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宅经济悄然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5 14:4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仆排队买阿凡达票 宅经济悄然兴起








  近日在上海某影院《阿凡达》售票处,突然惊现一位女仆装扮的可爱少女排队买票,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惊现女仆

排队买票
  零下5度的天气,MM穿着单薄的女仆服装,在寒风中排队买票,不禁令人心生怜惜,难道这位MM也是《阿凡达》的影迷?据了解,该MM自己开设了一家卖时间的女仆服务网店,通过自己的服务来达成他人的愿望。而这次是有一位客户提出需要代购《阿凡达》电影票,为了达成这位主人的愿望,MM毅然决然通宵排队买票。

来张正面的
  看来,这位顾客,一定是一位足不出户的宅男。而这种利用网络进行消费的行为,则被大家通俗有趣的称为“宅经济”。

买票中

展示成果
  由于现在宅男宅女们的兴起,从而撑起了庞大的“宅经济”规模,发展方向也从通过网络购买衣服、食物,慢慢延伸到各个方面。这次的女仆代买《阿凡达》电影票,可以感觉到,宅经济的需求正逐渐向服务类方面发展。
  女仆在“御宅族”的文化中,就是一名服务者,暗自契合“宅文化”主题。那么请女仆代买电影票,自然是重度宅男们非常欢迎的事情。“宅经济”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创意在宅男宅女间风行开来。
  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宅文化通过游戏开始向大众生活中渗透,例如重度宅男强烈推荐的《风色幻想OL》,就在台湾地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就连非宅男宅女的主流媒体都在讨论这个话题。由此可见,宅文化,已开始被大众所认可、接纳。

《风色幻想OL》原画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48:05 | 只看该作者
解读宅经济下迅雷的蓝海战略 2009-06-08  来源:华军资讯 
2009年,被全球经济放缓所催热的宅经济拉动了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交友、网络视频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就家庭娱乐而言,网络影视已经掀开了神秘的面纱,迅速被用户熟悉和认可。



  
  2009年,被全球经济放缓所催热的宅经济拉动了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交友、网络视频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就家庭娱乐而言,网络影视已经掀开了神秘的面纱,迅速被用户熟悉和认可。艾瑞的2009年4月的数据报告显示,迅雷在网络宽频影视行业的每月用户覆盖数、日均访问人数均摘得桂冠!同时在百度搜索风云榜的软件类,迅雷已经紧跟腾讯QQ雄踞第二。不难发现,作为经营全球最大下载引擎的迅雷公司,在深耕下载产品的同时正悄然进行着一场蓝海战略布局:
  宅经济促进从工具到渠道的角色转变
  据悉,迅雷自创业以来,一直经营着多门“宅生意”,从下载软件到迅雷看看,从狗狗搜索到迅雷在线。迅雷孜孜不倦地开发新的产品,优化技术。然而业内人士却很难察觉迅雷依靠扩张这多门宅生意,正在形成自己的渠道生态圈。2009年5月,在百度联盟大会上高调亮相的迅雷首席运营官罗为民先生一语道破商机——迅雷已经完成了从下载工具到渠道的商业角色演变。迅雷看看无疑是解读这个角色最有力的说明。2008至2009年,网络视频被媒体、用户炒得如火如荼,新媒体的崛起大有抢食传统视频渠道的气势。然而,当优酷、土豆等网络视频公司苦心经营视频分享内容的时候,迅雷却选择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宽频影视。显而易见,这种聚焦的战略是正确而有力的,它让无论从人力还是财力上都难以与新浪、互联星空抗衡的迅雷看看在短短的1年中就打破了市场格局,使其雄踞宽频影视的榜首。也正是迅雷看看的迅速崛起,才促进了迅雷整体品牌从下载工具到发行渠道的战略角色转型。
  蓝海演绎中的不打不相识
  在这轮宅经济下的蓝海演绎中,国内多家网络视频公司都面临着同一个行业瓶颈---内容版权。从激动网络与土豆网的纷争,到搜狐与优酷的对簿公堂,不难看出:中国网络视频都必须正视版权问题。所谓不打不相识,作为宽频影视定位的迅雷看看却将危机转为商机,树起了“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出了正版内容广告分成计划,将商业模式成功转型。据悉,迅雷目前已经与超过40个影视内容供应商进行合作,其中不乏知名的保利博纳、九州梦网等。同时,我们还惊喜地看到2009年热门电影《非诚勿扰》、电视剧《新四世同堂》等相继在迅雷看看进行网络首映。这场无声的演绎,无疑为迅雷的发行渠道快速扩张以及用户的成倍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解答了惊人的行业数据背后的秘密。
  跨界融合 蓄势待发
  2009年5月,家庭数字娱乐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些产品:带有下载功能、播放的电视机、机顶盒……而传统的DVD正悄然退出舞台。看来,这场宅文化也在侵蚀着家庭数字娱乐的用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原来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同样高品质的家庭娱乐生活。深挖行业信息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这是迅雷正在低调地进行着另外一场跨界的融合。据悉,2009年迅雷已联手国内六大电视机制造商以及部分知名芯片公司共同推出多款具有下载、播放功能的家庭数字娱乐产品。在互联网与电视、手机的大融合趋势中,迅雷已不知不觉地进行着跨界的整合,不能不让行业刮目相看。
  在越来越“宅”的消费行为趋势中,相信有很多企业向迅雷一样异军突起,然而真正谁能抢占先机,相信市场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49:19 | 只看该作者
由网络兴起而渗透社会各方面
在“宅文化”蔓延的背后

  “宅”在当下是个流行词儿,它源于日语“御宅族”,指沉迷于某项事物的人,如沉迷于漫画、游戏、计算机等。“御宅族”一词引进中国后,被人们赋予了“家里蹲”的新含义,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社会交往,沉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等的人,都可以叫“御宅族”。但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宅”是新型文化的代名词,是一种时髦,做“宅男”“宅女”,有趣、新潮的感觉要远多于另类和压抑。于是,随着“宅”现象的普及,汽车发烧友、茶馆女佣、 ACG(动画、漫画、游戏)爱好者等各种另类群体快速流行起来。当然,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及其与传统文化在诸多层面的冲突,也使得“宅”被主流思潮众矢之的。
  从白领到高校“宅文化”在蔓延
  小陈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宅女”,但最近一次在网上和朋友聊天讲述自己的生活近况时,她意外地得到了对方4个字的评价“你好宅啊!”“原来我这样就是‘宅女’,不过说得也对,最近我购物多半在是在网上,狂热痴迷电影和动画,书桌上贴满餐厅和超市的外卖电话,甚至还试过一周足不出户……”小陈说,自己不知不觉中生活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小时候这样叫做乖、叫做听话,长大后就变成了‘宅’。”在“宅男”“宅女”聚集的网络社区中,有人这样描述自己变“宅”的过程:“从小就好静,不喜欢人多。独生子女一个,家人不放心我在外边跑,所以经常被关在家里。受家庭环境影响,对亲戚和朋友的感情不是特别强烈,交际圈子小。从中学开始,强迫自己积极与人沟通,完全没成效,受打击以后继续宅。宅的原因就是不想和外人交流。兴趣不一样,聊天也聊不到一起去。然后发现在网上比较轻松,还可以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人,习惯性地逃避了现实生活,于是就宅了。”
  随着高校与社会的接轨,“宅文化”开始从白领阶层向高校校园蔓延。现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普遍流行着“宅文化”,上网成为很多大学生课余活动的首选,而网络游戏、校内网、开心网等都是大学生的高点击率网站。一些学生宁愿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也不愿意出门接触户外活动。在一项调查中,近8成受访学生表示,每周在宿舍或在家上网的时间,累计起来差不多达到了40个小时。一位大三学生小张说,现在“宅”的范围早已不仅局限在家中,还包括“宅宿舍”,除了去教室上课外,校园中的“宅男”“宅女”们很少会出宿舍,哪怕去食堂吃饭也大多是带回宿舍;一年下来,同班同学也不见得能说上几句话。
  是“妖魔”还是“潮流”?
  由于许多“御宅族”普遍沉迷于动漫等亚文化之中,并且很少与社会沟通交流,“宅文化”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然而实际上,在“御宅族”中,也不乏具有创造性的精英。“宅文化”究竟是“妖魔”还是“潮流”?对此,有专家指出,对待这一新现象,既不能妖魔化,更不能渲染夸张成一种潮流、品位,两个极端都是对青少年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建新教授认为,中国“宅文化”的出现是中国个人化消费社会的一种象征,把“宅文化”简单地看成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并不合适。“御宅族”希望拥有独立思维和行为,具有引领时尚潮流的作用。随着消费文化的提高,中国人在私人空间的建构方面也会不断前进,“宅男”“宅女”的现象就会普遍起来。实际上,他们的许多想法和行为都基于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只要引导得当,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说,“宅”是典型的现代化的产物,从现代化开始后,人类就越来越“宅”了。在口耳交流的时代,人类过着集体生活,社会化生活是主要形式;印刷术出现后,人类开始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独立化、个性化成为持续发展的方向;网络普及后,人类生活从没像现在这样发生如此大的改变,现在如此多的人乐于接受“宅”,说明它有其合理的一面,这是现代化注重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的积极表现。同时,周宁也表示,什么事都不能过度,“宅”也是如此。“虚拟总归离不开现实,有的人却分不清两者而陷入极端。这种极端可能会使人类的社会集体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正在被颠覆,因此它必然将造成一些社会病,如抑郁、消沉、暴躁等,带来社会伦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文明病在‘宅’上达到了极致。”也有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些人的欲求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时,“宅”就成为一种输出压力的方式,而网络、物流等新技术爆炸式发展,无疑也为此推波助澜。
  从“宅文化”到“宅经济”
  随着“宅文化”的兴起以及人们收入的提高,各种与“宅文化”相关的产业也高速发展。有专家认为,近年来,全球网络产业的发展如此之快,也是“宅文化”推动的效果。
  王建新认为,所谓“宅文化”是在现代政治经济形势下,以消费文化的一定发展水平为前提而出现的新文化现象。这个亚文化载体主要是“80后”“90后”,但也不乏一些中年人的参与;年轻人一般主攻ACG等项目,中年人则把精力和金钱用在音响、汽车等个人消费行为方面。在这方面,中国南方发展非常快,相关社群、各种活动都已经形成规模,并吸引了日本及我国港台地区的企业投资。
  网络无疑是“宅经济”的主要集中地,众多“御宅族”早已吸引了商家们的注意。网上娱乐、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网上订餐……人们无须迈出家门,就能兼顾生活、娱乐和工作,有人形象地将时下这类依赖互联网解决各种生活服务需求的人群称为“网活族”,这一群体更习惯利用互联网寻找合适的商家来为自己提供服务。而随着“宅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流行,“网活族”也日益壮大。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国内生活服务网站覆盖超过6成的网民,他们中有超过60%的用户每周至少访问一次生活服务网站,餐饮、旅游、购物、房产、家政、交友等日常生活信息较受关注。而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16亿,这意味着“网活族”已经超过2亿。“网活族”的壮大,悄然之间也改变了不少商家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商家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到网上,期待吸引更多“网活族”的光顾。电子商务专家梁春晓认为,“网活族”的壮大必然带动生活服务商家经营模式的转变,毕竟2亿多的消费群体谁都无法忽视。
  眼下,“宅经济”更有从以网购为主的线上经济走向线下实体店铺的趋势。据上海首家“女仆咖啡屋”的店主施先生介绍,日本秋叶原10年前就开始流行女仆咖啡屋,但这在上海还是第一家。厌倦了其他地方同质化的服务,不少学生、白领和动漫爱好者都会慕名来捧场,周末全部爆满,其中7成以上都是男性。施先生相信,风靡一时的日本动漫陪伴了“80”“90”一代人的成长,随着他们逐渐走上社会、具备独立经济能力,专门面向“宅”的商业市场也将日渐主流;同时,社会各界对这类文化和商业模式也正不断接受,理解和包容将远大于负面抵触。据他了解,已有同行也开始打算开女仆主题店。看来,活跃于网络的“宅文化”也将在现实商业中落地开花。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51:14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上班族压力超标 假日待在家促生“宅”经济
2009年10月27日




  来源:华夏经纬网


  岛内上班族压力超标 近九成白领假日选择待在家
  华夏经纬网10月27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职场如战场一刻不得闲,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上班族最期待就是假日的到来,可以放松心情,暂时将工作抛诸脑后。不过,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有多达8成9的上班族会选择在假日当“阿宅”,以解一周以来的烦闷,显示“家”果然还是最重要的避风港。
  据报道,根据360d才库公司的调查,有6成3的受访者自认因工作压力过大,有过劳指数超标的状况,其中,60分者占35%,80分者占23%,而100分者则占5%;也有超过6成8的上班族认为,压力多与老板(41%)、直属上司(24%)和客户(20%)有关。
  面对庞大的工作压力,上班族下班回家后最能解压的方式,主要以睡觉(29%)、看电视(27%)、洗澡(18%)居多。
  调查并显示,面对星期一症候群(MondayBlue),多数上班族假日收心方式大多选择待在家里,包括睡觉补眠(38%);脑袋放空,什么事也不做(26%);上网购物/聊天(16%);看偶像剧(9%)。从调查可以发现,多数上班族倾向于假日待在家,而非出外游玩,或许这也是近年来“宅经济”商机浮现的原因。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52:38 | 只看该作者
宅经济
宅经济
是随着网络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词,主要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职,在家中办公或者在家中从事商务工作。同时在家中利用消费也是宅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宅经济-缘起

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在中国的台湾地区很多人失业,找不到工作,他们就在家中通过网络找一些兼职,做一些网络商务活动,宅经济这词就是从台湾红起来。
宅经济-本质

宅经济本质上是网络发展的结果,无论是在家经商,还是在家兼职,或是在家办公,其基础都是网络。虽然宅经济的兴起和这次金融危机在时间上重合,但是这只是偶然的巧合,即使是没有金融危机,宅经济也会兴起,在家办公、在家上班、在家兼职,在家商务,都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宅经济-现象

失业后“宅”在家里
宅经济
经济环境突然紧张起来,李乐鸣只好“宅”在家里。“看孩子,尽量不出门,至少这样还能节约支出。”“失败就像一个漩涡,卷进去就很难出来。”李乐鸣蜷缩在家中沉浸在迷茫的情绪里。学生时代的李乐鸣充满了抱负,“到30岁一定要做个百万富翁。”然而而立之年已过,他仍在迷茫中找不到方向。在李乐鸣的印象里,从2002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失业的时间比工作的时间还要长。除了刚毕业时在设计院工作两年以及一些短暂的工作外,他一直处于失业中。
李乐鸣最近的工作记忆还要追溯到去年9月。当经济学家们还在讨论经济形势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在省会西南高新区一家工程公司谋到一份差事,之后他赶往了四川。“灾后重建肯定有不少工程,只要揽上一个我就发大财了。”然而,揽工程没有他想像中那么简单,于是他选择了辞职。再之后,经济环境突然紧张起来,只好“宅”在家里。“看孩子,尽量不出门,至少这样还能节约支出。”李乐鸣无奈地说。
网上购物替代逛商场
宅经济
“现在买衣服都是从网上看好款式而后去商场试穿,如果感觉合适再从网上买,这样能省下不少钱呢。”“现在买衣服都是从网上看好款式而后去商场试穿,如果感觉合适再从网上买,这样能比直接去商场买省下不少钱呢。”田英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金融危机后,业务受到了一些影响,虽然收入不算低,但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了。”田英说。金融危机给田英带来了压力,也让田英找到了另一个购物的好途径。“在商场试好了衣服,从网上买,衣服质量是一样的,但有时能省下一半的钱呢。”现在田英的休息时间,除了充电,更多是泡在淘宝、有啊等购物网站上。
卖网游装备贴补生活
“胖猫”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已经改成了打网络游戏。对他来说,网游也是赚生活费的一个渠道。“50星法师攻防,本区排名前十,150元。”在一款网络游戏里,“胖猫”正在吆喝着卖宝宝。“胖猫”是一个餐馆的厨师,现在除了上班,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已经改成了打网络游戏。对他来说,网游不但是个休闲的方式,也是赚生活费的一个渠道。“上次带小号升级,3天的时间挣了500块钱,虽然比较辛苦,但也值了。”“胖猫”说,拿着“带练”挣到的钱,首先给家里装上了宽带。“这样就更方便了,下班以后的时间都消磨在网游里了,卖个宝宝能挣100多块钱,而后再弄点装备啥的摆摆摊。”虽然现在网游里的装备价格不断下降,但“胖猫”仍然乐此不疲。“金融危机了,钱都不好挣,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样还能赚个饭费。”他说。
宅经济-潜力

宅经济
网上出现众多适合在家在校兼职的工作,某专业代理出版社打字录入排版业务的外包公司就在网上公开了招募条件,注明130元/万字的薪资标准,而兼职人员的工资则通过支付宝、银行转帐等方式日结。
对于每日对着电脑的宅男宅女们来说,这应该是一份美差,在那些奔波于川流不息人海当中的上班族眼里,可以不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能赚钱,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这种“宅经济”只是互联网发达后的衍生物,而便捷的网上支付方式为这种不用见面的雇佣关系提供了第三方担保。
据CNNIC于2009年0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网民达2.98亿。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随着网民的不断增多,宅人现象呈与日俱增的态势,而伴随着这一态势而来的网上消费,自然而然地催热“宅经济”的迅猛增长,有报道显示,“宅经济”所引发的相应配送业务也正迅速升温。
支付宝以成熟化与购买力强而成为网络主流用户的认同,已形成一个中国网络消费的“支付宝现象”。随着支付宝为代表的信任担保支付的普及应用,在网购之外的众多经济生活服务领域也开始借鉴支付宝的信用担保经验,甚至直接借用支付宝推出各行业自己的“支付宝”,譬如目前出现的“房产支付宝”、“装修支付宝”、“婚庆支付宝”等等,这种“支付宝现象”正呈逐步升温的态势。而所谓的“宅经济”也正是以“支付宝”这种第三方信用担保中介作为强势依托。
宅经济-新锐解读

宅经济
对于“宅经济”的解读非常新锐,不是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层面,而是一组以系列报道形式,选取独特的角度,是对“商”的深挖式报道。就报道形式而言,这种图文结合的新颖报道方式,可读性很强。认为这组报道和商报的“商”字定位结合得很好。商报类似这种杂志化的报道,对于巩固商报的形象和提高公信力都极其有益。
“宅经济”在一个时间段内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模式,和现有的实体商业模式互补。网络颠覆了人们在以往商品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方式,使这个过程更简化了,而且也为很多年轻人或是小资本创业提供了可能,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补充。但从消费角度而言,大陆的信用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偶尔出现的极端案例会对整个经济模式产生负面影响。就单纯的网络经营而言,如果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仅靠单一渠道推广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从长远来看“宅经济”和传统的商业模式将会互相渗透,传统商业模式可能会吸纳网络经济作为另一种服务渠道,而网络经济到一定程度也将会浮出水面,开实体店。
此外,知识产权自主产业化可能会是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将流行的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品牌的创作者和经营将会分离的这种新经济形式可能会兴盛起来,这也是值得我们商报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宅经济-挖掘价值

宅经济
某种程度上来说,“宅经济”实际上可以说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别称”。从经济学的角度它其实不是一个新东西,但是这种提法更为新潮,也更形象。从媒体报道而言,商报这种创新包装的手法体现出了媒体对于读者阅读方式的理解,“宅经济”这三个字初看时,觉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被吸引想进一步阅读下去。就这组报道而言,可以说商报对于当前的经济潮流动向把握的非常好,敏锐地感受到了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从细微处着手,挖掘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具体而微的深入式报道,也给读者提供了非常具有可看性和参考性的信息。
而报道的形式也符合了“读图时代”的时代性。发掘出了已经成为消费“中坚力量”的80后的消费特性,可以说他们已登上历史舞台并在推动经济发展,现在商家如果要捕捉商机应该从他们身上挖掘。
现在网络提供的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个话题商报这组报道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现在经济研究很好的题材,关于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可以衍生下去的东西。
就“宅经济”带来的“概念”,我觉得还有很多种概念可以探讨,简单而言,有如“信用经济”、“道德经济”、“自由经济”、“最互利经济”、“朝夕经济”、“视觉经济”、“手指经济”等等,以后有机会我会把此形成文字和商报读者交流。
此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宅经济”模糊了消费者商家之间的概念,就如我们在报道中提到的“家庭循环经济”概念(此循环非彼循环)。就教学而言,未来类似于百货管理公司的网络专业管理公司专业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54:49 | 只看该作者
当"宅"成为生活方式  

王思思

2010年02月03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正成为全球和互联网上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许多国家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宅”在家里,沉迷于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中。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宅男宅女”的行列。然而,随着“宅文化”的日益火爆,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及其与传统文化在诸多层面的冲突,也使得“宅”常被主流思潮所质疑。
  日前,一位日本宅男因深深迷恋一款视频游戏中的女性角色,以至于决定和这位虚拟女子结婚,并带着“她”,当然还有便携游戏机一起出国度蜜月。据了解,日本有大量这样的年轻人沉迷于视频游戏、电脑以及梦幻世界中。此外,韩国一女孩长到18岁,一直“宅”在家中上网不愿意上学,语言能力比小学生还要差,最后只得求助心理医生。由“宅”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在少数,究竟“宅文化”到底是“妖魔”还是“潮流”?
  “宅”这个名词起源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缩略,主要指那些几乎不顾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动漫的人。当前,这个词语已更为广义,泛指待在家里、依赖网络的人。作为一个“宅”族最喜好的动漫、游戏的制造大国,日本本国的“宅男宅女”随处可见。据资料显示,日本“宅男宅女”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不仅如此,这股“御宅风”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不断蔓延。在韩国,成为“宅一族”的人中不仅有很多青少年,还有很多成年人,而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此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取消了出门旅游计划,选择“宅”在家里玩游戏。近年,与电子游戏相关的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如今,“宅文化”使各种与“宅文化”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一种新的消费潮流和娱乐方式正在不同的年龄层人群中转变与蔓延。人们由以往的出门聚餐、逛街转变为一人一台电脑或一部游戏机。网上购物替代了商场,网游取代了外出聚餐。在线购物、网络游戏、娱乐等相关“宅经济”产业营收饱满、股价看涨,成为整体行业发展中的一枝独秀。在过去一年,“宅经济”异军突起,成为金融海啸中的一股暖流。
  “宅”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内心状态,只要内心足够坚强和强大,就不会懈怠。但这种“宅”文化如果陷入极端就会引发各种问题,因此我们要格外小心由“宅文化”演变成“懒虫文化”。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55:45 | 只看该作者
逆势悄然发力 中国的“宅经济”时代2009-6-9 清科研究中心 刘桂林
吸纳宅一族、无薪族在家“指尖消费”的“宅经济”,却异军突起,成为经济下行环境中,股票市场以及创投机构关注的新方向。
  全球经济衰退局势短期难以扭转,各行业百家萧条,消费信心指数一路下降,2009年一季度CPI更是同比下降0.6%。吸纳宅一族、无薪族在家“指尖消费”的“宅经济”,却异军突起,业绩逆势看涨,成为经济下行环境中,股票市场以及创投机构关注的新方向。
  2009年 “宅”时代
  宅经济是随着网络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目前伴随全球经济的下行运转而悄然兴起。其内涵主要包括居家办公,从事全职或兼职的商务工作,或利用电视、电话、网络等进行消费的行为,并已成为宅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促成中国“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9年,本次危机已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包括购物和消费。新的消费潮流和娱乐方式正在不同年龄层人群中转变、蔓延。以往出门必备名牌、高端消费等的习惯也逐渐转变为减少出行次数;中低阶层更是减少消费项目,由以往的聚餐、逛街转变为一人一台电脑一部游戏,网上购物替代了商场、网游取代了K歌。在线购物、网络游戏、娱乐等相关宅经济产业营收饱满、股价看涨,成为国内整体行业发展中的一支独秀。这股逆势跃升的消费力道,被纳入宅经济的范畴,其他如在线KTV、宅配(送货到门)、亲子经济等,也争相挖掘“宅商机”。
  “宅经济”逆势发力
  (一)源自日本的海外“宅经济”
  宅经济起源于日本的“御宅族”。据野村综研所预测,截至2009年3月底,日本的网络购物市场在2008会计年度增长率为22%,达到6.22兆日元;并在到2013会计年度的5年间,扩大88%至11.71兆日元。在游戏市场上,据日本调研公司Enterbrain的统计,任天堂于去年11月推出的手持游戏机DSi,迄今已卖出超过100万台。
  2008年台湾游戏市场规模约104亿元(新台币,下同),2009年可以达到113亿元,成长8%到9%。网络购物市场同样可见宅经济的发威力道。台湾网络购物龙头“PChome24h购物网”仅2008年12月单月业绩便创下3亿元,比前年同期成长达三倍之多。而另一网购知名品牌“Yahoo!奇摩购物”,2008年营收也较07年成长三成。
  (二)国内“宅经济”现状
  中国的宅经济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游戏为代表的网上经济以及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商业交易。其不俗表现在2008年下半年的股票市场便有迹可循。NASDAQ上市的中国网络游戏企业中,盛大、巨人网络、空中网、完美时空分别自2008年10月份以来,一反大盘持续低迷时态,股价节节攀升。其中空中网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持续获利,由2008年四季度净利润的52万美元上升到2009年一季度净利润的252万美元,并乐观预测,在2009年二季度,空中网的总营收为将达到3,050~3,150万美元。2009年4月,中国网络游戏开发商畅游公司(Sohu.com子公司)的IPO 开盘价22.06美元,较发行价大涨37.9%,再次飘红美国股票市场。除了网络游戏,手机彩铃等也为宅一族所钟爱。2008年上市的A8电媒音乐(0800.HK)业绩飙升,2008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01%,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利润同比增长193%,在2009年一季度,其股票业绩增势也相当明显。
  “宅类”股票市场的逆势飞扬仅是宅经济发展现状的旁证,在中国经济实体被全球经济危机拖累的时候,中国宅经济良好的市场表现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电子商务方面,网店少了实体店面租金成本,使得网店内的商品比实体店便宜三至四成,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下降,也轻易被网店的性价比所打动。经济危机的出现,使网店内中高价格的商品销量下降,中低价位的商品销售量大增。据悉,淘宝网在2009年1月份,其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0%,日均销售超过3亿元,并创下单日销售4.6亿元的网购新高;乐淘网网站在2009年一季度交易额比2008年四季度增长了150%;主营电脑配件等产品的星空网购,也丝毫未受危机影响,2009年1月份总销售额比往年同期大涨20%~30%;同样,网上菜篮子工程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上海的“买菜网”、杭州的“天鲜配”、武汉的“买菜网”等各大网上菜场目前在全国市场沸沸扬扬。种种迹象表明,网络购物节省了消费者大量的时间、财力成本,在经济危机时这一优势凸显,同时线上购物所提供的各种支付方式,如电子支付、网上银行、货到付款、会员卡预存费用等又给了消费者极大的自主选择余地,这些均是宅经济中电子商务市场逆势火爆的主要因素。据支付宝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仅通过电子支付--支付宝进行的电子商务日交易笔数峰值已达400万笔,日交易额峰值以突破7亿元。
  网络游戏也是2008年整体景气度最好的行业之一。由于网络游戏其花费占收入比重相对较低,因此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小。消费者在经济萧条收入下滑期或者失业,仍有可能会玩网络游戏。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数据显示,2007年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105.7亿元人民币。同时美林证券分析师预测:2008年网络游戏市场增长为49%,2009年~2012年增长率为22%。盛大作为内地最大网络游戏运营商,截至2009年初,已保持连续10个季度营收的稳定增长。完美时空也在2009年2月与韩国游戏公司HI-WIN签署了一份协议,授权后者在韩国运营《口袋西游》,这是完美时空在韩国授权的第五款游戏。网络游戏业的巨头巨人网络也在2009年伊始,开展了"赢在巨人"计划,将在2009年投放一亿元资金资助网游业中的创业者。
  此外,宅经济当道,数字音乐尤其是手机音乐的热潮也变得锐不可挡。据中国移动2008年中报显示,彩铃使用次数大幅增长达99.8%,至6亿次,而彩铃订购用户量也增加24.7%,至41,460 万个用户。随着上述宅经济行业逆势而起的突出表现,国内外创投机构在2008年以来也纷纷给与了资本方面不同程度的支持。同时,宅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悄然兴起,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快递宅配业接受创投投资在2008年达到9例,同比增长了350%。




  尚需深挖的“宅”金矿
  宅经济因危机而旺,但不会因为危机的过去而逝去,宅相关产业,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长起来。宅经济产业在逆势悄然崛起,将推动新的一波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网购平台运用价格优势和快速到货来刺激人气,成功提升营业额,第三方支付(电子支付)功不可没;网购和量贩经营者竞相提供限时宅配送,使消费者在经济不景气中得到更省心贴心的服务,快递宅配业备受瞩目;同理,保持宅经济产业链畅通活跃的软性设备如网络通讯、硬件设备如宽带网络以及电脑设备、运输业等也将相继进入市场高度关注局面。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宅男宅女捧热“宅经济”发布: 2009-6-23  |  作者: 邵泽慧 |   来源: 北京金融街.com   
数亿美元风投砸向网络消费产业

宅男宅女们足不出户,高度依赖电脑和网络,可没想到他们这种生活方式竟然衍生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名词儿——“宅经济”。据清科研究中心介绍,近日风投们频频出手“宅经济”相关的行业,“宅经济”成为金融危机下的一匹“黑马”。

年轻人喜欢“宅生活”

小王最近喜欢泡在水木社区BBS的二手版上,时不时在版上发帖求几张京东商城的优惠券。“我现在买电器根本不去国美、苏宁、大中这样的卖场,只要‘宅’在家里点点鼠标,想买的电子产品就会送货上门,不但有正规发票,而且价格比卖场的还便宜。”小王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受到今年企业裁员降薪的影响,不少年轻人都改变了生活消费方式,喜欢“宅”在家里:商场购物改网络购物、出去K歌变成联网打游戏、一起撮饭改在社交网上偷菜挪车位,连看电影都改成直接上视频网站了。京东商城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其2007年销售额为3.6亿元,到了2008年则达到13亿元,年增长率高达400%,而这么高的增长率和“宅一族”的“贡献”分不开。

“宅经济”超速增长

“宅经济”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游戏为代表的网上经济以及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商业交易。金融危机虽然重创了金融市场,又拖累了实体经济,但是却让和“宅经济”有关的行业逆势增长。NASDAQ上市的中国网络游戏企业中,盛大、巨人网络、空中网、完美时空等自2008年10月份以来,股价节节攀升。其中空中网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持续获利,由2008年四季度净利润的52万美元上升到2009年一季度净利润的252万美元。

除了游戏外,网购也十分火爆,淘宝网在2009年1月份,其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0%,日均销售超过3亿元,并创下单日销售4.6亿元的网购新高。另据支付宝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仅通过支付宝进行的电子商务日交易笔数峰值已达400万笔,日交易额峰值突破7亿元。

风投砸向“宅经济”

宅经济越来越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清科给出的报告显示,从2008年10月份开始,中国本土已经有十余家相关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包括网上卖钻石的钻石小鸟,从事机票、酒店预订的滕邦票务,预订旅游产品的途牛旅游网以及进行网络游戏开发的漫游谷、摩尔庄园、开心网等,京东商城年初也获得了新资金的注入。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企业获得的资金达到了数亿美元。

有关专家指出,“宅经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参与者年轻化等特点,在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模式。清科研究中心也指出,“宅经济”虽因危机而旺,但不会因为危机的过去而逝去,“宅经济”相关产业,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长起来。包括依托于网购的第三方支付,快递配送业务以及相关的网络通讯、电脑硬件设备等,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名词:“宅经济”

最早起源于日本的“御宅族”,其内涵主要包括居家办公,从事全职或兼职的商务工作,或利用电视、电话、网络等进行消费的行为。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58:06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文化 宅经济的摇钱树

【经济日报╱文/吴嵩浩】

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产品,在全球宅经济市场依旧讨喜。
图/中华网龙
「不但大陆和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俄罗斯、土耳其、美国的消费者,都接受中华文化为题材的娱乐商品,以中华历史故事或武侠小说与漫画为背景的在线游戏,也就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发展。」 国内宅经济龙头智冠科技董事长王俊博,在今年台北电玩展研讨会中,对自制的中华文化类型在线游戏充满信心,并认为中华文化是宅经济产业全球化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
中华文化走进仿真游戏世界的历史,最早从国人自制计算机单机游戏开端。无论是东方或西方背景的单机计算机游戏,就像一部电影或小说,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电影或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闯关过程一步步揭开游戏剧情的神秘面纱,所以游戏剧情愈吸引人,游戏乐趣就更丰富,也很快反映在产品销售的成绩上。
早期国人自制的计算机单机游戏,将市场锁定在华文地区,主要是因为欧美地区玩家都以电视游乐器为主流,为了快速吸引华文消费者的目光,游戏剧情当然就以华人熟悉的武侠或历史故事为取材处。
元素丰富 贴近华人玩家
宇峻奥汀总经理居则文指出,设计中华文化的游戏还可省下时间与人力工本,他举例:「三国游戏中吕布出现时,游戏不需对华人玩家做太多解释,大家就知道厉害角色来了,而三国历史对上百个人物角色做深度的刻划,节省开发商设计游戏的时间与人力。」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武侠小说改编的游戏上,这也是早期中华文化游戏数量最多的原因。
除了中华文化游戏中对角色有详细刻画外,游戏元素也非常贴近华文玩家,同时增加许多西方游戏没有的乐趣。例如玩家在西方文化游戏中受了伤,只能喝药水治疗,但中华文化游戏中有当归、人参、各种药膏,可以用的药材就多了,而华文消费者都分熟悉这些药材,游戏性倍增。
此外,中国文化的八般武器,再加上拳脚功夫,都比西方文化单纯的武器系统丰富。
随着国内宅经济业者纷纷将未来经营目标指向国际市场,中华题材是否还能受到西方消费者喜爱就倍受考验。
以「吕布」为例,游戏中势必要做出更多对吕布的帮助与刻划,中药的作用与功能恐怕也会困惑西方消费者。王俊博曾表示,「降龙八掌」光是要把中文翻成有意义的英文就伤透研发人员的脑筋,要西方玩家了解并享受其中乐趣就更难了,于是他对此提出解决方法,就是将奇幻文学结合在中华文化游戏中,成为新中华文化的游戏风格。
创意加值 迈向国际市场
王俊博表示,当前中国武侠游戏中已经添加许多奇虫异草、玄幻武侠,成功跳脱传统中华文化元素,甚至有武侠游戏中添加「婚纱结婚」系统,把各国文化都融合进去,虽然还是以中华文化为结构,但同样让全世界玩家所接受,当前俄罗斯、越南等地排名第一的在线游戏,就是这类型的新式中华武侠游戏。
「台湾玩家从小就接受来自全球文化背景的游戏,无论欧美、日本或当前最流行的韩国文化,台湾玩家一律不排斥,轻易能将各种文化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造就了许多具备世界观的游戏人才,台湾自制的游戏在创意表现上,更因此优于排斥西方文化的大陆人才。」王俊博表示,国内宅经济业者以这种实力再搭配全球中国热的风潮,拿着这种新中华文化游戏产品进军全球时将更有优势。
居则文说,中华文化游戏要走出国际,就要注意不被旧文化「绑住」。他以电影「铁达尼号」为例,当时导演詹姆斯卡麦隆(James Cameron)宣布要拍摄此片时,多数人都不看好,因为重新拍摄一个众所皆知的灾难片,不容易创造好票房,但詹姆斯卡麦隆却把剧本改编为爱情片,全球上座率直到最近新电影「阿凡达」上映后才被打破。
他认为,以中华文化题材为背景的游戏,如果被局限在传统文化中就难有突破,一定要有变化与创新,才能受到国际肯定。
昱泉国际总经理曹约文则指出,中华文化题材的确很容易受到华文市场喜爱,这是台湾游戏业者的机会,但一定要回归产品基本面,不是充满中国风就能胜出。好题材与好属性一样重要,并非所有改编自中华文化的游戏都能成功。
国内市场太小,如果拿着中华文化题材的游戏到大陆市场,竞争又太激烈,这才是国内宅经济业者纷纷以中华文化为题材走向国际的真正原因,无形中也创造出走向国际市场的机会,只要掌握全球正吹起的中国风,加上活泛的产品策略及创意,就能将中华文化题材广为散布,让国内宅经济坐上全球领导地位。

【2010/03/01 经济日报】@ http://udn.com/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59:01 | 只看该作者
“宅经济”中的思考
时间:2010-1-5    来源:陇东报社   
   对于习惯了在品牌店里买服装的人来说,去网上购买名牌服装似乎很难接受。起码杰克琼斯以前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它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不久前,这家国际著名牛仔休闲品牌宣布与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淘宝网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淘宝商城开设其中国唯一的网上旗舰店。
  在2009年,被中国勃兴的网购市场改变的不仅仅是杰克琼斯。从普通消费者的购物模式,到诸多创业者职业生涯的起步,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2009年网购市场带来的核心内容就是改变。而改变本身以及它带来的一切新面貌,如今才刚刚开始。
网购市场提速快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2月最新发布的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已达8788万,同比增加2459万人,年增长率为38.9%。
  CNNIC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购物消费总金额为1195.2亿元。据CNNIC报告测算,全年网购总金额预计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根据淘宝网公布的业绩报告,其上半年实现交易额809亿元,逼近去年全年999.6亿元的成交额。而从另一家在近年快速崛起的B2C网站——京东商城的数据看,受益于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的勃兴,京东商城今年销售额将超过40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100亿元。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和中国互联网呼啸前行的动力之下,2009年成为中国网购市场大发展的一年。与此同时,网购生态在前进中出现新的变化。
  ——“网货”加速品牌化。网货成为今年网购市场的消费热点,这既包括歌瑞尔、德尔这样的外贸转内销网货,也包括麦包包、零号男等一批完全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网货品牌。
  ——“主流品牌”网销化。金融危机加速了品牌厂商的网络销售进程,并涌现出一批“明星网货”。联想、宝洁、优衣库、戴尔、李宁等传统品牌均已入驻网店。今年7月,联想在淘宝商城的官方旗舰店的单店单月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
  ——“主流消费”网购化。淘宝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家居日用类商品销售的数量和金额都是去年全年的两倍以上。家居日用类商品今年上半年首次登上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平均每分钟销出438件家居日用品。
  ——网购格局进一步多元。网购市场长期以来是淘宝一家独大,但今年这一格局也在发生新变化,一方面,杀入网购市场的企业不断增多,另一方面,类似京东商城这样的B2C网站也呈现出强劲的提速态势。目前,京东商城在线销售商品包括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电脑商品及日用百货四大类已超过4万余种商品,有业内人士称,“京东价”已成为国内3C销售领域的价格风向标之一。
  不过,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国网络购物渗透率只有26%,即约每4个网民中有1个网购用户。相比而言,日本和韩国这一比例已分别达到53.6%和57%,美国的网购渗透率甚至达到70%。我国网络购物渗透率还期待进一步提高。
从“麻豆”到“宅经济”
  网购改变了谁
  单调的数字无法折射出网购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无可置疑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将很难完全置身在网购带来的巨大益处和影响之外。从消费方式到购物理念,从职业生涯、市场策略到流行文化,网购带来的改变无形但无可抗拒。
  网购改变了职业生涯,创造了就业机会。陈亮是江苏沭阳县堰下村的村民,曾外出打工。他从2005年起在阿里巴巴经营花木苗批发,短短四年已成为拥有自己独立办公室的经理人。现在他每年通过网络的花木销售额可达100多万元。如今,这样的创业例子不胜枚举。
  网购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记者家中的环形灯管坏了,跑遍了附近的沃尔玛、SOGO、国华商场和家乐福,最终都因无货而返。最后上淘宝网一搜,几秒钟之内就显示了很多满足记者需要的灯管。在线下了订单后,第二天灯管就直接送货上门了。
  如今,从花鸟宠物到衣服鞋帽,从办公用品到休闲数码产品,网购市场的种类和范围都不仅大大超越了2008年,而且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因网购而改变,甚至诞生了网购化生存的消费生活方式和“宅经济”。
  网购还创造了许多流行的时尚和新词。如果你不知道“麻豆”,那么你已经落伍了。“麻豆”,是对网络店铺模特的昵称。他们大多是年轻一族,不需要专业的训练,也不必出众的仪表,但青春健美的本色,使得他们成为网购领域不可或缺的风景,有人称之为“最平民的时尚偶像”。此外,“秒杀”“抢枪族”等等新兴的流行词汇,都在折射出网购市场新的变化。
什么拖了网购的后腿
  然而,对网购的畏惧以及批评从来没有消失过。
  目前,制约人们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不习惯”。根据CNNIC的调查,45.3%的受访者由于不习惯而放弃网购,同时,在B2C网站的浏览者中,有18%因为缺乏支付工具而没有进行网购。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网购市场最受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假货、信用和安全方面。相关信息显示,在国内网购市场快速崛起的同时,假冒商品也纷纷粉墨登场。截至目前,淘宝网清理假冒品牌商品194万多件,冻结封杀9834家售假的网店。在11月中旬,淘宝宣布将投入1亿元支持打假行动和建设网购保障。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打击网络假货不能仅依靠网上零售平台打假,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破除假货的现实渠道。
  此外,CNNIC分析师孟凡新认为,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诚信环境较差,制约了网购市场向更大规模发展。他认为,为了促进网络购物市场向更大规模发展,安全可信的网络交易环境的建立刻不容缓。
  同时有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网购市场的继续壮大,在为物流领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考验。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市场,影响网民的网购热情。逐步增多的物流公司和配送系统使得物流行业呈现高度分散化的局面,而物流行业整体的改进则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共同协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1:14 , Processed in 0.0687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