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方言中古汉语现象之探讨 文/花满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5 08: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感方言中古汉语现象之探讨


     古代汉语发展到今天,其音形意大都发生了变化,但作为古代汉语变种的现代汉语方言,却或多或少的保留了古词古意,本文现就孝感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作如下探讨。

                                       一 凌冰  下凌与醒凌

     孝感方言中, 对水面结冰,融冰现象分别叫做下凌,醒凌,称冰块叫凌冰,屋檐下的冰柱叫凌吊。凌在这里所用的正是其本音本意,《集韵》《韵会》:“凌,里孕切,陵去声,冰也。”里孕切读伦,显然不是孝感音,陵去声,则正与我们孝感方言的下凌,醒凌发音一致。其古时用法也和我们方言一致,如:“三之日纳于凌阴”-----《诗。七月》,“社南有凌阴里,即四朝时藏冰处也”——《洛阳伽蓝记》。(凌阴,即冰窖。笔者注)


                                            二  冰冷与冰似个冷

       孝感人形容“冷”常说的两个词是冰冷和冰丝骨冷(音)。冰冷,其实是“像冰一样冷”的简便说法。笔者认为冰丝骨冷应为“冰似个冷”,就是“像冰一样冷”的古汉语形式。如果把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换种形式,简而言之就是:“愁,(如)发似个长;发,(如)霜似个白。”再看孝感方言“手,(如)冰似个冷”,两者句式结构完全一致。个,又作“ 個 箇”《说文解字》释为:“从竹固声,古贺切”。 “似个”,意为“和。。。一样。”                    
                                                                                                                                 
                                             三 不能做经,不能做纬

    “不能做经,不能做纬”,和“做不了经,做不了纬”是孝感方言中形容一个人没能力,没本事的常用语。是家里长辈教训儿孙的口头禅,现在的使用频率已大为降低。
《说文》对经的解释是:“经,织也。从(通纵,笔者注)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经天纬地”一词就是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才能出众,能治国安邦。

                                               四 像个饿殍(莩)

     “像个饿殍(莩)”,在孝感方言中是形容吃东西时狼吞虎咽,很馋的样子。

〈广韵〉:“平表切”。饿死曰殍,如〈孟子。梁惠王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又如〈增广贤文〉:“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这里饿殍均指饿死之人。
但孝感方言里的“像个饿殍”传递的却是怜爱之意。


     在中华文化所经历的大小劫难中,大概语言的传承是受冲击最小的,是以时至今日方言中依旧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古老基因。但千百年来,方言只是口耳相传,只闻其音,未见其形。不少字,词在音形意上都还有待大家共同探讨,以正其本源。这,大概也算是对文化的尊重吧!

                                         题外话  说说“汤池”与“有事”


     汤池就是温泉
     汤,〈说文解字〉释为:“热水也。从水易声,土狼切”,汤池,即是温泉。应城有个汤池温泉,在这里汤池已只是一个地名,其外延的扩展使其内涵近乎被当代人遗忘。实际上,在我国叫汤池的地方还有不少。所有以“汤池”命名的地方,都有如下特征:一是都有(或曾有)温泉;二是历史悠久;三是基本都已建成以温泉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并都造出诸如“汤池温泉”“tangchi—hotspring”之类的新词。  

     而“汤”字在日本所沿用的仍是其本意,如“泡汤”,“男汤”“女汤”等。




     有事,原指战争和祭祀活动。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里,有事即指采取军事行动,发动战争。当然,“有事”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以致当日本政府2002推出“有事法制”相关法案时,国内媒体和民众一时都还不适应。2002至2003年间,国内众多媒体对日本政府推出的“有事法制”相关法案作报道和评论时,有事一词基本都是加双引号的。

      仅凭以上两点题外话,可能并不足以说明日本对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比我们做得好。但我们的文化在被革过命之后,血管里流淌的又有多少还是属于自己的血液?



                                                                   2009-1-16    于北京  养心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3:47 , Processed in 0.1393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