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一直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规范,在言谈举止方面一定要适应社会道德规范对学生的总体要求。“学生要像个学生的样子,你流里流气的,看着很不舒服,说话呀…各方面…;走到集(市)上,人家会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衣服斜挎,领子斜着哩,那不成。学生不上学便罢,既然上了就得学成个人,就是各方面都要像个学生的样子。”(教师访谈) 正是基于上述看法,赵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是能听话、学习好的学生,而文明礼貌差、不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则是她最不喜欢的学生,差生则指基础知识缺乏,不专心听讲或智商较低的学生。赵老师认为,学生由差向优转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行为规范调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教师的鼓励表扬。在教学中要关心差生,在提问中要多问差生,对他们的进步要特别关注,通过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恢复他们的自尊心,差生就可以赶上好一些的学生。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纪律,纪律抓好了,学习也自然而然地不成问题。 赵老师认为,贫困农村地区小学生有其特点,“这里的学生适应了棍棒教育,原因是家里的父母亲不好好说,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认为是打他才听话,不打他就不听话。现在你老师说多少他就不听。”“有些学生你说一百次不如你打一棍。现在我也适应了。比如这个学生犯了错误了,说多次他不听你打一顿。那个学生和他犯一样的错误,我想着他应该改正呗,他可不改正,偏要等到老师也打他一顿,他才改。你说这样的学生你怎么办呢?但是打的时候你要注意方式方法。” (教师访谈) 在此,赵老师的实践知识又表现出它矛盾的一面,尽管她认为有时候对学生的行为校正需要用体罚的方式来进行,但她同时也表示“反正我觉得教师打学生也不应该,有时候我这样的错误犯着哩,但是我认为这绝对不对,打学生本身不对。”“我告诉他们你们甭不听话,要好好学习,要不打了你我个人也觉得不好意思进教室。”“不对是不对,但我们学生的特点,有的你不打是真的没办法,他根本不听。”(教师访谈) 总之,赵老师采取了一种家长式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来调适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照顾学生的心理与情绪,期望把自己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更期望学生在行为规范、道德品质方面符合自己的要求。正是出于这种“望子成龙”般的心情,在对自己的行为采取了一种理智上反对但情感上认同的态度。虽然这种做法并不是自己所满意的,但是赵老师认为合目的性的手段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 赵老师对于规范的强调,也表现在她对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赵老师所在班级的教室后面,一个作为垃圾箱的纸箱放在墙角,簸箕靠墙放在纸箱后面,扫帚柄向下整齐地靠在墙上。墙报的内容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讲桌上罩着一个天蓝色的布罩。在访谈与教室观察期间,我发现,赵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的课桌上是最为整齐的,课间还有学生在教室与走廊内洒水。 在访谈中,赵老师认为,一个噪杂、混乱、喧闹的教室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教室。而且她认为教学环境并不仅仅作为一个客观的东西而存在,同时它也是整个教学情境脉胳中重要的一环。 班风——主要表现在学习、纪律、卫生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我想卫生是基础。卫生搞好,有一个好心情,要不你教室里乱七八糟,人没心情学习。这是我的看法,我就是做什么事情,放得整整齐齐,乱七八糟的,我就没兴趣,这里也看不顺眼,那里也看不顺眼。所以我给他们这个班订的纪律,第一件事就是抓卫生,卫生可以说这学期基本上抓好了。他们的笤帚拿来后我都是亲自扎,扎的目的,让他们受教育。学生们会想,老师来亲自给我们扎笤帚哩,我们应该把教室的卫生搞好。平时上课,桌子底下有掉的纸、馍渣,我看见了就要把它捡起来。(教师访谈) 有个好的环境,人才有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才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我这个人觉得,即使房间的摆设不好,干净一些,整齐一些,人的心情也会好一些。我记得我小时候,父亲让我扫院子,用小笤帚,院子特别大,石子院,石头缝里都得扫得干干净净,扫不净就让我扫二遍,二遍扫不净扫三遍。说不上来是否受此影响,我现在扫地各处都扫得净净的,对学生要求也这样。校门的台阶,砖缝都得扫得净净的,校园也像一个家庭一样。 (教师访谈) 由以上可见,赵老师对于教学环境的实践知识的内容是,环境以整齐干净为要,注重规整性。显而易见,她的这部分知识来自她的个人经历、先前经验与其个性特征的混合作用。 由于持续的接触,加之同为女性,年龄、经历、婚姻情况都有相近之处,因而在访谈中赵老师很快把研究者当作可以交流的朋友,并很自然地谈及了她过去不少历史。 赵老师认为自己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有一点稀里糊涂,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在就业初期,很吃了些苦头。当初认为自己学习不错,教小学应该没有问题,但后来一接触实际才发现,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实践经验是根本无法胜任这个工作的。赵老师认为,是在父亲的帮助和传授下,她才慢慢适应了这份工作。因为她的父亲也是老师,在她起步阶段对她帮助蛮大的。 赵老师说,父母从小对她进行的是比较严格的教育,像说话、做事必须规规矩矩,有礼貌。一个人应该随时严格要求自己,把该办的事办到尽善尽美。任何事情都要主动办在前头,不让别人说。这些教育,逐渐形成了赵老师严谨干练、注重个人行为习惯、要强好胜的性格。 个人的这些性格,明显地影响了她对班级的经营管理。例如她多次强调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特别注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和文明行为的塑造。她的学生似乎也都像她一样,开始注重个人的行为习惯与环境卫生,同时也有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 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教师,赵老师十分自信,认为“自己的课上得虽然不好,但学生们掌握了我教给的就行了,我的学生成绩好着哩。”(教师访谈)她认为教学最重要的要把握一点,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双方的适应,双方要配合好,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更要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至于这些经验的成长,赵老师认为一是源于个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摸索与修正,一些则来自做教师的父亲的传授,以及与任高中语文教师的丈夫的经验交流。但赵老师也特别提到,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之间的经验分享很少,极少或基本未对她的经验成长构成影响。至于到师范接受的专业训练,赵老师认为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帮助不大,她认为并没有真正学到多少东西。而一些优秀教师的教案等文字资料,赵老师认为因与本地实际相距太远,因而不存在模仿实施的可能,也不是很大。 因有过较长时间担任民办教师的经历,赵老师对目前这份工作显得较为满意,对个人收入情况也比较满足,认为自己已经习惯这份工作,今后不会考虑转换职业。虽然她也有进一步加强专业培训的愿望,但认为可能性不太大,加之时间和精力缺乏,故而对此的积极性也较低。 1.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有经验的教师持有个人实践知识,它始终非自觉地运作在教师的整体教学实施中,并形成了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观念与教学风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持有的这些个人实践知识,不是以条块状的具体经验形式存在的,也不是直接可以具体表述与交流的。它们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完整浑融的状态,更多地包含在以教学流程的事件为主体的故事当中,通过教师对故事的叙述表现出来,并经由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共同构建而形成的。 克兰蒂宁(Clandinin)认为“个人实践知识”中特别强调的“个人”,在意的是教师主观的思想状态,因此常具有价值的、美学的与情感的特性。由此可知,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不完全是理性的,而是充满了感性与直觉之物。它明确存在,但又难以说清。教师可以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但是他无法明确地表达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说明个人实践知识的运作呈现一种非自觉的、半无意识的状态,它已经不自觉地附着于教师的观念与个人行动中,存在于其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之中,包容了教学过程的多个层面。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影响,教师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坚定了个人独特的教学观念,形成了具有高度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2. 教师持有的个人实践知识常呈一种矛盾状态,使其教学理念与教学行动之间时时显出一种错位。 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繁杂的分析整理,从个案研究的分析中,研究者惊奇地发现,教师拥有的个人实践知识虽然是浑融为一的,但又因其包含众多而常呈现出矛盾的一面。例如,从赵老师个人实践知识来看,她在关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关于学生等诸多知识中常有不易令人察觉的矛盾表述,显现出其个人实践知识中隐含的矛盾性。对于这些矛盾,教师本人也难以索解。因它的存在,导致教师在教学行动中偶而会采取一些与自己主要教学理念相悖反的行为。这种现象,我们只能把它归结为教师对教学实际情境多变性的现场把握。而这一点,恰好可以印证Elbaz所说的,实践知识是“教师以其个人的价值、信念,统整他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且依实际情境为导向的知识”这一观点。 3. 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来源,与个人的儿时经验、个性特征、教学经验、人生价值、文化生态等密切相关。 由研究者经过深度访谈与现场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主要地来自于自己的儿时经验、教学经验、个性特征、人生价值与对文化生态环境的认识。 以赵老师为例,她的个人实践知识大致地源于以上几个方面。对于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视,无疑与其个人儿时经验、个性特征、教学经验与人生价值相关。而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则更多地出于对贫困农村文化生态环境的考虑与自身经历的总结。 正由于个人实践知识的来源复杂,对其影响的因素众多,加之教师个人经验、性格、人生价值的不同,以及面对教学实践情境的多样性与不断变动性,我们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何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会呈现出矛盾的一面。 另一方面,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来自于其人生价值、个人经验、个性特征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是已基本定型的,因而资深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也有其“根深蒂固”的一面。它对教师的教学实施的稳定性起着重要影响,保证了教师教学实施的特色与连贯性,但反过来看,由于它的非自觉的运作与影响,也可能导致教师安于教学实施的现状,缺乏对自身的反思与进一步认识。 1. 建议教师加强在教学活动中的自觉反思。仅靠单向的讲述、说明,教师无法达到反思的目的。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创造促进反思的情境,利用日记、自传、分析教学资料等手段,和自己对话,利用故事讲述、访谈等手段,与他人对话,再进一步经过讨论、分析、批判,熟悉反思的方法,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才有可能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2. 建议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大力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与教研活动。研究中发现,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极少,教研教学活动也基本属于空白。从国外学者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教师的学校经验和他们的专业发展关系密切。而研究者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西北农村小学教师则对自己的学校经验持一种负面的认识。鉴于此,建议当地教师透过同事之间的交流、讨论、回馈、观摩、刺激自己思考一直奉行的想法,反思习以为常的教学活动,使学校经验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正面效应。 3. 建议西北贫困地区的教育管理部门改变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形式。本研究已经发现,教师的先前经验、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文化生态等是影响教师实践知识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传统的师资培训。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师资培训中,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而应把对学习者的先前经验与个性特质的分析纳入对他们的培训或进修课程中。否则在没有了解他们的需要与观念之前,就简单地提出批评或学习建议,既不公平也收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 4. 建议当地教育管理与科学研究部门进行课程改革,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地方化的实用教材或校本课程,特别是要降低教材的难度,以适应学生实际。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很大部分来自于对当地实际情形的认识与对现行教材的把握,在这二者的平衡中构筑起了教师实践知识的个人取向。如果有一套与当地实际相符合的教材,必将能够极大地契合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中的相关部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2期. Connely & Clandinin & 何敏芳.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2期. Connelly,F.M. & Clandinin,D.J.(1990).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Educational Researcher,19(5). Clandinin,D.J. & Connelly,F.M.(1994).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s. I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d. N.K. Dezenand Y.S. Lincoln. 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 Ingrid Carlgren,Gunnar Handal and Sveinung Vaage(1994).Teachers' Minds and Actions:Research on Teachers' Thinking and Practice.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David Thomas. (1995). Teachers' Stori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