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勋:不可言说的心事——谈《四郎探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1 14:5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蒋勋:不可言说的心事——谈《四郎探母》

  从小在台湾随父母看国剧,当时的国剧,大都隶属军中剧团,每逢节日,都有一些演出,供民众欣赏。记忆中,常常看到的戏码,并不多见,总是几出老戏,看来看去,连孩子时代的我,都觉得有些厌烦了。例如,每逢国庆或领袖人物的寿诞,总是演《龙凤呈祥》,我稍稍长大之后,就对这种应景应酬,或者为了政治宣传、粉饰太平的戏,有一种反感。记忆中,常常演出的戏目中,还有一出,就是《四郎探母》。小时候看,其实不是很懂,先入为主地认为,《四郎探母》就是一部宣扬“孝道”的戏,因为战争,和母亲分隔两地,舞台上,一个长胡子的男人思念母亲,频频挥泪,痛哭失声,小时候看,也觉得有一点夸张。我坐在母亲旁边,看到杨四郎探母见娘,跪在地上,叩拜母亲,口中唱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看到母亲竟然也从皮包中找手帕拭泪,我是不能懂的。但是,这些记忆,也许是我开始关心以“四郎探母”或“杨家将”为主题的戏最早的开端罢。
  胡地衣冠懒穿戴,每年的花开,儿的心不开——其实真正教会我看懂《四郎探母》这出戏的,不只是母亲,还有服兵役时认识的一些军中的老士官们。在凤山服兵役的时候,我担任陆军官校的历史教官,从小在台北长大,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接触到和我的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群人。我住在陆军官校里,帮忙整理校史,在残破不全的资料里看到一个军事学校背后隐藏的巨大的历史悲剧。二十几岁,甚至不到二十岁的男孩子,与家人告别,在战争中死去,各式各样的战争,和军阀的战争,和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或者,搞不清楚和谁作战的战争。他们死去了,我要在校史上为他们立传。我在撰写他们的故事时,觉得历史的荒谬,觉得撰写历史的虚伪。感觉到疲倦而沮丧的时候,走到校园里,碰到一些老士官,他们站起来,“少尉好!”他们毕恭毕敬向我敬礼,他们的年纪比我大很多,脸上苍老黧黑、我觉得有些不安,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忽然听到他们身边的收音机唱着一句:“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我心中一惊,面前这些面目苍老黧黑,一生颠沛流离的老士官,他们的故事,仿佛就是杨四郎的故事,是战争中千千万万人与亲人隔离的悲哀与伤痛,不可言说的心事,都化在一出“探母”的戏剧中。
  我开始注意凤山黄埔军校的校园中,或者整个黄埔新村的眷村中,总是听到《四郎探母》,总是听到一个孤独苍老的声音,在某个角落里沙哑地哼着:“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我在整理黄埔军校的校史的同时,开始和这些在各个角落听《四郎探母》的老兵们做朋友,听他们的故事。一个叫杨天玉的老兵,山东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在山东乡下,连年兵灾人祸,家里已经没饭吃了,他的母亲打了一捆柴,要天玉扛着到青岛城里去卖。那一年他十六岁。扛着柴走了几天,走到青岛,正巧碰到国民党军队撤退,他说:“糊里糊涂就跟军队到了台湾。”我算了一下,他跟我说故事的那一年是1969年,距离他被抓兵离开家乡,已经整整二十年。他说:“杨四郎十五年没有见到母亲,我娘呢,二十年了,也不知道我是死是活,是到哪里去了。”另外一位姓张的老兵,四川人,第一次认识他,我问他的名字,他笑着说:“少尉,名字不重要。”我不懂他的意思,他也说:“不重要,不重要。”后来熟了,才知道他兵籍号码牌上的名字也不是他真正的名字,他说:“打仗啊,到处抓兵,军队都有一本兵籍簿,按着兵籍簿的名字发饷发粮发衣服弹药,要是有一个兵逃跑了,就抓另外一个人来顶替。”这个姓张的四川人,逃了很多次兵,又被抓去做另一个逃兵的顶替者,他于是养成一种玩世不恭的调皮态度,总是说:“名字啊,不重要,不重要,杨四郎,杨延辉,不是也改了名,叫木易吗?”
  是的,许多有关《四郎探母》的细节,我是通过这些在战乱中活下来的老兵读懂了的,知道了为什么这出戏可以历经百年不衰,在人们口中一再流传。以后因了历史的癖好,去《宋史》中找杨业的传,又找到郑骞先生有关《杨家将演义》一厚本详尽的考证,甚至,自己也做了不少卡片,准备写有关杨家将历史与通俗演义的对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那些老兵的脸,就忽然觉得一切历史的荒谬,历史上不会有一个叫作“杨天玉”的名字,整部黄埔军校校史中没有这个名字,但是他却是使我对战争的悲惨、历史的虚假认识最深的人,就像在整部宋代历史中,在宋辽交战的历史中,杨延辉是一个难以查证的人,但是,杨四郎却为空泛与满是漏洞的历史做了最真实的补充。
  从历史上来看,《宋史》中有关“杨业”的记录非常简略,这个五代时属于北汉的将领,在宋代统一之后,归于宋王朝,在雍熙年间,10世纪的初期,在一场战役中,全军覆没。《宋史》上除了继承杨业边地军功的儿子杨延昭(六郎)之外,并没有涉及其他子嗣的记录。因此,我们可以说,杨家将是从宋代以后,依据《宋史·杨业传》的小引,引发出了一套体系庞大的家族悲剧史。这一套民间口述历史,随着不同的时代而附加了当时社会不同的政治禁忌或政策,使杨家将的戏剧一再丰富,成为足以反映民间心事的伟大创作。关于杨家将中《四郎探母》这一部分的架构,可以看到隐藏着一种胡汉矛盾的基础原型。胡与汉,游牧与农业的民族,因为生产形态的不同,产生了在中国北方长期的冲突,战争也自然成为解决胡汉矛盾的要素,比较温和的时代,则尽量避免战争,改用和亲的政策。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基本原型,在《四郎探母》中被用作戏剧的骨架,杨四郎代表了汉族,在与辽邦(胡)的冲突中,全家惨死,父亲碰死李陵碑,大哥、二哥、三哥都壮烈牺牲,这成为胡汉对立、胡汉仇视的开始。有趣的是,这个四郎,在传统殉国的概念中成为苟且偷生的背叛者。杨四郎一开始就扮演了颠覆中国儒家“忠”的角色,他改名木易,娶了辽的铁镜公主为妻,夫妻和睦相处了十五年,生了孩子,唯一的遗憾,似乎只是思念母亲。
  把“忠”的概念移为“孝”的真情,《四郎探母》最初的动机其实已经违反了原来传统中“移孝作忠”的大正统。我相信,这出戏在清代产生,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清兵入关,努力调和胡汉的对立,从严厉的高压,到温和的怀柔,在舞台上,我们看到杨四郎与铁镜公主相敬如宾,彼此恩爱,似乎也就解脱了胡汉严重的对立,国仇家恨,一旦化约成“亲戚”,也就纳入夫妻的恩情,化解了族群冲突的严重性。如果《四郎探母》是清代官方的宣传品,这种宣传品是非常高明的。戏剧创作者抓到了人性的基础,使人有机会超越现实政治的对立关系,从“人”的本性出发,使“人”可以互助互爱,不被团体(胡、汉)的族群分化限制,有更阔大的,也更健康的伦理态度。
  铁镜公主是非常健康的角色,杨四郎的深情有极大部分来自这名健康女子的支持与鼓励。在《坐宫》一段,杨四郎的自哀自叹被公主发现了,是公主鼓励他,也用机智引带出杨四郎的压抑;在杨四郎透露真正的身份之后,铁镜公主的反应极复杂,这是自己深爱十五年的男子,这又是杀死父亲的杨家的子嗣,在政治对立、族群对立中,挑战了铁镜公主的选择,她也曾经愤怒地说:“报知母后,要你的脑袋。”在政治分离的时代,我们都知道,多少亲人家族反目成仇,用残酷的政治手段对付亲人,但是,《四郎探母》委婉地使胡汉对立缓和,聪敏的公主,体谅四郎思念母亲之情,也信任四郎一夜之间即刻回来的信诺,一切的行为只在一种对“人性”的信任,对人与人深情相待的信诺,所以铁镜公主偷盗了令箭,帮助四郎出边境,回家探母。
  在台湾与内地政治分隔四十年后,探亲令下,我在报纸上读到这一消息,忽然忆起那些军中的老友,不知道他们是否都在回家探亲的路上,在家乡的老家中长跪地上,或叩首于母亲的灵前,心中仍是那一句:“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是谁扮演现代的铁镜公主,成全了这些现代杨四郎的回家探母,这将是下一出《四郎探母》的戏中故事罢。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从法国回来,常去当时中华路的国艺中心看戏,看的仍然是《四郎探母》,仍然是已经年迈的老兵,好像不是因为心酸,而是因为眼疾,频频拭泪,台上杨四郎的戏词,他们每句都会,跟着唱。我带年轻的学生去看戏,学生们讨厌老兵,嫌他们看戏没有礼貌,台上一唱,台下也跟着唱,我心里却知道,他们已真正是现实中孤独悲苦、无家可归的杨四郎,只是学生年轻,不知沧桑罢了。后来有一阵子,不知道为什么,《四郎探母》忽然被禁演了,在政治恐怖的年代,众说纷纭,没有人讲出什么道理,却都在耳语着。不多久,又解禁了,甚至加上《新四郎探母》这样的名字。我赶去看,看到探母见娘一段,照样痛哭,照样磕头,照样千拜万拜,但是,拜完之后,忽然看到杨四郎面孔冷漠,从袖中拿出一卷什么东西递给母亲,然后告诉母亲:“这是敌营的地图,母亲可率领大军,一举歼灭辽邦。”我看了大笑,政治的情治部门,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害怕老兵想母亲、想家,在那个可怕的年代,想家都可以有罪。
  杨四郎的故事没有完,在人被政治扭曲的现实中,杨四郎必须是埋伏的情报员,负有谍报的工作,因此,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戏,忽然使人对杨四郎产生了空前的反感。杨四郎如果是为通报敌情而回营探母,他对母亲无深情,对铁镜公主也无深情,杨四郎就只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伪者,他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受人认同。我看到一些刚揉完眼睛的老兵,忽然离座,他们走出剧院,他们走进繁华城市的荒凉夜色中去,他们心中的杨四郎已经被政治污染了。为了政治理由而粗暴改动一出长久在人们心中形成力量的戏,其实是愚蠢的,在政治的粗暴过后,我们看到分隔四十年、五十年的亲人,在战乱之后,有一种人对待人的真情在慢慢恢复。在电视上,看到一名老兵跟着台湾娶的妻子,回到乡下老家,到了门口,泪流满面,无论如何也不肯进门,结果是台湾老婆大大方方进去,向一位苍老颤抖头发花白的妇人一鞠躬,说:“大姐,你不要怪他,他也是离开你二十年以后才跟我结的婚!”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场面总使我想起杨四郎,想起那些在战争中被迫害的人,不像西方那样懂得反抗迫害,不像西方那样用激烈的方式控诉战争,却用最委婉悲凉的方法诉说着人在战争中的苦难。
  《四郎探母》其实是一出反战的戏,它以人的深情对抗战争、政治的残酷。四郎要见母亲,是真情;四郎恨辽国,是真情;四郎爱铁镜公主,也是真情;四郎回家,见到元配妻子孟夫人,觉得心如刀割,满是愧疚忏悔,也是真情;杨四郎所有的真情纠结成他现世的矛盾,成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人们爱杨四郎,跟着他一起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飞”,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暗自觉得自己也有杨四郎同样的矛盾,在现实充满两难的矛盾中,只有更多自哀自叹的自责罢。
  杨四郎在舞台上以暂时的团圆结束,但是杨四郎的悲剧并没有结束,杨四郎的故事仍在世界各个角落,在战争与政治的压迫下,每一日每一日地上演着,在那些与亲人分离的岁月中,他们会永远懂得《四郎探母》深情的真义。
(原载1998年10月5日~10月6日《联合报》副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10 , Processed in 0.0995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