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竹谏客/文
在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语出惊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官场真的需要这么大的博士群体吗?官员考博率真的比其他群体更高吗?中国官员对学位真的这么痴迷吗?
一连串的疑问,想必萦绕广大网友心中。诚如纪校长所担忧的,各式各样的博士学位开始泛滥,其根子还是学术权力市场化。学术权力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下供求关系的体现,即官员有追求“博士帽“的需求,学校有招收官员学生的需要。其实,官员出于自身修养的目的去获取各类学位,是好事,本无可厚非。为何纪大校长站出大喝一声,想必自有蹊跷。我想,这里头恐怕还是官员的权力欲望在“作怪”。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特别是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官员的高学历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进入组织部门视野,成为高层次人才而纳入后备干部培养。二是可以为自己撑门面,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三是可以在公开选拔、破格提拔的竞争中占居一定优势。于是,一些官员们纷纷挤破头,抢戴“博士帽”,而对于一些高校的领导而言,利用官员这种心理,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为自己建立行政领域的“人脉关系”,为个人谋取私利,从而让这种交易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了官场的“博士”比高校、企业多的怪现象。
让博士这样一个代表着知识、智慧的代名词在官场 “妖魔化”,着实让人担忧。其一,易于导致腐败问题。这种权力与学位的交易,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也必然出现一批腐败份子,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损失。其二,造成教育质量危机。目前,大学扩招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这种学位“批发”,会使原本畸形的高等教育雪上加霜,动摇国之根本。其三,败坏官场风气。假若默认这种学术权力市场化的漫延,一旦风气形成,一批官员想必将会受到影响,纷纷利用手中职权去谋求学位、甚至官位,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导向。无论是在官场也好,还是在企业、学校也罢,我们要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博学之士选拔到合适岗位,让那些空有头衔的“水货”博士没有投机钻营的机会,从根源上铲除这种交易产生的土壤,让学术权力市场化没有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