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年干部学习心得选编——浅谈张家港锻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借鉴意义
作者:夏建国 |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表现,更是一个城市实现永续发展的持久精神支撑和不竭力量源泉。与我们仅一江之隔的张家港市建县时间不足50年,历史文化底蕴不算丰厚,城市文化曾一度是其短腿。但近年来,张家港市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一直在努力探索寻求文化发展的路径,通过打造城市特质文化,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走出了一条变劣势为优势、快速锻造新兴城市文化品牌的成功之路。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文化强市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借鉴之一:敢于突破瓶颈的闯劲。
张家港的前身是沙洲县,由常熟和江阴两市各划出的部分地区合并而成(1962年);后经国务院批准,撤沙洲县,设张家港市(1986年9月)。张家港市大部分面积是由长江沙洲累积而成,建市历史短,自身文化资源匮乏。模糊不清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定位曾让张家港人烦恼不已。近年来,“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人跳出张家港看张家港,跳出文化看文化,终于找到了“长江”这个文化的源头。
为了确立和确定这种身份,突破文化发展中的“瓶颈”,张家港人进行了深入调查、周密思考和科学论证,将张家港文化放在建设和弘扬长江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认为奔腾不息的长江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创造了灿烂的长江文化。长江文化不正是处于江之尾的张家港的文化源头吗?于是他们通过创办长江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邀请长江流域众多省市参与,既不断挖掘和提升城市文化,又放眼更广阔的区域,以更宏大的视野,在更高的平台上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正是这种敢于突破瓶颈的闯劲,使张家港人找准了自身的文化定位,打造了自身的文化特质。近几年来,张家港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文明城市等100多项国家级荣誉。“长江文明为舞台、文化经济同唱戏”,文化的发展给张家港经济注入了不竭动力。
较之张家港这个年轻的城市,我们如皋有不少优势:东晋义熙七年建县,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有全国七大流派之一的“如派盆景”……近几年,我们主动顺应如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全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陆续打造出了“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中国花木盆景之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和“长江、长绿、长寿”等城市名片,每年举办沿江经济洽谈会,每两年举办长寿文化节和盆景艺术节,如皋的文化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品牌与功能大幅提升,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当我们静心反思时,总觉得在文化定位上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我们的盆景还不错,可花木种植面积(20万亩)还没有苏北的沭阳(35.8万亩)大,能称得上“都”吗?省内都排不上,能称“中国之都”吗?又如,在长寿文化的挖掘上,我们初见成效,长寿如皋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影响,但打开网站,我们看到“长寿之乡”有很多,全国每年都有好多地方举办长寿文化节。在国际自然医学会公布的世界五大长寿之乡的名单上并没有“如皋”的名字(广西巴马和新疆和田名列其中)。是我们的闯劲不足,还是宣传拓展的深度不够?怎样在新的起点上、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如皋长寿文化的含金量,不断赋予长寿文化以新的内涵,使之真正成为如皋城市的特质文化,我们似乎还有很多事要做。
也许,我们并不缺少文化,我们缺少的只是闯劲和发现。
借鉴之二:善于外拓内塑的猛劲。
每年金秋,各地都在大张旗鼓搞经贸招商活动,而张家港却有声有色地举办起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等系列文化活动。“小城办大戏”,使张家港文化与长江文化成功对接,提升了张家港城市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张家港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强劲动力。
边“外拓”边“内塑”。近年来,张家港市先后投资4亿多元,在城区新建了博物馆、图书馆、大戏院、书场、电影广场等文化家园;投资5亿元兴建文化中心;八成的镇达到“八个一”(也就是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一个综合性文化广场、一个公共图书馆、一个多功能影院、一个特色文化展示馆、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一个文化宣传画廊、一个儿童文化园);广场文艺“周周演”、百场优秀电影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达600多场次。“长江文化”品牌和“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更好地落实农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做到这一点,投入是关键。张家港市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上投入之猛让人惊讶。虽然近年来,我市在基层文化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但与张家港相比较,我们却没有优势可言。一些镇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应该逐步建立市镇村三级投入机制,逐年加大文化投入的力度,加快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同时着力打造特质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借鉴之三:精于深挖细究的钻劲。
张家港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较少,但他们对文物的重视和保护程度却全国少见。每发现一处文物古迹,他们总要依据法律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建立记录档案,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因此,从未发生过人为损毁文物的现象。
张家港人深挖细究的功力不仅仅表现在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上,还体现在挖掘、整理和利用上。他们挖掘整理河阳山歌的成功例证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近年来,他们抓住河阳山歌这条文化线索,从细处入手,做大文章,先后共搜集到3万多行山歌,建立山歌馆,制订《河阳山歌保护10年规划》,将古老的山歌表演场景拍摄下来作为资料保存,成立山歌演唱队,在中小学开设河阳山歌的演出课程,每年举办河阳山歌推介会,并出版发行了100多万字的《中国·河阳山歌集》和220多万字的《中国·河阳宝卷集》,将千年山歌推向全国。2007年,张家港市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吴歌之乡”,河阳山歌作为吴歌的主要代表,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是张家港人的这种向历史深处挖掘,把小事做大、做实的钻劲,让沉睡在历史深处的的河阳山歌走出历史,走进张家港,走向全国。
用放大镜观照历史,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甚至从“无”中生出“有”来,这是张家港人钻劲的另一种体现。鉴真东渡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生于扬州的鉴真和尚似乎与张家港没有任何关系,但智慧的张家港人经过细心研究发现,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是从张家港的古黄泗浦启航的,于是抓住这个细节不放,建起了东渡苑,并邀请中央电视台前来实景拍摄电视剧《鉴真东渡》,并利用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之际,在张家港成功首映。拍摄完成后,片中的仿唐东渡船就留在东渡苑内,供游人观赏。
据说几年前,一位如皋籍女作家写过一部以三四十年代如皋为背景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时想回家乡拍摄外景,结果因为要价太高未能谈成,于是只得转而选择苏州。我不知道事情的真实性到底如何,也不想作过多的评价,只想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千万不能再错过,因为这对于拓展我们的特质文化,打造我们的软实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城市竞争越来越重视个性特质的今天,张家港人精于深挖细究的钻劲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如皋历史文化悠久,可挖可究之处很多。比如,宋代理学先驱胡瑗一生从事教育,“所授学生最盛,教育方法最为完备”,对封建教育影响很大。再比如,“东方莎士比亚”李渔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如皋,二十三岁时才回浙江参加科举考试。李渔从如皋古城淳朴敦厚的文化氛围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很多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如皋泥土的芬芳。
也许鉴真之于张家港和胡瑗、李渔之于如皋不可同日而语,但通过发掘历史名人来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却是两地的共同课题。这几年我们在胡瑗的发掘上,做得比较成功。但在李渔的发掘上仅一条路、一尊塑像似乎还远远不够,以至于让兰溪人占了上风。李渔梧桐树刻诗、作品中的如皋俗语以及他身上挥散不去的如皋味……有很多文章可做。我们虽然没有必要像四川两个县为争俗不可耐的“夜郎”(“夜郎自大”的成语)而唇枪舌剑,但借鉴张家港人深挖细究的钻劲,潜心研究历史,向历史深处挖掘还是需要的,更何况这样两个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是不愁挖不出新意的。
美国品牌专家凯勒曾说过,一个城市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必须给予人们一种独特的体验,才能焕发独特的吸引力和迷人的魅力。在这一点,张家港可以说初尝甜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坚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张家港敢于突破瓶颈的闯劲、善于外拓内塑的猛劲和精于深挖细究的钻劲,就一定能打造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质文化,使我们的城市“焕发独特的吸引力和迷人的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