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身边的国学 | 本刊记者 储晖 张永生 | | 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站的墙壁上,《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以书法作品的形式被刻写在了艺术陶瓷上。来往匆匆的人们无形中都会放慢脚步瞟上一眼,等车的人则干脆驻足于此,饶有兴趣地看着这面别具特色的墙壁,更有人情不自禁地诵读出声。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北京最富文化底蕴的地铁站里,透过一面墙,人们与国学不期而遇。
校园里的“国学墙” 储晖/摄 国学不应“被发达”
在北京某房地产公司打工的王丽天天都要乘坐地铁。王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在写字楼里的工作很紧张,压力很大,感觉自己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每天下班后,到了这儿都不由自主要停下来,默读一下《三字经》,绷着的神经好像真放松下来了。
王丽说:“这些文字好像给了我一种安静的力量。透过这淡淡的墨迹似乎触到了国学的某些东西,我不敢说我完全能领会它的内涵,每个站在这儿的人对文字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感觉古人的包容与智慧无所不在。这堵墙的确能让我的思想变得纯净些。”如今的她把《三字经》已经背得差不多了。
李剑是一位初二的学生,他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每天上下学的时候他都会看一眼《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可惜有些繁体字和隶书让他认不准,就回家上网查询。当记者和他交流时,李剑颇有体会地说:“我觉得《千字文》比《三字经》什么的写得都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开篇这一句话听着就很美,很有气魄,很吸引人。”
在人们的视线之内,类似于地铁站文化墙这样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并不少见。如果在互联网上输入“国学”二字,瞬间就能出现数以万计的相关条目,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国学正在蓬勃发展。
然而,北京青年报2009年6月刊发的一篇文章使人们在被国学“包围”的氛围中惊醒。这篇名为《曲阜:难念的孝经》的文章,称3位大学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孝文化发源地——曲阜2000多个家庭的1186位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到的数据是:这些老人中,与儿女分居的占72.2%,三餐不饱者占5.6%,衣衫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足者占90%……孝乡不孝,举国哗然。
很多人的忧虑还体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就一直提倡传统美德教育,可在很多场合,人们经常对未成年人的一些行为不禁皱起眉头,一些孩子的粗俗言语和对社会的冷漠常令成年人惊出一身冷汗。
目前的国学距离我们的理想目标还有多远?国学教育的前景究竟如何?不论国学被炒得多么热闹,也不论国学教育“被发达”到何种地步,这些问题都已经到了不得不思考的境地。
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但人们对国学精神的吸收却似乎并不令人乐观,面对希望与现实的霄壤之别,很多人不禁发出“国学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的感慨。
拉近距离的辩证之思
关于“曲阜不孝”的调查,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会长栾传大先生说:“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地方拥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等于那里的人们自然地具有了高尚的伦理道德素质和觉悟。只有开发利用这种优秀文化精神资源,扎扎实实地进行养成教育,才能使其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得以弘扬与光大。”这是对拉近国学与我们的距离的辩证思考。
而对很多未成年人言行与国学精神相背离的现象,有专家指出,国学中包含的营养,比如传统美德的传承不可能一蹴而就。
客观上说,国学离我们的远与近,取决于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接近和吸收国学中的营养,以使这些精神内化为现代生活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取决于国学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登场,并被人们在实际意义上所接受。
那位每天上下学都会看一眼地铁站文化墙的李剑认为,文化墙应该更多地延伸下去。让每个人都去读读经典,接触先哲的智慧结晶。更多的人也认为文化墙的形式给人们创造了一种亲近国学的机会。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国学通俗地表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纵观近年国学传播状况,人们发现,国学离我们其实是越来越近的,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精神层次上的国学。
从形式上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包含中华民族精神的石碑文化、广告文化遍地开花,各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精神层次而言,当年于丹通过电视媒体在《百家讲坛》上为观众讲述《论语》心得,开启了一扇通向儒家思想的门,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儒家思想的魅力。
易中天、于丹等人将悠远的传统文化带向大众,将高深的《论语》、《庄子》等知识介绍给了老百姓。他们的解读可能会和历史有点出入,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本来。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丹本人面对各方质疑这样说到:“在电视屏幕上我只能选择一种办法,就是道不远人,温暖人心。让它能以最切近的一种现实的、朴素的、生活中可以还原的哲理去进入每个人。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对《论语》的批判已经很多很多了,我觉得在今天建立我们对国学的信念,建立对它一种朴素亲切的认知,比提出来这种学理考据和批判,应该更切实一点。这就是我的出发点。”
正如于丹所言,媒体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果说人们对食物的“色、香、味”有苛刻的挑剔,对于国学这道营养大餐,更是众口难调。国学的研究当然越深入越好,但是怎样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们更感兴趣,从而真正吸收其精华,这才是我们应该更多去关注的。
纵然有人对“于丹式国学解读”持有异议,但绝大多数人对这种联系古今、通俗易懂的国学吸收方式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渐入佳境
从2004年试点到2008年正式启动,再到现在,经典诵读进校园在江苏已开展得如火如荼。江苏省宿迁市某学校周围有很多住宅小区,每天大课间2000多名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场景,总是能吸引周围的路人及学生家长驻足观看。学校语文教师陈学芹说,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样的经典诵读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因此诵读时,有很多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学校周围,就为了感受一下这种书声朗朗的感觉。
毋庸置疑,经典诵读对学生读书习惯、理解力的提升都有所裨益。宿迁市曹集初中语文教师朱环认为,经典诵读进校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热爱读书,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形式应该多样,否则也许会适得其反。对中学生来说,让他们死记硬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用老师的讲解结合生活经历来让学生感悟,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江苏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认为,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靠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要博览群书,特别要读经典。探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影像和书中文字相比较来阅读经典,好的影视作品为我们快捷吸收经典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它与学生的诵读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期望地域性学派
中国的国学在世界上受到史无前例的青睐,向往中国、学习汉语已形成时尚潮流。对比产生思考,国内外对国学营养的吸收方式应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国学中糟粕必定不少,否则以此为价值体系的封建社会也不会腐朽崩溃,但既然国外都在学习中国的国学,则又说明国学中必定存在对现代社会有益的元素。邯郸学步的教训我们已经有太多,真正该做的是批判继承。
栾传大说:“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中为主,中外结合,古今贯通,繁荣发展的战略,挖掘、整理、建设经典国学宝库,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
关于国学发展和国学教育的实际操作问题,专家学者的意见其实相对集中。就国学的发展而言,山西文瀛书院卫方正院长的看法是:除了国家的支持,国学的研究和推广需要有一支具备国学功底、有纪律性和责任感的传播队伍出现,群龙无首肯定不行。就目前来说,组织一个全国性的国学研究与推广机构不大现实,也没有必要,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国学,最好是能够出现地域性的“学派”。作为一名坚持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的实践者,卫方正们正在积极寻找时机促成当地国学学派的出现。
在国学教育的实践上,专家普遍赞同取法中西、简化形式、选取现代社会需要内容的教学形式。事实上,在各地的国学教育课堂上,富有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也因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而成为人们的共识。
有学者曾对国学振兴之趋势作出预言:“国学必然会复兴,其途必也曲折,历时必也长久。”时下的很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国家提倡,环境允许,国学及国学教育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我国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观念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些事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学就在我们身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