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这堂课我们来“玩”乐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5 20:3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这堂课我们来“玩”乐器作者:陈智勇
  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选修了“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学习”这门课,这天,教授让我们进行课堂陈述。我和一个美国同学做的是中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陈述。为做好这次课堂陈述,我们收集资料、图片,制作幻灯片和宣传单,引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和深入讨论。我感觉到了在美国大学课堂上为数不多的得意。但我得意不久,就被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陈述震动了。
  陈述开始,他拿出了不下30件乐器,大一点的有鼓,小的只有鸡蛋大小,我却叫不出名字。他叫大家任意选一件乐器。大家拿到手里,都在等他发指令。他说,“大家想一想,小学生拿到这些乐器会怎么样?”有人答道:“玩。”他说:“那你们就玩吧。”于是大家就敲打开了。过了一分钟,他又说:“你们想想,孩子们玩一玩之后又会怎么样?”有人答道,他们就会玩出花样,比如用自己的乐器去碰别人的,用棒槌去敲人家的鼓或在人家脑袋上敲,凡此种种。他说:“说得太对了,老师这时怎么办?制止,还是让他们玩?”于是,他的主题出来了:融乐器于课堂教学中。
  他说,把乐器搬进教室,就是让孩子们去摸,去玩,去制造音乐。教师的一切努力都要朝着这个方向推进。首先,那么多乐器,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不可能都知道。但可能会有人知道一些,老师可以先问谁知道,然后让他们猜这些乐器应怎么表演,有没有故事可讲。之后,再鼓励他们一个一个玩,谁玩的有创意,有意境,就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玩。学生要是玩出格,如在人家身上敲打,老师要让他停下,但不能去“命令”,而是要找一个替代办法,让大家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接着,这位音乐老师问:“如果在这个时候,一个突然被敲坏了,怎么办?谁演示一下?”音乐老师请课堂上一位女同学帮忙,拿出一个破鼓交到她手里,问:“如果你把它弄坏了,你会怎么办?”那女同学举起手说:“老师,坏了。”这时音乐老师走过去,问那位女同学:“怎么坏的?”她说:“我这样,这样,就坏了。”老师说:“好,你再给大家表演一下,是怎么坏的?”那个同学又把同样的动作做了一遍。老师接过破鼓,边敲边说:“这样敲就会坏的。好了,现在这鼓已经坏了,每个同学跟它说永别了,它再也不会陪你们玩,给你们带来乐趣了。”最后,老师把它收进袋子里。他强调,在这个时候,老师绝不能发火,老师要扮演榜样角色,要记住乐器就是让学生摸和玩的。如果这时老师发火,学生就会害怕去摸,去玩。但是老师可以通过乐器损坏的过程让学生知道这样做不行。当学生跟乐器永别时,他们会感到真正的悲哀,会切身感受到爱惜乐器就是给自己带来乐趣。损坏了,乐趣就走了。
  在他陈述之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学生弄坏了东西需要赔偿,对贵重乐器,往往只能看,不能摸,玩也是严格限制的,美国学生损坏东西不用赔偿吗?”他说,在这里不会有赔偿问题,当然也有贵重乐器受损问题,但首要的不是考虑贵重不贵重,而是鼓励学生玩和摸,在创设过程情境时加以注意就行。如果真的坏了,再想办法。总之,出发点不是限制学生。
  这门课的教授玛塞·布尔玛斯特也提了一个问题:“怎样将数学、英语融入音乐课?”这位音乐老师拿出数十个装着沙粒的彩蛋乐器,一边发给大家,一边晃动手里的乐器,现场教起数数、分类等数学知识来。至于英语,他用音乐伴奏阅读,在音乐声中让学生现场编故事。
  这次的课堂陈述给我的启发很多,相对于我们的教育理念,美国老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确有独到之处。
  一是重视体验和参与。其实,一个课堂陈述大可不必又是小拖车,又是背袋地搬运来三十多件乐器,但美国人就是这样,他要我们也像学生一样对着乐器一阵狂敲,大大地玩一回,找回童心,感受童心,这样才能理解童心,融童心于教学中。这招奇灵。我们在教室里敲得可开心啦,真正玩了起来。这又让我想起我在美国参加的一个教育会议。在会议的一个课堂教学设计展示中,无论四五十岁,还是二三十岁的美国教师,说趴在地上就趴在地上,说扮演孩子就扮演孩子,认真地做,那一刻大家真的就是儿童。
  二是在玩中学习。我们现在也开始提倡“在玩中学习”,但真正运用到教学中的不多。因为学生一玩,我们教学的“小目标”就完不成,而这种让孩子纵情地玩乐器的做法,指向的却是“艺术家”这个大目标。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怕学生玩,怕学生在课上学不到东西,怕每节课的目标完不成,知识点不能落实,课后作业学生做不好,就显得有些太短视了。
  三是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美国人的教育中没有“赔偿”问题,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动手。而当公物真的损坏了,他们用“永别”的形式唤起孩子的良知和同情心,让孩子真的感受到爱惜与乐趣同在。不爱惜乐器,乐趣也走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道德教育吗?
  (摘自2008年8月5日《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6:15 , Processed in 0.0616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