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经典作品的潜在之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8 21:4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揭开经典作品的潜在之美
  《名作细读》(修订版),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综观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无效的解读比比皆是。令人悲观的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基于此,孙绍振用微观分析的方法巧妙道出了经典文本的解读之道。
  ■天津市复兴中学 吴奇  
  面对经典文本,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但是,如何进入文本内部,揭示蕴藏在文字深处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奥秘呢?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中,用微观分析法向广大语文教师示范了今天我们该如何解读经典文本,如何发现文本背后的意趣。
  分析还原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揭示矛盾,然后才是如何进行分析
  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从方法论来说,分析的层次递进是无限的。只要是作品,无论多小,都可以分析。
  许多语文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作品分析上,而分析的有效性却令人质疑,原因在于当下流行的文学和语言学观念,远远落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成就之后。分析的方法是错误的,从表面到表面,大多是平面滑行、印象和感想的泛滥。阐释结果不是从文本中分析出来的,而是从作者的阅读经验、优势记忆中溜出来的。
  孙绍振认为,分析文本应该针对原本统一的对象,揭示其与外部的矛盾和差异。而分析作品的深层含义,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矛盾,提出问题。没有矛盾,就不能提出问题,自然也就不能摆脱被动。一旦陷入被动则无话可说,只好把肤浅的赞叹当分析,这其实是对经典文本的亵渎。
  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和中国经典文本里的花木兰一样吗?如果没有对比分析,就会造成一种印象:两个形象是一样的。传统观念认为,英雄就是保家卫国会打仗的勇士。细究文本,《木兰辞》中只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句是写打仗的,其余是写参军之前的准备,行军、宿营和归来的欢乐。准确地说,花木兰是为家为国承担责任的女英雄、一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
  抓住文本的核心,就能一窥文章之妙。而要真正分析出深度来,还应从分析关键词入手。首先辨认隐藏在人物个性中的潜在词语。然后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规范的意义,再把它和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分析,找出矛盾,予以深入分析。同时,解读文本也要“去蔽”,即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木兰辞》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重构了一种与传统不同的“英雄”的概念。
  让人物心理“出轨”,进入熔炉中锻炼,在冲突中人物心理就会显露出来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小说分析通常都以情节、人物为中心的。但孙绍振质疑这种流行的分析方法:只涉及情节的现象没有揭示任何情节的内在规律。其实,许多当代小说的情节并不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环环紧扣的。环环紧扣的小说分析范式,长期束缚着教师的想象力。一旦离开了这种范式,就没有别的分析门路。
  小说的核心是高潮或突转。至于开端、发展和结局倒不一定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19世纪后如契诃夫、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强调生活的横断面,结局往往是被省略的。“突转”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人物情感和感知的饱和点。教师要学会欣赏小说艺术,应该抓住人物心理“突转”的临界点。对于“突转”,孙绍振有更为深刻的解读:对于一个有意思的情节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外部事件的突转,而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幻。外部事件的“突转”,只能吸引读者一时,获得长久艺术魅力的还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突转”。
  阅读《最后一课》,一些读者会想到更为深广的心理奥秘:对某些自然享有的权利、感情,人们往往并不觉得可贵,倒是在失去的时候,才觉得无限珍贵起来。这就是内在情感得到充分表现的特殊效果。
  孙绍振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也间接道出了小说艺术的根本奥秘在于借助情节,把人物心理打出常轨。其实,著名作家大多倾向于在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的“错位”上做文章。不仅如此,作家们还让人物进入超越常轨的“第二环境”。而让人物越出常轨有两种,一种是进入非常规的现实境界,比如给人物换环境,这种做法最常用的就是把人送到异国荒岛上去,让人物感觉的层次、条件、情境、氛围逐步递增地显示给读者。
  另一种是进入非常规的虚幻世界。作者设置的虚幻世界往往带有假定性,把人的心理放在假定的熔炉中锻炼。假定性的境界多是超现实的梦境,在这方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普通的人变成一只大甲虫。但是,不管这熔炉多么怪诞,试验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小人物的孤独感”却完全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用心灵镜头捕捉人物情感的着迷点,从多维角度透视出主人公的心理波澜
  孙绍振在书中指出,分析人物应从人物的独特情感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开始。情感有独特的逻辑性,不但作家不能任意左右,就连人物自身也不能随便改变。对小说家来说,最危险的事情是以理性逻辑代替情感逻辑。同样,对教师而言,以理性逻辑代替人物的情感逻辑亦是危险的。当学生用理性逻辑去苛责作品时,教师应该用情感逻辑来回应,而不是用“多元解读”来遮丑。
  人物的情感逻辑是在分散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神龙见首不见尾。正因如此,对于一个缺乏经验的教师而言,是很难从作品中找出情感逻辑的内在逻辑的。其实,找到人物情感的独特逻辑,最起码的方法是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开始研究,在对比中人物个性就会鲜明起来。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分析人物时,因在观念和方法上不讲究,故常在人物的外表、外部动作、经历上做文章。而外部的表现、经历乃至外部的特征都是肤浅的,充其量只能成为人物性格的某种外部特征,相对于内在逻辑是可有可无的。抓住潜在的心理错位,才能出彩。《西游记》中最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人物不是沙僧而是猪八戒就源于此。
  作家为了把人物写活,常常把人物着迷的那一点加以强调。这个着迷点常常是很隐蔽的,但恰恰是人物情感逻辑的起点。我们若能把人物着迷点找到,就不难按其自身的逻辑把它推演出来。人物越是执迷不悟,越是生动。分析越是抓住这一点,就越可能深刻。鲁迅笔下的阿Q的着迷点就是对失败的麻木和对自己的欺骗。其执迷不悟的程度越是强烈,性格特征就越是鲜明。
  抓住人物情感的着迷点,就是找到了人物性格的逻辑起点,有了这个起点,就可以高屋建瓴地构筑出人物性格的逻辑过程。除此之外,还要分析人物的感觉和知觉,即在着迷点作用下变异了的一系列感觉和知觉,以及和感觉知觉联系在一起的想象、行为、语言、回忆、动机等。分析不到这个层次,人物仍然是没有血肉的幽灵,学生仍然无从感知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幻。
  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青少年的经验产生距离,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教育经验
  艺术性散文的生命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如果在这一点上含混不清,就失去了欣赏的前提。
  阅读《背影》,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不理解,与他们缺乏物质极度匮乏的生活经验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审美素养,分不清审美价值和实用功利价值。面对学生的质疑,谁能从理论上来回答呢?
  孙绍振在书中指出,实用价值是一种理性,主要讲理性的善恶,遵守交通规则是善,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恶。而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感贫乏的叫做丑。情感的审美和实用价值并不成正比,有时,恰恰是成反比的。越是没有实用价值,越有情感的价值,反差越大,越是动人。
  《背影》是抒情散文,并不是以实用价值动人,而是以情动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但是,父亲执著地要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感情之深。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却了自己不雅观的姿态,越流露出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的情感。
  当学生把《背影》的精华当成糟粕的时候,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不仅是对教师美学观念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思想方法的考验。其实,真正读懂经典文本,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要真正把文本解读得深刻,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学养,还要有微观分析的硬功夫。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4日第8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6:32 , Processed in 0.0794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