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扎实推进“名师”工程建设 加快教育内涵发展步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4 14: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扎实推进“名师”工程建设 加快教育内涵发展步伐


2009年12月29日,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工作会议在东莞中学初中部召开,市教育局杨晓棠局长、王旭辉副局长、副调研员人事科长张炳祥同志、教研室杨俊瑜主任、继续教育指导中心阳涌主任,各中学副校长、各镇街教办分管教学的领导、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共280余人参加。

会议由市教育局教研室杨俊瑜主任主持并总结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情况,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河清、高中信息技术科徐建刚、初中数学科冷芬腾、小学语文科熊莺分别代表本学科带头人团队向大会汇报三年来工作和学习体会;局领导为我市普通中小学第一批学科带头人颁发证书;杨晓棠局长、王旭辉副局长分别发表讲话。


杨晓棠局长高度评价我市学科带头人评选、考核、聘用机制,并充分肯定首批120位学科带头人和22位市级学科教研员三年来所发挥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杨晓棠局长指出,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是我市“三名工程”建设的重要措施,为东莞培养自己的名师提供了平台和机制保证,是教师专业发展体制中的重要一环。2007年我市评选第一批学科带头人以来,不但120位学科带头人和22位市级学科教研员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而且让更多的骨干教师看到了专业发展的前途,看到了发展的方向。学科带头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但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而且带动了一批年轻教师成长,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为促进东莞教育内涵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旭辉副局长作了题为《扎实推进“名师”工程建设 加快教育内涵发展步伐》专题讲话,他要求,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名师”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在教育内涵发展的突出位置。另一方面要整合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扎实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学科带头人要继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向“名师”的目标迈进。各镇街宣教办、学校要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各尽其职,为学科带头人提供优质服务。
杨俊瑜主任总结了首批学科带人评选、考核、组织、管理等工作,还介绍了三年来学科带头人工作的成效及2009年12月中旬以来的展示活动有关情况。2007年4月,市教育局印发了《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制定了《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成立了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小组、考核组和七个学科带头人的活动小组;建立了考核制度,每年由考核组对学科带头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颁发聘书,2008年对122位学科带头人进行了履行职责情况考核,有120位通过了考核;2009年12月10日到28日,举行了为期三周的学科带头人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学科带头人和市级教研员都有成果参与了展示活动。学科带头人展示了95节展示课和22场专题讲座,市教育局教研员也开出了展示课和专题讲座共20多场,到现场参与活动的教师共8000多人次,作为展示现场的共有近30所学校。三年来各学学带头人通过讲座、送课、带课、培训、听评课等多种形式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2009年对学科带头人进行全面考核并颁发学科带头人荣誉证书。首批共有120位老师和22位市级学科教研员荣获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杨俊瑜主任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带头引领作用表现在:一是他们在师德建设中起表率作用;二是他们在课程改革中起推动作用,成为各学科教学教研和科研的“骨干力量”、“领头羊”。三是他们在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也带动了镇街和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加强和推动了教师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阶梯。为此,会议还对第二批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作了布置。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4:26:20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收获

虎门外语学校网站
参加东莞市2005年小语会新学期会议有感
日前,笔者赴大朗镇三星小学参加了东莞市2005年小语会开春会议。本次会议围绕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两年半以来新旧教学思想、新旧教学方法的冲突与取舍进行了深入研究,市教育局教研室小语科的两位教研员作专题发言。
肖秀兰教研员作了近三个小时的专题报告。她首先就三年级上册的全市教学质量考试抽查所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专题小结,针对一线教学不同程度暴露的不明三年级教学大方向、带着顽固的旧思想教新教材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然后就三年级下册的新教材新教法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最后向全市小语教师提出养成读书习惯、阅读教育经典,提升自身素养的诚恳要求与具体做法。      

苏志坤教研员就新学期的全市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继续围绕三年级教学展开专题研讨,开展优秀作文课例选拔、作文三个一校本教研,组织骨干教师到相对后进的镇区支教等。苏教研员还就新的语文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专题讲座,从地位、内涵、实施策略等方面作了行之有效的讲解。
这次会议,使我在语文教学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上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升。两位教研员的报告全面详尽,以下几点让我感触最深。
一、
阅读大语文的内核

三年级依然是今年语文课程改革的“领头雁”,因此报告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就上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进行的反馈与分析。参与了去年三年级教学和改卷工作的老师都知道,这份由东莞市统一出题教学质量三年级自查卷和往年的试卷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中阅读题的题量增多和难度加大,主观性增强是最为突出的特征。老师们有的反映“活”了,有的反映“偏”了,还有的老师反映“乱”了。作为出题者的肖教研员首先就出卷原因作了说明,她认为只有改变“考试”这根指挥棒,才能真正改变教学的方向性。这几年课改的声音响亮,公开课也处处追求课改精神。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精神这种意识也仅仅在公开课时才能发现,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仍然是练练练 、考考考。重“写”轻“听、说、读”;重记忆,轻理解体验……课改谈何容易!老师也是有苦难言:因为要考试。好,那就从“考”开始。虽然这次考试有的学生考的不太理想,但试卷出题方向与标准仍然是依纲靠本的。这就给我们一线的老师留下了一个思考,学会调整教学策略,把“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真正贯彻落实到课堂实践当中。课内阅读体现自读自悟,课外阅读体现思维启发。
二、
教材编写由以前的“专项训练式”组织教材转为以专题组织教材


翻开现在的语文课本,就会发现小语教材的编写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打破了传统的“专项训练式”编排,改为“主题单元式”编写法。还是以三年级下册为例,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第二单元,环保;第三单元,故事;第四单元,儿童生活等等。这种设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贴近生活,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集中性、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组织方式的改变,相对应的备课方式也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主题单元式”教材的有效实施,必须改革传统的、面面俱到而又无指导意义的“单课式备课法”,而应根据某个“主题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变“一维目标”(知识技能)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积极并练习运用本组课文中朴实而优美的词句;方法与过程方面,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课文内容,感悟“读文章、想画面”的基本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上,通过阅读实践,感受大自然的景物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会删减、整合。
  另外,肖教研员给我们推荐的摘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的一篇《给语文教师的阅读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摘录的几个片断,愿与所有热爱教育的老师共勉:

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就要走近孩子,与孩子同读,走在孩子前面。语文老师带着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走一个来回,你就应该有一份自己的书目,这份书目就是你的特色。


学生学习说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

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四个“永远不要”
永远不要等有了大块的时间才阅读,要见缝插针,想读就读;
永远不要坐进书房里才读书,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
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
永远不恨其晚,读永远比不读强.


读书永远不会晚,学习也永远不会晚。每一次学习都是一种积累,每一种积累都是一笔财富,所以我愿意学习!

文章作者:刘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1:53 , Processed in 0.0835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