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应平:“无为而治”30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5 14: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谢应平:“无为而治”30年2009-11-30
   来源:上海教育    作者:臧 莺 沈祖芸



他时刻告诫自己,“心中要有爱,脑子要有思想,眼中要有人,耳朵要有声音,嘴巴要有余地,手脚要规矩,成大人,办大事。
从今年4月起,谢应平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为学生们开证明、做鉴定,成了他有滋有味的“日常事”。临近高考,复旦附中高三毕业班中已有近半数学生有了“归属”。这虽然不是办学的全部,却能带来快乐的成就。
谢应平是上海最年经的一批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这一,如今另三位已升为特级,而他却因走上校长行政岗位而依然放弃了“特级教师”的角逐,说他不愿意去抢教师们的份额。
平日里,谢应平很温和,可只要一讨论学生的发展,他便会像变了个人似地“据理力争”。虽说“无为而治”是他近30年教育生涯的处事原则,但“有为”与“无为”间的分寸与取舍却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
峰回路转,命中注定成教师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谢应平也不例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从小为人处事稳定低调,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对于科学的热爱。科学家这个字眼,在他的心中是如此的神圣,以至于时刻激励他为之奋斗。数学上的天分和不懈的努力让谢应平在中学时代接连获得奥赛大奖,崭露头角的小小少年似乎让未来的路显得分外光明。这时的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
然而命运却与谢应平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如果说成长于“学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让谢应平有了一个淳朴善良的价值观,奠定了他后来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理念,那么紧随其后的“文革”却让他的“科学梦”瞬间夭折。上山下乡时去了崇明县最苦的前哨农场,即使有“在吃苦中历练自己”的思想支撑,却依然难掩对于未来人生道路的失落和担忧。3年光景,一瞬即逝,科学之梦渐行渐远。
但是,上天在为他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却打开了一扇更为明亮的窗,这扇窗对于谢应平而言,是改变人生的命运之窗,更是任重道远的事业之窗。国家落实政策后,谢应平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短期班进行培训,并进入复旦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开始了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虽然在这段时间里患了甲肝,但这小小的挫折对于谢应平来说绝不是任何阻碍,相反,却成为激励他坚定自己人生道路的驱动力。1978年谢应平如愿以偿参加高考,成功考入华师大数学系,从而正式由体育老师转型为数学老师,并与复旦附中结缘。“成为数学老师其实与我小时候的梦想还是非常接近的,只是由一个人搞研究变成了与学生一起探讨数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更有意义”,谢应平的一番话让记者体悟到了他对于教书育人的热爱。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谢应平在培育学生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新的坐标,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谱写自己新的人生乐章!

“个性学校”铸就“个性校长”
一位复旦附中的学生,出于对农业的喜爱,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把中国农业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另一位有机会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则因不服从专业调剂,选择了第二志愿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复旦附中的学生,除了成绩优异,往往给人“有个性”的感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成了社会对该校学生特质的评价。
对于谢应平来说,相比之下他更愿意用“四气”来形容这所倾注了他半生心力的学校,那就是“大气”“灵气”“雅气”和“静气”。在谢应平眼中,复旦附中之所以能呈现“灵”“雅”“静”,其基点就在于学校有大气的氛围,而这也正是复旦附中的特质所在。作为一所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经验、主张学生张扬个性的学校,复旦附中在强调基础教育延伸的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的大气,是中学与高校的衔接,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独特的学校文化,造就了师生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的气质。落实到具体教育理念上,复旦附中的办学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高中”,培养“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为学生将来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与之相呼应的,学校逐渐形成了“以不变应万变,按教育规律办事,在稳定中求改革,在继承中图创新,坚持发展”的办学策略、“无为而治,依法办学、以德兴校,寓治于教化之中”管理模式和“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追求卓越勇于革新的精神,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百花齐放的局面”的文化特点。所有这些,又折射出了谢应平的教育智慧。
谢应平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图名利,但有个性”的人,因为只有为人低调才会被别人信任,有个性才有主见和思想。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真切切为师生服务,以管理和教书服务育人。正是本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他时刻告诫自己,“心中要有爱,脑子要有思想,眼中要有人,耳朵要有声音,嘴巴要有余地,手脚要规矩,成大人,办大事。”“非典”期间,他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亲自送学生入院,学生重病期间去医院探望;为了给教师创设更加开阔自由的发展空间,他很少在细节问题上制约教师;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家校互动平台,他不间断在校园网上发帖,与家长沟通教育经验,直接与家长通电话连线;他高呼“源于学生、低于学生”,挤出空余时间去旁听学生的演讲会、辩论会、入党审批会、班长竞选会,目的只是希望通过对照学生的话,考查自己工作的不足。在谢应平的眼中,只有深入师生、了解师生、服务师生,才能知道他们的需求,而学校最重要的使命,即是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服务”。
“学校不应该框定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应该教会他们自主选择。除此之外,就是给予他们全方位最充分的准备,而这就是服务。”在谢应平的价值观中,“服务”就是不求回报,而作为服务的过程——教会学生选择,其实就是个性的张扬。只有当学生知道了如何张扬个性,才会了解自己需要怎样的教育服务,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学校才不会迫使学生通过高升学率来提高自己的名声。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服务的宗旨。

“无为而治”,营造宽容的学校文化
如今的黄玉峰,作为一名享誉上海乃至全国的语文特级教师,已经是复旦附中的标志性人物。可多年以前,当他在松江出现教学事故,教育生涯差点结束的时候,谢应平用他的宽容之心,为他在复旦附中创造了新的机会,让他能够继续在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上贡献青春。进入复旦附中后,黄玉峰希望有自己的教学研究室,谢应平就专门为他建立“黄玉峰工作室”;他希望利用学校资源开设讲堂,谢应平就举行每两周一次的“名家讲坛”;黄玉峰申请特级教师,有人提出异议,谢应平又力排众议,帮其解释,从而化解了一场误会……因为谢应平知道,校长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只有给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脱颖而出。黄玉峰是一个缩影,是复旦附中教师的缩影,他们在谢应平倡导的“无为而治、宽容自由”的文化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无为而治”,是在复旦附中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成形、确立的教育理念,但它“始终欠缺概念上的强调”。直到2002年谢应平担任校长,他开始尝试总结、推广“无为而治”这一教育理念。但刚一提出,不解、质疑的声音便从校内外传来。有教师认为“无为而治”就是放任学生自流,对学校管理不闻不问,而外界则担心由此会因过于自由的校风而产生弊大于利的影响。那时的谢应平,只能用“论教育中的变与不变”来替代“以不变应万变”的主题,用“寓治于教化之中”来阐释“无为而治”的内涵。但即便如此,在内心深处,谢应平却一直坚信“无为而治”是适合复旦附中的,只是需要时间和实际行动来消除人们的不理解。
有青年教师向谢应平提出筹办管乐团的想法,他没有因为经费问题而推脱,相反,他创造性地筹建了全国第一个“校园基金会”,解决社团筹建的资金问题,以及贫困生学费、课题项目研究经费。如今,这个管乐团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上海之春”吹奏乐比赛第一名,并多次参加全国比赛。
在谢应平看来,这样的支持才是对于教师事业的支持,“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诸如老师上课迟到、监考时分心、学生校服不穿等细节,而忽略了学校整体文化的建设。”对于这些细节,谢应平更多地是采用“无为”的做法,用规章制度固定之,如果师生没有遵守就个别提醒一下,而不是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强调,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相反,他创设条件,让部分教师与复旦大学的教授住在一起,“日夜谈教育”;让教师下班时把实验室的钥匙交给学生,不用实验室的使用时间来约束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自由的环境才能使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宽容的文化氛围中,卢元、过传忠、步根海、张大文、黄荣华、王白云等一批教学名师涌现了出来,复旦附中学生被世界知名大学提前录取的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
谢应平一直强调“要知晓教育的规律,按规律办事”,而关键在于校长必须有独立的思想和主见,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他提出“以不变应万变”,校长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变”与“不变”的关系。在谢应平看来,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服务”。抓住了这个“不变量”,学校又明确了德、智、体等各方面的教育目标。在德育上,学校把生命教育作为主题,同时推进诚信教育,培养协作精神,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智育上,学校加强课程设计、师资培训,课堂上抓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强调计算机、网络及外语的学习;在体育上,加强体能锻炼、体育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社会。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曾把“治校”分为三个阶段:人治,即以权力、个人魅力以及义气来治理学校;规范化治理,即把使用规章制度作为主要方式;超越规范化治理,即用文化来引导。在谢应平眼中,复旦附中所倡导的“无为而治”就是用文化来引导,为学校创设一个自由、大气、个性化的氛围。虽然这并不代表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但作为一张理想中的蓝图,这先于行动的意识,对于复旦附中而言已经形成优势。它所带来的氛围既体现在复旦附中学生的自信山,也萦绕在谢应平面对退休的平和中,“一所好的学校,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去留而改变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因为复旦附中靠的是文化、是制度,是‘无为而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29 , Processed in 0.0593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