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日报世界读书日特刊:书香中国 期待你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16: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世界读书日特刊:书香中国 期待你我
  【编者的话】4月23日,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

  每年的这一天,对奔忙的现代人来说,更像是一个提醒:别忘记读书,别忘记阅读带来的快乐。

  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力量,但也要看到,“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个不爱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书香四溢的国家是不可估量的。国民阅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影响到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这是读书对于一个国家的深层意义。

  一个人的阅读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他对社会的作用;一个群体的阅读习惯,直接反映出他们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一个城市的阅读热情,直接呈现出城市的文明高度。我们希望今天本版刊出的不仅是一组报道,更是传递一种讯息——一个书香中国,期待你我的共同参与。

  从鲁迅开始,他一路读到克尔凯郭尔、尼采、萨特 
  一名中学生的读书历程

  
  人民网记者 董 阳

  与同龄人相比,18岁的张恒熠略显瘦小,看起来依然是个孩子,但谈吐和思考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

  张恒熠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三(8)班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虽然离高考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最近还是想找时间读一下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个周五,如果有空,他还想到北京西单的“三味书屋”听讲座。

  不到3岁时,父母给小恒熠买来不少连环画,像《黑猫警长》和《葫芦娃》,还有一些科普读物。小恒熠的眼前,从此有了一片新天地……

  后来,从科普读物到世界名著,再到《上下五千年》,加上每天读报,小学生张恒熠在阅读中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快乐。

  初三时,他突然对鲁迅有了兴趣,“一开始是《呐喊》,看不懂,就反复地读,不停地想,渐渐有了些想法。”到了高中,被好奇心牵引的张恒熠,开始读一些研究鲁迅的学术论文。鲁迅曾经很喜欢尼采,他对存在主义也产生了兴趣,并慢慢接触到克尔凯郭尔、尼采、萨特等人的著作,原著读不来,就先读普及读本……

  就这样,从鲁迅开始一路读下来。在张恒熠那里,阅读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大到连滚雪球的人也没有预料到。

  从高三开始,张恒熠的学习变得紧张起来,大部头的学术专著没时间看了,他开始利用零散的时间,读一些当代中国学者写的社会学论文,开始思考诸如自由、效率、公平等问题。

  也是在高三,张恒熠参加了北京电视台举办的SK状元榜节目,并拿到了年赛季军。他还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拿到了最佳立场文件奖。说起这些,他说要感谢阅读让他学会思考和表达,有所积累。

  现在几乎每次考试,他的作文都是区里最高分。对此,张恒熠说,“这是阅读带来的最表层的好处。”更重要的是,他说自己在阅读中,接触了大量看上去都正确、却并不相容的“事实”或“理念”,这都促使人去思考,去鉴别,去扬弃,“阅读使我走出了‘一元化’,摆脱了‘非黑即白’的思维局限,我开始学会反思,学会包容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17年来,他们中先后有200多人取得本科、大专学历
  一支保安队的读书故事


  人民网记者 赵婀娜




  走进他们的宿舍,桌子上、床头上,到处是浓浓的“书香”——《孟子》、《颜氏家训》、《尚书》、《闲情偶寄》、《法理学》、《国际金融管理》、《GRE词汇精选》、《卢梭论理想人生》、《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他们,平均年龄20岁出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北大保安”。从1992年北大成立保安队开始,队伍换了好几茬,但读书向上的风气一直没有变。17年来,他们中先后有200多人取得本科、大专学历,有的还登上过北大的讲台演讲《论语》,有的在备战明年的研究生考试……

  “保安队刚成立的时候,就有不少保安员跟我说,每天出操时看到大学生在未名湖畔读书,学习的心就按捺不住。但安保任务繁重,我们担心业余学习会影响本职工作。后来,一些保安员为了胜任本职工作,开始自学《英语三百句》,甚至感动了外语学院的教授,被邀请去课堂旁听;还有一些保安员靠自学获得了专科文凭,他们的执着改变了我们的看法。”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公司驻北京大学保安大队大队长王桂明,见证了这支队伍读书风气的初起。

  此后,王桂明和公司领导开始鼓励小伙子们多读书,既加强个人修养,也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如今,北大保安队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工作认真、爱读书求上进的保安员会被安排在相对安静的地点工作;大队会议室也是图书室,小伙子们自发买书交流;相互间比着学习,不少人每天读书6小时以上。

  “知识改变命运”。十几年来,这句话被这些年轻人不断践行着、印证着。

  张君成,因家贫无力上大学,来到北大4年,先后获得英语大专和法律大专双文凭,1999年被聘为山西省长治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张国强,初中毕业,从1996年到2007年,先后取得北大自考专科文凭、清华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文凭、中央党校成人教育经济管理本科文凭,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目前北京市保安系统唯一拥有双学历的保安员;张永利,2007年本科毕业后,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落榜,2008年10月成为一名北大保安,正在备战明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我们身后倚靠的,是北京大学100多年沉淀的人文气息。”小伙子们说,工作之余的读书,是紧张的,也是快乐而荣耀的。他们说,很多老乡、同伴都很羡慕队里的读书氛围,几乎每个月都有人慕名前来,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人均收入、购书量均居全国前列。深圳人说,我们要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一座城市的读书选择


  人民网记者 胡 谋




  深圳,罗湖闹市区,紧挨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是深圳书城。股市涨涨跌跌,书市却一直红红火火。书城从早到晚人流不断,客流量不亚于任何一家大型超市。

  多年来,深圳人均收入全国排名第一,但却被一些人称为“文化沙漠”。如今,深圳的人均购书量也位居全国榜首,许多市民的钱包里除了银行卡,还有读书卡。有人说,深圳人有两大“癖好”——赚钱、读书。深圳人则说,我读书,我快乐!

  工薪族王则栋90平方米的家中,摆放着13个书柜、藏书1.5万册;龙岗国税分局的员工,每月都在“谈书会”上畅所欲言;后海小学的孩子们从图画书起步,开始了快乐的读书旅程……在深圳,这样的书香家庭、书香企业、书香校园,如今越来越多。   

  一次问卷调查,看出了深圳人对读书的热情:阅读率、读书消费、读书时间明显高于国内许多城市。受访者中,每人每月用于购书超过100元的占61%、每天读书1小时以上的占75%。

  民间涌动的读书热,引起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2000年11月,国内第一个“读书月”在深圳诞生,170万人次参加。读书论坛、好书评选、家庭亲子阅读、深港中学生读书随笔大赛、图书漂流、晒书大会、读书电视辩论赛……深圳人用自己的方式,在书的海洋里“狂欢”。

  在爱书人的“狂欢”中,政府扮演着引导方向、营造环境、整合资源、创造载体的角色,为“狂欢”导向。2003年,深圳把读书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打造“图书馆之城”,成为“文化立市”的发展目标之一。

  2007年,“读书月”被评为“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文化品牌活动”之一。2008年,“读书月”以“阅读·进步·和谐”为主题,“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参加者达600万人次。

  2008年第四季度,深圳书城中心城的销售增长了20%。截至2008年底,深圳已建成600多个公共图书馆,政府每年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购置费达2000多万元,率先在国内实现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室的目标。

  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深圳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深圳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嘉兰图设计公司的一位设计师说,“读书”给了他许多创意灵感。

  3年前,深圳人发表《读书宣言》:让深圳成为一个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

  在龙岗国税分局,“每月阅读一本书”的税官们发现,自己对待纳税人的言行举止有了许多微妙的变化。税收征管员廖伟权在“谈书会”上告诉同伴,知书达礼带给他的是与纳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工作变得顺手多了。”

  来自重庆梁平县的唐地术坚持读书,从流水线上的“打工仔”当上了厂报编辑。唐地术说,他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积蓄在家乡办一个乡村图书馆,让乡亲们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

  看到深圳拿出黄金地段,建起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店和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格兰威尔很是惊讶。这位文学大师说,“真想留在深圳当作家,因为这里尊重文化”。

  读书,让深圳得到了尊重。

来源:人民日报世界读书日特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53 , Processed in 0.0667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