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活力靠演讲展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8 13:0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活力靠演讲展现
——我的演讲乐趣
傅佩荣
想到自己靠“说话”维生,就觉得命运真会捉弄人。记得有一年参加小学同学会,睽违二十五年的同学见面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问我:“咦!你怎么会说话了?”我又不是哑巴,同学们为什么这样问我?原因是:我以前说话有严重的毛病,就是口吃。
我在小学三年级时,因为顽皮而模仿一个口吃的小孩,结果自己说话变得口齿,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后,我成了别人嘲笑的对象,产生了极深的自卑感。为了平衡自卑感,我念书很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大概正是“祸福相生”的道理吧!知道高二那年,我才在一位老师的鼓励下,参加口吃矫正班,像牙牙学语的儿童,慢慢念出每一个字。
事实上,我的口吃毛病只有在公共场合、在班上、在上课时,在面对老师、父母、长辈时,才会发作。但是,如此一来,还剩下多少机会或场合呢?两个:一是与要好的同学私下聊天时,或是年纪比我小的人说话时。我不敢想象自己终于可以全面而自由地在所有场合对所有来宾说话。我所谓的来宾,原来是以学生为主,后来发展为社会大众。从教书到演讲,这一步跨得够大了。我的心得如何呢?
开始演讲生涯,是在美国回来之后,最初是到各地为公务员作周会演讲。我很快发现,那是许多公务员的补眠时间。我在台上讲得浑身是汗(一般是因为太过紧张),台下却不时传来打呼的鼾声。我后来觉悟了:原来这种演讲是例行公事,我说我的,别人睡别人的,双方互不亏欠,那么我又何必紧张呢?这对我是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我发觉自己在台上说话的心情越来越轻松了。
见识过一些场面,懂得口语表达的技巧,对于我在大学教书颇有帮助。我在台大的口碑迅速建立起来。1986年《民生报》制作一个“大学热门教授”的专题,从台大两千位教师中评选十位受欢迎的代表。我非常侥幸名列第二,那是我回国的第三年。此时又逢台湾社会兴起求知热潮,我的演讲邀约开始增加了。
演讲就像编辑报纸副刊,中间摆出头条大文章,四周有评论时事的方块,随兴的小品,以及连载的小说等。开始五分钟最重要,一般是以幽默故事或短篇笑话打前锋,使听众放松心情,全场气氛较为融洽。然后,列出演讲大纲,通常会有三个段落,而重点总是在中间那一段。听众如果人手一张大纲,学习的兴趣及效果自然更佳。
尼采是个失败的演说者,他曾抱怨“听众是来教室吃糖的”。我不会那么悲观,我认为:如果听众觉得无聊,演讲者自己应该改善方法。光谈理论,不如让听众回家念书;理论的生命与活力,要靠演讲者来展现。因此,举例说明是不可或缺的。例子以演讲者的亲身经历最易感动人。只要题材合适,这一类例子可以带领听众宛如身历其境。譬如,我在大学与中学演讲时,总会谈起自己在耶鲁大学四年苦读的点点滴滴,而学生的反应从未让我失望。
听众若是社会大众,我的主题常与“人生哲学”有关。这时所举的例子以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为主。譬如,我自1977年底在荷兰莱顿大学教了一年书,回国后就常谈到先进国家的人如何安排休闲生活,如何兼顾“身心灵”的全方位需求,如何提升文化素养及品味等。随着公开演讲的增加,我的准备也有不少压力。最担心的是重复相似的内容。有一次,我在演讲完后,几位听众围在门前继续提问。其中一人说:“傅教授,我在三年前听过你的演讲,内容与今天讲的差不多。”我还来不及表示歉意时,另一人接着说:“这有什么关系?胡适先生有一次演讲时,听众问他为什么与十七年前讲的内容差不多,他回答说,因为他讲的是历史,所以内容一样。”我无意以此自我解嘲,只有要求自己在准备时多花一些心思。
我比较喜欢制作一系列的演讲,因为准备时必须作完整的规划,讲完后还可以集结成书,代表自己在某个阶段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心得。印象较深的有四个系列:一是1988年由洪建全基金会主办的“开拓心灵世界”,四场演讲的内容集结为《最后一张王牌》。二是同一基金会主办的“从自我出发”,后又以此为书名,畅谈了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三是缘于清凉音基金会有意制作有声书,安排我在南部县市文化中心前后讲了十二场。四是1999年由好好好家庭教育基金会,以“重建心灵”为主题,在全省举办的六场演讲。以上的三与四,都由清凉音出版有声书,等于是我的演讲实况录音。以这些题材为资源,我对演讲也应该可以驾轻就熟了。
人生一般而言,是苦多乐少,所以我们要自己设法活得快乐些。但是,经常上台演讲不是自找苦吃吗?如果能把大家视为苦的差事,做得不亦乐乎,那么人生的快乐还会少吗?我的秘诀是顺其自然,无所求亦无所待。以1977年“总统府”的演讲为例,那是纪念孔子诞辰的例行公事。教师节那一天,专车接我进了“总统府”。“典礼科”科长特地告诉我:“今天的演讲,请你按照你事先写好的稿子念,就可以了。”我的稿子早在两周前就印好了,现在是演讲,难道让我照本宣科吗?行礼如仪之后,我上台开始演讲《孔子的人文主义》。我不念稿子,所以台下官员翻开印好的册子,却找不到我讲的在哪里,然后纷纷抬起头来看着我。四十分钟之内,居然也传来两三次会心的笑声。
演讲完后,门口站了几位官员,等着与我打招呼说句话。当时担任“国会议长”的钱复先生站在最前面,握着我的手说:“傅教授,你讲得很好。我也是耶鲁的校友。”“监察委员”黄肇珩女士说:“这种场合,没有人敢不照着稿子念的。”“政务委员”马英九先生说:“我前排有几位大法官,以前这种场合常会打瞌睡,今天都没有睡着。”
“典礼科”科长送我上车时,大概惊魂甫定,有些尴尬地说:“你演讲时,‘总统’一直点头,以后应该大有可为了。”我笑了笑,称谢而别。我的“大有可为”实在不必等到“以后”,尤其不必与官场有任何瓜葛。我能在台大教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孟子看来是胜过“王天下”的快乐的,又怎么还会有其他念头呢?我的这一次演讲是成功的,因为接连两年接近教师节时,“总统府”的秘书都会打电话给我,请我推荐纪念孔子诞辰的演讲人选。
在台湾,演讲没有公定的费用。有一次,遇到许倬云院士,谈起演讲费用的事,他说他会含蓄地问主办单位:“是定洋,还是随赏?”定洋是指先谈好价格,随赏是指随便他们怎么给。像他这么高的社会地位,照理不应受人亏待,但是奈何在谈到钱的方面,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有的团队请你一趟高雄,除了机票之外,奉上三千元。算算时间,两小时的演讲加上交通,共花了整整八小时。若是贸然接受这种邀请,实在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究竟怎么计费才算合理呢?恐怕没有人说的清楚。
我这几年所作的公开演讲比较少,重点转向基金会的固定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安排,从八节到几十节,针对特定主题作完整探讨。学员是固定的,并且大都是中年上班族,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思考架构。哲学训练的目的正是培养思辨能力,界定价值取向,由此凸显人生经验的意义。我开过的课程包括:“哲学入门”九系列七十二堂课;《论语》三十二堂课;《庄子》三十六堂课;“活出自己的智慧”二十四堂课。对我而言,这是把教室搬到社会上,也是我实现自己“以哲学服务社会”的心愿。哲学理论原本是抽象的、玄思的、难解的,但是它的生命力来自真实的经验。在经典中寻原则,在经验中找例证;只有经典与经验的结合,人类的智慧才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如果我的演讲有任何特色,那就是努力走向这样的目标。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03:4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兴趣
傅佩荣
      做任何事,都需要动机,阅读自然也不例外。我在桃园县观音乡念的小学,是个十足的乡下小孩,除了教科书以外,没有什么课外书的概念。不过,既然学会了一点国语,又懂得怎么查字典,每到寒暑假除了在海边、溪旁、树林里嬉戏之外,还是会东翻西找,看看家里有什么书可以念。
      就这样,我看了《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等闲书,发现中国历史悠久的好处,就是材料丰富,故事永远说不完。当时忙着看故事,并没有认真查字典,以致后来一不小心就会念白字。这种毛病直到自己上台教书之后,才觉得事态严重,只能勤加补救了。
      小学毕业后,我去新庄念恒毅中学,六年住校养成我独立的性格。谈到念书考试,我一直是老师眼中的模范生,这里面牵涉了一段个人的逆境。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因为调皮而模仿邻居小孩的口吃,结果自己成了极其严重的口吃患者。我沦为大家嘲弄的对象。我的自卑感很深,几乎到了自闭症的程度。但是,因祸得福的是,我从此努力念书,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若非如此,我很怀疑自己能否正常长大。
      既然说话有障碍,念书就成了我的救援。我在初中三年里,大量阅读西方小说节缩本,这才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最喜欢的课程一直是国文与英文,语文娴熟之后,思想也变得灵活开通。有一件事我铭记于心,不敢或忘,那就是高一的时候,国文老师送我一本林语堂所写的《生活的艺术》,他还在扉页题了几个字,内容是:「赠给佩荣学弟存阅。李德民,一九六五年一月三日。」他还盖上了私章以示慎重。我现在手边正摆着这本将近四十年前获赠的书。李老师也许没有想到,他当时送书给一名年仅十五岁的中学生,居然对这名学生造成可观的影响。
      我获赠此书,心里难免虚荣起来,想在寒假时就阅读。然而,程度相差实在太远,我看了不到十页就放弃了。但是心里起了一个念头,就是「将来」一定要把这种「哲理散文」念懂。书中谈到有关儒家与道家的地方,更让我感觉神奇难测。我记得班上的读书风气开始活泼起来,像纪伯仑的《先知》,泰戈尔的《漂鸟集》,经常是同学生日时互赠的礼物。
      到了高三时,国文老师是在北二女(后来的中山女高)专任的萧炽先生。他计划把高中三年六册国文课本中画双圈的课文,全部翻译成通顺的白话文,于是找了五名北二女的同学,加上我这个男生一起合作。我记得书名是《高中国文读本》,出版时间在民国五十七年。我珍藏的那一本被朋友借去就无下文了。若有仁人君子愿意赠我此书,我愿以拙著十种相赠。经过这次把古文译成白话的训练,我的阅读能力大为提升。
      考大学时,我以第一志愿考上辅大哲学系,然后开始加强自己阅读英文的能力。我的办法很笨但也很实在,就是利用大三暑假把一本英文版的《宗教哲学选集》翻译为中文。后来我陆续又译了至少三十万字才出国念书。总计直到现在所译的超过两百万字了。没有下这种笨工夫,我在耶鲁大学是不可能四年念完学位的。我在毕业前夕,特地请教余英时老师何以如此博学,他的回答是:「我从年轻时就养成一种习惯,每晚临睡前都会自问:今天又过去了,我今天有没有学到新的东西?如果没有,就一定要找一本书翻一翻。」
      阅读需要兴趣,而兴趣来自「可以无止境地拓宽自己的见识」。丰富的观念是充实人生内涵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由兴趣形成的习惯,将改变自己一生的风格。现在大家都知道教养的重要,那么就从培养阅读的兴趣开始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04:1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方法
傅佩荣

当学生的时候,最苦恼的事就是无法过目不忘。明明看过的部分,并且画了重点,写了眉批,等到下一次再翻阅时,竟然像是素昧平生。后来我听到语言专家的说法,才算恍然大悟。这种说法简单表述,就是一句话:「一个单字要忘记六次,才会被人记得。」然后,且读且忘并不碍事,最重要的是要且忘且读,过了六次以后就大功告成了。
问题是:阅读有没有什么秘诀?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因为方法是随着材料而调整的,并且方法还须考虑阅读的目的而定。譬如,念教科书与念课外书,方法自然不同;为了准备考试而念书与纯粹休闲念书,又怎么可能采取相同的方法呢?
话虽如此,所有的阅读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理解」书中的意思。西方学术界近年来大力推广及应用的诠释学,正好可以对此提供一些参考。譬如,你阅读一篇文章,大致要留意四个依序发展的层次,就是:一,作者「究竟」说了什么?二,作者「想要」说什么?三,作者「能够」说什么?四,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什么?
譬如,我想研究《老子》,那么能否全靠王弼注解的版本呢?王弼是魏晋时代的学者,上距老子的春秋时代,少说也有七百多年,中间经过多次传抄,对于《老子》一书「究竟」说了什么,恐怕就有值得商榷之处。果然,七十年带大陆学界所公布的「汉墓帛书老子」,提供了汉代中期的材料,到了九十年代更有「郭店竹简老子」的发表,又找到了汉初的版本,但是内容缺漏不全。许多专家一辈子的努力目标,就是要让我们读到老子「究竟」说了什么。因此,阅读首先要找到可信的版本。
其次,老子「想要」说什么?这就涉及作者的时代及思想背景。老子显然生于乱世,旧有秩序瓦解,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因此,他的「言外之意」是希望天下不要因为混乱而陷入毁灭。乱世最容易流行的是虚无主义。老子号称「道家」,他所谓的「道」是什么?是要让人们不能因为人间的痛苦、罪恶、死亡而放弃求生的意志。能够与道契合,展现独特高明智慧的是「圣人」。这种圣人与儒家所谓德行完美的圣人,大不相同。老子想要说的是:除了修德行善,人生还可以靠着觉悟什么是道,而获得解脱。
第三步,谈到老子「能够」说什么,在此「能够」二字代表「可能性」。历代许多学者深入研究老子,但是心得未必相同。譬如,战国时代的庄子与韩非子,都曾浸淫老子学说,但是这二人,一是道家,追求心灵上的逍遥境界;一是法家,运用老子的权谋思想,以达到巩固君权的目的。两千多年以来,老子的面目几乎成了万花筒。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轻易错过任何一种「可能的」解释。阅读(其实已经是在作研究了)的压力主要在这里。如果你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就只能慎选值得信赖的专家了。
最后,要问: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什么?所谓「应该」,当然具有读者主观上的判断。一个人二十岁时阅读《老子》,与他六十岁时再去阅读,心得可能一样吗?念书不能抵达「我认为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什么」这个地步,就表示自己缺少见解。一旦突破这一步,情况将会豁然开朗。这等于是书本被消化了,转变为我的思想。孟子说的「左右逢源」,就是指在应用人生智慧时有原有本,因为自己心中的人生图像经由阅读之后,已经趋于完整了。
以上所说,似乎专指阅读经典而言。事实上,阅读一般的作品也有类似的步骤,只是过程简化了。譬如,我常为翻译的书写导读,其中所谈到作者的时代及思想背景,属于「想要说什么」的层次;此外还会稍加强调作者「能够说什么」,提供一两种比较重要的解释。但是,除非你拿起书本,亲自去读,否则如何得知作者「应该说什么」。阅读可繁可简,我们取法乎上,或许将可得乎其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04:4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范围
傅佩荣

我们奉劝学生逛书店、买书、广泛阅读及吸收各种知识时,学生最大的困惑是:台湾每年出版新书二、三万册,要如何选择呢?这个问题想到最后,很可能是「书海无涯,回头是岸」然后不了了之。
庄子不是提醒过我们吗?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不过,面对念不完的书,我们的策略不是完全放弃,而是谨慎选择。二十多年前,我在耶鲁大学念书时,除了勤作研究之外,每逢周末一定会去逛书店。耶鲁方圆百里之内的旧书店都让我翻遍了。旧书再怎么便宜,也会积少成多,并且运回台湾的费用也不少。我所选择的书是:哲学类、宗教学类、教育文化类、心理学类。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以「人文」为其焦点。
为什么我会推荐「人文」作品呢?理由很简单,因为人文是与「人」有关的,涵盖了人的潜能与实现,人生意义的探索,人生价值的追寻。这些问题或早或晚都会成为我们关怀的重点。大学之所以强调通识课程,目的也不外乎让学生走出自己科系的狭隘世界,并且准备将来投入社会之后,可以谋求个人的安身立命。
我们终究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年轻时,我们急于成为「成功的人」,希望在各自的行业中崭露头角。在这种奋斗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财富、名声、地位、权力」。但是,我们不久就发现:这一切充满竞争性与不确定感,尤其是自己所付出的时间与心力可能太高,然后对于上述所谓的成就会有「得不偿失」的体认,进而也可能陷入「重复而乏味」的困境中。难道这就是人生吗?
阅读人文作品,将会开拓我们的眼界,亦即明白人生除了「有形可见、可以量化」的成就之外,还有内心里面追求真善美的愿望。换言之,你会觉得再多的成就也是「不够的」。如果无法由物质转化与提升到心智层次,努力在「知、情、意」三方面自我陶冶,人生只不过是外在化、数量化、机械性的运作而已。当生命有量无质时,我们必将陷入寂寞之中。心理学家再三警惕我们,说「现代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有一个内在的自我,或者即使知道也疏于与它联系。」一个人如果不断接触新的观念与知识,培养温和而稳定的人际情感,并且逐渐提高行动的自主性,亦即在「知、情、意」三方面不断成长,那么,他的人生才可算是充实的。
接着出现的是人生意义的问题。如果死亡结束一切,人生终究难免于虚无,那么请问人生还有意义吗?在此,我们面临一个完整的生命架构,亦即「身、心、灵」三个层次。荣格为人治疗心理疾病,最后不得不问:「许多人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但是并不快乐,原因何在?」在于人除了身与心之外,还有灵性生命。马斯洛晚年提出人本心理学的「Z理论」,就是主张人在寻求自我实现之后,还须往上致力于自我超越。灵性无形可见,是人类生命的公分母,只要每一个人超越自己的身与心的欲求范围,就会抵达一个灵性之海,然后变得慈悲与博爱了。
由此可见,心理学走到尽头,会联系上宗教学。至于哲学所宣称的「爱好智慧」,则是要探讨完整而根本的人生经验,因而保持开放的心胸,可以日新又新。
阅读人文书籍,最难的是入门。天下并没有什么一看就懂的入门手册。人的理解力其实并非直线发展,而是以螺旋状逐渐上升,因此阅读时不宜排斥已经念过的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是早已看过的旧资料,「新」是个人配合生命历程所得的体会。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时,要为「经典作品」保留一个特殊位置。经典能够成为经典;必有一些道理。只要突破了文字的隔阂,就可以享受上千年以来伟大心灵的共同资产,这其中隐含的价值,是不可言喻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05:1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快乐
傅佩荣

没有压力的事情,谁会长期做下去呢?我从开始求学起,就一直待在校园中,单单在台湾大学的年资都快三十年了。为了教书工作,我必须保持阅读习惯。我对于这样的压力,其实是深感幸运的。
由于从前的翻译经验,我的阅读方式主要是「精读」。翻译就是最好的精读训练,我由此增强了英语能力,并且顺利念完学位。回国之后,我的教学课题之一是儒家哲学,必须经常沈浸于孔子与孟子的作品中。这些古典数据究竟在说什么。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意思?我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诠释学的具体例子。
于是,我从精读转而从事「经典解读」的工作。这是我研究生涯的转折点。为什么称之为转折点?因为学术界对许多议题并无共识,学者各自在极小的领域中孤芳自赏,既不能开发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也无法贴近现实人生的具体需求。长此以往,经典难免被束诸高阁,而国人阅读的材料与质量也不易得到提升。
我首先从事的是《论语》的解读。我按照诠释学的四个步骤,阅读了历代将近四百家的注解,然后再以自己的西方哲学背景为凭借,务求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待《论语》。所谓「哲学」的角度,就是要兼顾三点: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孔子既然声明了「吾道一以贯之」。我们怎能忽略他的思想的系统性呢?孔子的为人处事颇具特色,背后的根据是什么?一个人具有何种信念,才会肯定「杀身成仁」的价值?
正如我所期待的,《论语》的解读引起相当正面的回响,至今已有四万人阅读过了。我长期以来,主张孔子与孟子所肯定的人性论,并非大家常说的「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此一新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印证的机会。
朋友们因为懂得了《论语》而感到快慰。于是,进而希望我以类似模式解读《庄子》、《老子》、《孟子》、《易经》等古代哲学作品。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似乎没有理由逃避。我的阅读乐趣,已经由「独乐乐」走向「众乐乐」了。《庄子》与《老子》的解读已在去年先后付梓。关于《庄子》,我尤其觉得开心。我常说,自己从小所译所写的中文超过了七百万字,直到撰写《庄子》的解读时,我才发现原来以前的准备工夫,都是为了眼前这一本书。读者们的热情响应,使我认为自己或许并没有辜负庄子的旷世才华。换言之,《庄子》成为许多人手边翻阅的经典,并且很容易像我一样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走笔至此,许多朋友或许想问:休闲阅读是怎么回事?休闲有两种功能:一是打发时间,二是再创活力。打发时间,听起来有些消极,但是看看每天的社会新闻,不少就是由于打发时间出了差错,以致徒增各种烦恼。我以前常看金庸小说,正是打发时间的上品。后来对于蒙田、房龙等人的作品,也采取类似态度。
至于再创活力,依然是「非经典莫属」。前面提及那些儒家与道家的经典,固然可以助人回归生命的原点,享受大师的智慧,而西方的经典也有类似的效果。我从小熟读的圣经,其中的佳言名句时常浮现于心中。此时再度翻阅,更容易体察宗教家犀利的眼光与超凡的洞见。
如果把生命中什么是「必要的、需要的、重要的」加以分类,那么阅读当然不像吃饭或工作那样是必要的。阅读是从「需要的」迈向「重要的」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所谓需要,是指活到老学到老,否则枉费了人的理性功能;所谓重要,是指经由阅读可以领悟个人的灵性生命,进而开始一项可贵的灵修过程。事实上,阅读时静下心来,那一剎那天地之间无事可以干扰,如果这样还不能称为快乐,人生岂不有些悲惨?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05:55 | 只看该作者
学活用的工夫
傅佩荣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他对老师的要求十分明确,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谓「温故」,是指重复阅读经典作品,因为这一类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很难一眼看透;至于「知新」,则是获得新的领悟与心得,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且以《论语》为例,许多学者每年至少朗读一遍,长期下来的心得就甚为可观了。不过,念书,尤其是念古人的书,必然牵涉了「理解」的问题。以孟子所念的诗经与书经来说,他的理解及应用,就充满了创新的趣味。我们今日阅读《孟子》,每当看到他引述这些典籍,就会觉得生动而有活力,好像他可以从石堆中找出璞玉,并且使这些璞玉发出光彩。
原因何在?在于他可以活学活用。经典中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谁有这种联想力?谁有这种洞见的能力呢?正是孟子。经典是古人留下的文字,文字是死的,其中所承载的智能则是活的。如果紧抓着文字,反而可能错过了内含的哲理。想要学习孟子的念书方法,可以看他如何解诗,以及如何讨论尚书的一些数据。无论书上写些什么,都不能取代我们的合理省思。我们就以有关诗与书的两段讨论来说明之。
一、孟子谈诗
公孙丑请教说:「高子说:『《小弁》是小人所作的诗。』是吗?」孟子说:「为什么这样说?」公孙丑说:「因为其中有怨恨。」
孟子说:「高老先生对诗的评论太拘泥了!这里有个人,如果是越国人拉开弓去射他,事后他可以有说有笑地讲述这件事;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与越国人关系疏远。如果是他哥哥拉开弓去射他,事后他就会哭哭啼啼地讲述这件事;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与哥哥关系亲近。《小弁》的怨恨,出于爱护亲人;爱护亲人,就合乎仁德。高老先生对诗的评论太拘泥了!」
孟子继续发挥他的观点:「父母过错大而子女不怨恨,这是更加疏离父母;父母过错小而子女怨恨,这是一点都不能受刺激。更加疏远父母,是不孝;不能受父母一点刺激,也是不孝。孔子说:『舜是最孝顺的人,五十岁了还在思慕父母。』」(告子下)
有期待,才会有抱怨;关系越亲近,所造成的情感反应也越强烈。《诗经》以发抒真情为其原则,因此在阅读《诗经》时,要保持真诚的心态,体验其中深刻的情绪表现,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啊!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文标题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我们如果完全相信书中所描述的,那还不如无书可念更好。这种说法的用意,是要鼓励我们除了念书,不可忽略个人的亲身经验,尤其不能以为书本所说的就垄断了一切真理。
不过,孟子当初所谓的「书」,是指记载古代数据的《书经》(或《尚书》)而言。他说:「完全相信《尚书》所记的,还不如没有《尚书》这本书。我对于《武成》一篇,只取其中两、三编竹简罢了。行仁者在天下没有敌手。以最有仁德的周武王去讨伐最无仁德的商纣,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棍都漂浮起来了呢?」(尽心下)
「血之流杵」,当然是令人惊骇的可怕场面,表示战争非常惨烈,杀害的人不可胜数。但是《武成》所描述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又怎么可能会是这种情况呢?有些学者认为,大概是商纣的士兵倒戈而自相残杀,或者是有些小国誓死力挺商纣以致死伤惨重。
但是,孟子却宁可认为《武成》的记载未必符合实情。事实上,历史记录不可能做到全面客观或巨细靡遗。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须保持开放的心态,经由慎思明辨再接受书中所述,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07:42 | 只看该作者
与人交往的原则

傅佩荣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是道家《庄子》书中的句子。庄子以智慧出众而知名,他说的话总比一般人的想法更为深刻些。问题是:如果朋友之间亲密交往,分享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彼此互相支持打气,没事就约了吃饭喝咖啡,那么这样就该被视为「小人」吗?
     相反地,有些点头之交的朋友,由于同学、同乡、同事、同行等机缘而认识,几年下来真是「淡如水」了,那么这样彼此反而可以升格为「君子」了吗?我想,这当然不会是庄子的意思。他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并不表示「凡是交往淡若水的人都是君子」;他说「小人之交甘若醴」,也不表示「凡是交往甘若醴的人都是小人」。
     换言之,关键的观念在于「不执着」。「淡若水」就是珍惜缘分但又不会强人所难。真正的友谊必须顺其自然,以共同的兴趣、类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接近的生活圈为基础,并且贵在长期而稳定,抵达「流水不腐」的境地。水要活泼流动,才可充满盎然生机,所谓的「源远流长」则是水的最佳表现。为了做到交友而不执着,不妨参考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莉莉看世界》中,告诉他的孙女莉莉有关朋友的一段话。
     他说:「友谊的本质在于平等。」这是指平等的心态而言,譬如,「忘年之交」是指不考虑彼此年龄的差距而成为朋友。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忘记」身分、角色、地位、财富等差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何尝有过真正的平等?但是一切外在的距离都无法阻挡我们「平等交友」的强烈愿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艾伦说:「友谊是需要经营的,它不会天生就存在,要用心才能维持。朋友就好像果园,必须细心栽种、修剪、保护,但又不能让他成为自己私人专有的财产。」这里正好说出了「不执着」的方法,要使朋友双方保持独立而平等的关系,同时又显示高度的默契。他接着说出一句话,正好是我年轻时最常犯的错误。他说:「你会发现一生中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与人分享朋友。这么做,有时反而会失去他们。」
     我年幼无知时,最喜欢约请自己的朋友一起聚会。一眼望去,都是我在不同时空的有缘之人,当时曾觉得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后来我逐渐发现这些朋友彼此之间并不是我一厢情愿所想的那么投缘。随着年龄渐长,我也觉悟自己不但执着,还是无可救药地自我中心。因为,当我应邀参加好友主办的聚会时,也经常不理解,甚至不喜欢这位好友的某些朋友。然后,我才逐渐明白庄子谈起朋友时,会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这八字真言为最高境界。
     艾伦这位英国学者也懂得这个道理。他说:「令人惊讶的是,朋友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是沉默。友谊不仅与我们说了什么有关,我们没说的其实更重要。真正的友谊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透过『字里行间』反而能够传递更多情感。」这就是默契。许多时候,朋友之间发出「会心的微笑」,所肯定的是「这一生、这一刻,有你真好」。
    不过,这样的朋友已经接近「知己」的水平了。我们平日生活又如何可能处处皆知己呢?依我浅见,朋友由低而高,可以大致分为四等,就是:酒肉之交、利害之交、道义之交、生死之交。这四等并非彼此隔绝,而是在适当的机缘下也可以兼顾并存的。比较麻烦的是,有时你把别人当成生死之交,而他却只认定你是利害之交而已。这时也不必难过,除了机缘之外,还要自问是否心甘情愿。
    人很难做到「心甘情愿」,但是交友是由于平等互惠才可能发展成功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与何从计较呢?做不到「不执着」,就不可能「淡若水」。能交到这样的朋友,才会体认「天地悠悠,人间有情」的深刻韵味。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10:1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三种层次

转载▼

图书馆报 白玉静女士采访:
记者: 同样是传播国学,电视媒介比传统书籍更能吸引关注,是否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国学只有被更通俗化后才能真正走向大众?

傅:当我们强调国学通俗化时,不可忘记所有的文化理念在最初是源自真实生活的。因此,让一般人听得懂国学,并不表示国学降格以求,反而是国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经之路。但是,通俗不等于庸俗,无论电视或书籍,都是扮演桥梁角色,要引发大家产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才是长久之计。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自己的阅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每天花多长时间阅读,阅读书籍多一些还是报刊杂志?更倾向于阅读纸质书籍还是数位阅读?有哪些书籍对您的影响比较深远?

傅:我在大学教书超过三十年,因此我的阅读一半是与教学及研究有关,一半是与个人兴趣及写作需要有关。如果是在不上课的日子,我平均阅读四小时,加上写作几小时。我所阅读的大都是同质的书,所谓“温故而知新”是我近年的主要心得。我所读的多为书籍,加上一些学术刊物,报纸只是一眼带过。我不会数位阅读,因为眼睛吃不消。我读书习惯画重点、写感想,所以依然是纸质书籍的支持者。

记者:现在网络发达,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等数位阅读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方式,但一方面这种阅读也越来越肤浅化,您怎么看待这种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适用于国学经典的阅读吗?为什么

:手机阅读是个趋势,至于是否浅阅读我无法判断,效果如何也未可知。我们的阅读所接触的可以分为“信息、知识、智慧”三种层次。信息所代表的是:我知道某一件事,可以同别人交谈分享。知识所代表的是:我知道某个学说,可以用它说明某个范围内的相关事件,讲个道理出来。智慧则指既完整又根本的一套理念,可以说明人生的重大问题(如生死),因此智慧除了阅读还需个人实践才可体现。所谓国学经典,应属智慧范畴,可能不是手机阅读可以胜任的。

记者:手捧书籍的传统阅读与电子显示屏幕的阅读往往被分别称为深阅读与浅阅读,您认为这种称法准确吗?请谈谈自己的观点。深浅阅读究竟是用媒介载体来界定还是根据阅读的作品来界定,对此请您的理解是什么

傅:阅读之深与浅,很难用纸质与电子的方式来区分,而应该就材料与读者心态来界定。譬如,材料若是经典,每能引人深思,而读者在阅读时不只是想要信息,还愿意在生活上实践以印证其说。这样应该算是深阅读。另外,学生为了考试而背诵经典,再怎么用功又怎能称为深阅读呢?

记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信息媒介越来越多,深阅读越来越被浅阅读挤压,您怎么看这种现象,请分析一下深浅阅读的利弊。

傅:深阅读被浅阅读挤压,这是趋势。此时要注意两个现象:一是浅阅读以传播信息为主,而信息多如牛毛,给人带来的迷惑与困扰往往多于理解与平静。二是与深阅读有关的纸质书籍市场,大概会出现淘汰过程。大家买的书较少,表示选书更精审。因此我们期待良币驱逐劣币,让好书越来越受重视。至于利弊,则我向来是支持深阅读的。但是因为自己并未试过浅阅读,所以不宜妄加评论。

记者:现在的出版市场很繁荣,但真正的经典书籍越来越少,您自己怎样看待这种商业化对文化产品的影响?

:关于经典书籍,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经典本身,已经由历史检验而流传至今,带给众人处世的智慧,塑造了文化的基本型态。二是对经典的诠释与发挥,这一类的书比较合乎一般人的阅读口味,因为它添加了现代的因素。三是现代人创新的观点,能表达整个时代的集体潜意识,让人一读就有会心之处,并且每次阅读皆有新的体悟。因此,像上述的经典书籍越来越少,不只是商业化的趋势问题,也是今天知识分子应该认真反省与严肃面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9:23 , Processed in 0.0954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