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思想启蒙到文化消费 图书阅读传递时代讯息——个人阅读 折射时代变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2 14:5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思想启蒙到文化消费 图书阅读传递时代讯息——个人阅读 折射时代变迁
作者:遆存磊
    倏忽之间,30年的改革历程已过,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体验。而不同时期的阅读有着不同的趋向,不同的人有各自的亲历。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启蒙,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个人的阅读折射出了30年的社会变迁。我们选取不同时期具有时代风向标特征的图书,通过对亲历者的采访,来回顾这30年的时代文化讯息。
    1978年:《小灵通漫游未来》——代表着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背景】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叶永烈的一部科幻题材作品,通过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所见所闻,来幻想未来的科学技术。此书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就产生了广泛影响,以至20多年后新时代通讯设备的迅猛发展时,书中的小主人公名字也被注册成众所周知移动电话的商标“小灵通”。
    【亲历】
    “印象里是小学时读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不止读了一遍,有空就拿出来翻看,觉得很有趣。”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李杰如今在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谈起《小灵通漫游未来》兴致盎然:“记得小时候看这本书的时候很新奇,大开眼界,而里面描写的事物在30年后的今天很多已经实现,如小灵通前往‘未来世界’,乘的是‘原子能气垫船’,虽然原子能目前还无法作为动力,但气垫船作为交通工具现今已非常普遍了。还有人工控制天气,选择下雨或不下,我们现在可以部分地做到,如奥运期间就在北京地区控制降雨,比较成功。书里写的‘环幕立体电影’,现在寻常百姓在电影院早已可欣赏了。小灵通参观‘未来市农厂’看到巨大的玻璃温室里,生产大量的农产品,这些也已实现了,如今各城市郊区早已建成类似的菜蔬生产基地,供给市民的餐桌。”

    当然《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有些所见所闻,如夜晚城市上空高悬的人造月亮、节省电力、每户人家都有机器人做事等,依现在的科学力量尚无法实现,但随着科学发展,会有实现的一天。
    30年后看《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科幻作品,虽表面是少儿读物,但却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1983-1985年:《第三次浪潮》——80年代打开国门之初“放眼看世界”
    【背景】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这本书中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农业和工业社会之后,第三阶段是信息化社会。他在20多年前就准确预见到跨国企业、SOHO一族、核心家庭的瓦解等现代生活的内容。在当时他的观点对中国人无异于“天方夜谭”,充满了最新鲜的关于未来的信息。
    【亲历】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学会学习的人。”这是《第三次浪潮》中给人印象很深的一句话。
    “当时阅读这本书给我们打开一扇门——通向外面世界的门。”任职于出版社的左宏回忆《第三次浪潮》带来的震撼:“托夫勒在书中用一种新的历史观论述从家庭生活到微生物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2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他的许多预见已成现实了。”
    “中国网络界的许多领导人才,也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80年代初,国门开放伊始,大多数人头脑尚一片混沌,《第三次浪潮》可以说在社会思想领域起了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大家‘放眼看世界’,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复杂,也很精彩。
    1993-1995年:张爱玲作品——精英阅读和研究转向文化消费主义
    【背景】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寓所落寞地死去。这给本已颇成规模的“张爱玲热”注入了强心剂。国内媒体以大篇幅重点报道,“张爱玲热”迅速弥漫到了大众领域。原初的精英阅读和研究吊诡地转变为大众文化消费,张爱玲作品俨然成为小资文化的重要符号。
    【亲历】
    “那时的大学宿舍,尤其是女生宿舍,最少也有一两套《张爱玲文集》放在书架上或枕边。”20世纪90年代读大学的陶丹这样描述当时张爱玲作品的流行程度:“报刊刊登的散文随笔,尤其是所谓‘小女人散文’,模仿张爱玲的痕迹太明显了,但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张的透彻、毒辣没学到,只是剩下了琐碎和无病呻吟。”
    张爱玲在中国内地的遭遇是传奇性的,作为上海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才女,解放后其作品被无声无息地“冰冻”长达30年,名字也在中国文学史中“蒸发”,甚至有一段时间连文学专业的学生也不知她为何许人。国门开放之后,张爱玲其人其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少量作品以“研究资料”的形式出版,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也渐渐由表及里地展开。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在文章里曾这样论述:“张爱玲日益为读者接受,当然在于其文本的丰富性,足以为读者的阐释提供多种可能;而更重要的是,张爱玲所提供的文学想象与情感体验,又都与当下普遍的生存状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深化,精神领域却出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状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起,价值标准日趋多元化。”
    在大众传媒的“热心”参与下,“张爱玲”由精英文化逐步变成了小资文化的时尚符号,本来丰富的内涵经过传媒的层层制造,转化为精致单一、容易接受的“消费品”,其影响至今不绝。
    1999年:《格调》——物质时代的品位指南
    【背景】
    《格调》是1998年底出版的一本书,在1999年迅速风行,成为想有品位的人的必备指南。而这个时代对“品位”如饥似渴的人又是如此趋之若鹜,《格调》一时风靡海内就不足为怪了。当年《文汇报》曾有文章评价此书,语云:“正如人们曾经谈论‘媚俗’、‘品位’一样,今年以来又开始流行一个词语——格调。”
    【亲历】
    《格调》刚出版时,有读者说过一段挺有趣的话:“以往我们这群小子最喜欢打保龄球,常常是一呼百应,但一天在我发出提议后,谁知一个哥们慢条斯理地摸出一本书,指着其中一节说:‘在西方,凡是保龄球馆越多的城市格调也就越低,换言之只有中下阶层才打保龄球。’我仔细拜读了这本名为《格调》的书后,发现它正在改变很多朋友的生活。怪不得他们这些天找出些旧衣服别别扭扭地套在身上,连爱喝啤酒的伙计也改喝葡萄酒了,因为书上提供了一条真理:上层阶级都喜欢穿旧衣服,喝葡萄酒。”
    在外企工作的田弋回顾当年读这本书的情景时说,回头看看,没想到《格调》也已老了,转眼过去10年了。当年《格调》可是小资手中的必备书目,影响了很多人的品位选择。但任何事有狂热之嫌就会令人产生荒谬感,那时自觉不自觉地用书中的判断标准去衡量周围的人以及自己,或满足或惶恐。过若干年后冷静下来想想也很有趣。从“媚俗”过渡到“媚雅”,却都逃不了一个“媚”字。
    2006-2008年:《于丹〈论语〉心得》、《明朝那些事儿》——大众文化对传统经典和历史的消费
    【背景】
    《于丹〈论语〉心得》成为纸质书之前曾在CCTV《百家讲坛》开讲,《明朝那些事儿》成书前曾在网络论坛连载,这说明了新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出版方式的交错结合。更耐人寻味的是书的内容并不时尚前卫,而是传统经典和历史往事。承载着传统的《于丹〈论语〉心得》和《明朝那些事儿》竟然能达到数百万册的销售量,这是一个奇迹。
    【亲历】
     “《于丹〈论语〉心得》和《明朝那些事儿》,我们很多同学都看过。”现在读大学四年级的叶铭说,“这些书写得很个性化,很好读,而且也言之有物。尽管学术界评论其不够严谨,但易于为读者接受算是它们的一大优点。”
    有媒体说,于丹把覆盖在《论语》上的历史的学术的硬壳儿轻轻揭开了,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最直接、真实、朴素的真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一直就潜藏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所以,不存在引导读者的问题,实际上是发现心灵的问题,是自己拥有也确实需要的东西。对《明朝那些事儿》的评论则是:在教科书、史料和戏说的叙述方式外,当年明月试图寻找第四条讲述的路径。他希望自己写的历史不仅真实,还要有趣。《明朝那些事儿》的副标题是“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美国学者杰姆逊曾经论述,在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将会被大众文化改造和融合。儒家经典、廿四史,是传统“经史子集”里的重中之重,离普通百姓不免有些遥远。《于丹〈论语〉心得》更像是借了传统经典一个外壳,煲制了一份中式“心灵鸡汤”。《百家讲坛》的一个口号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这和《〈论语〉心得》十分配套。《南方都市报》这样评述《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特点——作者吸纳了叙议结合、伏笔照应、铺垫悬念等手法,并穿插了很多类似冯小刚电影中的“冯式幽默”。这能使读者自然轻松地走进历史,这本书不管是点击率还是印刷量均创下纪录。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改造和融合的能量是惊人的,至于得失之间,自是百味杂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15 , Processed in 0.1044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