富的成就感、满足感。
成为坚韧、努力向前的行动者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精神准备就是不带着怨气不带着敌意不带着对某些学生的失望进入教室。在西方,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择校,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是要孩子通过好的学校和好的教师经历美好的事物。因为如果进入一所坏的学校,孩子的精神成长可能就是苍白的、荒凉的和痛苦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真的是善莫大焉。

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说,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成为一个积极的建设者,要摆脱消极思维和我们很容易有的沮丧感。遇到困难,要有两种理解力:一是有些困难我们是改变不了的,对改变不了的东西不要有强烈的愤怒。而对能够改变的,不能够放弃,哪怕这种改变是微小的。每一个人哪怕行动一点点,社会就进步了。因此,教师要成为一个坚韧、努力向前的行动者。
三、专业成长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与存在方式

教师要有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学校要有与其他社会领域不同的存在方式。当某一种教育理念成为学校教师共同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学校就进步了。

成为一个对世道有补的人。所谓对世道有补,就是让孩子在童年的时候,更多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让孩子相信美好是主流,能够抵御不好,并能积极地去改变不好的东西。

成为一个温和而有趣味的人。教育是母性的。所以,真正的好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柔软的。教育的很多悲剧,就是因为没有一颗仁慈的心。

同时,我也强调有趣味。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爱美的人,然后要成为一个好玩的人和丰富的人。丰富是指他的广博,好玩是指他的童心,爱美是指他的审美力。

成为一个和自己的时代保持张力的建设者。什么叫保持张力?就是有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和保持自己判断力的态度。也就是不轻易盲从,不轻易认同,不轻易妥协。我有我的价值观,我有我的判断力。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12:55 | 只看该作者
有效教学的真义
——在福州市“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文质

谢谢给我一个这样的发言机会。这两三年来,福州市高中的开放性的教学研讨活动,我参加了几次,不过昨天的格致中学和今天的十八中,因为我从长沙刚刚赶回来,都没到课堂听课。前几次到学校参加活动我觉得,首先有必要的是,走进教学的现场,对教学的实际状况能有一个切身的体验。今天虽然没有听课,但学校给我送来了学校课题的一些资料,今天上午和中午,我把这些资料翻阅了一下。我感到这几年福州市的教研,特别是高中的教研活动,在教育行政部门非常明确的教育意识主导下,各个学校的教研活动都试图呈现学校的办学个性和特色。今天从林强校长的发言里面,至少给我一个感觉,学校还是有向学之心、向上之志的。在这里我也衷心地希望这所学校能办好;希望这所学校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希望学校能给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实际上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有两个因素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一个是应试教育的背景,一个是威权体制主导的力量。在两个这样的背景底下,其实我们的改革是非常难的,有人说是带着一种镣铐跳舞,实际上这个镣铐就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背景,所以我们脱离不了这样的中国语境。昨天我对高山院长说,同样谈“有效教学”,我们实际上要回到中国语境里面谈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核心的目标在中国语境里面是为高考、是为中考,为所谓的社会满意度服务的,可能是这样的一个价值取向。实际上“有效教学”是这两三年来,突然时兴起来的一个术语。我昨天参加格致中学的研讨活动,也觉得学校教研活动的主题比较有意味。一个是“对话”,一个是“体验”,然后是破折号“——有效教学”,然后再加上括弧(基于新课程下的网络教研),其实这些要素,这些术语和理念,构成了中国当代教育的好几个关键词,但是当代教育的关键词在很多亮丽的词汇背后,它最要凸显的可能就是“有效教学”;最要凸显的是所谓的“令人满意的教育”。在这个背景之下,学校一方面希望能够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妥协;有所进取、有所放弃。从林强校长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向山东的先进学校学习,向江苏的东庐中学学习,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探索方面成功的学校学习;向福州市的名师名校学习;同时凸显校内名师的个人的教育教学风采,这些都是在很艰难的情形下迈出的微小的一步。当然我希望这微小的一步能坚持下来,比如说今天讲到的南京的这所学校(东庐中学), “讲学稿”已经坚持了十年,非常不容易。我上一次到山东济南一个区讲课,我说一所学校新校长上任之后首先要“变革”的时常是上一任校长的传统。一项教育变革项目很难坚持,一任可以坚持,两任就难了,坚持三任以上的屈指可数。后来我问教研室的主任,你想一想区里学校有没有一个课题实验或改革项目坚持了十年以上?这个教研室主任私下里跟我说:张老师,大概只有一项,就是每天的升国旗仪式坚持了十年以上。这是我们教育可悲的地方。我非常希望学校的某一个课题实验,能够成为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成为学校的品牌标志;能够成为学校凝聚教育智慧、教育意识和教育能量的文化中心。可能校长会一任一任的更换,但是学校的传统不轻易更改——当然今天的学校是否有所谓的传统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学校的工作其实就是在大家已形成共识的“正道”上的不断努力,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慢慢积累我们的教育智慧,形成新的理解力,用心地一点一滴地对教育做着改善的工作,这才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把大问题想清楚了有助于做小事情,甚至只有把大问题想清楚了才能下决心做小事情,把小事情做出一种境界。能够这样去用力,当然是善莫大焉,功德无量啊。
今天就是从整个福建省来看,也只有传统“名校”,这二三十年来还没成长起新“名校”或者叫做“品牌学校”。刚才我听林强校长发言时想到,我们很多初中学校的办学,仍然没有走出,这里就用我自己杜撰的一个说法,就是“世袭性的遗传优势”,比如像十八中,初中的生源如果不和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对接,学校就很紧张很担心。现在市区几所“优质初中”,靠的主要还是“优质小学”的生源,那么初中学校是否有自己真正的办学优势,是否有自己特别让人称许的“学校文化”呢?这当然是值得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的初高中教育关注更多的也还是“应试场上的竞技能力”,学校的升学率,班级的排名,每个学科教师教学的排名等等是学校的主要“文化”或者也可以说是“办公室的政治”,谁关注这之外的学校文化倾向呢?一方面可以说是“情势所迫”,另一方面“没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特征,粗糙、单调、无趣、生硬成了共同的风景。当然教育的进步也急不得,这近50年形成的“文化”,你不可能几年之内就能把它革新,甚至你很难指望在我们这一代、下一代就能有多大的改观,哪怕我们真正的已经动手做这样的努力。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的变革越缓慢越好,因为只有在这种缓慢的过程中,才有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沉淀下来,——文化的进展也总是要通过人来呈现的,——比如说我想去一个课堂上听课,我看到的老师,其实看到的就是一种文化姿态,个人的、学校的、微妙又可感的,而从学生身上更是能够清晰地了解某种学校“人化”的文化品格。有一次我在福州八中听完课,我把我评课的发言稿整理成一篇文章,叫做《以父亲的心情听课》。因为我作为一个父亲,就特别希望在课堂上看到的不仅是孩子在知识获得方面他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他生命方面的,他像不像一个今天这个时代的,有自信力的、有表达愿望的、有分享热情的、有快乐的生命姿态的一个高中学生。我可以略带夸张的说,今天我们教育不是为毛时代培养人才;也不是为江时代培养人才;甚至还可以说不是为胡时代培养人才,我们是为未来更美好的世界培养人才,这个人才就是要跟世界文化接轨。这也应该是我们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一种姿态、国家的一种价值追求。希望中国人真正能够成为世界的一员,我们的文化能够具有一种开放性,一种先进性,也就是具有人类的一种普世性。当我们在这样一种背景底下,来思考“有效教学”的时候,我刚才谈到,比如说应试教育的背景是我们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很难征服的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个复杂而又矛盾的背景底下思考学校的变革。第二点,在我们体制化强力的主导底下,我们能够作为的空间也很小,我们必须思考前进方向到底在哪里?
当然我刚才听林强校长发言后还有一个担心,林强校长刚才说到,福州十八中是有5000名学生的一个巨型学校,这是令人畏惧的一个数字,我相信林强校长为之脱发的速度还会加快,我相信只要学校办公室给你的电话,你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接电话或者回电话,因为这五千人的生命、五千人的未来都系在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校长身上。我想到美国教育家博耶说过一句话,他说他问过很多校长,30个学生和50个学生的班级到底有什么不同?但是很多校长说没什么不同。我不知道林校长有没有思考“有没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因为林校长刚才说到了高中发展的障碍、压力和困境的时候始终没有想到这个人数的问题。博耶说:“当学生人数超过30人的时候,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是至理名言啊!由此也可想到在一所这样巨型的学校里面,要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何其难哉啊!我到任何一所学校去,我常年坚持在学校听课,一年听一百节以上,我每一次去听课都会记录下这个班级具体的学生数,因为我发现这个学生数的问题是构成对教师而言的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当我们真正能够实现小班化,教育民主是和小班化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真正的教育成效是跟小班化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不希望(今天福州市教育局的几位局长都在这,我说一句)我作为一个学生家长,我真不希望福州有越来越多的巨型学校,我相信,小的才真正是好的,才是真正美的,才真正是人性的,所以我们福州市现在教育改革,应该表现出一种勇气一种决心,比如说像建设象山新校区那样表现出这种勇气跟决心来,我希望有更多的优质的小学校,有更多优质的、有个性的、有品牌形象的这样的小学校。
当我们谈到有效教学这个话题,其实有效教学里面,我们可能更便于评价的是一个事实评价,比如说平均分,比如说最后的考试结果、比如说对这个学科的各种检测。要进行事实评价是不容易的,但是要进行价值评价,这更不容易,因为价值评价更需要一种教育勇气,更需要一种教学智慧,也可以说它需要有一种超越精神,你才敢对像爱因斯坦这样10岁还不会讲话的人说:你可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是爱因斯坦的教导主任做不到这样,爱因斯坦的父母去向教导主任请教说我孩子十岁了还不太会说话,教导主任“安慰”他你不要担心,你的孩子虽然好事干不了,但是坏事也干不了。其实他说的是,这孩子基本上是一个白痴。所以在有效教学里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评价都有当下性和历史性。当下性评价是容易得出的,但是历史评价这是很难的。在清代的所有状元里面,今天我们几乎记不住一个状元的名字,但是我们现在记得许多落第的举人,比如说龚自珍、曾国藩,包括洪秀全,都是落第的科举人,但是状元记不住,那么从当下的评价而言,当时的状元当然是成功者,但是从历史的评价呢?所以有位教育领导人也曾经说过一句话,她说中国教育要更多的关注一个人二十五到四十岁在干什么,他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这是我的第一个思考。第二个思考,研究有效教学还需要有机的思考时代性。比如我到广州广外外国语学校讲课,这个学校从办校以来,它开了一门课程叫世界文化,介绍世界上比较典型的一些民族、宗教、文化包括政治制度。学校有一个信念,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孩子会更多地走向世界,会成为世界的公民,成为人类的不太抱有偏执的价值观的一员。我想当我们考虑有效教学的时候,确实需要有一个当代的学术视野,能不能在有效教学中融入人类的普世性的理念,而不仅仅是比较狭隘的、功利的目标。我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有没有学校有这样一种教育勇气呢?这是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有效教学能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的促进每一个个人的发展。叶澜教授说,我们教育20多年的改革最大的麻烦在于缺少具体的个人。这个个人是最要命的,因为有时候学校的整体性成功不等于是每一个人的成功,我们能不能在大环境底下也能关注到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呢?也就是能不能有更多的生命关怀?一说到这个生命关怀,教育就显得有点悲情。因为我们有很多东西不可改变。我们对一个孩子的发展,遗传不能改变,但是不要让遗传变成决定性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改善遗传、改进文化;教育就是价值引导、自主建构。今天发言的这位语文老师观点相当好,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理论性,但它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给学生开了很多表现自己的窗户。高中是学生形成专业兴趣的阶段,不能让孩子丧失自己的优势与自信,这一点对高中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说实在教育是很难的,我们生命化教育理念里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杜威先生在活到九十几岁的时候感慨了一句,他说我还是要承认教育是一门神秘的艺术。他探索了七十多年,最后还是回到了这一句话:教育是一门神秘的艺术。因此也可以说,更需要我们都贡献出一点点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一点点的思考。不一定有价值,但是如果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思想的提问者,那还是有意义的。好,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0:33 , Processed in 0.1010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