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堂的诗意追求 文/周一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7 15: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崧舟把我称为恩师,因为我们都是绍兴人,我比他年长,在成长的道路上他受过我的影响。如果论语文教学上的修养,我应该向王崧舟学习。我总认为,上了年纪的人,不能倚老卖老,应该向年轻的朋友学习,吸取时代的光华,要有谦虚的人格。昨天,王崧舟老师通知我来讲一讲,他突然通知我,我也没有准备,因为我“五一”期间正在完成一部书稿。那么,就给大家讲讲“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情追寻”。张胜华的文章《走进新课程语文的理想课堂到底应该怎么样》,诗情追寻,追寻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新课程下的理想课堂到底怎么样?在非常有限的时间、空间,语文教学,离不开诗情课堂。1990年,我发表了《语文教学的诗化和诗化的语文教学》,特级教师贺诚后来也谈到语文课堂的诗意追寻。
    下面就来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的诗意追寻。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为什么需要诗意的追寻
   
    首先,语文课堂的诗意追寻,是理想,是永远追求的目标,是永远不可能随手可得。课堂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理想的课堂是没有遗憾的。探讨这门遗憾的艺术,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遗憾本身也是诗意,有遗憾才有宽容:大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丰收;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才拥有了绚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希望。理想课堂只是追求,要让理想变成现实,不是没有奔头。这种理想存在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才有如此大的动力。

    那么,语文课堂,为什么必须追寻诗意呢?中国是诗歌大国,是诗教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一脉相传的主线就是诗,从《诗经》、唐诗、宋词……诗歌是文学皇宫上的明珠。因为中国诗教特别发达,使得诗歌成为礼仪之邦的构成元素。《论语-记事》中曰:“不学诗,无语也。”不学诗歌,你就不懂得思考。兴于诗、立于理,成于诗,可以兴……追寻2000多年诗教的历史,我们发现这是诗情的历史。陶行知办学,要办成诗的学校,真善美办学校,让学生享受诗的生活。有多少仁人志士,对诗情的追寻,从豆蔻年华,到满头白发,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首诗。
    语文和诗歌的相似处:一是激情,诗歌和课堂教学都有激情,激情满怀,每个人上课激情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窦桂梅热情奔放,王崧舟不一样,内蕴更深。有人说中国人都是热水瓶,内热,外冷。不要自己的把艺术风格扼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存在。二是含蓄,诗歌和课堂教学都有含蓄,因为传授知识,是不可能穷尽,要选择重点,“引而不发、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好的课是很含蓄的。给宽阔的天地,让他们自由翱翔。三是精炼,诗歌和课堂教学都有精炼,课堂的表达方式是精炼的,不要什么都尽情地展示出来,在含蓄的基础上挑选最有价值的给学生,由含蓄而精练,不流逝。四是和美,诗歌和课堂教学都有和美,构建美丽的课堂,这是诗意追寻。
    语文与诗意有特殊的血缘,诗歌本身是语文教学的文体,语文承担着诗歌的教学,诗情的开启。语文教学,高尔基说:语文是人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人情的沧桑,语文是精神的鉴赏。语文具有情感性,诗歌是情感的号角,诗歌是美的化身,语文本身也很美。
    新课程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一句话,新课程改变了师生的行走方式和生存状态。教师的行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老教师越教越不会教,因为他们只教了1年,重复了20年。归根结底是行走方式不对。因为教师是专业,是专业就要要研究。1923年福特公司一发电机组坏了,请一专家修,报酬则高达10000美圆。人们问专家,为什么收这么多钱,你只划了一条线?他回答说:一条线的确只有1美圆,但我知道是这里的问题,在这里画画一个圈,就要9999美圆,这就是专业,是不可替代性。我也经常勉励自己,要不可替代性,全身心投入,等到我周一贯在绍兴有人可以替代了,我就不干了。课程新改变了我们的行走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感觉趋向,教师的研究是偏重实践的研究,自传式研究,研究自己的教学生活,不断地提升到理性水平。写案例是最好的自传式研究。卢梭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自画像。从研究自我做起,改变别人难,改变自己可以。国王,下令把所有的道路都铺上牛皮,这就是皮鞋的发明。我到现在收集的语文 有3000多个,发表1200多篇论文,我注重实践研究。新课程也改变了学生的行走方式,从接受到探究。
    我们的生存状态,你要有名师意识,使自己走上快乐的道路,就不会有职业疲劳,学生也就不会有枯燥的负担,变成快乐的尖叫。
    二、正确认识理想语文课堂的诗情追寻
    课堂把诗情引入,这是时代粮食,有明显的追求。出现频率很高。如何理解:有两位作家,到贫困山区找到一所学校,三个年级所有的课,只有一个老师,中午帮学生做饭,送学生你……作家对这位老师说:你和你的学校是一首诗。因为他把孩子的求知若渴的“心灯”点亮了。这就是诗情,美丽如画的课,朴素无华的课,都是诗意的,洋溢诗意的课是好课,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师有大爱,诗情不是技巧,而有是源头在心里,心声。不要模仿他们的形、机械照办外显特征,要学他的神、内心世界、人文底蕴。齐白石说:学我则生,像我则死。课堂也一样,请你相信,你的课堂是世界的唯一,要自成一格,这是走向成功的共同规律。学王崧舟,学他的神,学他的人文底蕴,心胸、境界、品格。你自己也有好的东西,这才是语文教学的诗情。我为于永正写文章——《朴素自然:永远的时尚》。我们不学习大师的形式,走自己的路,追寻诗情。对真的追寻、善的乐施,美的向往,人格、心灵、找到自我。模仿秀,只在娱乐天地,语文课堂没有模仿秀。
    三、理想中语文课堂诗情追寻的构成元素
    语文的诗情有更深的内涵,源头是你的心灵,但也有基本的外显元素,有:
    ——生命的课堂是诗魂。叶澜提出:课堂是师生生命互动的过程,课堂原来被认为是认知的活动,现在是生命的课堂,生命的交流和互动,这非常具有诗意。生命的四大特征:一是唯一的,每个生命是唯一的,心灵不一样,一种型号,生命如此多情,需要我们尊重爱护,不能轻易放弃,好多的纵向比较,对生命来说不公正;二是多样的,差异是本质,调皮的孩子往往聪明;三是一次性的,生命没有草稿,要用合适的方式去珍惜生命,思考着,就是在享福,不提倡“苦行僧”,要懂得休闲,让生命与事业同行;四是两重性,肉体,精神,不忽视精神世界的东西。把这四大特征运用到课堂中去,其操作模式不一样,生存的质量不一样,但第一要素,这是生命的课堂。母语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生本的课堂是诗心。学生是第一位的,以学生为本,体现在几个方面:尊重学生的天性,童年最有天性,人性就是天性,小孩就是简单,老师要读懂童心;培育个性,知心、悟性、灵性,化干戈为玉帛,所有的行为以学生为本,不搞形式主义,不是矫情。
    ——生活的课堂是诗情。动物的生存与我们的生活不同,人在意义世界里发展着、生活着,有着改造生活的能力,创新生活的能力。人的能力来自生活,生活的亲历,提升为经验,有经验到抽取可以有很强适应力的能力。新课程——体验教学,重视生活的经历和经验。语文课堂应当是生活的。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以儿童心理规则、游戏规则的语文。要深入浅出。现在的语文有“虚高”现象,效果不好,掌声不是来自“服务区”,我们要对儿童说童话,不要“虚高”。
    ——生态的课堂是诗境。诗意和谐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堂,追求平衡:教与学的平衡、师与生的平衡、讲与读的平衡、读与写的平衡、课内与课外的平衡,课堂是小的生态系统。本来不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没办法剥离开来,原生态,是同一个东西。今天,重视人文,忽视工具,常此,语文将滑坡。原生态,语文教学的基因,语文教学,“常回家看看”,看列祖列宗,历史上看过三次:20世纪50年代,让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20世纪80年代,烦琐提问,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文教学训练论》(周一贯);当前,高举人文大旗时,追寻语文教学的原生态。反思:人文=语文吗?还有哪些基因。不能离开原生态。“星星还是哪个星星,月亮还是哪个月亮”,不要把“洗澡水”倒掉时候,把“孩子”也倒掉。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问自己:学生发展了吗?语文与思维同步,与生活同在,与政治投缘,与社会相亲,很难把握原生态。这跟语文的综合性有关系,追寻诗情,别忘记原生态。
    ——生动的课堂是诗趣。意趣、景趣、理趣,充满情趣的课堂,要把课堂动起来,使课堂成为激情飞扬的动感地带,把握课堂的火候,课堂上不要“动”的过头,四个反思:真动还是假动,主动还是被动,外动还是内动。首先是内动,少数动还是多数动,认知价值高于趣味价值,是有效的,把握好“过犹不及”,《论语》讲的道理,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好引起事物零界点质变的度。
    ——生成的课堂是诗路。叶澜提出:课堂教学生成性,是一种境界。要从预设和生成中得到统一,预设中的生成,生成中的预设,更多的预设在课中,现场与细节,所有的问题都是细节,细节造就成功,细节追寻诗情之路。
    综上,这只是语文课堂诗情追求的角度,不完全、不完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了解。但有一点是统一的:语文课堂诗情追求是快乐、健康地生活在诗意语文教学的大地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2:56 , Processed in 0.1203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