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妙思点拨:从时代思想库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09: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妙思点拨:从时代思想库中汲取养料  [z]
2001年上海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就文化遗产这一话题,谈谈对其的了解、认识与思考。有两篇优秀作文的开头如下:
    “
举世瞩目的APEC国际贸易部长会议在江南古镇周庄召开,龙永图是这样解释选址的原因的: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中,仍很好地保留了民族的传统文化。
    “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上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青砖黑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走,大声呼吁: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读了这样的开头,令人感到新鲜,有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这两段文字,一是来自报纸的新闻报道,一是来自报纸的文艺副刊。这两位考生无疑是经常阅读报纸的,他们关注时事、熟悉作家近况。读报,实在是一个对写作很有帮助的好习惯。郁达夫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若把读报这一件事除去,那么,我想不管是生活过得如何美满,谁也总会感觉到一种大大的缺憾,如少吃一顿饭,或饭后少抽一支烟一样。如果一名高中生也养成了读报的习惯,而且是到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地步,他就多了一条连通时代与社会生活的渠道,他的思想就会被不断地激活,从而变得丰富和成熟起来。

   
写作,从根本上来说,是表述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而报纸正是时代的思想库。梁启超说过: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有位高考作文获得满分的学生说,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每天都要浏览两份综合性大报,两三年下来,就能和父亲平等地探讨一些问题了,因为从报纸中汲取了许多养料,摆脱了思想的幼稚和贫乏。应该承认,至今仍在学校占主要地位的应试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将学生牢牢地束缚在课本知识和题目里面,以致使其无暇培养诸如读报之类的兴趣和习惯。现在的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有所了解,对一些热门话题有所思考,这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要写好诸如关于文化遗产这样的话题作文,就需要平时关注报纸,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有些考生连文化遗产的概念都很陌生,又怎能写好这篇作文呢?读报,就是使自己接受社会先进思想洗礼的过程,就是使自己融合到时代潮流中去的过程,就是使自己成为一名社会人、现代人的过程。
   
从报纸中吸收别人的思想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这虽然只是一个复述转述的过程,但对中学生来说已是难能可贵的了。比如开头引用的两段文字,主要也是在转述龙永图和冯骥才两人的思想,但是这本身就是一种吸收和运用。这样一来,就使文章有了一种理性色彩与时代亮色。高中生还处在学习成长阶段,其思想尚处于吸收认同阶段,他们的独立思考与理性精神总是以吸纳和运用科学的理念与先进的思想为基础的。
   
比在写作时转述和运用别人的观点见解更高一个层次的是对报纸的综合利用。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一书就是阅读了巴黎公社时期的大量报纸经分析综合而写成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这本巨著所采用的素材,大多来自报纸。他正是通过对报纸上的资料进行严密精细的分析,才科学地推断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的。现在许多中学都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在对一些专题进行研究的时候,这种从报纸上收集有关材料并对它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就很有用了。比如有些同学选择了鲁迅精神与改革开放”“王朔小说的社会意义”“少年作家群的崛起及其启示等专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既感到报纸是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老师,又认识到要提出超越别人的新思想、新观点,首先必须要了解别人、研究别人,而这又是离不开读报的。不管他们的研究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有一个收获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他们懂得了研究不能只是闭门造车,而要善于利用报纸,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思想与见解。
   
鲁迅先生在读报用报方面堪称高手。他在通览报纸的时候,总是以轻蔑的目光洞察那些假话、鬼话,以锐利的目光审视社会的动向,他的杂文多取材于报纸。我们所处的已不是鲁迅的时代,现在的报纸已完全不同于当年,但怀疑的目光、批判的精神是不能丢的,在读报的时候,我们仍须用看书的头脑进行独立的思考。有位同学在报上读到一位著名作家的话眼下的中国人进入了全民大旅游时期,家家户户似乎都在策划着旅游,马上就感到这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在深山的老家,全村有多半人没去过县城;外婆家在大都市的闹市区,那里大部分人主要还是在策划孩子升学、成人再就业和贷款买房的事。于是他写道:粉饰生活并不能带来美,虚假本身就是一种丑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虽是件小事,但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批判性和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却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谈的是读报,但在今天,上网、收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刊也都可以收到和读报同样的效果。这一点是需要说明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9:18:11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妙思点拨:蕴含哲理与现代意识的拟人[z]



拟人是最具情味的,也是最富文学色彩的。可以说,它浸透着人文的情怀,它是人本思想向自然界和一切生灵的真诚辐射。而且,拟人手法还可以用来表述哲理,使哲理与诗情交相融合。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苹果不做作,大大方方的样子让人放心。那种圆头大脑的样子甚至显得有些傻气,但我喜欢它那有点傻乎乎的样子。把太精灵、太会讨巧、太会算计、太时髦新潮的东西作为朋友,总让人心里感到不踏实。苹果却具有真正朋友的品格,它自然、从容、敦厚、朴实……生活中最平实的东西往往是最好的,最让人信赖的。在水果家族中,我偏爱苹果——我知道自己的这个爱好比较平庸。
   
旧墙坍塌,原先墙角裂罅处生出的老树犹在。老树虬曲苍凉,似体有残疾的老者。世态浮沉,烽烟弥散,其树龄已90年有余,不惊于战乱,不苦于孤寂,不骄于自己的春华秋实,更不絮絮叨叨于人世间的丰富阅历。面对老树,浮躁浅薄的人们当自叹不如。世俗中人说:这树只是活着罢了。老树缄默不语,只是奉献给人世一点风景,也给人一点在乱世或处在艰危岁月中活下去的启示。
   
这两段拟人文字可以说是寓理于物。在使苹果和老树人格化的过程中,原本枯燥简单的生活哲理得到了形象巧妙的表述,原本平常普通的事物因为被赋予思想内涵而具有新的审美价值。不过,要写出这样情、理和文采兼具的文字,也远不是仅懂得拟人手法就可以做到的。拟人虽是一种文学手法,但其背后却是一种人文底蕴和人道博爱的情愫。比如,没有那种对于普通、弱小甚至处于困境中的生命的怜爱和仁慈,没有那种对于存在于世俗之中而又超脱世俗的精神闪光的发现,没有那种深沉的感悟和独到的审美趣味,没有那种哲学的眼光和出色的联想,是写不出上面那样两段拟人文字的。可是,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理性轻情感、重灌输轻体验、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的弊端,导致了我们学生人文的缺失、精神的贫乏和情感的萎缩,于是写出来的文字少情寡趣、干瘪无味,即使有些独到的见解,其表述也显得直露而无魅力可言。
有次写《学会放弃》这个题目,不少同学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
   
现在,我们不妨从上面两段写苹果和老树的文句中去获得启示,尝试一下把哲理与形象、议论与拟人亲密地结合在一起。对于要学会放弃的道理,能否这样去写呢?
——
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
——
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品格的赞美。
——
池中的鱼儿往往因为不知道放弃那些特别有诱惑力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他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
池中的荷花不懂得要在严寒来临之前放弃漂亮的衣裙,才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由盛转衰。
   
这几句话皆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并把它人格化,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把道理说得亲切有味。
   
拟人手法是古老的,但又是现代的。下面两个拟人句大概最能反映现代人直面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而对自身进行的沉重反思。
   
滔滔洪水倾泻奔腾,巨浪激流中屋毁宇败,墙倾壁摧,只剩一棵棵树屹立于汪洋泽国之中,你们非但自己不屈服于暴虐,还向危难之中的男女老幼、向精疲力竭的官兵伸出了援助之手,以自己坚韧的躯体和手臂留住了无数生命。可是我们曾经对你们滥施斧钺,横加砍伐,可是你们却不计前嫌,以德报怨,这是多么高贵的品德。
   
也许是羚羊曾经践踏过我们的庄稼,也许是獾曾经偷吃过我们的西瓜,也许是喜鹊在早晨吵醒了我们甜蜜的梦,也许是狼没有像狗一样对我们表示臣服,也许什么过错也没有,我们只是出于嫉妒才把你们囚禁在城市的动物园里,让你们也闻闻汽车排出的尾气,喝喝有漂白粉气味的自来水,听听机器的轰鸣和人群的喧闹,看看烟尘笼罩的天空……
   
在读过的以环保为主旨的文字中,这两段可谓别具一格。它们有着深刻的反思和真诚的忏悔。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一面镜子,从它的身上确能反映出人性中丑陋的一面,诸如目光短浅、惟我独尊、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等等。上面的第段文字不仅歌颂了树木造福人类,在危急时刻助人一臂之力的高尚品德,还反思了人类对于树木家族的滥砍滥伐的行为,两者联系在一起,立意也就更见深度了。第段很有幽默情味,世上的动物皆因为有了我们人类而遭了罪,终于在动物园里看到那些被囚禁的动物时有了一种良心发现。由这两段可以看出,拟人手法与现代意识的结合,完全可以写出主旨深刻、庄谐交融、耐人寻味的文字。

   
学生作文老成严肃有余,活泼情趣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多用拟人手法不失为有效一途。当我们学着和自然进行沟通和对话时,一种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便会油然而生。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9:19:06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妙思点拨:让思想灵动并美丽  [z]

曾经让大家以“春天”为话题写一句话,下面几句是受到同学们一致赞赏的。
    ○
大地在雪下做着纯洁的梦,春天来把这梦实现。
    ○
占领春天的空旷要比挤进夏日的葱茏更容易。
    ○
春天最先不是看到的,而是闻到的。
    ○
宽容是春天的宪章,它决不挑剔任何新绿的矮小、丑陋、棘刺、平淡和怪异。
    ○
春天是秋天发行的股票。
    ○
在一切春天的事务中,奢谈春天是最滑稽可笑的。
    ○
当田野刚刚苏醒时,一朵小小的金色蒲公英就独领了早春的风骚。
    ○
莫摘青果——春之戒律。
    ○
聪明的种子,听到春雷声才萌醒。
    ○
正是对春日做功利打算的人,才最可能拥有一个丰饶的秋天。
    ○
惟有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一朵春花可以永不凋谢,一股春风可以永远吹拂,一阵春雨可以永远淅沥,一缕春晖可以永远明媚。
   
这些语句之所以受到喜爱,主要在于它们不是客观地呈现生活,而是寄寓了一种思想。它们不是对思想的明示,而是把它蕴含于形象之中,所以人们在阅读时,既能获得启迪,又能有一种审美体验的愉悦。概要地说,这些简短质朴的语句里有着灵动并美丽的思想。
   
一篇好文章,总会有点灵动并美丽的思想。学习写作,就是要追求一种灵动鲜活的思想,并设法把它表达得富有情致和韵味。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工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他又说:写作还应研究如何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表达得清晰而有美感,让人喜闻乐见。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中学生的作文,我们会发现哪些问题呢?下面就以一次题为《理解》的作文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先请看几段文字。
   
这次期中考试语文卷上有一篇课外的文言文,要求解释其中的几个加点字,由于我未能理解全篇的主旨,也就无法做好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
   
何为理解?茨威格瞻仰托尔斯泰那有着逼人的朴素的墓冢产生的心灵震颤叫理解,鲁迅先生笔下那些观看比赛的看客对虽落后却尽力跑的人肃然不笑叫理解。
   
在上海,曾有十多万市民为了城市建设而告别祖辈居住的繁华之地,动迁至城乡结合部,曾有数十万为共和国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工人为了国企的深入改革而下岗,还有大批的机关干部在精兵简政中分流,这一切不正是缘于理解吗?
   
讲到足球,中国的许多球员传球的失误率达40%以上,而直传斜插等精彩的默契配合则很少出现。相反,在这次韩日世界杯大赛中,即使并非一流的球队其队员之间的传球也很有章法,且流畅迅速。也许是他们对足球的理解远甚于中国球员。
   
13岁时,父亲不幸病逝,过了几年,一个陌生男人走进我们母女之间,起初我不能接纳他,常躲避他,然而当我静静沉思时,我感到这个家需要他,他也需要这个家。于是便与他渐渐有了接触,现在我似乎又得到了失去的父爱。也许这就是理解的力量吧。
   
应该说,这几段材料都很好,都与理解有关,理解的重要性的确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却显得贫弱,只是举出一个事例,然后再讲一句它和理解有关。这种事例+概念的写法,缺少的正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概括的抽象、从具体的感知到深刻的理性的跨越,缺少的正是灵动的思想。
   
以第句为例,它所叙述的事例很有典型性,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理解,我们可以补写这么一句:理解是什么呢?理解就是一种由表及里、把握整体、融会贯通的认知能力。应该说,这不是简单地写了一个句子,而是形成了一种能够用来照亮这一事例和许多同类事例的思想,是对理解这一概念的理性阐释。所谓灵动的思想,不是生硬地照搬别人的结论、现成的观点,而是依照具体事例独自形成的新想法,它的孕育时间也许较长,但却是瞬间冒出来的,而且灵动的思想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一种兴奋和激动,一种满足和得意,所谓思考的乐趣,大概也就在此了。灵动的思想也许不同于大胆的设想、独到的创见,但却是独立思考、深入探索的产物,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能否迸发出灵动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它比写作知识、表达技巧重要得多。
   
那么,上述第②③④⑤条材料又能使我们产生哪些对理解的新理解呢?
   
理解是什么?理解是一种深怀敬仰之情的心理认同。
   
理解是什么?理解是一种顾全大局、舍小顾大、自觉地牺牲个人的眼前利益而顾及国家的长远利益的思想境界。
   
理解是什么?理解是一种超越技术层面去把握事物本质与内涵的职业素养。
   
理解是什么?理解是一种消除主观偏见、克服思维定势、坚持从实际出发而获得的清醒的理性认识。
   
以上几句都从某一侧面揭示了理解的内涵,闪烁着灵动的思想,如果把它们连缀起来就是对理解的本质全方位的逼近。不是由于我们列举了事例,而是由于从中概括出了灵动的思想,我们对理解的理解才变得深刻和全面多了。生活中有关的事例远远不止上面5个,但有了上面关于理解是认知能力”“心理认同”“思想境界”“职业素养”“理性认识的阐述,其他的许多事例也都有了各自的归属。灵动的思想的魅力就在于:虽是简单的判断却恰到好处地浓缩了对事物的真知灼见;虽是从一则事例中抽象而来,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下面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灵动的思想变得美丽起来,如何能够把它表达得形象一点、艺术一点。在这方面,文章开头关于春天话题的句子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还是以理解为例,我们能不能把上面几条灵动的思想表现得生动形象而富有文采呢?比如第理解就是一种由表及里、把握整体、融会贯通的认知能力的句意,完全可以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这种认知能力就如一束阳光,它能照亮一方黑暗世界的每个细节,让你有豁然开朗之感。对其后的几句,我们则可以依次写出以下的比喻句:
   
这种心理认同就像是一曲从心底唱出的献给自己所钟情所追求的事物的赞歌。
   
这种思想境界就像是一道跨越时空的心灵彩虹。
   
这种职业素养就像是一架可以攀缘到艺术巅峰的阶梯。
   
这种理性认识就像是一把可以打开思想症结之锁从而消除人际隔阂的钥匙。
   
让思想灵动并美丽,就是要激活大脑,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同时学习一点文学的表达方法。
   
让思想灵动并美丽,就是要让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联袂而行。
   
让思想灵动并美丽,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哲理兴趣、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9:19:53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妙思点拨:大、小词的活用  [z]


最近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两个标题:
   
《一个10岁的女孩的心灵史》
   
《话题作文时代的教学思考》
   
初看,觉得题中的“史”似有不妥,字典中说“史”是自然或社会以往发展的进程,把它用到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的身上,合适吗?再看题,“时代”一词,词典上的解释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而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种改革,能算作一个“时代”吗?但是,它们恰恰是在稍稍违背用词传统和规范中显示了新意,把原本分量较重、适用范围较大的“史”和“时代”两词用于较小的事物,把大词活用为小词,使语言表达更鲜明、庄重,更有一种视觉冲击力。
   
大词小用的现象并非始于今日。比如日常生活中说的杀瓜”“快点回来吃饭,别满世界乱跑,其中的字原是指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的意思,世界更是一个大词,但是把这种重量级的词用于日常小事,却别有情趣。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词小用的现象有日益增长之势。只要研究一下,就可发现这种活用颇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并使语言更有情味。
   
增添语言的幽默感是大词小用的功能之一。
   
这个人家,男的负责后勤,一天买了几只大闸蟹,因为是计划外商品,还被妻子数落了一顿。
   
她昨晚没来参加聚会,我们都怪她背叛了老朋友,原来是她突然病了,真是差点儿制造了一桩冤假错案。
   
一条领带、一套西装、一双皮鞋,就把他武装起来了,全然不见原先的简陋和寒伧。
   
我家的经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一样高档的家具和电器。
   
被老婆拿了擀杖追着打,可是他还说,俺那口子就是这样的脾气,组织纪律性特强,想吃面怕我不同意,还追到门外请示。
   
这几个语句中都有一个或两个被小用的大词,这种活用造成了一种适度的夸张、一种艺术的不和谐、一种言过其实的效果,读来别有意趣。比如句中的冤假错案本指因未弄清事实而定性错误的案件或是故意制造的陷害他人的案件,现用于朋友间小事上的误会,颇能让人发笑。再比如句中的组织纪律性本是指工作或集体生活中听从命令、服从安排、遵守共同约定的规范,这里移用于夫妻之间,让本来就可笑的话更让人忍俊不禁。
   
增添语言的嘲讽意味和批判力是大词小用的功能之二。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这家厂子的管理是建立在对职工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老板经常惩罚工人,而且一点儿也不顾及生产的安全,下班的工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工厂的时候,都有一种被释放的感觉。
   
他总爱干涉他人内政,经常掀起外交争端,有时又和别人进入冷战时期。
   
只因数学考试得了一次满分,他就俨然以班级数学家自居,摆出一副权威面孔。
   
在她看来,这个男人也不算十分满意,但是限于眼前的条件,也只是想把他当个过渡时期的丈夫而已,在她看来,这个婚礼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
   
出自鲁迅的《阿Q正传》。勋业是大词,是指大的功劳,是指业绩。勋业这个词很有分量,也很庄重,可是鲁迅却把它用来指阿Q伸出手去摸小尼姑的头发”“动手动脚的不规矩行为,形象地揭示了阿Q的内心感受,极有嘲讽意味。句中的释放原指恢复被拘押者或服刑者的人身自由,这里用在下班离厂的工人身上,可见这家工厂对待工人的非人道的做法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句中的内政”“外交争端”“冷战时期均适用于国与国的关系,现在用于人际关系,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句中的数学家”“权威分量极重,用在一个骄傲的学生身上,本身就是嘲讽和批评。句用过渡时期”“阶段性胜利两个很庄重的词语巧妙地反衬出一个女子对待婚姻大事极不严肃的游戏心理,是一个辛辣的讽刺。
   
增添文采、耐人寻味是大词小用的功能之三。
   
这些修表的、补鞋的、做衣的纷纷从老家浙江远征西北边境的各个城镇。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
   
男人的背心被女人穿去,已成时尚,女人原有的禁忌被颠覆了,穿着袒胸露背的背心装、吊带裙的年轻女子满大街晃荡。
   
王小丫用她标志性的四指并拢往下一劈的动作又开始了亦庄亦谐的请听题……”
   
句中的远征是军事用语,指部队到远处征伐叛逆,句中显然是小用,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手艺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谋生的不易,若改为来到二字,情味就寡淡了。句中的领土”“领空都是事关国家主权的大词,但用到小屋上,显示了对它很深的爱恋之情,成了一个艺术化的文学语。句中的颠覆,原指采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这里用来指时尚女性对传统禁区的突破,表现了她们那种令人感佩的勇气和胆魄。句用标志性这一大词来形容一个细小的动作,起到了一种放大的作用,也表现了对这一动作的喜爱。

   
以上讲了大词小用的三种功能,但词语的作用并非仅仅是修饰,它还能散发出一种思想,能形成一种新的认识,所以大词小用时也能使文生新意。下面便是一例。
   
有篇题为《一种无边界的生活》的散文,一看题目就觉得有新意,读了文章才知道其新意源于大词小用。文中有这样一段:
   
当地居民坐在西塘区别于其他古镇的廊棚下,拣菜、钩花、下象棋,或者把着个旧茶壶喝茶聊天,廊棚是民居屋檐的延伸,也是古镇生活的延伸。在这里,民居是家,也可能是店;屋外是街,也是家的空间的延伸……能觉得这是一种没有边界的生活状态,街和家,河水和屋子,也是融合一体的。
    “
边界一词,词典上的解释是: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线(多指国界,有时也指省界、县界)。但是文中用了这个词,就获得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对水乡古镇的百姓生活有了一种新的概括,而且用语的稍具夸张把一种新的认识表达得更充分、更具张力。是新的思想找到了合适的载体,还是一个词语的选择和活用催生了新的思想?——这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难辨先后、主次的。
   
前面讲的是大词小用,下面要讲的是小词大用,这种情况虽然比前一种情况少,但是其效果还是很强的。下面略举几例。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句中的是表示动作的词,这个动作是轻微的、小幅度的,常用来指裁衣”“裁纸等。是量词,常用来指细而长的物体被折断或切断而成的。但是,词人却要把莽莽的昆仑山裁为三截,两个大用的小词艺术地反映出词人藐视庞然大物的胸襟和气魄。
    2002
年上海有篇满分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品读大海》,就这个文题来说,也是把品读这个小词大用了,显示出缩沧海于案前的不凡魄力和见识。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句中的都是表示轻微动作的词,用竹篙驶船,一般都选用用力大,动作难度也大,这两个大用的小词生动地刻画出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驾着轻舟去看戏时熟练、敏捷而轻盈的动作,由此也表现了他们愉快轻松的心情。
   
如果你身边的老公,眼球被大街上的美女所牵引,你千万别在意。
   
黎明,尘嚣尽扫,四周依然陷入深不可测的宁静,瞳孔中慢慢苏醒着整个世界……
   
这两个句子不用眼睛,而用眼球”“瞳孔,这样的小词似乎比大词更为精确。眼球”“瞳孔两词原为医学专用,现在却让它们进入了文学作品。专业词语的生活化、大众化似乎已是现代语言发展的一种趋势。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9:20:52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妙思点拨:议论文中的“补笔”  [z]

所谓补笔,即三言两语的补充。它不属于议论文中的正说,因不是对主旨的正面阐述,所以常常容易被人忽略,其实它是一种必要的添加部分,如菜肴烹制中的辅料和调味品,可以使立论更趋周密雄辩,使行文更老练更摇曳多姿。
   
补笔的第一种是补苴罅漏之笔。请看下列两段文字。
   
上海的一个会议提出到2010年拿出10个世界名牌。让人深感疑惑的是:打造世界名牌也可以先定个数量指标吗?可口可乐是世界名牌,它的成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理念灌输,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努力融入了世界各地的百姓生活。很多知名的大公司都不敢称自家产品是世界名牌,因为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没到那份上。这样说,并非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我们也希望上海能多些世界名牌,但这种订计划、定指标的做法总让人心里不踏实。
   
有句广告词说不吃辣味非好汉,又说辣味能振奋精神。这合乎情理吗?甜酸苦辣,皆不可或缺,为强调某一味便不计其余,也太片面了。难道真的吃了辣味就是好汉?就能振奋精神?我看也未必。湘人川人爱吃辣,是否人人皆好汉,个个精神振奋?而粤人沪人不大吃辣,是否人人非好汉,个个精神萎靡?当然我这反问也属形而上学,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
   
两段话中加点的句子都是补笔,都有补苴罅漏之用。就拿第段来说,提出上海要创10个世界名牌,这本是良好的愿望,以可口可乐为例来说明它的不切实际,固然有力,但也可能产生长洋人志气、灭民族自信心的嫌疑。与其让别人来钻空子,还不如加此补笔以弥补疏漏。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义贵圆通弥缝莫见其隙,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敌人不知所乘。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尽管你讲的道理是对的,但还要注意讲得圆通,让人无懈可击,让人乐于认同。再看第段,其中的补笔是非加不可的,否则说理就显得生硬。在两个反问句之后,承认自己也犯了形而上学的毛病,可谓以毒攻毒,不仅立论站得更牢,还平添了一种情味。为了使文章周密无隙,古代许多优秀的议论文常常会针对读者可能出现的质疑写出补笔,主动出击,填补疏漏,纠正偏颇,使立论稳固不可破。
   
补笔的第二种是节外生枝之笔。再请看下文。
   
一夜爆竹声。大年初一清晨去上班,原以为一定会踏着满街的红地毯,不料马路早已扫得清清爽爽。环卫工人们恐怕天不亮就上街挥帚了,你们的团圆饭可曾吃好?节日和喜庆可曾与家人分享?这件小事反映了上海效率、上海速度,也启示着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学做新上海人的更高要求,我们应该用对社会更尽责、对别人更关爱的行动给上海添光彩。写到这里正是午夜,外面传来了清扫马路的沙沙声,凭窗而望,终于见到了环卫工人辛勤忙碌的身影,这使我想起了两个词:奉献、关爱。
   
陕西青年王会海和王家雄在天津蓟县黄崖长城进行自行车飞越长城的活动。前者成功了,而后者却不幸发生意外,抢救无效死亡。此事提醒人们:挑战极限活动,需要勇敢,但要防止鲁莽。由于商业因素的介入,此类活动大有升温之势,又由于科学论证和准备的不足也增大了危险性。只有慎重冷静、科学行事才能使这类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就在写作此文时又传来北大学子在西藏登山遇难的不幸消息,看来国家有关部门对各种挑战极限活动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规范。
   
这两段中加点文字的补写,显然本不在文章的构思之中,是在写作时临时添补的。这种添枝加叶传达的是一种即时信息,一种最新的想法,给文章带来的是活泼和内容的深化、细化。③④两段的补笔可谓各有千秋,第段的是就眼前所见而生发感慨,有较强的抒情意味。乘兴将眼见之景移入文中,虽是追加的,却无斧凿之痕,是文章自然的发展和引申。而第段的补笔,是将最新消息引入文章,与文中所叙之事形成相关链接,从而更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以及写作此文的必要性,而且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这两处补笔都给文章带来一种新鲜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作者始终密切地关注着鲜活的生活,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始终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读到这样的补笔,令人有文到尽处却又峭拔而起之感。在高峰处戛然而止,真是余韵绵长。
   
补笔的第三种是旁挑侧刺之笔。再请看下文。
   
有这样一幅新闻照片:某局长给一位贫病交加的职工送捐助款,对着镜头的局长满面春风、笑容灿烂。这使我想起一则轶闻:1959年彭德怀回家乡视察,看到农民缺吃少穿,生计困窘,铁骨铮铮的彭老总流下了眼泪。这眼泪不仅是对贫困百姓的同情,也是来自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嬉笑悲哭乃人之真情流露,也与各人性情有关,但面对特大事故中众多的死难者,面对不是一个而是一批不得温饱、饥寒交迫的百姓,作为一个有良知的领导者恐怕也不会浑身轻松满面春风,所以我实在无法理解那位局长先生此时何以能笑得如此光彩!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要领导者此刻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也不难,但生活不是演戏,像彭老总那样自然流露的对人民的真情才弥足珍贵。
   
日前在镇江街头上演了老汉砸碑的一幕。一老者途经中华路小学,见门口石碑上刻的是大汉*周佛海的题字,怒从心起,抄起一根木棒就砸。原来,1936年的时候,当时该校校方向时任民国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周佛海求得校名墨宝,刻成此碑。现在,该校新楼落成,校方将这块石碑找了出来,堂而皇之地放在校门口,据说这样做是对历史负责,对文物保护。糊涂至此,令人惊诧!自古以来,在我们民族的意识里,做汉*是遗臭万年的,中华路小学的做法岂不是在向莘莘学子传播一个错误的信息——汉*也有流芳百世之处……
   
这位老者的正义感固然可嘉,但他抡起木棒砸碑的做法还可商榷,因为今天毕竟已不是水浒的时代,也非破四旧的年代。

   
这两处补笔都很精彩,就像是从另一方面投来的一束灵动的思想之光,让人的头脑豁然开朗了。所谓旁挑侧刺之笔,就是基于对问题复杂性的认识,从另一角度补充三言两语,使议论更能抓住本质,使认识更为辩证。在第段中,我们看到面对贫困的群众,有的领导竟然满面笑容,这表情泄露了他们内心的秘密——只顾自身的形象美好,对群众的情感淡薄,但是表情这东西又是能装出来的,此段的补笔毫不客气地针砭了另一种善于作秀和演戏的领导。它告诉我们,对群众是否有感情,是否和他们血脉相通才是问题的本质。假若缺少这旁挑侧刺的一笔,文章虽不乏敏锐,却难免显得稚嫩。第段中的补笔语言虽然委婉幽默,却显示了作者思想的灵活全面。就老汉砸碑这件事来说,是主要问题,因为碑上是汉*所题之字,但是此事还隐藏着另一个被掩盖的问题,那就是老汉所采用的方法,在街头用木棒砸向石碑的这一举动与现代社会的文明要求不符,也有违有关的法规。如果没有文中补笔,就等于默认其鲁莽和简单——对待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问题,尤其需要审慎而不可感情用事。这一补笔使文章更有教育意义,因为它是辩证的。
   
思想浅陋、说理生硬、行文板滞是初学写作者易犯的毛病,要克服这些毛病,最重要的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但学会运用补笔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平时在议论文写作的时候不妨试试补笔,用它来深化思考、完善观点、增添情趣。还应注意的是,好的补笔应该是自然的、恰到好处的,切忌生硬和喧宾夺主。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9:21:47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妙思点拨:文笔何以细腻 [z]

细腻的文笔往往是温柔而多情的,它有感染力,它能使人从细微之处体味到内心的情感、事物的神韵,它能使人进入宁静愉悦的审美心境。然而,笔墨粗疏却是初学写作者常犯的毛病。使语言文字从粗疏走向细腻,从草率走向精致是写作训练的题中应有之义。
   
能够做到文笔细腻,非一日之功,大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须有从容细赏的心态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我们在读一些好文章时,常会感慨于自己虽也见过文中所写之物,但却未能用文字表述之,或者只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而已。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未能用心去感受,不能在心底留下什么痕迹,所以比观察更重要的是心态和体验。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从三聚亭边穿过,再走过一个古朴的石牌坊,便是入云栖的小道了。和同伴一路走过去,我发现云栖竹径所经的路面铺设得极有特色,中间全是用青石板铺成的,两侧则用卵石镶铺,在青石板与卵石块之间又用黑砖相隔,嵌出了两条黑线,看上去非常的齐整。后来才知这路是按康熙年间的原状重修的。
   
这里除了绿,任何异色都非常另类,偶尔露出一堵米黄色的僧房院墙,显得孤独而寂寞。这里的空气中,有些草根腥气,有些腐叶的霉味,那是山林的气味,还能听到顺叠石而下的叮叮溪声,皮肤体验到的是细雨雾化后的湿润凉爽……回家后连梦都是湿漉漉的,绿得沉甸甸的,哪怕朝阳初上,也晒不干晒不退枕边的梦。
   
这两段文字都是写景的。例写了云栖小路的材质、铺法和色彩,它是那么的精致和古典,可以想见,作者缓步其上之时,一定是满怀欣赏之情,一定是把它当做一件艺术品的。所以,我们往往并非疏于观察,而是缺少闲适的心态、审美的情致和情感的自由释放。在写作的过程中,概括是不可少的,但也不能一味地依赖概括,因为它毕竟是抽取事物的具体意像和原汁原味之后而来的。如果行文处处皆概念,文章必然索然无味而无具体细腻可言,比如将云栖的小路概括为石板路”“石板与卵石相间,虽也准确,但却只能给人笼统的印象。所谓细腻,有时也就是细述事物的特征而已。一些同学旅游归来,缺少的就是以细腻的文字展现所见之景的个性特色的能力,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在他们心灵里的投影可以说是模糊不清,混沌一片,下笔又何来清晰细腻?例中的文字与其说是对景物的描摹,还不如说是对主观感受的强化、细化与深化。景物是寻常的,但作者除了运用视觉去观看,还调动了嗅觉(草根腥气”“腐叶的霉味)、听觉(叮叮溪声)和触觉(湿润凉爽),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比单用视觉自然更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文笔自然就细腻丰润。
   
二、要会对心头掠过的一缕思绪或直觉进行捕捉和放大
   
文笔的细腻实为心灵的细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灵世界少有电闪雷鸣、地震海啸,更多的是一些细微的感触和微妙的变化而已,善于写作的人往往能把它们传达出来,这就需要雷达般的机敏和细致。当瞬间的内心闪现外化为永恒的文字现实的时候,就有了一种鲜活润泽的美。
   
我,一个平常的小女子,和女友上街,千挑百选地,买了新衣服回家,会欣欣然地打开衣橱往里挂,仿佛收藏的是一叶美丽的心情;郁闷时独自闲逛,也会带新伙伴回家,对镜反复试穿,然后轻轻拉开橱门又轻轻合上,似乎在这一启一合之间,满腔抑郁便已消散。而最温馨的,莫过于换季——有时,在一叠毛衣里看到一件已被遗忘的中袖绣花衫,就像是凭空捡了个宝贝,会开心地跳起来。因为,有了它,就不必替新买的麻布鞋子配上装了;更因为,有了它,某段相关的记忆就有了温度有了形状有了分量,就可抚触可把握可咀嚼回味了。
   
我被一阵阵清幽而又熟悉的茉莉花香熏醉了。每见到这些花,总会勾起我丝丝缕缕儿时佩花的情景来,便迈不开脚步了。休管旁人笑我已是两鬓花白,也休论别人笑我老妇聊发少女狂。我本是茉莉的知音,只要我自己感受了这温馨的幽香,就心满意足了。晚来让它伴在我枕畔,在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中,我在梦中也会飞起一缕情思,追逐童年时的小伙伴,顽皮地玩耍去矣!
   
这两段委婉细腻的文字写的是对衣服或茉莉花的喜爱,似乎非浅唱低吟回环往复而不能表达作者对心爱之物的柔情蜜意。例把衣橱开合瞬间或满足、或惊喜、或陶醉的感受一层层地抒写出来,并糅合了一种自得之情,一种女性所特有的娇媚之态。表现心灵的私语,宜用细腻婉约的文字,读之就像一圈圈细细的温柔的蜘蛛网缠住了你的心,有一种熨人心肺的绵长滋味,若是粗线条、快节奏,则难以把缱绻的情愫、隐约的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例中的文字与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只有懂得生活、情感丰盈的人才会留一份细心和深情在那些原本琐屑的小事上。作者对茉莉花的喜爱似乎与生俱来,而且融进了人生的纵深。茉莉花似乎已成为作者心灵的一部分,和那些经典的美好的体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细腻曲折之中,我们体会到作者虽老而不改其所爱,而这种爱又使其永与童心与激情同行。品读这样的文字,真有一种被千丝万缕的春雨无声地染绿心田的感觉。细腻的笔墨是温柔美丽的,却又寓含着启人心扉、拨动心弦的力量。
   
三、要学会对事物精神意蕴的深入开掘和娓娓细述
   
细腻,并不是对什么都不厌其烦地用工笔描述,那只能让人感到罗嗦,尤其是对那些人所熟知的事物,更无详写细述之必要。这时,那些写作高手的目光往往不是聚焦于其,而是对其内在的进行发散式的品味,赋之以生命、品格、精神,从而写得细致耐读,曼妙有味。细腻,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传神的笔法。下面一段写藤椅的文字就是如此。
   
我总觉得那不是一把椅子,一把曾经几次修补,承受过几代人的灵魂与肉体重量的藤椅。它轻轻的,凉凉的,在白昼里,在空气里,我总能看见它在波动,底子是琥珀色的,在光的折射下,有的呈纯净的象牙黄,有的则是耀眼的金黄。它站在那里,很沉重地站在那里,我似乎能听见它的呼吸。它一到春夏就突然醒转过来,散发着一种光亮,一种让你直想往它身上一靠,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想的光亮,一种安全的光亮,敦厚的光亮,老祖母额头的光亮。这的确是一把普通的藤椅,亲吻过小孙子藕节似的胳膊,亲近过那吐气若兰的女子冰洁的肩膀,亲抚过老者饱经风霜的肌肤,它吸纳了青春的艳丽,吸纳了年老的沧桑,吸纳了泪水汗水,吸纳了一坐十年冷的沉思默想。触摸它便是触摸已逝的韶光,触摸那匆匆离去的亲人的体温。
   
这段细腻的文字已远不是纪实性的静物描摹,而是开掘至精神层面的想像发挥。能否做到细腻,首先取决于能否有汩汩涌流的文思。有些人执笔为文,写不了几句便感滞涩不畅,大有无米而炊之难,此时又何来细腻流畅?究其原因,大概就在于过于泥实。比如写一把藤椅,若是作客观的描写,实在也无甚可写,这时只有用主观化、个性化的处理来表达对事物的感受,才会有如潮的情思和斐然的文采。以这段文字为例,它先写藤椅的颜色和光亮,写得虚实相映,似是神物,灵气氤氲,然后又以三组排比句写出了藤椅所经历的世事沧桑,丰富的阅历已使其俨然成为历史的见证和岁月的象征。细腻,与其说是一种笔法,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学的方式,而文学的方式又是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是一种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的方式,是一种尽情发挥人的想像力的方式。中学生的写作是不同于作家的创作,却不应远离文学,远离审美和情感思维;正是由于文学的缺席,有些学生习作才变得干瘪无趣。只有在与文学的亲近中,日常的思维才能生发无数的触角,繁衍无数的空间,文笔的细腻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四、要有一颗敏锐而善感的心灵
   
文笔的细腻与否,归根到底,与生活体验的深广程度有关,与人的慧钝粗细有关。敏感,易领略得丰富;善感,易体味得深细。现代生活往往把人的心灵磨砺得粗糙迟钝了。现在,人们少有心灵的闲暇和宁静,于是在疲于应付中滋生了精神的倦怠,在时尚的引领下逐渐地丧失了自我,在心理长期处于焦躁不安的情况下,难有对事物的专注和对内心的细察。生活于五光十色、人欲炽盛的社会中,也许还是要在内心深处留有一点孤独寂寞,和种种所谓的新潮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使心灵葆有一份纯真的诗性和敏锐细腻的感受。
   
在现代作家中,孙犁先生是一位情感与文笔都极其细腻的人。这里有一个故事,不知能否说明他所特有的细腻。有位青年作家小时候生母去世后父亲回老家为他娶回了一个继母,他未能理解其父,觉得自己的痛苦多于父亲,所以一直埋怨他。孙犁先生得知此事后,写信给他说:您的生母逝世后,父亲就回了一趟老家。这完全是为了您和弟弟。到了老家经过和亲友们的商议,物色,才找到一个生过儿女,年岁又大的女人,这都是为了你们。如果是一个年轻的,还能生育的女人,那情况就很可能相反了。所以,令尊当时的心情是痛苦的。这位青年作家读此信后大有感慨,说过去常看到别人说孙犁先生善于写女人,其实,他也是那样善于理解男人。从这个故事大概可以看出细腻的魅力,是孙犁先生的细腻解开了这位青年作家心中的一个多年的结。当我们了解了一点生活中的孙犁之后,再读他的作品时,就会对那些深入人物内心、细腻入微的描写有更深的理解。
   
孙犁先生的细腻,缘于他内向、孤独、深沉和略带忧郁的古典文人的个性。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9:22:5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妙思点拨:文学少年败于高考的警示  [z]

2003年的高考爆出一条新闻:南京金陵中学费滢滢的作文仅得25分。如果是默默无闻者也就罢了,偏偏她获得过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的头奖,出版过散文集《经常走神的女孩》,父亲又是位文学评论家,于是事情就变大了。读了费滢滢写的考场作文,有人认为她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篇优秀的作文;而有人则认为所议论的角度并不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违背了竞赛规则’”
   
费文的标题是《人情与季节》,共有四段:端午、元宵、重阳和冬至。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这里抄录其中重阳一段: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这段文字所揭示的是节日与情感的关系:节日是情感的载体,而情感又使节日变得更美好。这与高考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显然对不上号:首先,文中没有涉及对事物的认知的内容;其次,虽讲到了感情,也不含亲疏之意。这段文字的要旨可概括为:美好的亲情增添了节日的意义。而文章的其他三段讲的也是人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这样就远离了规定的话题,由于存在着这一致命的失误,阅卷老师判其低分并非苛严。
   
话题作文兴起至今已有5年。这一命题新样式的最大好处是让学生有更宽松的思维空间,有更大的自由度来发挥优势展示才情。淡化审题便是话题作文给予学生的优惠之一。但是以前的话题总是锁定一个中心词,如记忆”“答案”“诚信”“选择等,而到了2003年则变为两个相关的概念———“感情亲疏认知,其难度一下子就上升了。以前的话题范围很宽泛,不必担心离题,而这次的话题限制加大了,范围却变得相对狭小,稍有出格就会导致失误。比如,有的考生把感情的亲疏理解为浓淡,把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为好恶,有的甚至把认知理解为认得知道,有的只谈感情或是认知,不懂得要在两者的关系上做文章。这样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但像费滢滢这样写节日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是这样写:我对某些节日,情感上有亲有疏,于是总不能正确认识这些节日的真实内涵。譬如,我的一位好友在立冬这一天被冻死了,从此便讨厌立冬,而不再理会立冬的文化意蕴,也就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了。请不要厌恶限制,能服从限制,不超越必要的限制,是严谨;而能在有限的条件之中获得一种自由,则是才智的表现。
   
话题作文的兴起,使师生们轻视了审题,而更严重的是导致了理性思维训练的懈怠。近年来得高分乃至满分的多是记叙文,而其中又以故事、寓言和散文居多,2003年还有一首诗得了满分,一些有文学才能的考生得以脱颖而出,而写得严谨纯正的议论文却很少见到。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高中生的思维正在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重要转折期,对他们来说,能写一手雄辩漂亮的议论文字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要对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的关系发表独到深刻的见解,是非经思维的艰难磨砺不能做到的。
   
话题作文给学生的优惠之二便是放宽了(也可说是取消了)对于文体的限制。既然学习写作以来写的多是记叙文,写记叙文在高考时更易得高分,于是如何写好议论文在整个高中阶段不需再作为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不但审题能力下降了,而且概括能力、辨析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也因为缺少训练而难以得到提升。有人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文学性还是逻辑性,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而且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文学性。我以为这种提法是不能成立的,且不说把培养文学性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否正确,就说文学与逻辑这两者也并非对立———逻辑是文学的基础,而文学不过是以形象来演绎逻辑而已。认知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正是这一代中学生写作的通病,不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就会降低整整一代人的认知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费滢滢是不幸的,如果她在前几年参加高考,碰到的是相对简单的作文话题,疏于审题的她也许能写出一篇诸如《赤兔之死》那样有创意有文学色彩的作文,但是她现在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惨。这件事告诉我们,随着话题难度的增加,如果缺少对题意的深入辨析和准确把握,就会犯下概念不清这样的低级错误。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需要重拾审题这一重要环节,更应认真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性思维的训练。
   
笔者从教三十余年,遇到过许多长于感性思维而短于理性思维的文学少年,他们可以写出很不错的散文、小说,而写起议论文来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我想,对待他们,正确的态度不应是以俊遮丑,而应是补其所短。我常常对他们说,感性思维的关键词是温柔、细腻、丰满,理性思维的关键词则是严谨、深刻、雄辩。前者属于阴柔,而后者则为阳刚,文章要写得好,需两者融合,刚柔相济。对于有文学才华的少年来说,更应多写些阳刚大气、雄健有力的文章。
   
费滢滢的这次失利令人叹惋不已。笔者也曾对她的获奖作品《平台》作过评析,她感觉细致敏锐、语言清纯柔和的特点也体现在这次高考作文之中了,如果不是应试,它仍不失为一篇佳作,因为文学不需要审题。相信她在经受人生历练、提升理性思维之后,一定能成才,一定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附录:




王怡:我对费滢高考作文《人情与季节》的几点看法


我不同意王晓明为这篇作文鸣不平的看法.现在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分的确有很大问题,但这问题主要出在对于中学语文教育和学生在精神上的阉割作用。而目前对高考作文评价系统的某些批评方向上有所偏离,会产生相反的负作用。比如费滢这篇作文是否该评25分也可以商榷.但针对为费滢鸣不平的看法,我对这篇文章有几点基本意见:



  1这的确是一篇很漂亮的文章,就高三学生而言,比较优秀。
  2、这的确是一篇跑题的文章。虽然说“文体不限”,但“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命题者明确提出来了的两个设问。设问的要义在“亲疏远近”和“正误深浅”之间。是不是一定要这样设问,当然不一定。如果没这样设问,单单给了一则寓言,这篇文章可以给满分。但设了这两个问,费滢的文章和这两个设问基本上没有关系,打不及格从游戏规则上看是可以成立的。



  3、命题作文和类似“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样的明确设问,的确会限制作文的方向。但必要的方向限制对于考试而言是必须的。为什么要命题,是为了考试的基本程序公正。不命题就可以预先准备几篇精彩文章。命了题不限制方向,比如像以前《昨天》、《回忆》那样的宽泛命题,在讲究多元性丰富性的趋势下,也可以天马行空的写,谁也不敢说是偏题。这也就等于没命题。程序上缺乏起码的公平保障。



  4、追求作文教育的多元、丰富和个性是对的。在这不意味着取消考试的形式性要求。作文和考试毕竟是两个概念,片面强调考试作文的多元、丰富和个性,就等于削弱考试及其评价系统的程序公正性。要程序公正,就必须将作文考题和要求限制在一个较狭小的和不可预期的范围内。这与在这个狭小范围内反对思维的同一性和意识形态僵化是两回事。



  5、如果一篇文章很漂亮,但偏离了命题确定的狭小范围,像费滢这篇文章,到底该怎么办?如果不及格会令很多人觉得可惜。但如得分仍然高,就会破坏考试评价系统的程序公正。同时不可否认,在这种评价系统的暗示下,考生预先准备数篇文章或不顾及命题者的具体要求,这样的做法依然是可行并被纵容的(我考虑的是整个考试评价系统的公正性,没有暗示费滢作文是预先准备的意思)。这的确是一个两难。
  6、费滢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篇文字精彩但偏离题意的作文?这一点我倒一点不奇怪。因为中国中学生,尤其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性太差。从费滢在网上参与的讨论看,她至今也没意识到她泛泛而谈季节之上的感情冷漠,与题目要求的亲疏远近的话题之间有逻辑上的重大差别.写一篇漂亮的文字很多中学生都容易做到,但把一个简单道理讲得条理清楚,所谓作文最优秀的也往往是逻辑混乱,言不及意。这不能怪学生,那些读中文出身的新左派学者几乎个个也都是如此的。中学教育中缺乏起码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训练,是语文教育在禁锢文学形思维之外,最大的弊端。对费滢这样的学生而言,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现行教育体制对文学形思维的禁锢。但片面追求文学性思维的天马行空,包括为费滢这样的考试作文鸣不平,都是一种在语文教育中极度忽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训练的一种不良倾向。这种倾向近年来似乎越演越烈。这涉及到语文教育和作文教育的根本目标,让中学生学会写文章,是写什么样的文章?到底是为了培养极个别的文学家和小说家,还是让他们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把一个观点表达清晰?学会用语言来思考、观察和分析问题。 03、07、06

:



  2003年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二、附:全国高考作文题,话题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费滢的高考作文



  人情与季节



  () 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侯,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我一盏孤独的等在走。又因为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雨而变得冷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更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也是草草了事,这样,他们也就忽视了这个在古人眼里相当热闹,便于交际的节日。



  (三)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四)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都有老朋友来拜访时,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和大臣们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个温暖的节日。但当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都很冷漠,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在乎哪个节日在哪天。



  我想,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附:



  王晓明先生贴:



  仔细看了费滢的作文和高考试卷上对作文题的规定,深感惊讶:这么一篇有意思的文章,竟然只得了25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也蒙受了类似这样的打击,相信一定会有不少。诗无达诂,一篇作文,见仁见智,本来也很正常,但是,这种见仁见智却只有在一个前提下才有意思,那就是对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大体能有辨别。如果连大致的好坏也分不出来,那就不是见仁见智,而是有没有基本的文学感觉了。作文高考,是何等重要的考试,如果这种考试也弄到了连大致的文章好坏都辨别不出的地步,整个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弊病,也就积重难返了。具体到费滢这一篇作文,也许还可以纠正,至少可以送给专家组重申。但是,那其他的种种误判呢?如果这一个考官的乱判被纠正了,那大批的正被继续制造出来的同类,其中有许多人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教师行列,这又怎么办呢?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难道这样的场面真会重演?教育可以立国,教育也可以灭国,一篇短短的高考作文的命运,正让人禁不住要想到这样的大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2:29 , Processed in 0.0924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