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精创境巧妙设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精创境巧妙设疑
           ——胡明道高效阅读教学艺术谈片

                            余映潮


      就阅读而言,所谓“高效率”教学,主要有如下含义:第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得到不断的激发,教 学过程紧凑、生动、热烈。第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吸收与表达的训练,知能共进。第三,教材内 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教学内容丰富、饱满。
      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阅读教学,就鲜明地具有上述特点。她的课,有人认为“表演性强”,笔者认为, 她的课生动热烈,活泼多姿,其神韵,其思想内核,并不在于“表演”,而在于教学构思的科学和新颖,在于 教学手段的灵巧,在于教学目的的深刻——追求语言阅读教学的高效率。我们可以从她大量的课例中,欣赏到 她确保“高效率”教学的两个方面的优美的艺术线条。


                                    一、精心创境
       胡明道老师上课,既很少使用“道具”,也不追求优美动人的“导语”,而是认真地着力于有气氛、有情 味的语文学习环境的创设,并往往能于三言两语的撩拨和调动之中,酿成和保持让学生愉快投入的良好情景。 具体地讲,这种“创境”的手段又集中运用于两个方面:
                  1.创设良好的学习语文的心理环境。
请看胡明道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实际操作的一些细节:
①像朋友似地对学生倾吐心声;②与学生就授课内容进行民主性的协商;③变换角色,直接参加学生的讨 论活动;④对学生的标新立异作中肯的评价;⑤对学生的见解作欣赏性的评析;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亲切的鼓 励和鼓动;⑦友好地倾听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见解;⑧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能力进行表扬;⑨就学习语 文的心得作感染性、鼓动性很强的精彩表述……
上面这些内容,用胡明道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进行“心电交流”。这种“心电交流”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中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友谊交流,信任交流。教师对于学生,有悉心的支持,亲切的教诲;有友好的赞同,善意 的批评;有热情的表扬,中肯的评价;有信心的激励,人格的尊重。学生对于教师,则是保持着积极的和谐的 向上的语文学习的心理状态,表现在学习上则是胆子变大,信心增强,情趣增长,兴致勃发,学习的主动性和 参与率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源源不断地发自学生本身,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语文教学 的“高效率”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的课中环境。
      请看胡明道老师常用的一些激趣的、鼓劲的、能够非常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投入语文学习的调控手段 :
①全班同学分组抢读,进行读课文表演赛;②各组推举代表进行小型学习比赛;③游戏抢答、接力译文、 句段配图;④就课文内容推荐值得探讨的好题目;⑤就课文的教法和学法提出学习建议;⑥教师设误,学生反 驳;⑦教师有“困难”,请学生帮助释难;⑧请同学就课文内容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⑨同学之间质疑问题; ⑩各组“承包”“问题”,对全班同学进行讲析……
      以上这些内容,既可以看作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也可以看作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某个 片段时间内的组织形式。这些措施唯一的出发点,就是积极地努力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从激励的对 象看,有个体的,有小组的,也有全班的。从活动的形式及内容看,有提建议、荐题目的;有释疑难、驳错误 的;也有作抢答、搞竞赛的,如此等等。从智力活动的层次看,有操作性的学习内容,也有高层次的思维训练 。这些手段在胡老师的娴熟运用中,往往像万花筒一样,“一摇又是一朵花”,变化无穷,且形式多姿多彩, 将它们相机穿插运用在不同的课型之中,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它们中的每一朵“花”,都是一个良好的学习语 文的小环境,都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得到极大的激发。每节语文课中都有无数朵这样的“花”, 就能显示“高效率”的非凡效果。这与那种教师主讲、教师多讲、教师硬讲的教学相比,学生智力活动中的主 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灵活与呆板、兴致勃勃热烈沸腾与兴味索然平静沉闷,可谓高下分明。
                                           二、巧妙设疑
      “疑”,是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学生“提问”, 二是要学生解决“问题”。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思索、寻觅和答疑;安排问题的目的在于多角度地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疑的水平也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优秀的有个性、有创见的教师,“设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精心 研读教材与精心设计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中那些极具牵引力的优秀的教学问题,无一不是教师精心咀 嚼教材所得且又恰切地根据教学实际而设置的。胡明道老师所设计的教学之“疑”,这方面的特点尤为明显。 具体地讲,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1.利用“提问”的牵引性,提高教学效果。
请看下面几个提问:
(1)谁能将《枣核》中带“枣核”的句子找出并用短语加以浓缩?
(2)在《卖炭翁》中,卖炭老人“衣正单”为什么“愿天寒”?想尽早卖炭为什么“泥中歇”?靠卖炭 为生为什么又“惜不得”?
(3)用25分钟浏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课文,请回答各课中的陌生朋友各“渴望”什么 ?
      提问(1)是一个单问,此问很有力度,仅此一问便牵动着学生对全篇课文的理解。这个提问从表象看, 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内容并加以浓缩,而实际上,是将学生深深引入课文,理解课文并进行概括训练。从教学 目的上看,教师好像是在利用提问清理文章脉络,而深层的含义则是理出全文的叙事线索、抒情线索,既便于 形成板书,又为课文分析作了充分的铺垫。
    提问(2)是一个问题群,用于课文的研读、分析阶段,覆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从形式看,它形成一种 排比,具有力度之美,对学生有趣味性,也有压力;从提问技巧看,这是巧借课文内容提问,表现了一种教法 ,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学法。从设问的目的看,其核心是人物形象的分析。三个问题逐一解决,不仅全课内容纵 横连贯,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一气呵成。
      提问(3)是一个单元启始课的总揽式提问。这是一个异常精妙的提问,它既表现了教师品味理解教材的 优美角度,又一线串珠式地牵动了对全单元课文的粗线条的赏析。想想看:《小桔灯》中的小姑娘盼望爸爸回 来、妈妈病好,《枣核》中的美籍华人朋友渴望得到几枚枣核,《榆钱饭》中的“我”希望再吃一顿榆钱饭; 《过故人庄》中的孟浩然希望再来故人家里喝菊花酒,《出塞》中的王昌龄期望“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 连串的理解要在25分钟的浏览中得到,其训练的力度该有多强。不仅如此,教师还用此问为下一步的教学埋 下伏笔:我们透过各不相同的“渴望”,将认识哪些不同的社会生活?
      上述提问的牵引性,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每一问,既有眼前的用途,又有“长远”的目的,既有 表现技巧,又有深层含义,既有教法实施,又有学法显示,“高效”教学的效率由此可见一斑。
      2.利用“问题”的覆盖面,提高教学效果。
      请看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解决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用):
学习这个单元,主要方式是用两三节课由同学们举办读报知识大奖赛。组织这个活动的程序是:①自荐公 议主持人;②在家读课文,向主持人献题;③主持人做好竞赛准备工作;④小组长主持每个小组的参赛工作, 派出五人参加大奖赛。
       问题二(用于《驿路梨花》第二节):
《驿路梨花》的结构安排很有技巧,但可以将它视为“一解”,我们还要寻求“多解”。课文的这种构思 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同学们可以另辟蹊径,提出不同凡响、别出心裁的组材方式。
       问题三(用于《第二次考试》):
现在假设:①你是苏林教授,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朋友,兴奋地讲起了陈伊玲;②你是陈伊玲,第二天 到工作单位向领导汇报被录取的经过;③你是复试场上的评委之一,要发表是否录取陈伊玲的意见;④你是陈 伊玲的弟弟,向苏教授讲述姐姐这几天的事……。请你任择其一,写一篇“创编作文”。

    问题一的覆盖面大得很。第一,全单元的课文都要钻研到,还要自己读课文、编题。第二,全单元的课文 都要圈点勾画,读熟,因为要参加大奖赛。第三,整个过程人人都要热情地投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浓 厚的学习语文的气氛,那种学习的欢乐,那种主人翁的精神,在一般的语文课中是难以见到的。
     问题二的覆盖面也不小。首先,学生要非常熟悉课文的组材方式和结构顺序。其次,要想方设法变“序” 组材,并力求其合理性,优越性。再次,要详尽表达,要对比分析,说明自己的“序”为什么好。学生此时的 学习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活动极为活跃,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创造。这种阅读效果,也不是一 般的讲读课能产生的。
      问题三是一种多向假设式的创编训练教学设计。教师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内容的各个角落。提炼出了一 般人不容易想到的训练重点。于是课文材料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运用,整个训练过程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 一体,内容丰富,且提高了对课文的鉴赏能力。
      上述“问题”覆盖面的宽泛,表现在对课文的阅读,既有“全面”的要求,也有“深度”的要求;对语文 知识的吸收与表达,既有速度的要求,又有强度的要求。由于把大块的时间交给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思 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发展。这样的“高效率”的教学设计,不能不令人赞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1 01:00 , Processed in 0.1372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