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教书*写书(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8 16:4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   教书   写书
  文/余党绪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我看来,教师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将教书、读书与写书融合起来,各有生发,彼此呼应。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许有些沉寂,有些落寞,但你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就会油然生起某些难以言说的幸福与温暖。生活在这样一个忙忙碌碌的时代,想作闲云野鹤,那是不现实的。但教书与做工毕竟不同,必得一些闲情逸致才好。打牌下棋,养花遛鸟固然不错,但如果将读书作为一种爱好,把写书作为一种消遣,修身养性之类的长进姑且不说,于职业也是大有裨益。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为什么不放胆享受职业的优越与乐趣呢?一介书生,做不到屈原的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享受享受“众人皆忙唯我独闲”,也算是前世的造化。特别是悠悠的寒暑假,时令上或者最冷,或者最热,最不适宜风雨打拼。周边的人,无论是高官厚禄,还是博学鸿儒,都不得不苦着脸外出奔波,而我独能捧着一本书来喂养身心,全然不顾日出日落云卷云舒,这样的境界常常让我有今夕何夕的梦幻感。
今天的教书,越来越没了教书该有的那份悠游。我们拼命追求进步,结果却丢失了很多幸福,虽属不得已,却也让人惆怅。教书越来越像做工了。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不是为了侍弄庄稼,单是为了耕耘分数。老一代人讲,教育不是工业,更像是农业。 段力佩先生说,松松垮垮出人才。而今信服的人多,躬行的人少。这样的逻辑,受害者众多,语文当属重灾区。数学老师阅卷犹如风卷残云,一堆试卷,瞬时便土崩瓦解;物理老师解起题目来,基本上也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唯独语文,快了无效,慢了不行。作文需要慢慢品,就像品一个人。常常徒然的想,要是能将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当作经典来品来吟,兴许我也能造就几个语言大师出来。今天,语言大师几乎绝迹了,几个活跃在文坛的号称“大师”的人,也都只是些聪明人而已,一个原因在于语言越来越工具化了,以语言教学为使命的人也越来越工具化了。
教书的人,如果一个猛子扎进了流水线式的分数生产车间,或者甚至乐此不倦,甚至以此为荣,白天在公家车间干,晚上在自留地里干,这个人基本上就算到顶了。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提出“不到顶点”的命题,这个命题对于生命更有意义,怕就怕活到没有余地了。人总要给自己留一点拓展的余地。教书的人,读书算是最好的拓展良方了。教书的人不读书,这是很可怕的,就像文化人没有文化一样荒谬。教语文的人如果不读书,那该怎么形容呢?有一个说法叫“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确乎如此。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语文老师也该经常读书。你是教语言的,你如果不能保持对语言的高度敏感,如何去教好语言呢?我是读鲁郭茅巴老曹长大的,语言感觉与眼下的这帮学生截然不同——他们是在网络游戏、流行歌曲和笑骂着小沈阳之中长大的。我们的语言感觉与趣味不一样。教语文的,得去找这个感觉,这是职业的需要。读韩寒,读郭敬明,这都是些我学生辈的家伙,其中不乏市侩狡黠之徒,不过还是得读,因为他们是我学生辈,是我教育的对象,这与我的品位无关。
教师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这个风险不在于自己的生命,而在于学生的未来。所以,教书不是职业的唯一要求。做工的人可以读书,也可以不读书,教师不行。教师必须读书,广泛的读书,这是职业的要求。
教书是一件苦差事,读书却是人生一大乐事。因为能读书,有书读,教书也变得不那么苦了。要是能在读书、教书之余,自己再写点书,就更可乐。再进一步,如果能将教书、读书与写书三者合起来干,那简直就是极乐了。1999年,在时任校长张正之、副校长雷新勇先生的鼓动下,我在附中开设了“人文探究”这门选修课,给学生讲文化,讲人文,讲传统。当时的我,小资情调尚存,愤青派头犹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虽没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功效,至少也让自己激动了一次又一次。给学生讲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学生不懂。灵机一动,给学生做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几个狂人”的讲座,讲嵇康,讲李贽,讲章太炎。临了问学生:“这些人狂吗?”众生答曰:“狂”。继续追问:“狂在何处?”众生恍然大悟:“众人皆狂,唯我独醒”。接着给学生讲了“狂泉”之典。这个时候,平时广泛而随意翻阅的图书都簇拥着我,常常让我有一种饱满的自负与创造的快乐。两年下来,竟然积攒了几十万字的笔记。老张听了我的课,提醒我说:为何不整理成书?这句话点醒了我。2002年的暑假,整整一个月,我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书稿写作之中。没有了上下班,没有了上下课,体验的是另一种创造的沉静。随着键盘敲击的声音,思想也涌泉般的泛起,我想起了我上的每一节课,连与学生之间的调侃都栩栩如生起来。一个月的时间不长,但在思想品位与思维品质的成长上,却给我烙上了清晰的印迹。2003年,《人文探究》出版了。这本粗糙的书像在水面上冒了个泡,随即便销声匿迹了。但它对我的意义,却真实得像我有皱纹的手。有时候我想,独立地写一本有想法的书,就像女人怀孕分娩一样,其意义只有自己最清楚。
教书是挣钱吃饭的职业,不可不敬重;读书是对职业的拓展,理所当然也应成为教师个人的精神需要。而写书,却是随缘的事情。现在写书的人太多了,出书似乎也不再那么艰难。近几年,我特别关注写作教学。经常到市面走一走看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关于写作的书可真多啊,琳琅满目。你仔细看一看,多是一些作文选本,只不过后面加几句点评而已,也敢冠以各种大全、集锦、精粹、宝典之类的名目。更可恶的是,这些书宣扬的大都是写作中的速食主义,诸如诀窍、法门、秘笈之类的名目,严重扰乱了写作教学的正常思路。有一本叫做《创新作文秘笈》的书,一看便知是什么货色。原因很简单,既是创新作文,哪来什么秘笈?既有秘笈,还算是创新作文吗?写书事小,出书事大。我觉得,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在方法与技术上出了问题,而是在方向上出了偏差。好多高分作文甚至是高考满分作文,初看都很美,细看则不堪,往往是语言华丽形式花哨而内容空洞不知所云。这固然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教育者也难辞其咎。写作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态度,培养他们健康的写作审美趣味,以言之有物、刚健质朴的文风为美。写作,归根到底,是对生命的表达,写作的质量归根到底是由意志、思想与情感的力量决定的。基于这些思考,围绕“基于生命与文化的写作教学”这个主题,近几年,我几乎用去了所有的业余时间,研究学生的作文,研究写作教学的规律,思考,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于是,静下来写本书的冲动又有了。
前几天,我把《基于生命与文化的写作教学》一书的体例与提纲拟定了,刚巧遇到锦绣文章出版社的总编王刚先生。他看了我的提纲,非常赞同我的想法,当场允诺此书由他们出版。看来这个暑假又有活干了。
掐指算一算,我的教书生涯还有多少本书等着我去读,还有多少个寒暑假等着我去消磨呢?这么一想,在人生的仓促之感之外,又多了几分闲适的满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17:59 , Processed in 0.1288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