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农村对联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6 15: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农村对联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联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中联会的领导下,全国涌现出众多楹联之市、楹联之乡、楹联村、楹联街的同时,各种对联文集也相继出版,风景名胜区的对联更是绚丽多彩。但在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广大农村,也是对联需求最多的地方,对联文化却发展不足。
纵观农村对联文化现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对联文化乃至整个联坛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农村对联应用广泛,但不能及时满足大众的要求。
在广大农村举凡重大节日,生儿婚庆、寿筵哀挽、乔迁开业等都需要用对联,几千年形成的习惯,尽管各地的地域文化不同,但都喜欢用对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表达感情。红喜事贴大红对联,增添喜庆气氛。这种连猪栏马厩灶台都能用得上的艺术形式,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在广大农村有许多时候因找不到现成的对联或没有能够写作对联的人,而没有对联贴,形成了农村对联文化的供需矛盾。
二、写作队伍青黄不接。
在农村能写对联的都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大多经过旧时的对课教育,几十年来他们创作了不少对联,但没有人去搜集整理;也积累了不少创作经验,但没有年轻人去学。他们现因年事已高基本上不再写对联,而中青年人能写对联的更是少数。能够写的也是半路出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对联理论知之甚少,遇到要用时也只能从各种书报上抄几副应付而已。这种老的不能写青年人没有学的局面造成了农村对联写作的青黄不接,也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对联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三、农村对联作品陈词滥调多新意少。
笔者曾细心观察过近几年的农村春联及一些红白喜事对联,总的来说水平不高。有的只是俗语加口号:;有的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有的是八股味道封建糟粕;摘抄于一些年历上的对联和部分作者自己创作的对联也是不合联律的多。在广大农村,中联会的一报一刊很少有人订阅,所以这种专业刊物上刊登的对联就很少在农村看到。
四、张贴欠规范。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印刷精美的对联,有的村民买回去后因不懂对联,贴的时候凭感觉,上下联倒贴甚至串贴,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的笑话。这其实是一个对联知识普及的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对联文化的发展正处在注重普及积极提高蓄势发展的时期。普及与发展农村对联文化有利于整个联坛的繁荣,普及与发展农村对联文化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样也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只有在广大群众中普及才能发扬光大,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才能解决农村对联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
一、各级楹联组织要加强农村对联普及与发展工作的领导,研究农村对联文化的发展。有条件的可设立农联部和筹建乡镇楹联组织,负责当地的农村楹联的普及工作,联系当地的农村楹联爱好者,把楹联组织由县级学会所在的城市向广大农村发展,使先进的对联文化由城市辐射到广大农村。
二、以乡镇楹联组织为载体,培训一支农村联军。当然并不是要出多少农民联家才算是联坛盛事,但农民随时用的对联总不能全靠对联家创作。联坛也是提倡百花齐放的,所以培养一支土生土长的农民联军,扎根于广大农村满足农村对联文化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把对联创作还给广大群众的有效途径。具体方法是召集农村教师、乡镇干部及青年农民当中的楹联爱好者,以乡镇楹联组织为联络点,开展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使他们能随时创作出在农村用得上的对联作品。这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对联作者青黄不接的有效方法。
三、在学校开设对课,培训后备力量。
如何使对课上教材进课堂,还有待各方面的努力,但笔者认为,学校语文教师可以以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的形式先开起来,教授内容依据学生年龄和知识层次,分年级进行。教学的内容也可由中联会组织联家编写一套试行本,在一报一刊上刊登供大家选用。这样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使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对课教育,使学生基本上掌握对联写作的要领,能创作出一些简短的对联,这些有基础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提高起来就不难了。各地对联教育基地的范围应扩大些,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对联教育。
四、组织联家送春联下乡,送联技到农村。每春节前由县级学会组织联家深入农村编写农村春联,并利用下乡的机会组织楹联爱好者讲授对联理论知识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建立楹联家与楹联爱好者之间的经常性联系,通过帮教活动使农村楹联作者既能充实理论知识,又能了解联坛动态,以便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对联。
农村对联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是促进整个对联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只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农村对联文化的开拓与发展,才能让这家家都用得上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更多的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2002、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00 , Processed in 0.0787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