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国文课程纲要对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7 18:5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国文课程纲要对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 作者:王明建   

为了更好的与九年一贯课程相衔接,我国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于2001年5月成立“普通高级中学课程发展委员会”等任务编组,积极开展对原高中课程标准的研修工作。历经3年努力,于2004年8月正式发布包括语文课程纲要在内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以“课程纲要”取代原“课程标准”,并预定2006学年度开始实施。其中语文课程纲要包括1门必修科目《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国文”课程纲要》(以下简称《国文》)和4门选修科目的课程纲要。本文首先概要介绍台湾《国文》的基本内容,进而探求其对大陆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台湾《国文》概述
台湾《国文》主要由“目标”、“时间分配”、“教材纲要”、“实施方法”和“附件一”5部分组成。
1.目标
《国文》直接简明地提出了以下目标:①提高阅读、欣赏及写作语体文之能力,熟练口语表达与应用。②培养阅读文言文及浅近古籍之兴趣,增进涵泳传统文化之能力。③研读文化经典教材,培养社会伦理之意识及淑世爱人之精神。④阅读优质课外读物,增进文艺欣赏与创作之能力,开拓生活视野、加强人文关怀。⑤经由语文教育,培养出关心当代生存环境、尊重多元文化的现代国民。
2.时间分配
《国文》提出:第一、二、三学年每学期四学分,共二十四学分。每周授课四节,时间分配如下:①范文每周三节。②写作练习每二周二节。③课外阅读视需要随机指导。
3.教材纲要
在这一部分,《国文》从“教材编选”和“教材之配置”两个方面提出要求。其中,“教材编选”指出:①编写教材时,应注意与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并注意教材内容应具时代性与前瞻性。②范文之选材,必须具有语文训练、精神陶冶及文艺欣赏之价值。③编选范文时,应将三学年六学期所选用之教材,作通盘计划,按文体文类、文字深浅、内容性质,作有系统之编排。④每课范文宜附有题解、作者、注释、问题讨论等项。⑤选文应力求内容切时,旨趣合宜;思理精辟,层次分明;情意真挚,想象丰富;文词雅畅,篇幅适度。⑥课外读物之选材,宜着重文字难易适中、内容丰富赅博、思想新颖深刻、文学样式多元,能由学生自行阅读吸收,足以补充国文范文教学者。
“教材之配置”又分别对“范文”和“写作练习”进行了要求。对于“范文”,它首先提出:第一、二、三学年,语体文与文言文的比例分别为:60%/40%;55%/45%;50%/50%。其次要求:①各册编排由浅而深,兼顾不同文体文类,及其发展变迁的脉络。②(文言选文)依据前述教材编选原则,及以往教科书选文经验,并经由专业评选小组讨论,以兼顾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文体与本土素材为原则,酌选文言文篇章四十篇(附件一),提供编选参考。③(语体选文)以台湾新文学以降之名家、名篇为主(应包含原住民作品),兼及其它近现代华文作家与优秀翻译作品,并可酌采古代接近语体之作。④选文应语言晓畅、具文学性,并顾及当代议题。⑤每册应选一课文化经典教材,分别依次选自:《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庄子》。⑥每册应选一至二课古典诗歌、一课现代诗歌。最后指出:①第一册至第五册,每册十三课;第六册十一课。②各册课数得依选文深浅长短酌予增减一课。“写作练习”提出:①任课教师可采命题作文、情境写作、短文及应用文写作等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②每学期课外阅读,学生应交阅读报告一份;任课教师应于一年级上学期指导学生撰写。③写作练习篇数。
4.实施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从“教材内容”、“教材编选”、“教师手册之编辑”、“教学方法及过程”、“与其它方面之联系”、“教学评量”和“辅导”7个方面提出要求。其中,“教材内容”部分指出:“国文教材以范文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学生国文科各项优良作品,宜由学校每年展览一次。”
“教材编选”部分首先要求:①教材之编选须遵照前列之教材编选原则。②语体文与文言文之比例、文化经典、诗歌、范文课数,均须遵照教材配置之规定。③文言文宜选篇幅适度,内容生动,文字精炼者。④每课范文所附之题解、作者、注释、问题讨论之编选要领如……其次,指出课外阅读教材应由各校依照教学进度、学生需要、出版现况,配合教材配置比例自由拟定。
“教师手册之编辑”部分提出:①每课应正确指出教学目标、教学要旨,然后分析其内容形式,提供适当之教学法。②每课宜有课文之深究与鉴赏,并详细补充相关之作者生平、范文背景、生字难词之训解及活用、相关语文文学资料之介绍说明。③每课宜选若干相关之范文作模拟、对比等分析介绍。
“教学方法及过程”部分分别对“范文”、“写作练习”和“课外阅读”提出了要求。其中,“范文”指出:①各课范文应要求学生熟读深思,教学重点以提示全篇主旨、内容精义及段落大意,以培养学生欣赏之能力。②范文之教学宜针对文章体裁及语文特色加以详细分析,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③范文讲授应作延伸阅读与讨论。④范文讲授宜与选修科目、课外阅读结合教学。⑤教学时并应利用视听器材,提供学生欣赏,藉以增进其对课文之了解。“写作练习”要求:①写作练习,由教师命题,间可指导学生自由命题。②命题作文或引导写作务求适合学生理解及写作能力,并配合生活环境,与课文密切联系。③教师批改写作练习,应注意内容题旨之切合,以及标点符号之应用、错别字之订正等。“课外阅读”提到:①任课教师每学期应视学生程度及需要,选择适当内容及份量之课外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②课外阅读包括语文、文学、文化及当代议题等相关著述或篇章。③每学期课外阅读,学生应交阅读报告一份并入写作练习篇数计算。④任课教师可以用读书会方式,鼓励同学进行多元阅读及交互讨论。此外,这一部分还提出:“教师宜于课内外适时指导学生练习适当之语言表达。”
“与其它方面之联系”部分指出:①本教材应与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或其它有关学科之教材与议题配合,相辅相成,使教育成效更为彰显。②国文教学除本科外,另设选修科目:包括区域文学选读、小说选读、论孟选读、语文表达及应用。③国文教学研究会应遵照规定举行,其讨论内容应以教材及教学方法研究为主,其它有关之教学行政工作为次。④学生各项优良学习成果,除在班上传阅、揭示或陈列外,学校每学期应就写作、课外阅读、演说、辩论、文艺创作等项,酌量举行比赛,以资观摩。
“教学评量”部分首先要求:“国文成绩之评量,包括日常考查、平时练习、定期考试等方式,考查学生在范文学习、写作练习及课外阅读等各方面学习进展之情况。”进而提出教学评量的原则、内容和方式为:①国文科教学评量须以本科教学目标为原则,并注意情意目标的评量。②教学评量,须根据各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教材性质订定之。③评量内容包括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等方面,应力求其完整性④评量方法:采用口试、笔试、观察、作品评量等方式。在此基础上,《国文》提出了“范文”、“写作练习”和“课外阅读”评量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最后,这一部分还指出了计算国文总成绩的方法及“教学评量后,应视需要实施补救教学”的要求。
“辅导”部分提出:①语文资优学生,应酌增补充教材,着重课外自学辅导,以增进其学习与写作之能力。②其它特殊学生,应视个案情形,予以个别辅导。
4.附件一
为给教材编写提供选文参考,《国文》设置了“附件一:文言文选文四十篇”。它依据前述教材编选原则,及以往教科书选文经验,并经由专业评选小组讨论,以兼顾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文体与本土素材为原则,选择了先秦文章七篇,汉魏六朝的九篇,唐宋的十一篇,明清的九篇,台湾古典散文四篇。
二、台湾《国文》对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1.课程文件名称由“标准”走向“纲要”
大陆考虑到理论背景的转型、教育政策的变化、改革的推广与传播以及教师的理解与接受等方面的原因,由“教学大纲”易名为“课程标准”。但在现代汉语中,“标准”一词的涵义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也就是说标准是人们衡量事物所必须遵守的原则;“纲要”一词的涵义是“提纲”或“概念”,也就是说纲要就是某一方面内容的基本点。两者相比,“标准”具有很大的规范性和规定性,是人们必须遵守照办的;而“纲要”则具有很大的弹性,人们在遵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相关事物作灵活的处理。为了更好的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精神,给地方和学校、教师以更大的实施空间,我们大陆的课程文件应当由“标准”逐步走向“纲要”。
2《标准》应走向“独立”
大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主要由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4部分构成,台湾《国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目标”、“时间分配”、“教材纲要”、“实施方法”和“附件一”5部分。对于用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带有法规性的文件来说,台湾《国文》更加全面,更具有独立性。它不仅包括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纲要和包括“教材编选”、“教学方法”“教学评量”、“教学资源”等在内的实施方法,而且包括了时间分配,因而可以独立使用。而大陆《标准》由于缺少“时间分配”一项,因而需要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配合使用。台湾《国文》的设计启示我们,大陆《标准》可以走向“独立”。
3.课程目标的设计应体现层级性
大陆《标准》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总体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根据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继续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这种设计思路被认为是同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的“最大发展”。台湾《国文》主要从“生活素养、生涯发展及生命价值”3个层面设计课程目标,强调高中课程目标除延续生活发展任务之外,以生计为主,并附以生命发展。显而易见,台湾《国文》的课程目标设计具有层级性。我们知道,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是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之一。这就要求课程目标的设计应具有层级性。大陆《标准》的“三维度”之间的平行融合关系,有利于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但这种平行融合的关系却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因为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应关注“三维度”,这也就说明三维度的设计思路缺乏层级性。
4加强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
听说读写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已为人们所广泛认可。因此,作为对它们进行阐释和要求的语文课程文件应当把这种关系作为其内容之一。大陆《标准》和台湾《国文》对听说读写都采取了独立表述的策略,但台湾《国文》明确强调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它指出“范文之教学宜针对文章体裁及语文特色加以详细分析,以培养学生写作之能力”,大陆《标准》则没有相关的明确要求。
5.增加对具体评价方式的指导
大陆《标准》在“评价的基本原则”方面虽然提出了“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但只是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一二而已,并且在“必修课程的评价”、“选修课程的评价”中,它根本上就忽略了对评价方式的表述,而是致力于评价内容之中。台湾《国文》则对评价方式的论述较多,比如它提出“成绩之评量,包括日常考察、平时作业、定期考试等方式”,“评量方法:采用口试、笔试、观察、作品评量等方式”。众所周知,教学评价指导应该是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综合指导,或者说,教学评价指导不仅要指导评价什么,还要指导如何评价。如仅表述评价内容,就不可能改变虽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方式却单一、僵化的状况。所以,大陆《标准》应借鉴台湾《国文》课程评价的设计思路,增加对具体评价方式的指导。
6.教材编写的要求应进一步细化
大陆《标准》对教材建设着力不多,仅指出“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提出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充分体现时代特点”,“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突出语文课程特点”等8条原则。这种要求虽然有利于教材编写的开放性、灵活性,有利于实现教材编写的百花齐放,但这种处理实际上是淡化了教材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台湾《国文》则非常重视教材建设,不仅在《国文》中单列“教材纲要”一项,将其摆在与“目标”、“时间分配”、“实施方法”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又从“教材编选”、“教材之配置”、“教材内容”3各方面提出了对教材建设的详尽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到了教材建设的方方面面,甚至对教材之课数、课文长度、课文内容及练习活动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在我国目前相当学校高中语文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借鉴台湾高中语文教育的做法,细化教材建设的规范,充分发挥教材对课程改革的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提高必修课程的比重
大陆《标准》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因此,“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并且,它还规定“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而台湾《国文》规定必修课程的学习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必须修满必修课程的24学分方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两相比较,台湾比大陆更加重视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对此,我们应明确三点:“第一,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高中三年级的实际学习情况是全力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如果必修课程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在高三还有多少人敢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语文课程的形同虚设;第二,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没有对必修课程的充足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终身发展都是空中楼阁;第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目标达成基础上的选修,否则,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都只能是片面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大陆语文课程改革应是必修课程贯穿整个高中阶段,提高其在语文课程体系乃至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8.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手册》
大陆《标准》为了指导和规范教材的编写、教学和评价,特别附录了包括“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选修课程举例”两项。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大陆《标准》的“实施建议”详细地表述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这种处理方式,无疑具有其现实意义。与此不同的是,台湾2004《国文》只是“纲要”性地列出了有关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评量原则、方法、内容,详尽的更多的内容则另行编辑“配合教科书编写”的《教师手册》。台湾的《教师手册》往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每册附本课程标准之“目标”、“实施方法”,以供教师随时参考之用。②每课之教学重点及教学步骤,包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及教学媒体之提示,范文和文法结构的批注,教学过程及教学节数之分配,练习活动及习作之解答,以及课文背景资料。③可供参考之教学资源及参考书目。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学科包含了语言、文学、文字和文化等各种语文的基础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许多自然、社会、人文及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不断掌握反思、对话技巧,努力掌握教学设计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智慧。与此同时,为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科学水平,教师还需查阅大量有关的专著和期刊。但所有这一切,对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是相当困难的。从语文课程实施的实际需要出发,台湾编辑《教师手册》作为教师了解相关资料、讯息和备课、钻研教材的参考的做法,值得我们大陆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台湾)教育部——中教司:《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国文”课程纲要》,[EB/OL]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2359001/temp_class/docs/A02. doc.2005-09-0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2,4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3,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27 , Processed in 0.0877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