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学堂·联别是一家之“无情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6 16: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学堂·联别是一家之“无情对”  来源:华语广播网  


  欢迎您收听今天的《孔子学堂》,我们的对联节目播出一段时间以来,得到了很多海内外对联爱好者的喜爱,节目一开始先给大家念一封听众来信,来自中国广东的钟鹏宇先生,他说最近你们“孔子学堂”栏目正在热播对联系列节日,听了你们的节目后,我对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更加感兴趣了。所以我建议你们把节目中出现过的对联整理成一个帖子,使听众在听完节目后还可以慢慢欣赏、细细品味这些对联。他还说,由于“孔子学堂”播放的时间正好是吃饭时间,所以他一直都是从我们华语广播网的网站上下载下来,然后放到MP3里收听的,钟鹏宇先生还提到,我们孔子学堂在3月11号的节目,是主持人时岱带领大家去颐和园里赏楹联,而且节目最后有一个听众问答,他说我现在来回答还算吗,哈哈,当然算了,我们会寄上《孔子学堂》的节目精品光盘和颐和园的贺卡作为奖品,也希望有更多的听众朋友来参与我们《孔子学堂》的听众互动。说起来,我们孔子学堂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做了那么多的节目,但是有好多听众都说只在广播上收听一次太可惜了,网络收听固然方便,但是听友之间,听友和节目组之间的交流还不太方便,所以在这里我们也请收音机前喜欢《孔子学堂》,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听众朋友给我们出出主意,怎么通过我们《孔子学堂》的这些节目,给热心的听众找一个家,让大家有个地方、通过一种方式不仅走到一起来,还可以认识朋友,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问题。如果您有心想给我们出主意,请把您的锦囊妙计发到我们的邮箱:kzxt@cri.com.cn,我们等着您的来信。      那好,接下来继续我们今天的对联节目,我们在前面的节目中做了很多对联的品类,比如名胜古迹的楹联、幽默讽刺的对联、海外华人会馆和餐厅的楹联等等,那今天我们的节目要说什么对联呢,我先来给给大家卖个关子,我先先念几句诗,因为今天要说的对联,就蕴含在我刚才给大家念的这些诗词里:“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这几句诗里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无情——没错,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对联中非常特别的一个种类——无情对。   所谓的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还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   相传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与来访客人对句,李指院中之花出上联:“庭前花始放”;客人对着李东阳一笑,对出下联:“阁下李先生”。下联的“阁下”、“李先生”皆一语双关,妙趣横生。在明代虽然出现了无情对的形式,但尚未有人为其命名。关于无情对的名称,据说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命名的。某日,张之洞与友人在北京陶然亭会饮,有人提议以唐人诗句“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联对下联,对得好者免罚酒,否则只罚无情。张之洞的下联是“果然一点不相干”。一友人见张之洞的下联对而不联,便问张说:“你这是哪派的对联?”张笑道:“既然只罚无情,就叫它‘无情对’吧!”现任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的丁一先生,曾撰有一副无情对:“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上联状写了珍妃的姣好面容,喻为苹果;下联串联两个欧洲国名,其精巧的构思、新奇的缀合、清丽的文采、悦耳的和声,堪称上乘之作。   刚才您已经听出来了,清末的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可谓是无情对的鼻祖、无情对之父,现在流传下来的大量无情对都是和张之洞有关的,下面我们就请您来欣赏其中最著名的一副,看看无情到程度。   清朝时候,紫禁城 、社稷坛(现中山公园)、文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 天坛、雍和宫、景山、北海、中南海、什刹海……都是禁区 。不用说老百姓 ,就是大臣们也不能随便进入。要想跟亲朋好友找个清静又有风景之处饮酒作乐、吟诗作对,城外倒有几个地方,像西山八大处、香山,潭柘寺……,而城内,则只有陶然亭了。不过,那时的陶然亭荒凉得很,除了有个亭子,有个慈悲庵,剩下的便是芦苇和坟头了。即使这样,官宦和文人也还是喜欢这块地方,常来聚聚。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作京官时,外出常到陶然亭来。有一次,他在这儿请几位朋友吃饭。席间,他忽然问道:“陶然亭三个字,该用什么来对?”   过了一会儿,就见客人们交头接耳,在下边偷偷地笑,还不断地往他脸上看。张之洞莫名其妙,又问道 :“诸位到底对的是什么?”其中有一位站起来说:“恐怕只有您的大名才对得好 。”张之洞听了,也大笑起来。这是一副无情对:   陶然亭   张之洞   从字面上讲 ,陶张为姓,然之为虚词,亭洞为景物名词,对得极为工整;而意义上一为地名,一为人名,相差很远,上下联之间是“无情”,也就是无关联的。   其实也有人说啊,无情对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楹联,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对子游戏,但通过刚才的故事,您也听出来了,从创作上来说,玩游戏并不比真正意义上的写楹联更容易,从效果上来说,无情对因为它的新奇,可能传播的效果反而会更好,正因为此,无情对常常被商家当作广告,来推销他们的产品。   节目的最后,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在最后和大家分享,呵呵,您将听到的是无情对中最著名的一副对子,几乎很难说清楚,无情对是因为它流传更广呢,还是它因为沾了一个无情对的名头而更引人注意,好,一起来听清华大学1932年的这道国文考试题。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一科由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出试题。其中有一题就是作对子。出的对头是“孙行者”,结果有一半的考生交了白卷。当时正值白话文运动蓬勃发展之时,矫枉过正,于是就有人在报上攻击清华大学不应该要学生作对子。陈寅恪出来答辩,指出作对子最容易测出一个学生对中文的理解程度,因为寥寥数字已经包含对词性的了解,以及平仄虚实的运用。对联在各种文学形式中字数最少,但却最富于中国文学的特色。他的解释一发表,这个“茶杯里的风波”也就平息了。不过,虽然有许多考生对不出来,却也有几个对得好的,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个,正是以提倡白话文运动出名的新人物——“胡适之”来作对。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猢狲),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成就这副对联的才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吴晗。   但是著名楹联学家梁羽生先生却认为“胡适之”并不是最工整的,它之所以脍炙人口,恐怕还是因为胡适之的名气之故。胡适之是当时全国皆知的名人,末代皇帝溥仪在故宫装电话之后,第一个打电话给北京一个杂耍演员徐狗子,第二个电话就是打给胡适之,可见他知名度之高。   单要做到对联的上下句各自顺理成章,对仗工稳,对于我们收音机前的听众来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居然还有这么风马不相及的无情对,而且以意境相差越远,来彰显妙趣越浓,越不相干,越成佳构,这实在是挑战我们的中文水平啊,不过您别着急,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对子不仅可以求助专家帮忙,还有电脑软件来帮你开动脑筋呢,在明天的节目中,我们《孔子学堂》的记者陈甜甜就带着去现场感受一下电脑对联的神奇本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57 , Processed in 0.1786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