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卫童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2 13:2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保卫童年  


干国祥 \ 文
    有一伙盗贼正在盗取“童年”,也许你一不小心,早已经成了被它们贿赂的同谋。
    前些天整理童书,发现一家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名著”丛书。将若干名著浓缩了,像压缩饼干一样去掉了杂质与味道,剩下编者认定的那少量的精华,注上拼音,送给孩子们,希望阅读到的孩子能够从这里开始领先其他的孩子一步,从此在人生中步步领先——就像那只不在中途睡觉的兔子,它从此再也不会输给乌龟。但问题是:从什么地方领先一步?要到哪里去?答案是:从童年领先一步,走到成人的逻辑与世界里。就像人上之人不是人一样,从童年中再加快步子向前走一步,就已经不是童年。于是,一方面,是极适合一二年级孩子阅读的《鼠小弟》、《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石头汤》、《三毛流浪记》被挤了出去,本该在五六年级乃至更以后阅读的《爱的教育》、《一千零一夜》、《鲁滨逊漂流记》被制作成快餐,提前给了需要借助拼音才能勉强阅读的孩子。前不久,还看到一个著名的儿童文学研究团体将四大名著与少年版《史记》、《大学》、《孟子》编入了小学生的必读书目中,我相信如果有一个优秀的教师引导,孩子是能够从这些逾越了年龄的书籍中获益的,但是,这种少年老成式的成长是以牺牲童年为代价的,因为《三国演义》、《史记》乃至原版的《西游记》,你完全可以放在初中和高中让孩子再来阅读,而在五六年级,你应该让他读《秘密花园》、《青鸟》、《小王子》和《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成长是有时序的,一月看荷花、七月看梅花固然神奇,但为什么要放弃按着自然的节气来欣赏杜鹃花、玉兰花带来的美丽呢?
    从童年再加快步子向前走一步,就不再是童年。“快快成长”的信条,是偷盗童年的第一个大盗。
    我曾经在华德福学校呆过半年,发现华德福幼儿园里的木偶布偶,颇有点丰子恺的漫画,都没有眼睛与鼻子。在平时,我们与孩子们玩的,往往是几张树叶,一朵老树根旁发现的黑木耳,乃至用一根没有任何修饰的木棒作马,作巫师的扫帚,在小小的校园里飞来飞去。有一次,我与一个似乎从不肯离开妈妈三分钟的小女孩用两张白杨树叶当乌龟,看着一本英文版的《龟兔赛跑》(我不懂英文),絮絮叨叨地讲了半个小时的故事。但是,我们的玩具市场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游戏的父母又为孩子们买了什么?就像米切尔·恩德的童话名著《毛毛》中所写的那样,这些玩具做得那样精细,每一个细节都是那样地逼真与完善,甚至,这些洋娃娃被配上电脑程序,能够发出仿真的声音。可是,这些好心统统成为扼杀童年的杀手,于是孩子们再也无法想像。就像毛毛这个可以与星星说上半个晚上的孩子,在拣到了一个能够说话的漂亮娃娃后,却怎么也无法进行对话一样——谁有和一个已经被程序规定了语言的人交谈呢?
    童年是最富想像的,扼杀想像就是扼杀童年,我们精心制作的玩具、精心绘制的画图,成了偷窃童年的又一个杀手。同时,想像力是需要空时与时间的,而我们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儿童想像的权力。我们的玩具是那样地逼真,我们的电视与电影是那样地真实与精致。我们无法容忍孩子在一堆沙中玩上半个小时,怕他在这样漫无目的地单调地娱乐中头脑简单,于是,我们把他从沙旁边拉开,给他遥控汽车,给他仿真机枪,给他能够说话的娃娃……而实际上,我们是在把他从想像力中拉开,从真正的智力游戏中拉开,从真正的思考与创造中拉开,而给他一个拙劣的假的童年。假的童年不是童年,它既不像真正童年,也不是真正的成年,它只是一堆成人想像出来的童年碎片,漂亮的垃圾。过于精致的衣服,不仅剥夺了儿童与泥土相亲的权力,而且剥夺了儿童的想像力,本来,她是可以用想像的魔术,为自己的衣服添上一条黄金的镶边的。
    最成功地偷窃了童年的盗贼是电视。给孩子看一些电视与电影是有益的,这样,当她阅读文字中王子与公主的相遇时,她能够用百合、玫瑰、金色的王冠和音乐,重新建造一个富丽的宫殿。但是,我们的电视做得太多了,服务得太周到了,对孩子们太殷勤了。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童年”这个概念不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它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发生的;同样,他还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童年这个概念还会消失,它将随着电视文明、图画文明而消失——因为正是电视与图画,使得成人与小孩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个独自在家的孩子,他可以打开电视,读懂任何一部给成人观看的电视剧。成人的秘密在电视文明前消失了,“羞耻心”消失了,于是,童年也就不复存在了。电视戕害童年的手段,除了消泯童年与成年的差别,扼杀儿童的想像力之外,最主要就是它让每一个孩子沦为文化的消极的消费者,整个童年被电视频道切割与支配,孩子们不再能够自主地安排时间,他被电视节目表与主持人所左右,所有孩子的呼吸与心跳,在同一个时刻,被同一个画面所控制,被规定了欢笑,或者悲伤……
    暑假里,被正在日本上演的一部连续剧所吸引,感触很深。这部电视剧名为《女王的教室》,但我怎么看,都像是中国教育的标准浓缩版。电视讲一个善良然而执著的小学毕业班女生神田带领全班同学对抗一个魔鬼式的漂亮女教师的故事。阿久津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进行考试,并以考试成绩排名让学生依序挑选座位,前两名的学生,可以享受种种特权,最后两名学生,则必须当“班长”,负责全班的杂事(包括分食物与打扫卫生)。阿久津的班主任演讲,相信我们每一个中国家长都不会陌生:“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要认清这个现实,然后力争上游,爬到前面的位置。愚蠢懒惰的人,将苦于差别待遇和不公平,聪明努力的人,将享有各种特权,度过充实的人生,——这就是社会。”因为这其实也正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与教师(希望这是一个错误的统计)的想法,它就像个魔鬼一样萦绕在我们的脑际,最后让我们放弃对孩子幸福的坚守,而转身与盗窃童年的强盗合伙,由童年的保卫者,最终变成谋杀童年的同谋犯。“应试”,或者冠以素质教育的新应试教育(钢琴考级、奥数比赛……),已经成为明目张胆抢夺童年的第一号罪魁祸首。
    童年早已在这重重围困中已经笈笈可危,应试教育的强取豪夺,电视文化的潜移默化,拔苗助长心理与精致玩具的好心扼杀,童年已经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泡沫却没有真正幸福的虚假词语。然而,童年并不是成人的预备,童年的幸福与成年的幸福是等价的,都是生命自身的目的。牺牲了童年的幸福,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获得成年的成功与幸福。我们出卖孩子的童年与幸福,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这样必定能够带来明日的成功,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成功也就意味着一切幸福将唾手可得。其实只要稍稍反思一下,就知道这样的逻辑是何等可笑。我们催豆芽似地催生了无数神童,却并没有让这些孩子真正地获得成功,更遑论拥有幸福。
    其实,拥有一个饱满的童年,才可能拥有明天饱满的少年,茁壮的青年。人生有它成长的节气,在不同的阶段,生命需要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营养、不同的幸福。
    只可惜这样的见解在市场主义的压力下多少有点书生意气,“保卫童年”的口号,不止我一个人在喊,而偷盗童年的窃贼,事实上是一天多于一天,他们穿着灰色的衣服,在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家庭,每一条街道与每一个电视台,匆匆而悄悄地行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06 , Processed in 0.0840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