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80后诗人十年经典诗句(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10:2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80后诗人十年经典诗句(经典)
“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罗德罗森堡语《荒漠之死》)。一代人的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的历史。光阴易逝,十年一梦,或赞同或争议,这些都已无关紧要。80后诗人如今已走过第一个“十年”,岁月的车轮滚滚驶过,他们依然在历史的道路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我们查阅大量“80后”诗人诗作,精选了10位较有影响力的诗人诗句,并加以解读。我们只是出于历史的责任,试图呈现出他(她)们的时代精神特征,或一代人的声音。  
  2001年 崔澍:《2001年西安的秋天》
  “幻象升起的早晨人们来到大街上/乘坐交通工具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或更远的地方”
  解读:此诗句让人仿佛亲身伫立在后工业时代一座城市,也更早的折射出了“后工业时代的新美学”。崔澍,一位出生在1980年,然而又在2003年早逝的诗人,终年仅23岁。这颗诗坛“璀璨的流星”,在他极其短暂的生涯中,发出了令人们长时耀眼的光芒。他绝对称得上是“80后诗歌的先驱”。他的诗歌精神叛逆、尖锐、颠覆传统,常常揭露出当今物欲社会,人性道德伦理的失衡面。

  2002年 阿斐:《众口铄金》
  “我的孩子都快出世了/而我昨天还是一个孩子”
  解读:这是阿斐在2002年写下的《众口铄金》里的诗句,曾在网上流传一时,被称为“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和特殊命运”的真实写照。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2002年正是网络、经济新浪潮席卷中国社会的 之时,前“80后”们刚刚步入社会,正经历着过去的理想与今天的现实的迎头抗拒,这正是成长的哀叹与无奈。昨天的孩子,今天的父亲或准父亲。

  2003年 肖水:《我们的粮食不多了》
  “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不得不向你陈述时代的遭遇”
  解读:肖水,一位典型的“新学院派”诗人,身(深)居高校,在象牙塔内消磨着“下沉又飞翔”的青春,或许这也是整个“80后”一代人的青春。“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向时间伸出手/我知道,我比粮仓更加饥饿/更加困倦,使你要为我而哭”,这体现的不正是这一代人的一种承受苦难使人崇高的价值吗?

  2004年 丁成:《广场》
  “我们不知道还能以年轻的名义坚持多久”
  解读:2004年,“80后诗歌运动”正在悄悄落幕之时,丁成写下了长诗《上海,上海》、《广场》,无疑为80后诗歌贡献了厚重的文本。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80后”这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在与物质的巨大力量抗争之下,还能坚持多久?面对这样豪迈的青春与命运哀叹,我们只有无语。丁成也不愧为“一代人的精神旗手”。

  2004年 郑小琼:《给予》
  “黄麻岭,你给我的只有疼痛、泪水,以及一个外乡无法完成的爱情”
  解读:郑小琼应是新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奇迹或现象,她在诗坛内外都赢得了巨大声誉与尊重,这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女打工者,而更重要的应是她的诗歌深刻体验了生命与青春的疼痛,“真实地告知了当下中国底层群体的生存 ”,她更是勇敢地在“东莞世界工厂”发出了血与泪的“南方嚎叫”,因为她知道“更多的80后只是沉默者”。德令哈之于海子,黄麻岭也之所以郑小琼。

  2004年 谷雨:《刻在墙上的乌衣巷》
  “他们摸起刻刀和钉子/他们坐在海印桥上雕刻时光”
  解读:这一诗句是《刻在墙上的乌衣巷》的首句,此诗是一首散发着南方气息的80后诗歌杰作,虽然现在读来有几分青涩,几乎还带着隐隐约约的“后现代”印迹。但整首诗的韵律柔和、甜润,在抒情的同时达到了自然的和谐与均衡,极其适合朗诵。这首诗可算得上是“一代人的青春骊歌”。

  2005年 唐不遇:《坟墓工厂》
  “乡村变成了城市/坟墓变成了工厂”
  解读:“卑微的变成高傲的。沉默的变成大喊大叫的。我不知道在深夜仍然传来的,这些吼声,是机器/还是亡魂发出的”,这是身居珠三角“世界工业区”的共同切身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已遭破坏,我们只能漠然看着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侵袭,也许只有唐不遇才能如此深刻地刻画出这南方工业区的“冷风景”。

  2007年 林萧:《农民工钟有水》
  “钟有水再也不愿意回忆起那个漫长的夜晚/钟有水说那天夜里他平生第一次想到了死亡”
  解读: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农民工不堪回首的一天”《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7日),披露了在广东江门打工的钟有水,因在银行自动取钱机钱前取钱,由于衣衫褴褛而被警察非法拘禁殴打事件。作为80后知名诗人,身兼多家媒体评论员的诗人林萧,用独具新闻视角的口吻叙述:“幸运的是派出所把他放了/钟有水带着一身的伤/回到了上班的地方……钟有水再也不愿意回忆起那个漫长的夜晚/钟有水说那天夜里他平生第一次想到了死亡”。这些意味深长的诗句像是农民工一样朴素,然而又另人深思。
 
  2008年 董非:《五月,五月》
  “时光的砂轮打磨着我褪色的青春/物质的传送带又把我从黎明运送至黑夜”
  解读:此句曾被众网友称为“一代人的青春悲歌”,其作者董非出生于1989年,是一位少有的少年诗才。他的诗歌多以短小、深刻,言简意赅取胜,诗中常充溢着大量的颓废青春色彩,然而又在坠落中飞翔,或给人一种刻骨的清醒与沉思。他笔下的“青春”时常发出一代人的心声,正如他的另一诗句“你反复地追问我时光的形状/ 它多像窗外发黄的五月”(《栗园路》)。

  2009年 蒙晦:《橡胶人》
  “今天只是一个历史上的旧年份/我们却要在蜂巢里重温一生”
  在暧昧的政治空气混杂着工业废气的当代中国,在商场和车站,似乎所有的人民都如橡胶模特般长有同一张面孔,这个巨大“蜂巢”里的超现实景象令人惊悚。“今天只是一个历史上的旧年份”,其振聋发聩的声音穿透着人民亘古不变的卑微生存和处境。在对新世纪十年诗歌写作的评论中,80后诗歌批评家王东东如此评述:“他的写作洞察了历史的 ”。(文/80后诗歌馆)

    注:本文经林萧推荐,国内多家媒体刊发,部分网址如下:
    ◆新华网:
    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09-11/18/content_18267136.htm

    ◆河南日报大河网:
    http://www.dahe.cn/xwzx/txsy/sxfb/t20091118_1695563.htm

    ◆江西日报大江网:
    http://www.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09/11/18/011249295.shtml

    ◆湖北日报荆楚网: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0911/t867138.shtml

    ◆羊城晚报金羊网:
    http://www.ycwb.com/sp/2009-11/18/content_2334585.htm

    ◆四川日报四川在线:
    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09/11/011004_743808.shtml

    ◆东北新闻网:
    http://news.nen.com.cn/jinhushiping/229/3387229.shtml

    ◆内蒙古新闻网:
    http://pinglun.nmgnews.com.cn/system/2009/11/18/010324058.shtml

    ◆东莞新闻网:
    http://www.dg163.cn/news/dongguan/2009/11/0911181636444888.html
   
    ◆东莞时间网:
    http://news.timedg.com/2009-11/19/content_452809.htm

    ◆80后之窗:
    http://news.80end.com/80hou/2009/1118/19928.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37 , Processed in 0.0833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