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身边的国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7 19: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身边的国学
本刊记者 储晖 张永生
  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站的墙壁上,《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以书法作品的形式被刻写在了艺术陶瓷上。来往匆匆的人们无形中都会放慢脚步瞟上一眼,等车的人则干脆驻足于此,饶有兴趣地看着这面别具特色的墙壁,更有人情不自禁地诵读出声。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北京最富文化底蕴的地铁站里,透过一面墙,人们与国学不期而遇。

校园里的“国学墙” 储晖/摄
  国学不应“被发达”
  在北京某房地产公司打工的王丽天天都要乘坐地铁。王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在写字楼里的工作很紧张,压力很大,感觉自己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每天下班后,到了这儿都不由自主要停下来,默读一下《三字经》,绷着的神经好像真放松下来了。
  王丽说:“这些文字好像给了我一种安静的力量。透过这淡淡的墨迹似乎触到了国学的某些东西,我不敢说我完全能领会它的内涵,每个站在这儿的人对文字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感觉古人的包容与智慧无所不在。这堵墙的确能让我的思想变得纯净些。”如今的她把《三字经》已经背得差不多了。
  李剑是一位初二的学生,他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每天上下学的时候他都会看一眼《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可惜有些繁体字和隶书让他认不准,就回家上网查询。当记者和他交流时,李剑颇有体会地说:“我觉得《千字文》比《三字经》什么的写得都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开篇这一句话听着就很美,很有气魄,很吸引人。”
  在人们的视线之内,类似于地铁站文化墙这样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并不少见。如果在互联网上输入“国学”二字,瞬间就能出现数以万计的相关条目,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国学正在蓬勃发展。
  然而,北京青年报2009年6月刊发的一篇文章使人们在被国学“包围”的氛围中惊醒。这篇名为《曲阜:难念的孝经》的文章,称3位大学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孝文化发源地——曲阜2000多个家庭的1186位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到的数据是:这些老人中,与儿女分居的占72.2%,三餐不饱者占5.6%,衣衫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足者占90%……孝乡不孝,举国哗然。
  很多人的忧虑还体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就一直提倡传统美德教育,可在很多场合,人们经常对未成年人的一些行为不禁皱起眉头,一些孩子的粗俗言语和对社会的冷漠常令成年人惊出一身冷汗。
  目前的国学距离我们的理想目标还有多远?国学教育的前景究竟如何?不论国学被炒得多么热闹,也不论国学教育“被发达”到何种地步,这些问题都已经到了不得不思考的境地。
  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但人们对国学精神的吸收却似乎并不令人乐观,面对希望与现实的霄壤之别,很多人不禁发出“国学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的感慨。
  拉近距离的辩证之思
  关于“曲阜不孝”的调查,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会长栾传大先生说:“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地方拥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等于那里的人们自然地具有了高尚的伦理道德素质和觉悟。只有开发利用这种优秀文化精神资源,扎扎实实地进行养成教育,才能使其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得以弘扬与光大。”这是对拉近国学与我们的距离的辩证思考。
  而对很多未成年人言行与国学精神相背离的现象,有专家指出,国学中包含的营养,比如传统美德的传承不可能一蹴而就。
  客观上说,国学离我们的远与近,取决于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接近和吸收国学中的营养,以使这些精神内化为现代生活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取决于国学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登场,并被人们在实际意义上所接受。
  那位每天上下学都会看一眼地铁站文化墙的李剑认为,文化墙应该更多地延伸下去。让每个人都去读读经典,接触先哲的智慧结晶。更多的人也认为文化墙的形式给人们创造了一种亲近国学的机会。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国学通俗地表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纵观近年国学传播状况,人们发现,国学离我们其实是越来越近的,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精神层次上的国学。
  从形式上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包含中华民族精神的石碑文化、广告文化遍地开花,各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精神层次而言,当年于丹通过电视媒体在《百家讲坛》上为观众讲述《论语》心得,开启了一扇通向儒家思想的门,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儒家思想的魅力。
  易中天、于丹等人将悠远的传统文化带向大众,将高深的《论语》、《庄子》等知识介绍给了老百姓。他们的解读可能会和历史有点出入,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本来。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丹本人面对各方质疑这样说到:“在电视屏幕上我只能选择一种办法,就是道不远人,温暖人心。让它能以最切近的一种现实的、朴素的、生活中可以还原的哲理去进入每个人。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对《论语》的批判已经很多很多了,我觉得在今天建立我们对国学的信念,建立对它一种朴素亲切的认知,比提出来这种学理考据和批判,应该更切实一点。这就是我的出发点。”
  正如于丹所言,媒体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果说人们对食物的“色、香、味”有苛刻的挑剔,对于国学这道营养大餐,更是众口难调。国学的研究当然越深入越好,但是怎样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们更感兴趣,从而真正吸收其精华,这才是我们应该更多去关注的。
  纵然有人对“于丹式国学解读”持有异议,但绝大多数人对这种联系古今、通俗易懂的国学吸收方式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渐入佳境
  从2004年试点到2008年正式启动,再到现在,经典诵读进校园在江苏已开展得如火如荼。江苏省宿迁市某学校周围有很多住宅小区,每天大课间2000多名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场景,总是能吸引周围的路人及学生家长驻足观看。学校语文教师陈学芹说,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样的经典诵读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因此诵读时,有很多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学校周围,就为了感受一下这种书声朗朗的感觉。
  毋庸置疑,经典诵读对学生读书习惯、理解力的提升都有所裨益。宿迁市曹集初中语文教师朱环认为,经典诵读进校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热爱读书,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形式应该多样,否则也许会适得其反。对中学生来说,让他们死记硬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用老师的讲解结合生活经历来让学生感悟,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江苏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认为,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靠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要博览群书,特别要读经典。探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影像和书中文字相比较来阅读经典,好的影视作品为我们快捷吸收经典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它与学生的诵读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期望地域性学派
  中国的国学在世界上受到史无前例的青睐,向往中国、学习汉语已形成时尚潮流。对比产生思考,国内外对国学营养的吸收方式应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国学中糟粕必定不少,否则以此为价值体系的封建社会也不会腐朽崩溃,但既然国外都在学习中国的国学,则又说明国学中必定存在对现代社会有益的元素。邯郸学步的教训我们已经有太多,真正该做的是批判继承。
  栾传大说:“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中为主,中外结合,古今贯通,繁荣发展的战略,挖掘、整理、建设经典国学宝库,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
  关于国学发展和国学教育的实际操作问题,专家学者的意见其实相对集中。就国学的发展而言,山西文瀛书院卫方正院长的看法是:除了国家的支持,国学的研究和推广需要有一支具备国学功底、有纪律性和责任感的传播队伍出现,群龙无首肯定不行。就目前来说,组织一个全国性的国学研究与推广机构不大现实,也没有必要,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国学,最好是能够出现地域性的“学派”。作为一名坚持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的实践者,卫方正们正在积极寻找时机促成当地国学学派的出现。
  在国学教育的实践上,专家普遍赞同取法中西、简化形式、选取现代社会需要内容的教学形式。事实上,在各地的国学教育课堂上,富有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也因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而成为人们的共识。
  有学者曾对国学振兴之趋势作出预言:“国学必然会复兴,其途必也曲折,历时必也长久。”时下的很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国家提倡,环境允许,国学及国学教育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我国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观念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些事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学就在我们身边。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50:1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需要的国学
本刊记者 张晓震
  每一种潮流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时期民众精神领域的诉求。今日“国学”热的背后,彰显的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不能提供的,因此才复归传统,寻求精神营养。
  由此意义上,养正教育、孝道教育以及礼仪教育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但足以代表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如何吸纳其中的营养精髓,以救现代教育之失,使教育回归人性和理性,是国学要面对的长久话题。

国学首重人格塑造 张晓震/摄
  养正教育就是智慧教育
  北京孔庙国子监,9月12日,成贤国学馆开学的第一天。这天上午,新老学员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加了每年一度的祭拜先师孔子的入学典礼。老师和孩子们身着汉服,像古人那样行拜师礼……场景真让人觉得有点时光倒流的感觉。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皇帝举行国家祭祀孔子的场所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最高学府。两组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把成贤国学馆设在这里,可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馆长纪捷晶女士告诉《教育》旬刊记者,目前成贤国学馆针对各种年龄层,开设有经典诵读、国学高级研修、琴棋书画、茶道、太极拳、中医养生等课程,并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雅集等活动。其中针对幼儿的主要是经典诵读,包括低年级的《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孝经》;高年级的孩子则学《论语》、《大学》、《诗经》以及少儿茶道等课程。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把握其要旨、吸收其精华是国学教育首当其冲要面对的问题。
  对此,曾任教于此的申老师引用古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即,人之初的启蒙首先应是“养正”教育。
  养正教育是指在孩子们初次迈进人生第一课时,就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原则、方法,学习做人。
  申老师说,传统文化很注重“人”的教育。《弟子规》中,“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孝悌”、“谨信”、“爱人”等理念和“学文”的先后顺序是一目了然的。《孝经》更是把“孝”作为德之根本。《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所有的教化也是教人向善。
  申老师说,相比于教人如何聪明的知识、技能教育,养正教育才真正称得上是智慧教育。
  然而,曾几何时,“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语言教育”和“识字教育”开始代替“德育”成为家长自觉不自觉对孩子教化的首选,从而使“养正教育”不足,自然导致斜枝横出。近年来,一些普通和中职学校频发的“辱师”、“殴生”等种种事件表明:舍德而单求知识技能的教育实在是取小聪明而舍大智慧。学生聪明是聪明了,但学校却随时都处在“大乱”边缘,这种情况下,当老师也是很难的。
  而有些“小聪明”的父母,也在教孩子如何对付老师,如何和同学相处不吃亏,如何劳动偷懒耍滑,如何打别的孩子等等。这实在是见识浅短的表现。小聪明和大智慧由此区别出来。
  《孟子》有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者,正气也。传统的儒家伦理正缘于此而把“修身”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童蒙教育如何教,值得深思。
  传统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弟子规》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孝经》里更是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道教育在传统文化领域是最基本的。我们要吸收传统文化营养,孝道教育是重中之重。
  然而,我们的现实却不容乐观。据悉,在成都一所学校关于“孝”道的一次实践活动中,当孩子们蹲下身子为自己的父母洗脚时,很多家长都落了泪。有的家长还很不习惯。在家长们“受宠若惊”甚至感动的背后,应反思的其实正是家长和学校,他们并没负起日常教育的责任。
  有分析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下,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中,很多家长都宁愿自己多受苦受累,也不愿让孩子吃一丁点的苦。结果衍生出一些自私、懦弱、经不起挫折、不愿承担责任等具有人格缺陷的公主、少爷们,个别孩子甚至对父母采取暴力等极端手段。
  据上海2009年1月22日的《新闻晨报》载,80后男青年曹路在父亲的资助下远赴澳大利亚留学,通过网络游戏认识了浙江某市的女青年阿芸,曹路回国后对阿芸一见钟情。但这段恋情却遭到曹路父母的极力阻挠,他们认为阿芸与儿子“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在经历一次不愉快的争吵后,失去理智的曹路举起铁榔头朝父母头部一阵猛敲,父亲当场毙命,母亲则身受重伤入院急救。事发后,曹路还伪造现场并报警,不过最终仍被警方识破。
  这场人生悲剧发生后,不少人将此归罪于“80后”的自私、不懂得感恩、不孝。但也有学者指出,迷失的家庭教育才是“罪魁祸首”。
  原来曹家家庭颇富,而做生意的曹父和曹母对儿子一贯百依百顺。2006年,父母花了数十万元资助曹路赴澳大利亚留学,曹路入学后没多久,父母又为他购置了一辆名牌轿车,这让曹路在同学面前异常光鲜。2007年曹路经历了一次生意场上的失败,内心异常沮丧。恰在此时,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姑娘阿芸,在阿芸的开导下,他逐渐从投资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找到了自信和对生活的热情。
  然而父母竟然以女方是“外地人,家境普通”为由对曹路的选择明确表示反对。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父亲居然以“拿铁榔头敲自己的脑袋”这样的“苦肉计”逼孩子放弃自己的选择。在失去理性的环境下,严重后果因此发生。
  上述案例不仅说明了家庭在孩子孝道教育中的位置,也暗示了孝道教育如何与时俱进的话题。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完全照搬传统的“唯父是从”已很难行得通。其实,传统的孝道教育也并非全是要求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图去学习和生活,如“二十四孝”那样走上极端,不仅虚伪之至,而且也是行不通的。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其实还是主张“亲而教”的。只是相较于现代教育奉行的理念,显得重“情”有余,而尊重、平等不足。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也不能越权替代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要影响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赢得的权威和孝道才是最巩固、最持久的。而学校教育所承载的,也只是将心比心,教育学生凡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父母而已。
  可见,面对诸多新因素,传统教育中许多内容确实面临与时俱进问题。
  国学教育火爆的背后
  北京成贤国学馆开学仪式上发生这样一件事:在别的孩子都在家长的带领下忙着报名登记、领换衣服时,4岁的亮亮(化名)却靠着墙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我要回家。”这让亮亮的爸爸妈妈很窝火。
  亮亮的爸爸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亮亮很贪玩,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做什么,后来发现并不好玩,于是不干了。
  据了解,类似亮亮这种情形的每年都有,教师的做法是顺其自然。该国学馆的一位负责学生启蒙的老师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曾经有一个孩子虽然被父母强行报了名,仪式也参加了,但却不愿进班上课。结果就是,学生都在屋内诵读经典,只有这个孩子一个人在教室外溜达。
  面对这样的孩子,你很难说他对经典了解多少,当然更谈不上有什么认识。
  一位来自国子监中学的初中生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他们学校平时也有这方面的教育,但他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是很多,虽然参加了仪式,但他是以课外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谈及国学,他所知道的只是孔子名丘,字仲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等而已。
  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道大餐,如何吸收,孩子们其实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因为,他们大都由家长送来。而这些送孩子来接受国学教育的家长中,有的是因为一直就钦佩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里面包括外国人;有的则是受电视等媒介的影响;还有的则是因为偶尔听了国学班的讲课,觉得不错;情况各不相同。至于孩子能吸收多少,家长们自己心里也并无底。
  可见,国学火爆的背后,更多是家长等成人的推波助澜。至于孩子,他们大都是被卷进国学漩涡的。即使有兴趣,也是后来的事情。
  从上世纪90年代泛起国学热到今天,已然10多年过去了,从各种国学班、读经班毕业的学生已然不少。那么,这些熟读《弟子规》、《论语》的孩子们究竟吸收了多少国学营养?他们与别的伙伴有什么两样?
  谈及此,一位老师的话也许很有代表性。他说,虽然孩子们不能全然明白所背诵的内容,但不管是《三字经》、《百家姓》或者《论语》,中国血统的人对于自己的东西都有一种情结。对于小孩来说,最先的是让他们发声,让这些经典融到血液里面去,今后在待人待物,在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经典里面的东西就能直接从脑海里跳出来。同时,诵读经典对孩子们的记忆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一位家长说,她的孩子学《论语》三个多月后,变化就已经非常大,开始替别人着想了。
  国学馆的一位老师说,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习三个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身上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不再自我,记忆与理解力也有所提高。
  这位老师介绍说,4—13岁是最适合学国学的年龄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理解能力较为薄弱,依赖父母之处尚多,心性纯净,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这期间学习国学,可以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并趁其心性纯净时,让其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思想中,开阔心胸,端正品行。
  不该丢掉的礼仪规范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讲如何做人,就是讲如何做事。如何做事就涉及到社会法则,涉及到礼仪教育。
  成贤国学馆的申老师认为,与父母教会孩子坐、站、走不同,学校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坐、站、走,则属于社会或文明法则,即传统文化称之为“洒扫、应对、进退”。
  “洒扫课”就是“整理课”,即如何整理地面、环境、文具、用品、自己的衣着、仪态、表情等。“应对课”就是“说话课”,即和不同的人怎么说话、沟通,声音要多高,如何才得体等。而“进退课”就是“动作课”,即如何应对取予、升迁,讲求仁义礼智信等等。
  据说,在《论语》里,孔夫子的学生子夏,就是从这几方面开始教学生的。这在朱子的《四书集注》里也有说明。
  如何做到“洒扫到位、应对适当、进退有度”?就要靠“文”来“化”。“化”的过程就是礼仪教育的过程,也是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
  可惜的是,祖宗的宝贵遗产经过历次运动的冲击,今日已然黯淡不少。如今在我们大中小学的校园里,也很少见到师生之间见面鞠躬问候的场景了,有时甚至招呼也懒得打了。反观我们的近邻如日本和韩国,倒是继承了我们老祖先这方面的优良传统。
  日本学者加藤嘉一在一篇《中国学生为何没礼貌》的博文中,讲述了他2004年初到北京人大附中教日语时的情景。
  一天傍晚放学后,加藤与一位中国籍教师在该校高中楼一层大厅边走边聊,而旁边的学生有的大声聊天,有的吃零食,有的忙于谈恋爱,几乎没有一个学生理他们。忽然有个女生边跑边向他们摆手打招呼,但也只是快速说了句:“拜拜!”没想到中国籍的老师说:“那是马来西亚的留学生。”
  于是加藤问中国籍老师:“中国学生怎么回事,面对着老师,怎么连‘再见’都不说?”中国籍老师回答:“现在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忙他们自己的。”
  加藤先生说,如果在日本,这种不懂得礼仪,或者懂得却不执行的行为是会被处分的。一次会被警告,两次以上会被认为“素行不良”并影响学业成绩。多次不改,家长就要被叫到学校,跟班主任、孩子一起“三者面谈”。依然不改,就有可能被开除了。在日本,学生至少要对老师说“再见”,基本规则是带着鞠躬,最好的姿势为45度。不仅对老师,对师兄、师姐也要那样,当然,师兄师姐对师弟师妹也一样。
  说中国是礼仪之邦,相信没人反对,说中国的学生缺少礼仪教育恐怕异议者也有,但说中国中学生普遍礼仪方面的表现不如日本、韩国的中学生,恐怕异议者就不多了。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丢弃了传统教育好的这一面。加藤的博文的确引人深思。
  如何操作成关键
  国学课的开设其实多年前就有,早在1995年,北京大学就曾经尝试“文史哲学综合试验班”,但结果却因效果不理想而低调结束。但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种国学班、读经班层出不穷。2003年,以培养国学大师为目标的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亦开班。而据说在昆明、湖南等地一些农村,曾经出现过“私塾”。
  正如任何一道大餐一样,能否吸收营养不仅取决于食者的脾胃,更取决于厨师以及厨具。
  比如说国学启蒙教材的选择、教师队伍的配备。据了解,在目前很多国学馆,教材的选择并无标准,教师的来源更是五花八门。事实上,中国作为有着5000年传统的文化大国,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选择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胡适为青年学子开列国学必读书单,“一不小心”就开列出上千部典籍,为此还受到梁启超的讥评。可梁启超斟酌再三,也列出30部典籍,还一再称不能再少了。
  与教材相比,从事国学教育的很多老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方面的训练,对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更是知之甚少。他们有的只是凭着对传统文化某些方面,如茶道、古琴等“知之较多”而被聘请。《教育》旬刊记者就曾在某国学馆看到过教师对一个哭闹的孩子进行威胁的情形。
  由此看来,如何将纷繁浩杂的国学体系用现代的方式传授给孩子,并让他们有效吸收,其挑战不言而喻。
  链接:“国学”由来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这样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又有“文化寻根”热,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遂至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0:24 , Processed in 0.0839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