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还有多少乡村文化值得守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5 18: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还有多少乡村文化值得守望
文/王木春



一星期前,在南通聆听刘铁芳老师的报告《乡村文化与当代学校教育》,为其赤诚的乡土情怀深深打动。在刘老师看来,乡村文化乃“缓解当下中国的精神焦虑”、“为现代人寻找一种缓解精神焦虑的精神家园”。倘若我没猜错,刘老师出身农村。20多年前,我也是个农村少年,虽然现在脚指缝的泥巴已洗净,但心底的泥巴并不减少丝毫,某种深入骨髓的“乡恋”时常无端地将自己搂得透不过气。今天,中国教育这辆大板车,仿佛正陷入混乱与迷茫的泥沼中,而西方诸多神妙的教育理论似乎无力将之拽出。或许,在这样的眷恋和迷惑中,“乡村文化”的思考,闯入刘教授的心里。

报告中,刘老师描绘了一幅“听老奶奶讲故事”的迷人画面:星星,月光,鸟鸣,树的摇曳,神秘的故事……刘老师希望,这些富含泥土气息的乡村文化(包括辽阔深邃神圣的大自然)可以避免儿童过早接触现代化,并为儿童“提供精神发展的秩序”。

刘老师的描述,把我带进古朴而诗意的乡村,使我暂得忘却身处异乡的孤单和燠热。我的脑海还浮现出大学时代熟读的阿赫玛托娃的诗《乡土》:

……

是啊,对于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泥土,

是啊,对于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碎屑。

我们磨它,揉它,捻它,

它不跟任何东西混杂一起。

但是最终我们会躺倒在它怀里并变成它,

因此我们才那样无拘无束地称它为自己的。

然而,牧歌般美好的乡村,而今在哪里呢?

前几天,回到生养我的村庄,傍晚去村外溜了一圈,触目可及的是抛荒的田地。我们家那块靠近水塘的自留地,长满半米高的蒿草;那个我少年时乐于垂钓的池塘,消失得无影无踪。村前的小溪,10年前,早被沙土填平,种上了荔枝,枝头那累累硕果,此刻仿佛正嘲笑着我的记忆。这还算好的,至少土地还在。更多的土地,已一夜间变成海鲜加工厂,整天臭气熏染,苍蝇群集漫飞。稍有劳动力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早丢下老祖宗留下的锄头,涌进工厂。——谁也不愿愚蠢地在地里死受,一天下来,只够填饱肚皮。而工厂,无论“资本家”如何盘剥,每月的盈余尚足以应付家庭的日常开销,剩余的则用于看病、修补老屋等等。只是,关在厂子里,长时间且高强度的劳动,几乎把人压榨成机器的一部分。我大姐在厂里打工,一天工作十五六小时,我曾经半个月不见过她的面,每次问,母亲总说:“你姐累,半夜三更才见到人影。”记得有一年除夕,大姐还要上班,享受国家公务员一样的“待遇”。

自然,并非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闲时,村民们都做什么?看电视吗?没劲。聚集在庙里,排队看三级片吗?早腻了。我告诉你,男人们大多除了喝酒,就是麻将。女人们也不甘落后,三五成堆,七八一群,打牌赌钱。孩子们,成了无人管教的散兵游勇。“幸好”,村里也与时俱进地引进网吧,孩子们终于有了“好去处”。个别有钱有眼光的家长,见事不妙,趁早把孩子送到县城或外面大城市上学。有的干脆举家移民出去。最可怜的是,曾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的村小学,及至三年前,最少的一个年级仅有7名学生,终于关门大吉。一个没有孩子朗朗读书声的村庄,是多么枯寂、多么黑暗啊。

我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曾是许多内地人向往的“天堂”。那么不难想象,其他的农村将何等情形。

这,就是当下乡村的现实(至少,具有相当普遍性)。在这样的乡村里,当然月亮还在,星星还在,鸟鸣还在,树还摇曳,可是,老奶奶却不再讲故事,因为,再好的故事,也没有电视里的故事精彩,没有网吧里的游戏吸引人,更比不上围观大人们疯狂赌博时的刺激。况且,老奶奶一茬茬地死了,化成泥土。而新的奶奶,能讲故事的越来越少,就像村里的树以及树上的鸟儿一样,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当然,相信故事的人,更少。

老奶奶死了,乡村死了,我说。

于是乎,当刘铁芳老师说,让我们回归乡村,用质朴的乡村文化抚慰现代文明的焦虑,我不知道,我该去何处寻找理想中的乡村?

况且,即使能找到从前的乡村,我愿意回去吗?不。一百个不。一千个不。我还相信,我的父老乡亲们,是一万个不。

今天,我的父老乡亲们,虽然也挣扎在工厂里,用血汗维持生存,可是,和从前的乡村生活比较起来,他们活得更像个人。他们基本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不再靠天吃饭,不再接受饥饿的威胁。现代化文明(尤其那些糟粕的元素)像推土机似的强行进入乡村,改变着古老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淳朴善良的民风人心,但毕竟,他们许多人有机会经由各种路径见识外面世界,呼吸到现代文明的空气。

今天,农村这片最深广最苦难的土地,一边遭到无情的遗忘和抛弃,另一边却被严重地误读着。在不少城里人眼中,农村成了田园的代名词,是现代人躲避现代病的好地方。于是,我每每目睹大队的城里人,节假日里挈妇将雏地驱车往郊区跑,寻求暂时摆脱都市令人窒息的压力。他们错把经过装饰的郊区“农家乐”当成农村。而许多从乡村走出的人(有时包括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患上“怀旧病”,心底的某个角落开始向往回归生养自己的乡村,亦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来回望和遥望乡村。可是,他们看到的乡村,是幻想中的乡村,是被记忆和情绪美化了的乡村。这个乡村,建造在水中或云端。

南通回来后,偶然在陕西作家朝阳的散文《丧乱》中读到一段话:

我鄙视一切把农村视作田园的人们,他们不能理解劳动给予身体的痛苦和重压。……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我母亲和祖母那样的农民,他们把生活叫做受苦,把农民叫做下苦人。你仔细看看那些下苦人吧,他们的腰一律向下弯,他们的腿几乎都变成了罗圈腿。他们告诉你,劳动能使人变成残疾,他们告诉你,劳动是一种受难,他们告诉你,工作着不是美丽的。劳动,是怎样使我的祖父祖母们变得丑陋!

我感觉有尖锐的东西刺入我身体。我忍不住想:天哪,幸亏我不是农民。

但接着我更想祈求:人们啊,请别对我歌唱乡村,这样的歌声太凄凉,太凄凉……

                 2010-7-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28 , Processed in 0.0676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