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伯陶故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07: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伯陶故居
  名  称 陈伯陶故居
  地  址 中堂镇凤冲村 邮  编 523226
  电话 8813911
   电 话 8813911 传  真 8813911

  陈伯陶故居位于中堂镇凤冲村,建于道光年间,是清代探花陈伯陶的故居,祠内保留着大量清代的牌匾,古韵犹存。
  陈 伯 陶 简 介
  陈伯陶(1855--1930年)字象华,一字子砺,凤涌乡人。父铭珪,咸丰二年(1852年)副贡,住在莞城榜眼坊十九巷,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十七日,陈伯陶在莞城家中出生。(五岁,开始跟附老师读书。六岁广东著名学者陈澧主讲东莞石龙溪书院,陈澧是陈铭珪的好友陈伯陶就拜陈澧为师。以后,陈澧主讲广州学海堂,陈伯陶曾往就读,他的经学词章,受陈澧的影响颇大。十岁,通晓五经。一日,陈父的朋友珊美的方文炳(字荣君,一字瑚洲,东莞报功君子之一)与方应锡(字竹铭)来访,夜饮,见陈伯陶夜读,文炳出上联"半夜读书灯火细"叫陈伯陶对下联,陈伯陶应声说:"三更饮酒月轮高"。方文炳对方应锡说:"这是一个很理想的女婿"。方应锡就与陈铭珪定为姻亲,陈铭珪又将幼女许配方文炳的儿子方维基。后来陈伯陶的妻子方氏就是方应锡的次女。不久,陈铭珪带陈伯陶到罗浮山酥醪别院读书。陈伯陶20岁那年又在莞城道家山(今莞城工人文化宫)读书。光绪元年(1875年)陈伯陶考取秀才,当时他21岁。光绪五年(1879年)乡试,又考取了第一名(即解元)。这时陈澧主讲广州菊坡精舍,以对联赠给他说:"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陈澧当时已70岁了。乡试以后,陈伯陶上京准备会试。光绪七年(1881年)十一月,他的祖母刘氏和父亲隔15天相继去世,陈伯陶回莞城奔丧。此后数年,陈伯陶把教书所得的薪金供养母亲和弟妹,直至弟妹婚嫁完毕,复出应试。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取进士,殿试初时把他放在第一名(即状元),因试卷中把"宣抚司"误写成"宣慰司",被压在第十名之外。翁同和力争,认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读书人,改为第三名(即探花)先后被委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后历官国史馆协修总纂。
  甲午战争爆发,这时李鸿章听说英国协助日本,就派陈伯陶到新加波侦察虚实,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达新加波不久,得知日本攻陷大连、旅顺、威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陈伯陶就返回中国。因患病在家中医治。次年五月回北京,任云南贵州副考官。光绪二十四年(1890年)春,陈伯陶从云贵回北京,这时工部主事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保国会,以同乡关系,邀请陈伯陶入会,他避而不见。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陈伯陶携眷南回。光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陈伯陶得知慈禧挟持光绪帝逃奔西安,就从东莞起程赴陕西。中日和议达成后,随同帝后返北京。三十一年(1905年)为南书房行走,三十三年(1906年)四月,出任江宁提学使,六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十月回国,在南京推广实业高等学堂,创办学习外国语文的方言学堂,创立暨南南学堂,招华侨学生至南京攻读。宣统元年(1910年)三月回到北京,这时摄政王执政,既贪且聩,天下汹汹,革命火种,势在燎原,陈伯陶知道清廷大势已去,五月弃官返回莞城。
  辛亥革命(1911年)九月,革命军攻破广州,东莞相继克复,革命军包围十九巷陈氏住所,陈伯陶设法逃到九龙,居住在红磡。1913年2月,母氏去世,迁居九龙官富场,把寓所称作"瓜庐"。终生从事著述工作。
  1913年,内阁总理熊希龄,广东督军龙济光,省长张鸣岐先后致电致函请陈伯陶复出,被陈伯陶拒绝。1922年10月,溥仪结婚,陈伯陶捐一万银元亲到北京祝贺。1930年8月20日在九龙寓所病逝。
  陈伯陶著作很多,有:《孝经说》三卷。《胜朝粤东遗民录》四卷,《宋东莞遗民录》二卷、《明季东莞五忠传》二卷、《袁督师遗稿》三卷、附《东江考》四卷、《西部考》二卷、《增补罗浮山志》五卷、《东莞县志》九十八卷、附《沙田志》四卷、《瓜庐文剩》四卷、外编一卷、《瓜庐诗剩》四卷和《宋台秋唱》一卷等。其中以《胜朝粤东遗民录》和《东莞县志》最有价值。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22:25 | 只看该作者
清末探花陈伯陶其人其墓
闫晓青

  
  二、科场得意仕途通达
  陈伯陶(1855~1930),字象华,号子砺,晚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咸丰壬子(1852年)副贡陈铭桂之子。广东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人。陈伯陶少即聪敏于学,他早年即拜粤中大儒陈澧为师,10岁通读五经。光绪五年(1879年),时年25岁,中已卯科解元,参加乡试获第一名,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充咸安教习,馆李文田家中,深得书法奥秘。光绪十八年(1892年)时年38岁,中壬辰科进士,同榜者有蔡元培、张元济、赵熙、汤寿潜等,殿试获一甲第三名,钦点探花,并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文渊阁校理,武英殿纂修,国史馆总纂,宪政编查馆一等谘议等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见证了宰相李鸿章代表中国与英方代表戈登签署《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及香港地区235个岛屿99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光绪与西太后赴陕西,陈伯陶赴行在所。两宫返京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人值南书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回国后,出任江宁提学使、两署江宁布政使,崇尚实学,黜除邪说。在南京创办学习外国语言的方言学堂和培养华侨子弟的暨南学堂。1911年他出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辛亥革命后,他隐居香港九龙城,署所居日“瓜庐”,盖以东陵侯种瓜青门外以自况。淡出官场,专心著述。其著述对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l930年8月20日,卒于香港九龙寓所,终年76岁。① 
  三、潜心学术著述颇丰
  陈伯陶好学深思,多才多艺,精通词翰书画,旁及医l术、地理、经济。其著述颇丰,在香港九龙期间,他著有《宋东莞遗民录》二卷、《胜朝粤东遗民录》四卷、《明季东莞五忠传》二卷、《孝经说》、《吴梅村诗发微》、《袁督师遗稿》三卷、《增补罗浮山心》五卷、《瓜庐文剩>>四卷、《瓜庐诗剩》四卷等,并主持修纂了《东莞县志》。
  他的《宋东莞遗民录》、《胜朝粤东遗民录》,详细考证了各类志书和当时的许多著述而后编纂成的。有人物传记及其诗文。《宋东莞遗民录》共记有二十多人,《胜朝粤东遗民录》记有二百九十多人。两书分别记载了宋、明时期地方遗民的旧事,成为后人研究宋明时必引之书l《东莞县志》历时六年,是一部史志学界评价较高的县志。_
  他在香港九龙组织编纂《东莞县志》时,需要引《琴轩集》以作佐证。可惜遍寻不得,他痛心疾首,于是自己重新搜集陈琏旧文,翻遍史料文库,将重新搜集而来的陈琏诗文编为十卷,仍定名为《琴轩集》,由聚德堂交付给时的印书局纶光堂刻印。陈伯陶的好友张其淦,与陈伯陶同为东莞人,为同榜进士。家藏康熙六十年之万卷堂《琴轩集》原本。得知陈伯陶为编《东莞县志》,需引《琴轩集》为证却寻遍不获时,张其淦主动将其珍藏之孤本相借,供其参考,助陈伯陶完成了《东莞县志》一百余卷的编纂工作。《东莞县志》仿阮元的《广东通志》及近代南番诸志的体例。“阅六载方成,凡九十八卷附沙田志四卷,合一百三十余万言”。后附的沙田志四卷,对东莞明伦堂的地产——万顷沙六七百顷沙田的原由、历史、管理、用途等作了详尽记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陈伯陶曾师从藏书家李文田,性好藏书。他去世后,遗言将藏书捐置酥醪观中。其后罗浮设有道同图书馆,即以瓜庐藏书为主。
  四、创办学校造福后人
  上面提到的酥醪观,位于广东省博罗县西北的罗浮山幽谷之中。东晋时由葛洪所创建,初名“北庵”。传说秦朝安期生会觞神女于玄丘,于观内酿泉酣酒,共谈玄机,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各乘飙车而去,而“为酥为醪之味,散于诸天”,故名“酥醪观”。,历代均修葺和增建。陈伯陶早年随父在此寒窗苦读,因注籍观中,清光绪年间,酥醪观住持陈伯陶曾四处奔走,游说劝喻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结果,于l906年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了方言学堂和广州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暨南学堂是为“宏教泽而系侨情”,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国语及各科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塑南暨,声教讫于海。”意即面向海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播于五洲四海。后来迁到上海,l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l946生迂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上海交通等大学。如今广州的暨南大学即为l958年在广州重建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22:55 | 只看该作者
经对照,《清代碑传全集》所载墓志铭与墓地的墓志铭碑所刻稍有出入。其一:陈宝琛所撰墓志铭仅有“孙八人、”。而没有其孙的具体名字;墓志碑上刻“孙十人:绍舜、门口、绍骞、绍乐、绍澧、绍吉、绍义、绍勤、绍唐、,口门”。墓志铭碑所刻应为下葬之时,具体列明其孙应是准确的。其二:陈宝琛所撰墓志铭仅有“以某年月日,葬某山之阳”;墓志碑上刻“于乙亥年三月廿四日葬君于广州长安市小金峰之阳”。由于陈宝琛撰写墓志铭是在陈伯陶下葬之前,时间和地点尚不明确,因而没有具体写明。所以上面所录墓志铭是参考《清代碑传全集》所载墓志铭而以墓地碑石为准。
(陈伯陶墓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24:35 | 只看该作者
五、情系前朝忧国忧民  陈伯陶的思想,我们从他的著述、诗词、自述中可以有所了解。在他的自述中,他谈到“谈节义者昌于宋,盛于明。”“盖明季吾粤风俗以殉死为荣,降附为耻,国亡之后,遂相率而不仕不试,以自全其大节。其相蒯以忠亦有可称者。……故贰臣传中吾粤士大夫乃无一人。…我粤人心之正,其敦尚节义浸成风俗者,实为他行省所未有也。”我们由此可知他的价值观念。他在编修《东莞县志人物传》时,“于袁崇焕、张家玉、苏观生三传尤详核皆所以托其志也。”③他隐居九龙时,因“邑志称宗室子秋晓(必豫)于国之后,西走大奚,走甲子,每望匪山则伏地大哭。,,④辛亥革命,革命军攻破广州,他隐居九龙,忠君怀念故国之心,使他常常到‘‘宋王台”抚今追昔,长歌当哭。可见他怀念前朝的思想情怀。“酥醪观里一黄冠,共古遗民守岁寒。”⑤由此可见他的寂寞。陈伯陶学道奉儒造就了他慈悲怜弱之心,在诗词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声。从他的访贫问苦诗《饥儿行》可见一斑。诗云:“道旁欹侧三间屋,瓦釜折铛床拆足。寡妇垂头色凄惨,孤儿怀内。呱呱哭。停车问寡妇,几时别汝夫。手中黄瘦儿,朝夕得饱无?寡妇向我言,本有三壮儿,两儿饥已死,委弃荒山坡……,他敬仰忠烈之士,怀念故主,所以空有满腹经纶无以报国,只好采取消极避世的办法,隐居九龙,在著书中寄托自己的情感。 
  六、文物普查,破解悬念
  陈伯陶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其墓的发现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内涵,对研究其人提供了很好的资料。2004年9月2日的《南方都市报》上载一文“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发现多处古墓其中两处更隐身闹市”,其中以小标题“钦点探花陈伯陶身葬何处留悬念”对陈伯陶墓作了相关报道。但此报道称“让专家们大感疑惑的是陈伯陶之孙陈绍南所编《代代相传》一书中反映,出身在东莞的陈伯陶在家乡也有墓地。从照片上看,两座陈伯陶墓的形制、周围环境、连破损之处都极其相似。那陈伯陶究竟是埋葬于东莞,还是广州?专家们表示将亲赴东莞,探访东莞陈伯陶之墓,以破解悬念。”本人为了查明真相,前往东莞进行过考察,走访了东莞文物部门,得知东莞仅有陈伯陶故居,现已于2004年被东莞市人民政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未发现陈伯陶墓。经查找,陈伯陶之孙陈绍南编写的《代代相传》一书上有几幅陈伯陶墓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下面写有“陈伯陶之墓地是经过两年寻觅才找到之风水山丘,坐落东莞”等字。经仔细辨认,所载照片其实就是现在广州发现的陈伯陶墓。我们曾经前往现场调查,亲眼看到过照片上的华表、石狮、墓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回头再看陈伯陶墓右碑碑文,碑文云“……于乙亥年三月廿四日葬君于广州长安市小金峰之阳……”。碑文所说“长安市”位于何处?“长安市:旧称黄陂圩,又称联安市,距黄陂村里许。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当时有店铺40余间,以农历二、五、八日为期。……以‘长治久安’为意,改为长安市。”⑥由此可知。碑文所载地址就是今天的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虽然无法从有关史料中找到陈伯陶葬身何处的记载,然而墓碑碑文中这一句终于为我们解开了这一悬念。《代代相传》一书上所写“坐落东莞”字样应该属于疏忽所致。而且。后来我们有缘结识了《代代相传》一书的作者——陈绍南先生,他明确指出书上所写有误,陈伯陶墓仅此一处。所以。位于广州萝岗区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上的陈伯陶墓确是其葬身之地。这一名人古墓现在已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得到妥善保护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25:10 | 只看该作者

  
  (陈伯陶墓石狮刻陈探花第字样)
  注释:
   ①《清代碑传全集》卷二十一,张学华所撰“江宁提学使陈式良公传”。
   ②《东莞县志》·序 
   ③、⑤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 
   ④宋《东莞遗民录·自序》 
   ⑥广州市白云区萝岗镇人民政府:《萝岗镇志》P84,2001年。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26:42 | 只看该作者
陈伯陶:乱世独调无弦曲

版名:[ 东莞杂志 生活时代 ] 稿源:[南方都市报]
  诗言志

  大儿面如猴,小儿胫如鹤。乾腊无人形,相负行郭索。问儿何为瘦若此?父兮母兮饥已死。父母未死时,儿饥有食儿不知。一朝瞑目卧沟壑,耳中不闻儿啼饥。骄阳当空,匍匐过年。道逢舆马来,叩头诉饥苦。大儿号�G刚逢怒,小儿泣血终无语。吁嗟饥儿谁复怜,曷不随父母归黄泉。

  ―――《瓜庐诗剩》卷上《饥儿行》

  陈伯陶是至情至性之人,对身边事物怀有深切的爱心。生于清末,兵荒马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社会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作为诗人的陈伯陶,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魔力。他以蘸满感情的笔触,在一些诗作中,诉说了苦难百姓的辛酸。

  陈伯陶:东莞探花郎的一生三叹

  清光绪年间,广东几个陈姓族人,倡议在广州筹建一座全省性的陈氏合族祠堂,各地陈氏热烈响应,纷纷慷慨捐资。1892年,京城传来喜报:一名陈姓子弟被钦点探花郎。这对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谓锦上添花。族人惊诧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灵验!于是更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开始。1894年,宏伟而精致的陈氏祠堂宣告竣工。

  这座祠堂,就是闻名至今的陈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陈姓子弟,叫陈伯陶,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人,他也是修建陈家祠的几个倡议者之一。

  探花及第,只是陈伯陶人生一小高潮。在这之前,他的聪慧之名幼时便已传扬四邻,21岁中秀才,25岁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他的老师广东大儒陈澧,以“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一联来勉励他继续努力,现在陈伯陶报之以“探花郎”,足慰恩师激赏。传说中,陈伯陶是与状元失之交臂的。

  在这之后,38岁的探花郎陈伯陶,其沧桑可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春风得意马蹄疾”,随之而来的先是喜叹。无论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风云变幻,作为个体人生而言,陈伯陶可谓拔萃于芸芸众生:钦点探花,并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文渊阁校理,武英殿纂修,国史馆总纂,宪政编查馆一等谘议等职。虽没高官厚爵,而对于生性不善逢迎的陈伯陶而言,也称得上青云直立。即便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等事件冲击下,陈伯陶也是不为所动、坐怀不乱。

  而乱世之乱象终于大面积降临。庚子乱起,八国联军攻陷京师,光绪和慈禧仓惶出逃。帝国大厦终于濒临崩溃,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开始面临自我人生的选择。和陈伯陶为同榜进士的蔡元培,早已经认定清廷无望,辞去翰林院编修之职,逐渐加入反抗清廷行列。而陈伯陶仍不为时势所动,早在1898年,他便亲自见证了李鸿章代表中国与英方签署《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及香港地区235个岛屿99年的耻辱之事。他奔赴帝后行在,以坚定行为证明了自己的忠贞,也预示着他在纷纭的世道中,作出了最终选择。两宫返京后,陈伯陶入职南书房,后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出任江宁提学使。在此期间,他参与创办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暨南”二字即为他所取。他与中国教育的深厚渊源,由此可见一斑。辛亥革命期间,他献计逮捕国民党人,后隐居香港九龙城,淡出官场,专心著述。民国初期,他不理会当时政府伸来的橄榄枝,拒绝复出,但在1922年,已被废的清帝溥仪大婚,他却带上一万元礼金,跋涉万里到京“跪请圣安”。遗老之心,可哀可叹。

  陈伯陶“归隐”后的人生,似乎因为本质生命的回归,成了一曲高昂的咏叹调。他继续以清朝遗老自居,时常来到离住所“瓜庐”不远的宋王台,吟诗当哭,抒发内心之痛。并以此种心情,撰写《胜朝粤东遗民录》、《宋东莞遗民录》、《明季东莞五忠传》等书,彰显不屈之志。他又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清朝遗老,在香港创立学海书楼,以国学的传扬,对抗铺天盖地的文化革命热潮与混乱的人心。在逆境中,他俨然归于本位,心态也越来越趋近于高人隐士,“春寒睡苦短,推枕待天明。野火淡孤戌,村舂疏五更。风尖林鸟起,月黯路人行。老我心无事,敲门自不惊。”(《春夜起坐》)仿佛渊明再生。他对自己的家乡东莞,也因爱国爱家之心,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他“组织数十人,博行采访,详加征引”,编撰出《东莞县志》98卷,此书“为历史上东莞志书之最”。

  作为东莞本土的著名文化人,陈伯陶对今天的东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像历史中的一道名菜,时至今日仍可细细咀嚼,且芳香思溢,足以慰藉城中文化负疚者忧伤的心。然而对一座新石器时代便已有先民安居于此的文化古城而言,一个陈伯陶是不够的,满足于一名文化名人带来的慰藉,更是不可原谅。好在古老的东莞并不是知足常乐之人,它在旧貌换新颜的关口,用谦逊致富的手法,让自己的视线伸向历史、触摸当代,缓慢而决然地试图挖掘出一条通往人心的文化之路。□李辉斐

  东莞:这里对于陈伯陶的记忆,似乎只浓缩了对他生的记忆―――故居,与后世的记忆,就是后人为他修建的纪念馆。

  生的记忆:榜眼坊十九巷探花第

  今日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莞城东正路,就是昔日陈伯陶的出生地。东正路原名东门正街,因路正对着东门城楼而得名。从明朝洪武年间即14世纪扩建东莞城开始,这条路已存在,算来有600多年历史。东正路原是一条4米宽的麻石路,上世纪50年代末,扩建为12米宽的水泥路。

  路西一段原叫“榜眼坊”,明朝东莞榜眼刘存业曾在街口建一麻石牌坊,上面刻有“榜眼坊”三个字,路也因此得名。牌坊在上世纪中期被毁掉,路也在拓宽后一并称作东正路,现在的东正路还包括北侧的十九巷。说起十九巷,里面大有文章。据《东莞市地名志》记载,十九巷乃明末清初的东莞富绅李作楫所建。传说是李作楫在此建了十八栋同一式样和规格的房屋,并且是在同一个晚上上好十八条屋梁,形成了十九条小巷,所以取名为十九巷。现在走进去看,十九巷的风貌还依然可见,纵横交错成“井”字的一条条小巷,宽度仅可容两人并排通行。两边的房子一律青砖红瓦,现在东正街横巷24号、26号,据说都是昔日陈的故居探花第,如今探花第已不复存在。24号房子仍有人租住,26号房则是人去留空。当年探花第北侧的陈宅尚在,是个三进大院,最里面的一进有两层,据说是陈伯陶的书房。书房檐下的木雕还在,精致而古朴。

  后世的记忆:中堂镇陈伯陶史迹陈列馆

  东莞中堂镇凤涌村是陈伯陶祖籍之地,至今这里保留着陈氏宗祠和陈伯陶家祠。2007年10月,作为东莞市村史展览的示范点,陈伯陶史迹陈列馆在该村宗祠正式开馆。

  在两座祠堂举办的展览中,除介绍陈伯陶的生平事迹外,还展出了“解元”、“进士”、“探花及第”等牌匾文物。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陈氏家祠,名为“胜起家祠”。据凤涌村村委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胜起”为陈伯陶曾祖父的名字,这两字为陈伯陶手书。祠内正堂中挂有“陈伯陶恭承”的“钦点探花及第”牌匾,当年的红漆已经脱落,是百余年来陈氏族人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据介绍,祠堂原来作为摆喜宴和居住的用途,如今村委妥善安排后将宗祠腾出,开办了展览馆。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免费供市民参观。

  广州:陈伯陶在这里也留下踪迹,2004年,文物普查中出乎意料地发现陈伯陶古墓,一度激起千层浪。

  死的记忆:陈伯陶墓之谜

  2004年,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专家在萝岗区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上发现了陈伯陶古墓,其真假一度让人猜疑。据当年文物普查组成员之一、现任广州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黄淼章介绍,陈伯陶之孙陈绍南80年代所编的《代代相传》中有几幅陈伯陶墓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下面写有“陈伯陶之墓地是经过两年寻觅才找到之风水山丘,坐落东莞”等字。但对比在萝岗发现的陈伯陶墓,两座墓无论从形制、周围环境,还是破损之处都极其相似。陈伯陶究竟是葬于东莞,还是广州?

  为此,文物专家们走访东莞的文物部门,得知东莞并未发现陈伯陶墓。专家们再细看陈伯陶墓的右碑碑文,碑文云“……于乙亥年三月廿四日葬君于广州长安市小金峰之阳……”。据考证,“长安市”旧称黄陂圩,又称联安市,距黄陂村里许。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以“长治久安”为意,改为长安市。由此知,碑文所载地址就是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后来陈绍南先生也指出《代代相传》上所写“坐落东莞”字样是误导所致,陈伯陶墓仅此一处。

  目前陈伯陶之墓占地面积约两百平方米,为山手灰沙墓,有一级护岭。由北往南分别是:墓后土碑,为青石质“陈山来龙”碑;墓正中有一块连州青石墓碑,碑上有祥云拱月浮雕图案,墓碑刻有“清赐进士及第授荣禄大夫予谥文良江宁提学使陈公伯陶墓”。墓碑前的挂榜左右两侧各有一只小石狮蹲在小方石柱上,石柱上写有“陈探花第”四字。右边有一青石墓志碑,左边墓志碑已毁。前台有七级台阶,第二级有石狮一对,石狮基座上写有“陈探花第”四字。第一级台阶有高约5米的花岗岩石华表一对,顶端各有一只小石狮。墓志原为两石,墓地仅余后石,前石已不存。

  人物词典

  [游说・办学・暨南学堂]

  陈伯陶重视国学,曾四处奔走,游说劝谕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1906年,陈伯陶协助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及国语等,并由陈伯陶命名―――暨南学堂,也就是今天广州暨南大学的前身。陈伯陶更以提学使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

  [书楼・讲经・提倡义学]

  陈伯陶在香港隐居二十年,最大的贡献就是与赖际熙等人创立学海书楼,开坛讲经,传扬国粹,倡施义学,以救当时不振的国学。赖际熙会同陈伯陶、陈望曾、苏志纲、冯博庵、罗元燮等一群前朝遗老,向香港绅商游说,劝其出巨资购经籍,并由陈伯陶、赖际熙等每周轮流讲学。起初租赁坚尼道,前半藏书,后半讲学。藏书每日开放,任公众阅览。不久得到绅商赞助四五万港元,后购中环般含道18号洋楼一座,一层讲学,一层藏书,另一层则租赁与人,收取租金以付开支,藏书四万余册。1963年,学海书楼需拆建,书楼遂把全部藏书借存于大会堂图书馆,至2001年,特藏书籍再迁移至香港中央图书馆继续供读者参阅。

  [史才・县志・嘉惠乡里]

  陈伯陶对东莞的贡献,在于他对东莞文献资料的整理上。特别是他历经六载编写的《东莞县志》。陈伯陶一生学养深厚,著作甚多,有《东莞县志》98卷(附《沙田志》4卷);《胜朝粤东遗民录》4卷;《宋东莞遗民录》2卷;《明季东莞五忠传》2卷;《增补陈琴轩罗浮志》15卷;《孝经说》3卷;《袁督师遗稿》3卷;《瓜庐文乘》4卷。在其诸多著作中,以《东莞县志》和《胜朝粤东遗民录》最有价值。

  《东莞县志》是陈伯陶在港期间,组织数十人,博行采访,详加征引,仿阮文达《广东通志》及近代南番诸志的体例,重新纂辑,历时六载才修成。《东莞县志》为历史上的东莞志书之最,也是他为东莞乡亲作出的最大贡献。十分完善,超越前人所作,到今天仍是作为参考东莞昔日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文献瑰宝。

  钩沉辑轶

  十岁对诗,一句定佳人

  陈伯陶五岁就读,六岁师从广东历史上有名的大学者陈澧。他少年勤学,生性聪慧,十岁便能背诵五经。某日,父亲的两位朋友方文炳(东莞报功祠四君子之一)与方应锡来访,夜饮,见伯陶夜读,就出上联为“半夜读书灯火细”的对联叫伯陶应对。伯陶应声说“三更饮酒月轮高”。听后,方文炳对方应锡说“此佳婿也”。方应锡即与陈家订立婚姻,把次女许配给陈伯陶。

  一字之差,状元成探花

  21岁,陈伯陶中了秀才,25岁时获乡试第一名。老师陈澧更以对联赠送给陈伯陶,勉励他“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可惜,此话并未“一语成谶”,光绪十八年陈伯陶复出应试,在殿试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状元。然而在试卷中,他将“宣抚司”写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压在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和为他据理力争,谓此积学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为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感谢杨宝霖老师提供详细线索及宝贵意见,感谢中山图书馆提供的图片资料,感谢东莞政协文史研究室提供相关意见。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28:35 | 只看该作者
陈伯陶史迹陈列馆今日开馆
  记者昨日获悉,作为东莞市村史展览的示范点,陈伯陶史迹陈列馆经过近一年的筹建后,今日将正式开馆。为推广筹建陈伯陶史迹陈列馆的经验,引导全市村史展览工作,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在中堂镇联合召开现场会。
  历时一年建成文探花史迹陈列馆
  据考证,陈伯陶是中堂镇凤涌村人,光绪元年(1875)考取秀才,光绪五年(1879年)考取解元,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探花。陈伯陶一生著述丰富,《东莞县志》就出自其手。
  为全力推进村史展览建设工作,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东莞市文广新局确定将村史展览与文化遗产保护、特色资源挖掘传承相结合的原则,以东莞科举史上唯一的文探花陈伯陶这一历史名人为主题,以陈伯陶家乡中堂镇凤翀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和胜起家祠为依托,建设陈伯陶史迹陈列馆,作为全市示范点。
  经设计、报批和施工等法定程序,维修祠堂维修并广泛搜集陈伯陶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物,编写陈列大纲,进行展览制作,陈伯陶史迹陈列馆日前建成。
  以村史展览传承地方特色文化
  据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陈伯陶史迹陈列馆是东莞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新成果。博物馆之城是东莞城市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的重要品牌之一,以建设市、镇、村三级博物馆网络体系为目标,村史展览是村级博物馆的重要形式。
  据悉,村史展览馆在利用各村(居)祠堂、会堂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建成的,用于展示当地的文化遗产、良风美俗、历史名人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将村史展览陈列场所放在祠堂古建筑中,既解决了村史陈列的场所问题,又使得文物古建筑得到了科学的维修保护,文物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与延续。作为村史展览场所与文化活动阵地,古建筑也将永续合理使用。
  村史展览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传承特色文化。东莞有不少传统特色文化,村史展览可是挖掘并展示这些特色文化挖掘出来,同时在现代文化中注入传统的特色文化。
  此外,村史展览以每个村的历史、名人、良风美俗和发展成果为主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能提升市民的人文素质。
编辑:田田
记者/谭志红 南方日报 2007-10-12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30:08 | 只看该作者
在历史经常成为一个难以破译的谜语的时代中,文化以及那些传承它的使者,往往沉寂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东莞人陈伯陶就是一个例证。  我在向导的带领下找到隐藏在城市深处的陈伯陶家祠,中堂镇凤涌村的牌匾昭示着这个如今已越来越响的地名,但让这个地方注入了文化内涵的祠堂却掩埋在现代的建筑中。以至跟随在我们之后的另一辆汽车上的朋友往返数次反复打听仍寻找不到,只好将车停在路边,遥望历史兴叹。
  在商品经济时代,所有的显赫都体现出金钱、权力的内容。千里之外,人们可以望到它的豪华和气势。而代表一个地方精神的文化,却藏之僻地,现实吝啬得连一块指引的路牌都没有。
  1892年,意气风发的青年陈伯陶以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进京殿试时,他的前程一片光明,他甚至预想得到,凤涌这个僻静的乡村,将会因他而扬名。
  陈伯陶的自信不是浅薄和狂妄。他的老师,广东大儒陈澧,曾以“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的诗句赠他。而陈伯陶自己,也终以真才实学,名题金榜。
  也许是过于自信的缘故,光绪十八年的殿试,陈伯陶出了一点不应有的纰漏,他将“宣抚司”写成了“宣慰司”,将本已到手的状元拱手送给了别人,自己却落至十名之外。所幸户部尚书翁同和为他据理力争,后改列第三名,屈为探花。
  陈伯陶金榜题名钦点探花的喜讯迅速传回了东莞。为了纪念这个光宗耀祖的人物,陈姓族人大规模集资,建起了一百多年后仍闪耀着文章华彩的祠堂。
  当祠堂奠基的时候,工匠就已将一个少年的天才故事融进了坚固的材料中。陈伯陶五岁就读,六岁起师从广东著名学者陈澧。由于刻苦勤学,生性聪颖,十岁便能背诵五经,连他的婚姻,也都充满了文字的传奇和巧合。有一次,乡儒方文炳与方文锡前来拜访陈伯陶的父亲,三人挑灯夜饮。见少年陈伯陶秉烛夜读,客人便即景出“半夜读书灯火细”的上联考陈伯陶。陈伯陶随即以“三更饮酒月轮高”应对。客人惊异,方文炳以“此佳婿也”由衷赞叹,后方应锡即与陈家订立婚约,将次女许配陈伯陶。
  故事了无新意,但少年陈伯陶的人生,却从此被赋予了一个非凡的起点。他似乎有些生不逢时,陈伯陶所处的时代,正逢大清腐朽,帝国大厦濒临崩溃之时。在清朝最后的夕阳里,陈伯陶用自己的忠贞选择了一条悲壮的没落之路,与和他同榜的蔡元培反清离叛相反,陈伯陶不改遗民之志,用“酥醪观里一黄冠,共古遗民守岁寒”抒发心声。即使民国的曙光已现,陈伯陶的遗老之心仍不变,在为死去了的王朝吟诗当哭的同时,仍撰写了《胜朝粤东遗民录》、《宋东莞遗民录》、《明季东莞五忠传》等书抒发内心之痛,彰显不屈之态。
  陈伯陶的《春夜起坐》诗,即表明了文字的螳螂覆没于民国的战车之后的疏淡避世心理,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后人分析推断的高人隐士心态其实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中国民间用朝廷、闹市、山野的特定环境描述大隐、中隐、小隐的隐居方式和隐居生态,其实都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隐士界定,它往往成为一些伪隐者标榜自我寻求进退的一种托词。真正的隐者,我想应该是用生命来拒绝世俗的虚荣,用自由来维护精神的崇高和气节的高士。
  陈伯陶当然也是名士、高士,但他不是隐士。陈伯陶的人生选择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无奈,他的诗让我看到的是觉悟而不是解脱。他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寻找到了生命的慰藉。
  误解与误读的迷雾常常会遮蔽历史和人物的真相。从北京孔庙进士碑开始,我寻找光绪十八年的探花已经近二十年了,却不料陈伯陶就在我的身边。我一次次地走过莞城东正路上的榜眼坊,却没有听到读经的声音,喧嚣的闹市声已经将后人的心灵蒙上了金钱的灰尘。榜眼坊十九巷的居民们,也不知道这里曾经出过名声显赫的探花郎。历史,已经将一个应该记住的人遗忘了。
  《东莞县志》是陈伯陶历时六年的心血成果,博行采访,详回征引,精心纂辑,这是他为故乡作出的最大贡献,已经成为东莞历史的重要文献。然而,这样的文献瑰宝,我们只能在尘封已久的故纸堆中看到它在闪光,现在只能在皓首穷经的学者杨宝霖简陋的书斋中闻到文字的莞香。
  走出陈氏宗祠,满眼都是现代化的高楼,车水马龙,滚滚尘嚣。这时,我仿佛听见一声悠长的叹息,我料定,那是先生的声音。[zt]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7:41:35 | 只看该作者
设馆沙井的陈伯陶


  光绪十八年(1892年)陈伯陶中壬辰科进士,殿试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状元。然而因为试卷中将“宣抚司”写成“宣慰司”,因此被压在第十名之外。所幸获得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和据理力争,改列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中了探花的陈伯陶衣锦还乡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到沙井,到义德堂陈氏宗祠祭祖。说起他家和沙井陈氏,还是同祖同宗,与沙井有很深的渊源。

  陈伯陶(1854—1930),号象华,一字子砺,晚年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东莞中堂凤涌人。幼年曾在沙井启蒙,6岁拜陈澧为师,10岁通读五经,后就读于罗浮山酥醪别院。光绪元年(1875年)中秀才。光绪五年(1879年)参加乡试获第一名(解元),随即上京准备参加会试,因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便奔丧回乡。他应邀在沙井设馆教书,用所得供养母亲及弟妹。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出任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他携眷南归。翌年二月,闻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奔西安,他就从东莞起程赴西安“从驾”。庚子之役和议成,便随帝后还京。以后,曾任南书房行走、江宁提学使等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在南京创办学习外国语文的方言学堂和创办暨南学堂,招华侨学生至南京攻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江宁布政使。

  陈伯陶的自述诗提到,1910年,他见到革命火种已见燎原,于当年5月辞官回莞。刚住了一年零四个月,革命军攻破东莞,包围了十九巷陈家的屋子,陈伯陶便设法逃到了九龙寓居,寓所叫瓜庐。

  陈伯陶到港之后,当时的内阁总理熊希龄、广东督军龙济光、广东省省长张鸣歧曾致函致电陈伯陶,请其复出,均被陈拒絶。他在《自由辩》写到:“泰西(指西方诸强)自由党变一变,而为无君党,吁,可畏哉。”

  辛亥革命之后,陈伯陶仍然与小王朝保持了亲密的往来。1922年10月,溥仪大婚时,陈伯陶还捐了一万元,并不顾年老多病,从九龙乘船绕道北上进京,亲向溥仪道贺。这事被陈伯陶记録在《壬戌北征记》中,其洋洋得意地详细记述与溥仪的对话,还提到自己献计于溥仪,争取到外国游历获得西方支持,扶持小王朝复辟。

  陈伯陶曾任国史馆协修、总纂,对方志的撰写极为重视。1921年开始,他在九龙开局,用东莞明伦堂经费,组织数十人,用六年时间修成98卷《东莞县志》,另附四卷《沙田志》。东莞诸多志书中,以陈编辑的最为完善,远在邻县的志书之上,这也是他为东莞乡亲做出的最大贡献。

  陈伯陶好学深思,多才多艺,精通词翰书画,旁及医术、地理、经济。著述有《孝经说》,《胜朝粤东遗民録》4卷,《宋东莞遗民録》2卷,《明季东莞五忠传》2卷,《袁督师遗稿》3卷,《增补罗浮山志》5卷,《东莞县志》98卷附《沙田志》4卷,《瓜庐文剩》4卷和《瓜庐诗剩》4卷等,1930年8月20日,陈伯陶病逝于九龙,终年76岁。墓葬广州罗岗小金凤山。(程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4:27 , Processed in 0.0831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