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广场丰富多彩 活力东莞文化芬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 18:5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广场丰富多彩 活力东莞文化芬芳

----广东省东莞市建设广场文化之城综述
     
    编者按: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是近年来东莞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跨入新世纪以来,东莞“文化三城”建设突飞猛进,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遍布城乡的文化广场更是以设施完善、活动丰富而受到群众的青睐,广场文化活动也因此成为东莞乃至南粤地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在东莞,广场不只是美化城市形象的绿化带,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标志性场所,是市民文化的代表。东莞现有文化广场511个,形成了独特的广场文化链,建设成网络化、集约化的东莞特色广场文化。
    东莞广场文化之路
    9月11日,又是一个周末,东莞市凤岗镇杨官璘象棋广场一如往常的热闹,下象棋、打太极、跳广场舞、唱卡拉OK、看大屏幕电视、绕绿化带散步,每个功能区都聚满了活动的人群,偌大一个广场动感而和谐。

    住在这个广场旁边的张伯说,广场自2003年建成以来,便成为了凤岗人的“文化中心”。这个广场最初就叫“文化广场”,镇里大小文化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后来因举办了几届杨官璘象棋大赛,立起了杨官璘雕像,就改名为“杨官璘象棋广场”。

    凤岗只是一个缩影。以文化广场为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更加健康向上,这正是东莞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着力打造文化新城的一项战略措施。而作为“草根”的广场,它更是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实现文化零距离的最直接通道。

    城市发展的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广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途径,逐渐出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东莞。早在1994年,黄江镇就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大家乐广场,这个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广场是东莞市第一个文化广场。紧接着,1996年,投资5亿元、占地9.3万平方米的城区文化广场开建,于1998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当时东莞市资金投入最多的广场。

    2002年年初,东莞市提出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在5年至10年内,把东莞建成文化新城。广场文化由于涉及面广被看作是城市的窗口。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东莞市开始大力推进文化广场建设。至2005年年底,东莞市已建起各类文化广场300多个,年活动量达8.4万场次,参与群众数千万人次。

    在广东不断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背景下,2005年,东莞市在文化新城建设的道路上,进一步提出建设文化三城的构想,即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把广场文化建设正式列入城市发展的要素。同年10月,东莞市出台《东莞市建设广场文化之城实施方案》,方案把广场文化定位在激励群众文艺创作,提升群众文化设施功能和水平,塑造城市人文环境,培育城市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按照《方案》规划,至2010年,东莞市将实现每5000户籍人口拥有一个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特色文化广场,1万人以上的企业拥有一个文化广场,使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多种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经济融合的平台,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东莞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广场设施建设补贴办法,通过公共文化项目招商等途径,鼓励社会资本和管理力量参与文化广场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多元化投入、多层次管理的开放性局面。

    如今在东莞,大到城市规划,小到社区布局,文化广场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近5年,全市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经费达60多亿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11个,村、社区文化广场更是不计其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街)、村(社区)三级文化广场设施网络。

    生活方式的变化

    广场文化不仅为群众喜闻乐见,而且也使群众乐于参与其中。唯有群众乐于参与,广场活动才能持久。久而久之,人的精神面貌就发生了变化,种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随之逐步改变。这正是东莞建设文明城市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东莞各级政府对广场文化建设投入极大热情的出发点。

    “我们的初衷很明确,建设广场文化之城就是通过健全广场设施,提升广场活动,完善广场运作,使之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经济融合的平台、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成为东莞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广场文化之城就是把广场打造成“城市的客厅”和“平民夜总会”。

    在《东莞市建设广场文化之城实施方案》中,相关条款不但对文化广场的建设做出规划和部署,还对其设施、设备和功能进行规范:一是完善广场配套设施。镇(街)、村(社区)每个广场要设立舞台、化妆间、厕所、绿化带、报刊阅读栏、儿童老人活动场所等设施,有配套的灯光音响等设备。二是改进广场设施布局。广场设置文娱区、健身区、休闲区、宣传展览区以及消费区等,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需求。三是整治广场及周边环境。对已建好的广场,整治周边环境,做到有绿化,无污染;对规划兴建的广场,必须选择环境幽雅、交通方便,便于群众出入的地带。

    正是因为文化广场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环境,它才会成为企事业单位举办活动的首选场所,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聊天、散步、锻炼、集会、看演出、听讲座,在文化广场上,市民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找到了悠闲生活的乐趣。文化广场在市民中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休闲娱乐功能,成为了市民文化的代表。

    正在形成的品牌

    活动是广场的生命。在完善设施的同时,根据广场设施功能、受众喜好、民间传统文化、地域产业特点等,东莞市文化部门积极组织策划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拓宽广场文化活动的领域,使广场文化由单一的文艺表演活动向知识传播和精神陶冶等方面转变,由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向自娱自乐的演出活动转变,由文化部门组织活动向社会各界参与组织活动转变,推进广场文化活动常态化、内容多元化、举办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态势发展。

    从200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东莞市广场文化之城建设专项基金,用于人员培训和组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公益文化招商,构筑社会举办文化活动的平台。2004年至2009年,全市共推出了700多个公益文化活动项目,签约400多个,金额近4亿元。同时,成立了东莞文化发展促进会,将公益文化活动招商投资方、策划方整合起来,将关注社会文化的力量组织起来,建立起文化活动招商的长效机制。通过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东莞市文化活动呈现出了数量多、规模大、参与广的特点和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繁荣景象。

    “绚丽大舞台”千场文艺演出进社区、进工厂,“文化周末”观赏性与知识性并重,让观众边看边学……目前,东莞市已打造出“文化周末”“都市彩虹”“广场论坛”“绚丽大舞台”“图书馆流动车”“粤韵金声”等一系列常设性的广场文化活动,并形成品牌,建立起了长效的文化活动机制。各镇街、社区的文化广场活动也形成了“一镇一品牌、一广场一特色”的新格局。这些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健康向上、雅俗共赏的广场文化活动,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也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走进百姓的文化

    生活在东莞的人都知道,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学历高低,也不论南腔北调,群众就是文化广场上的“生力军”。

    “政府推动广场文化的繁荣是顺势而为。”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东莞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离退休人员、企业白领、打工一族甚至是机关干部,或因为空闲时间多,或因为工作压力大,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去充实、去排解、去释放。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品位的提高,对健康活泼、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也有了迫切要求。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东莞的文化广场已经形成了城市广场、专业广场、商业广场、社区广场四位一体的良好局面。城市广场以分布在各镇区内的广场为主,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专业广场以市中心广场为主,让高雅文化走出厅堂;商业广场以分布商业场所的广场为主,形成了商业和文化的结合点;社区广场以生活小区的健身休闲广场为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广场文化活动的内容呈现出层次多、覆盖广的特点。东莞广场文化演出既有来自国外的高品位、高档次的经典剧目,也有来自国内的高水平、原生态的民歌舞蹈;既有专业团队精心创编的专场演出,也有老百姓的自娱自乐;既有政府部门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也有市场运作的经营性文艺展演;还有各具特色的镇街节庆活动,如石龙镇的龙舟、万江镇的彩船、长安镇的粤曲、常平镇的文艺巡游、东坑镇的“卖身节”以及横沥镇的荔枝节等等。

    据统计,2008年,东莞举办全市性广场舞活动1.2万场次,综艺晚会867场,专场比赛320场,各类艺术展览活动280期,参与人员达1000多万人次。广场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民间传统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引入广场,激发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让文化走进百姓,融入生活。
广场文化品牌活动
    绚丽大舞台

    绚丽大舞台是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由东莞市群众艺术馆和各镇区承办的群众文化活动。2006年4月28日晚,“绚丽大舞台——东莞市文化广场千场文艺演出”在大岭山主会场正式启动。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东莞市领导黄双福、江凌、张顺彩一起为启动仪式亮灯,随着大岭山主会场电子焰火腾空而起,主会场及南城、常平、谢岗、厚街、麻涌、高埗、城市中心梦想剧场7个分会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正式开始。主会场举办了“诗歌回归大众——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诗歌朗诵晚会”,别开生面,雅俗共赏,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东莞市近年规模最大的一次群众性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活动以镇(街)为单位,组织文艺晚会或文艺专场,分别到全市32个镇(街)进行巡回演出,广场文艺晚会目标演出场次累计为1024场。

    都市彩虹

    “都市彩虹”广场周末文艺演出活动是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联、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东莞市时代印象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东莞市群众艺术馆协办的,一项以在校大学生为表演主体的广场表演活动,是东莞市进行公益文化活动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都市彩虹”广场周末文艺演出活动于2005年7月2日晚在市中心广场南区梦想剧场拉开序幕,每周五、周六晚分别演出一场,观众可免费观看。至2008年年底,已成功演出了200多场,来自省内各高校的4000多名师生参加了演出,已吸引了80多万市民现场观看,该活动从而成为东莞新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经营的一张闪亮名片。

    粤韵金声

    “粤韵金声”东莞市粤剧曲艺周末欣赏晚会是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莞城区东正社区、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市戏剧曲艺协会协办的品牌性文化活动。2006年4月16日启动以来,通过整合全市粤剧艺术资源,挑选优秀的粤剧曲艺社、私伙局进行排练,晚会固定于每周六晚在莞城区东门广场东正社区服务中心举办,免费供市民欣赏。2007年1月8日,“粤韵金声”粤剧曲艺周末欣赏晚会在厚街镇厚街村老人活动中心开设了全市第一个演出分点,进一步扩大了“粤韵金声”活动品牌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文化周末

    由市委宣传部、莞城区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日报社、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 “文化周末”晚会,自2005年4月起,每个周末都会在莞城文化广场报告厅举办,通过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团队、专家大师举行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影视等艺术表演,并运用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将高雅艺术的欣赏与学习交互式进行,让市民边学边赏。这也是东莞市推动村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变,全力打造东莞都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一项新举措。

    “文化周末”的“九个一”系列工程包括晚会、报纸、杂志、少年合唱团、培训中心、大篷车、大讲坛、演艺中心、俱乐部,九大项目精心设置,有机联系,相辅相成。通过“文化零距离”为公共文化服务寻找突破口,以统一注册商标标识名称塑造整体形象,以文化传播为手段,坚持走公益化、品牌化、专业化、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仅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也为东莞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人才、积累了经验。此活动不仅成为培育现代市民的艺术大课堂,还将成为发展东莞文化创意产业的助推器,为基层街道文化站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走近东莞特色文化广场
    东莞是全国文化广场最多的城市之一。作为面积仅2400多平方公里的地级市,截至目前为止,东莞全市共有511个文化广场,平均每个镇区有10个以上的文化广场,在虎门、厚街等发达镇区,甚至每个村都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这些广场设施完善,环境良好,活动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

    东莞最气派的广场:市中心广场

    东莞中心广场位于新城市中心区。它有三美:

    壮阔之美:广场南北长1.66公里,东西宽640米,有“亚洲第一广场”之称。宽阔的广场上,人工湖与绿化带,连接相替;十里通衢与林间小道,交错蜿蜒。天高地远,浩荡之气,令人心旷神怡。

    生态之美:古木参天,浓荫蔽日,隔闹市尘嚣之音;绿草茵茵,繁花似锦,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人文之美:四周建筑,错落有致,或恢宏厚重,或典雅俊逸,琉璃十色,相互映衬;水榭楼台,喷泉摇曳,管弦之音,飘渺可闻;更有七彩灯光,变幻生辉,妙不可言。开放以来,声名远播,观者接踵而至。

    东莞中心广场是集行政办公、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整个广场南北最长1660多米,东西最宽640多米,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中间以主干道鸿福路分为行政广场与文化广场。其中,北面行政广场12万平方米,南面文化广场17.5万平方米,同时还包括周围的公园绿地。中心广场于2004年1月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

    中心广场主要有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标志性。中心广场位于行政文化中心区的中央,以北端行政办事中心为核心,与会议大厦、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东莞图书馆新馆、东莞群众艺术馆、东莞科技博物馆共八大建筑物构成城市新区的核心。中心广场不仅是东莞政治文化活动中心,而且以其宏伟的规模、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东莞新城的标志。

    二是艺术性。中心广场以蓝带(水景)、绿带(花草树木)、光带(夜景)为主题,每部分设计都精心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

    三是生态性。中心广场的环境艺术追求自然生态和人工景观的完美统一,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四是开放性。“以人为本”是中心广场的建设宗旨。广场全部采用开放式布局,不仅设置了大量供市民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的城市景观,而且配套建设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运动服务设施,是一个真正服务于民的市民广场。

    “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大岭山镇文化广场

    该广场曾获得东莞市首届“十佳文化广场”、第二届“十佳文化广场”称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文化广场”称号。2004年11月被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和中国文化报社评为首批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是当时全国获此殊荣的4个镇级广场之一。

    广场占地5.3万平方米,拥有园林式绿化带、音乐喷泉、艺术雕塑、电子大屏幕。群众广场舞、演出、数字电影、现场咨询、展览、图书阅览、体育健身等活动丰富多彩。

    广场每月举办小冠军象棋擂台赛,每周有“周末图书进广场”活动,每天有“天天广场电视剧场”。

    2008年11月,东莞以全票获得了“2008年国际花园城市”决赛承办权,在大岭山文化广场举办了“绿色大岭山·激情大广场”2008国际花园城市专题晚会,代表东莞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示了独特的广场文化。
东莞第一个省十佳文化广场:

    樟木头镇东城文化广场

    该广场是东莞市第一个规模化的文化广场,位于莞惠公路一侧,石马河畔,占地7.2万平方米,拥有可容纳观众数万人的活动区及高标准、多功能舞台,可用于大型演出、集会、展览等。广场南端建有大型音乐喷泉,西北侧为儿童游乐场,其余为园林绿地所覆盖,“常年有活动,日日有演出,每周有电影,每季有赛事”是其最显著的特色。据统计,东城文化广场平均每年演出达70场,观众人次每年近100万,参加演出的单位近30个,年均3000名群众参与演出。1998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

    本土特色广场:

    寮步香市文化广场

    莞香是东莞特产,古代曾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据记载,香港就是因莞香得名。寮步香市是古代广东“四大名市”之一。该广场于2006年建成使用,包括一条复古香市商业街。2007年获评第三届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寮步镇每年财政拨出专项资金170多万元,保障香市文化广场的再建设与再发展。

    广场每半年开展一次趣味性运动会,每个节日都举办“与民同欢乐”的节庆文化活动,每晚组织开展广场舞会、滑旱冰、溜溜球等活动。

    在品牌活动方面,广场打造了“牵手文化”“青年论坛”等品牌,其中“牵手文化”获2007年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创新奖,“青年论坛”除在香市文化广场开展活动外,还组织到村一级的广场公园设分会场。今年,该镇在巩固这两大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又积极推进“一条街、一座馆、一部戏、一本书”的“香市文化四个一工程”建设。

    象棋主题广场:

    凤岗杨官璘象棋广场

    凤岗杨官璘象棋广场位于繁华的镇中心区,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式广场,建有高标准大型舞台、欧式钟楼、篮球馆、乒乓球馆、象棋馆以及室外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健身路径等设施,拥有造价近200万元的电子大屏幕。

    该广场以新中国第一个全国象棋冠军——杨官璘名字命名。广场上装有石台凳和50多个石棋盘,可同时满足100多位象棋爱好者对弈娱乐。

    凤岗以广场为载体,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将客家文化、华侨文化和象棋文化三大特色品牌融入广场文化建设中,开展了客家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等一系列大型文体活动,同时坚持举办象棋等常态性活动。

    东莞市的粤剧舞场:

    东门广场

    东门广场位于东莞市人民公园东门北侧,占地总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呈园林式布局,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绿化广场。

    东门广场真正魅力在于对东莞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每当华灯初上,悠扬的粤曲便从此传出。开始,聚集于此的大部分是东莞市的粤剧发烧友。他们弹、唱、舞,大多是自娱自乐。随后,该群体人数慢慢增多,并逐渐专业化,成为东莞市粤剧氛围最浓厚的场所。2004年以来,先后策划推出了“和阳夜韵”群众文艺演出、“粤韵金声”粤剧曲艺周末欣赏晚会等品牌活动,特别是“粤韵金声”晚会,由于运作规范、演出常态、贴近群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东莞市第一个村级“十佳文化广场”:

    虎门大宁康体广场

    大宁康体广场位于东莞市虎门镇大坂地工业区,1998年由大宁村委员会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内设大宁广场、影剧院、图书馆、康乐室、室内体育馆、室内外篮球场、网球场和足球场等。近年来,该广场不仅形成了“未来之星”“广场圆舞夜”等品牌活动,还培育出广场舞蹈队、春风曲粤社等队伍,并成为东莞第一个村级“十佳文化广场”。

    东莞镇级面积最大的广场:

    长安文化广场

    该广场是一座集西方建筑风格和中国园林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的具有群众文艺创作与展演、休闲与娱乐、传播知识与经济活动等有机结合的大型广场。

    长安文化广场在设计理念上引入“天地人和”的基本思路,将长安镇政府、长安公园、图书馆、体育中心、长青大街融为一体,广场内建有春华园、夏景园、秋月园、冬静园4个园区。先后被评为东莞市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十佳文化广场”和广东省第二届“十佳文化广场”。

    自2002年以来,该广场每三年分别举办一届艺术节、运动会,一年一次歌唱大赛,两年一次醒狮大赛。广场也是长安镇开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每年周末文艺演出达50多场,形成了一个常态化的活动品牌。

    此外,长安文化广场还是长安镇与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三年一届的“同在莲花山下”的活动已成为长安广场的一个重要品牌。

    广场还建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在职人员62人,当地政府每年投入广场各项经费达500多万元。

    除以上广场外,东莞市还有许多的特色广场,如以举办“越唱越红”广场之星歌唱大赛为品牌的塘厦文化广场,以举办“周末艺苑”周末业余文艺社团演出为特色的东城文化广场,以每年一届举办“欢乐常平”文化旅游节的常平镇文化广场,以举办“水文化”为主题的水乡龙舟文化体育艺术节的沙田文化广场,以举办“卖身节”为特色的东坑文化广场,以举办“荷花文化艺术节”为主题的桥头文化广场,以举办“七月七民俗风情节”的望牛墩文化广场等等。
    东莞广场文化建设大事记
    ●2006年4月28日,“绚丽大舞台——东莞市文化广场千场文艺演出”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大岭山文化广场举行。东莞市以镇为单位组织一台文艺晚会或文艺专场,分别到全市32个镇(街)进行巡回演出,累计目标场次1024场。  

    ●2006年1月13日,第二届“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挂牌,大岭山广场、长安文化广场、常平文化广场、桥头文化广场、市文化广场等分别当选。

    ●2005年3月起,“文化周末”“都市彩虹”“共享文化阳光”等品牌推出,东莞广场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取得新突破。

    ●2004年3月23日,东莞市长安镇文化广场被评为广东省第二届“十佳文化广场”,而东莞市文化广场、大岭山文化广场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文化广场”。

    ●2004年1月,东莞市中心广场落成。

    ●2003年11月4日,“东莞市首届十佳文化广场”出炉,大岭山广场、长安文化广场、大宁文化广场、横沥文化广场等被评为“东莞市首届十佳文化广场”。

    ●2003年11月,一块“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的光荣匾挂上了大宁村文化广场的舞台,该广场成为当时全市唯一戴上这一桂冠的村级文化广场。

    ●2002年年初,东莞市提出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要在5年到10年内,把东莞建成文化新城。而作为打造文化新城中“三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东莞市文化广场之城建设拉开帷幕。

    ●1998年,樟木头镇东城文化广场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十佳文化广场”之一。

    ●1998年12月,东莞市城区文化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广场投资5亿元,是当时东莞市投资最多的广场,其占地9.3万平方米。

    ●1994年,东莞市第一个广场——黄江镇大家乐广场建成,该广场占地8000多平方米,投资300万元。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9:00:14 | 只看该作者
岭南写真:“文化周末”竖起东莞文化创新标杆





  中新社东莞八月二十三日电
题:“文化周末”竖起东莞文化创新标杆

  作者 李映民 李纯

  在广东东莞市,有一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文化现象,那就是被称为“文化惠民”工程的“文化周末”系列工程。
  “文化周末”系列工程是东莞市莞城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的创新之举,开创了高雅艺术向广大群众普及的新方式。记者今天从东莞市委宣传部获悉,推动东莞“文化新城”建设再上新台阶,东莞市将向外界重点推介以“文化周末”系列工程为代表的示范性文化活动品牌,推广“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的创新经验。


  莞城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化周末”系列工程一直坚持以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指导。在东莞一提起“文化周末”,很多人都能掰着手指头数,“文化周末大讲坛”、“文化周末晚会”、“文化周末报”……很多东莞市民都知道,周末想看演出,想听名家用声音给你传递文化,很简单,只要打通“文化周末”抢票热线,就可以去享受免费的艺术盛宴了。这些都是“文化周末”系列工程这几年内在普通民众心中建立的亲民口碑。
  过去,很多高雅艺术表演、高端讲座对普通民众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而“文化周末”通过创新方式,让普通人可以在“文化周末”晚会上欣赏到国内外高水平的艺术演出,在“文化周末”大讲坛上与贾平凹、王蒙等文学大家讨论交流。“文化周末”还提出了“文化需要积淀,需要蕴涵,但文化也是可以塑造,创造的”;“文化零距离”等创新理念,被东莞市民称为“撒播阳春白雪”的使者。
  现在的“文化周末”品牌已经拥有包括了一台晚会、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一个少年合唱团、一个培训中心、一百辆大篷车、一个大讲坛、一个演艺中心、一个俱乐部“九个一”系列工程,已成为东莞近年来打造文化新城系列举措的缩影和窗口。但是可能很少人知道,“文化周末”品牌开始仅为一台晚会。
  莞城区党委书记王检养就介绍说:“‘文化周末’一开始并没有设定什么宏远计划,只是因为莞城有一个报告厅空着没用,我们就想搞一个文化活动,把它利用起来,丰富市民的生活。在定位的时候觉得市里已经有玉兰大剧院这样高端的文化阵地,我们要跟它的定位错开来,办一场‘知识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晚会,因为是在周末举行,就取名‘文化周末’,那时我们也没有想到能从一台晚会办成现在这样一个系列的文化品牌工程。我们也是在发展中不断根据市民的文化需求和意见作出调整,把市民喜欢的、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较大发展前景的文化活动吸纳到‘文化周末’系列项目中来。”
  王检养表示,“文化周末”创新主要在工作理念上,做到以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实施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战略;在项目设置上,以市民文化需求和喜爱为依据;在运作模式上坚持采用政府引导,社会承办的创新机制。完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9:01:0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东莞 文化广场
金羊网 2007-09-04


截至2007年2月,东莞全市共有477个广场,平均每个镇区都有10个以上的活动广场,在虎门、厚街等发达镇区,甚至每个村都配套建设了活动广场。 亚洲第一大广场:东莞市中心广场 东莞市中心广场位于该市的新城市中心区,该广场不仅成为了东莞“新城市窗口”,更有亚洲第一广

场的美称。该广场设计以蓝带、绿带、光带为主题,配置水景、夜景,是新城市中心区的环境精品。中心广场的建成成为东莞市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生态化、多功能化的都市绿廊。它也成为了目前东莞市民、广大外来员工前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大岭山镇文化广场 大岭山镇文化广场继获得了“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和“广东省十大优秀广场”之后,2006年它再获殊荣,取得“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的荣誉称号,成为广东省4个获此殊荣的广场之一,也是全国4个获此殊荣的乡镇级广场之一。 近一年来,大岭山广场的舞台演出累计40多场,而且是以青春舞蹈为主,是当今时尚舞蹈的代表,参与活动的市民达到100万人次。 第一个规模文化广场:樟木头镇东城文化广场 樟木头镇东城文化广场是东莞市第一个规模化的文化广场,位于距镇中心区边缘的莞惠公路一侧,石马河畔,占地72000平方米,拥有可容纳观众数万人的活动区及高标准、多功能舞台,可用于大型演出、集会、展览等。广场南端建有大型音乐喷泉,西北侧为儿童游乐场,其余为园林绿地所覆盖,“常年有活动,日日有演出,每周有电影,每季有赛事”是其最晕著的特色。据统计,东城文化广场平均每年演出达70场,观众人次每年近100万,参加演出的单位近30年,年均3000名群众参与演出。1998年,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 东莞市的粤剧舞场:东门广场 东莞市东门广场位于东莞市人民公园东门北侧,占地总面积约为17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是园林式的布局,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绿化广场。 其真正的魅力在于对东莞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每当华灯初上,悠扬的粤曲便从此传出。开始,聚集于此的大部分是东莞市的粤剧发烧友。他们有人弹、唱、舞,大多是自娱自乐。随后,该群体慢慢增多,并逐渐专业化,成为东莞市粤剧氛围最浓厚的场所。 最具影响力的社区广场:大宁康体广场 大宁康体广场位于东莞市虎门镇大坂地工业区,1998年由大宁村委员会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内设大宁广场、影剧院、图书馆、康乐室、室内体育馆、室内外篮球场、网球场和足球场等。该广场是东莞市的“十佳文化广场”之一,也是东莞市最具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广场。 投资最多的文化广场:东莞市城区中心广场 东莞市城区中心广场,始建于1996年,投资5亿元,占地9.3万平方米,于1998年建成。自建成之后,市政府和莞城区已在此举行了不少大型集 会,如民间艺术表演、大型咨询、商品展销、义诊、人才招聘、文艺晚会、演讲及歌唱比赛等。 百人齐舞兴无前,这是城区中心广场最具特点之处,可以说是东莞现在广场舞的发源地。 除了以上的广场外,东莞市还有许多的特色广场,如长安镇的文化广场,它是东莞市镇区里面积最大的广场,并且设计大气;石排镇广场以醒狮为主,体育项目尤其突出;常平镇文化广场被誉为“城市客厅”,已多次成功举办了大型文化活动;道滘文化广场也是东莞水乡乡镇文化广场的代表,该广场依水而建。 广场大事记 2006年4月28日,“绚丽大舞台——东莞市文化广场千场文艺演出”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大岒山文化广场举行。东莞市以镇为单位组织一台文艺晚会或文艺专场,分别到全市32个镇(街)进行巡回演出,累计目标场次1024场。 2006年1月13日,第二届“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挂牌,大岭山广场、长安文化广场、常平文化广场、桥头文化广场、市文化广场等广场分别当选。 2005年3月起,“文化周末”、“都市彩虹”、“共享文化阳光”等品牌推出,东莞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化打造取得新突破。 2004年3月23日,东莞市长安镇文化广场被评为广东省第二届“十佳文化广场”,而东莞市文化广场、大岭山镇文化广场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文化广场”。 2004年1月,东莞市中心广场落成。 2003年11月4日,“东莞市首届十佳文化广场”出炉,大岭山广场、长安文化广场、大宁文化广场、横沥文化广场等被评为“东莞市首届十佳文化广场”。 2003年11月,一块“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的光荣匾挂上了大宁村文化广场的舞台,从而成为全市唯一戴上这一桂冠的村级文化广场。 2002年初,东莞市提出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要在5年到10年内,把东莞建成文化新城。而作为打造文化新城中“三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东莞市文化广场之城建设拉开帷幕。 1998年,樟木头镇东城文化广场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十佳文化广场”。 1998年12月,东莞市投资最大的东莞市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该广场建于1996年,东莞市城区中心广场开建,投资5亿元,是东莞市投资最多的广场,其占地93000平方米。 1994年,东莞市第一个广场黄江镇大家乐广场建成,该广场占地8000多平方米,投资300万元。 来源:东莞阳光网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9:02:35 | 只看该作者
        东莞建设文化新城的做法和成效

来源: 新华网广东频道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文化建设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将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以实施学习型城市创建工程、现代市民塑造工程、城市亲和力强化工程、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城市现代传媒建设工程"五大工程"为抓手,以当年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文化建设,市、镇(街)、村、企业、个人"五个轮子一起转",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共同推进文化新城建设的生动景象,构建起基本适应发展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新城建设基本框架:
    --形成了一流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功能齐备、国内一流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市级文化设施如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东莞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等设施均在国内同类中处于前列。村镇文化设施共投入资金40多亿元,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东莞市共有村镇文化中心80多个,图书馆(室)390个、文化广场447个,农家书屋140间,文化设施占地总面积433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21万平方米。     --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体系。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以经贸文化活动为主要方式,以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活动举办常态化、组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发展态势,营造出"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的浓烈文化氛围。仅2007年,东莞市举办全市性广场舞活动1.2万场次,综艺晚会867场,专场比赛320场,各类艺术展览活动280期,参与人员达1000多万人次。     --形成了多领域的文化精品体系。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作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在东莞创编合成制作的中国音乐剧《蝶》获得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成为第一部走出国门的音乐剧;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东莞歌舞团)围绕东莞题材创编的大型音舞诗画《玉兰谣》参加广东省第九届艺术节,获得剧目二等奖等九个奖项。镇(街)创编的粤剧、小品、舞蹈、歌曲等群众文艺精品屡获国际、国内大奖。莞城区"文化周末"合唱团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摘取金奖,成为该组唯一夺得金奖的中国团队;洪梅醒狮民间舞蹈《南国醒狮攀高峰》在中央电视台"CCTV第四届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十佳作品"奖和秧歌组表演奖第二名。     --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以印刷业为支柱,以演艺娱乐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大众传媒业等为主干的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体系。全市共有印刷企业2809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印刷品出口总值176亿,东莞成为中国南方重要印刷基地;数字电视用户数超过120万,2007年东莞广电传媒包括东莞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阳光网站三大媒体和广电网络传媒发展股份公司经营收入达到5.8亿元;全市娱乐场所379家,行业资产总额12亿元;网吧1056家,总投资额12.3亿元,2007年营业收入40113.4万元。     --形成了全面的人的素质提升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全市已建博物馆24座,特别是投资3000万元修建了东江纵队纪念馆,与袁崇焕纪念园、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系列阵地;依托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全市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图书馆4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02个,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市民学堂"等各种形式知识传播活动,构建起知识传播体系;大力打造"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开展以"三业"(学业、敬业、创业)、"三现代"(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三立"(立德、立志、立业)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了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建设文化新城,我们的做法是:     一、从文化内涵上把握,着力发挥文化新城建设的功能作用     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文化传播知识、培育精神、普及艺术的功能出发,我们着力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城市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新城建设的功能作用。     (一)围绕"知识"这一文化的内容,以丰富知识武装人。我们把传播知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打造文化新城,加速东莞市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工程。一是构建知识传播载体。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大力建设市、镇(街)、村(社区)及学校、企业图书馆(室)和公共场所阅报栏,鼓励发展图书市场、书店和报刊零售摊点,全面放开书报刊经营,以有形和无形的图书馆网络覆盖和服务全市。二是改进知识传播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图书馆,依托各级文化设施,借助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学习论坛"、"市民学堂"等系列活动,将各种专业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三是完善知识传播机制。建立榜样引领、激励驱动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机制,深化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考评机制,让学习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寄托,每个社会组织的共同责任。     (二)把握"精神"这一文化的本质,以人文精神塑造人。我们把营造城市人文环境,塑造城市人文精神,作为文化新城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是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培育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产业资源,重点建设好历史资源类、产业配套类、休闲消费类和艺术收藏类四类博物馆,形成以产业配套类博物馆为特色、以村史展览为延伸、以社会办馆为主体、以一年一度"走进东莞文明"活动为纽带的东莞独特的博物馆文化,使博物馆成为培育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二是以企业文化的拓展为途径,增强城市的亲和力。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各种外来文化,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提高城市亲和力和凝聚力,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东莞融洽相处,共创美好事业,共建现代东莞。三是以基层文化的提升为渠道,促进现代市民的塑造。不断完善基层文化建设机制,健全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努力使群众有好书读、好讲座听、好歌唱、好戏看、好展览欣赏、好地方去。通过文化的感化作用,逐渐把传统农民塑造成观念先进、志趣高雅、知书达理的现代市民。     (三)利用"艺术"这一文化的手段,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我们把培育人们的艺术素养,提升人们的艺术品位,作为文化新城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是广场文化提升。提升广场设施功能、活动档次和运作水平,拓展活动领域,开展特色活动,激活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使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经济融合的平台。二是品牌活动引领。打造传统文化、商贸旅游和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发挥品牌文化活动的感染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对广大市民的导向、聚集和哺育能力。三是高雅艺术熏陶。通过艺术团体、创作实体的建设和扶持奖励艺术创作机制作用的发挥,催生高雅艺术佳作,让广大市民受到艺术熏陶,得到文化享受。     二、从体制创新上突破,全力构筑文化新城建设的动力源泉     我们紧紧抓住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三个试点市之一的机遇,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建立社会办文化、政府管文化的新的文化发展模式为目标,以破除政策性、体制性障碍为着力点,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文化新城建设提供动力,创造活力。     (一)创新社会办文化机制。我们努力扭转文化领域政府单一投入的"跛脚"状况,动员社会方方面面资源、力量,使文化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办文化的路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是社会办活动。我们对公益文化活动项目实行招商,遵循市场化运作、个性化策划、规范化组织、整体化推进、多元化着手、品牌化打造的原则,让企业通过冠名、承办、策划、投资等形式参与文化项目的开发利用,为"企业走进文化,文化融入市场,经济和文化联姻"创造了一个平台。2004至2008五年共推出487个项目,成交396个,成交金额达3.2亿元,同时成立了东莞文化发展促进会,将公益文化活动招商投资方、策划方整合起来,将社会办文化的力量组织起来,建立起文化活动招商的长效机制。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实现了文化活动多元投入、文化活动多元策划、文化资源多元整合,推进了文化与经济融合,提升了东莞市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文化活动水平。二是社会办团体。我们提倡多渠道、多层次兴办文艺团体,走出了一条"政府扶持、市场导向、自我发展"的新路子。东莞市与中国歌舞团合作创办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首创地方政府办国家级高水平文艺团体的先河;我们采取"项目办团、院团合一"的办团方式,与北京松雷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影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国松雷?东莞音乐剧团,承担了莞产大型中国音乐剧《蝶》的创作生产和演出任务。与此同时,通过设立各种赛制和实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对企业、学校、社区文艺团体的引导,重点扶持和培养有广泛群众基础,有艺术水平的业余文艺团体。三是社会办创作。我们采取"用人不养人"的办法,专业、业余结合的模式,通过选题申报评审、择优签约聘用,汇聚国内一流的文艺创作人才,整合市内各方面创作力量,构建优秀作品创作基地,力争把东莞文学艺术院、岭南画院办成名家摇篮、名作摇篮;发挥镇(街)、企业、学校、社区的资源优势,组建东莞(虎门)相声小品创作基地、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东莞(东城)儿童剧实验创作基地、东莞(桥头)报告文学创作基地等10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基地。通过举办文艺采风、文艺笔会、创作交流会和各类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在全市构建起坚实的创作平台和创作网络。四是社会办博物馆。我们在大力发展鸦片战争博物馆、可园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等市属公有博物馆的基础上,结合东莞市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产业特点,鼓励、引导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兴办历史资源类、产业配套类、休闲消费类和艺术收藏类小型专题博物馆,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较完整的博物馆体系。特别是大力推进产业博物馆建设,促进文化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新型的商贸平台、企业文化载体和品牌、形象依托,巩固企业、行业地位。截至2007年底,东莞市社会办博物馆数量达到20座,其中唯美陶瓷博物馆还升级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     (二)创新政府管文化机制。为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定政策、做规划、抓调控上来,我们坚持"考评、扶持、解放、管理"八字方针,加强对文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实现从"管脚下"向"管天下"的转变,变统包统揽式的直接管理为宏观调控式的间接管理。具体做法是:一是对基层文化建设考评推动。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分标兵、先进、达标三个档次,镇(街)、村(社区)、企业(单位)三个类别,分别建立了涵盖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保障措施落实等各方面量化的考评指标体系,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量化的定级考核评定和激励鼓励,实现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全面规划、有力监管和有效调控。2004年以来,共评出了60个标兵、237个先进、258个达标镇(街)、村(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形成了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有目标、学习有榜样,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良好局面,使基层文化建设走上了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二是对文化事业激活繁荣。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博物馆之城建设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东莞市公益文化活动招商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设立了每年共计1500万的市级文物征集专项资金、粤剧艺术发展专项资金、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以及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形成了相对健全的政策调节体系和有效的资金扶持机制。此外,我们还鼓励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的镇(街)单独或者联合举办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特色文化活动,积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推介、创新、交流、整合,推进"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提高传统文化层次,增强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三是对文化产业解放发展。也就是按照"放开、搭台、造市、引导、服务"原则,破除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放开",就是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放宽市场准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推进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搭台",就是文化行政部门从文化经营领域中退出来,把舞台、空间、市场让给社会,搭建一个社会办文化的平台。"造市",就是加强舆论引导,培育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增强文化再生能力。"引导",就是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文化配套政策,大力扶持、拓展、规范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就是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办事制度,健全行业协会,为社会办文化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四是对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我们建立市、镇(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纵向体系和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横向网络,构建主管部门与协管部门向协调、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衔接的执法格局,构筑起立体的执法体系;注重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建立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执法业务运作制度和内部管理规章,形成了健全的文化市场执法制度体系,推行包干制、问责制、轮岗制,全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三)创新公益文化单位管理运作机制。改革,就是破旧立新。我们坚持"破"、"立"结合的原则,努力推进公益文化单位管理运作的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升竞争力,增强辐射力。一是创新原有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制。对原有的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我们在用人、管理和分配机制上寻求"三大创新",变养人为主为养事业为主。一则创新用人机制。实施全员聘用制,尝试推行签约制、外聘制、合同制、义工制等多种用工制度,引入"社会人角色",形成"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灵活用人机制。二则创新管理机制。采取项目负责、指标控制,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将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剥离,把经营性项目推向社会,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行文化设施的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实现文化设施物业管理社会化,有条件的场馆采取连锁经营、总分馆经营,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和共享。三则创新分配机制。推进绩效工资管理,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尝试进行工资分线制,划分待聘线、任务线、效益线和奖励线,建立有利于竞争、激励的分配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造血功能和生机活力。2007年,我们对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分配、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变革,初步建立起因事设岗的定岗制度、竞争上岗的选拔制度、一年一聘的聘用制度、项目考核的管理制度、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破除了束缚东莞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的障碍,极大地激发了人的潜能,激发了事业单位的活力。二是创新新建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对新建的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我们实行一个单位一套独特的运作机制,保证单位的高效运作和作用发挥。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目标监管,保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由北京保利影剧院有限公司承包经营。"北京保利"品牌的引入,使玉兰大剧院一开始就跻身国内一流剧院的水平;政府补贴、限价经营,使高雅艺术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让玉兰大剧院成为广大市民享受高雅艺术的殿堂。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推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达到"集中使用资金投入,合理组织专业分工,统一业务规范管理,最大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现了从传统的借阅式图书馆向数字化多功能城市中心图书馆跨越,形成了门庭若市的兴旺景象。三是对市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转制。对市属经营性文化单位,坚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按照一个单位一套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制定改革转制方案。通过转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改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实现人力、财力、物力的优化组合,发挥经营性文化单位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上的独特作用。     三、从发展条件上支撑,努力创造文化新城建设的良好基础     建设文化新城,认识是基础,人才是根本,设施是载体。我们牢固树立城市文化以追求论高低、以人才定成败、以设施树品位的理念,通过不断强化思想认识、聚集文化人才、完善文化设施,为文化新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条件。     (一)思想条件。通过大搞思想发动,大搞观念更新,不断增强文化新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提升驾驭文化新城建设的能力。在社会层面上,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在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三点共识:一是物质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二是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三是经济建设创造城市的现实财富,文化建设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在东莞市文化系统,树立起三个观念:一是市场观念,既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二是融合观念,摒弃就文化抓文化的观念和做法,促进文化与经济活动相融合,与人的发展需要相融合,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三是系统观念,先进文化是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文化工作者既要当好知识的传播者,又要当好精神的培育者,还要当好艺术的普及者。     (二)人才条件。我们充分发挥文化新城建设的感召力,利用一大批一流文化设施竣工所形成的聚集一流文化人才的条件,从2004年开始,实行市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所有单位的所有空缺岗位一律面向全国招考的制度,共推出364个岗位,招聘了195人,其中研究生23人,本科生162人,高级职称10人。在人才使用过程中,我们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通过导向来凝聚,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在干事的人以条件,给干成事的人以荣誉;利用文化来维系,大力培育诚信文化、包容文化、干事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健全机制来盘活,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任期目标管理,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奖勤罚懒的激励约束机制,让一切创造的源泉竞相迸发,使人才不仅引得进,而且留得住、用得好。     (三)设施条件。设施是文化活动开展的载体。我们在大力推进市、镇(街)、村(社区)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从覆盖面和功能上完善设施。一是抓延伸。把握现代社会对文化需求高涨的态势,推动文化设施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推动文化设施建设向家庭、企业、社区、商贸活动场所延伸,健全设施网络。二是抓提升。充实功能,完善管理,提升服务,凝聚人气,提高设施经营水平和利用率,特别是着力将市级文化设施打造成精品设施品牌,提升设施水平。三是抓调整。紧紧把握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调整文化设施结构,充实多元、个性、具有亲和力的文化设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经营,适应社会需求。     建设文化新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按照文化新城建的目标任务和《东莞市"十一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发展规划》的具体安排,贯彻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发展、繁荣和管理同促进、提高和普及相结合、把握导向和放开搞活相统一、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文化硬件和文化软件齐注重的工作方针,实施文经融合、机制创新、文化精品、园区带动、产业品牌、人才聚集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具体来讲:一是建设图书馆之城,健全知识传播体系。把传播知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文化工作的基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健全的网络、丰富的活动、完善的机制构筑城市学习空间,营造城市学习氛围。二是建设博物馆之城,传承城市人文精神。建立和发展公有博物馆与社会办博物馆互为补充,各行业和各种所有制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创新博物馆发展模式,形成较强的博物馆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博物馆对东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三是建设广场文化之城,推进艺术活动普及。发挥广场文化娱乐休闲性、群众参与性、形式灵活性、内容多样性的优势,形成遍布全市各地的市、镇(街)、村(社区)、企业文化广场网络,达到广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四是繁荣文艺创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创作出一批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东莞特色,具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使东莞市逐渐成为文艺精英的聚集地、文艺人才的成长地、文艺精品的催生地和文艺创新的前沿地,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五是精心组织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素质。六是拓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企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显明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东莞市生产总值的份额明显提升,文化产业对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成为东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七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大力发展和建设布局合理、建设配套、利用充分,富有传统气息和现代气派的文化设施,努力构造市、镇(街)、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使全市文化设施覆盖率、人均面积居国内领先地位。八是依法管理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有序繁荣。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着力推动文化市场执法规范化、网络化、科技化。(东莞市文广新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17 , Processed in 0.0722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