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质疑十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3 10:3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质疑十法 作者:韩毓平 颜 芬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爱问是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常见学生小手如林,疑问多多,但学生的质疑大多只停留在表面上,所提的问题质量不高,没有一定的深度或力度。可见提问题并不是简简单单问个“是什么”或“为什么”,这其中包含着一些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及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值得我们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去探讨、研究。笔者总结了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给学生以示范作用的十种质疑方法,与大家讨论、分享。
  剖题质疑。即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文的积极性。例如《触摸春天》一文,学生读题后,教师激疑:“读了课题难道你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学生纷纷举手:春天,我们看到花儿开了,草绿了,知道春天来了,通常我们都是用眼睛观察春天的,课题为什么叫“触摸”春天,而不用“观察”春天?难道春天也能用手“触摸”到吗?文中写谁触摸春天?又如《鱼游到了纸上》一文,开课先让学生读题质疑:鱼儿离不开水,它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开课的质疑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学生一定兴趣盎然。
  假想质疑。作者由于行文的需要,有时候在文中必要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空白,引导学生从假想角度提出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假想质疑。《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写小男孩阮恒在抽血的过程中一直不停地啜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又想竭力制止抽泣。医生见此,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小男孩立即停止了哭泣,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行文中,医生怎样安慰小男孩一字未提,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学文时,老师激疑:医生的几句安慰就使一直哭泣的小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可文中又没有写出医生是怎样安慰的,此时我们一定要探个究竟,联系上下文大胆想一想:医生到底是怎样安慰小男孩的?他会说些什么?经过多次训练,学生自然可得此质疑方法。
  矛盾质疑。即引导学生抓句段前后互相矛盾的地方,从揭示矛盾的角度提出问题。例如《母鸡》一文,开篇交代“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却写道:“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学习时,可首先引导学生细读首尾句段,发现矛盾之处,然后质疑: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又不讨厌母鸡了呢?作者最后为什么说“不敢”再讨厌母鸡,难道有谁强迫他不成?
  标点质疑。即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提出问题。例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针对此句前一个鸟的天堂加有引号,学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后提出:“这个句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细读句子后会提出:这里用了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为什么加引号,而后一个却没有?这两个“鸟的天堂”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转折质疑。即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上下内容过渡转折承上启下的句子或段落提出问题。《太阳》一文第四自然段写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抓住这个过渡句,教师可激疑:读了这个句子,难道你没有疑问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学生小手如林,问道:太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太阳既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为什么它又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呢?它和我们人类到底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结构质疑。即引导学生抓住一篇文章结构特点或作者行文思路提出问题。比如,阅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时,教师可提示学生,学习这类文章,针对文章,我们可提出以下疑问: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这样的顺序全文可分几段,各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其中哪些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理清课文写作顺序,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紧紧抓住索溪峪的“野”这个特点,采用“总——分——总”的组段成篇的结构方式,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别采用“总——分”的组句成段方式描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山上的野物“野”、游人“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索溪峪的挚爱和赞美之情。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理清课文大致的写作顺序,教师可激疑:针对本文的结构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不仅有利于他们读懂课文,还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差异质疑。即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同或相似的词句,从辨别其不同含义的角度提出问题。例如《万年牢》一文中,共有三处提到了“万年牢”,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发现“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三次,然后激疑:“万年牢”在文中共出现三次,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学生会提出:“万年牢”在文中共出现三次,每次的含义是否相同,这中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修辞质疑。即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提出问题,以利于更深入地读懂句子,读懂课文,体会情感。《我的“长生果”》一文,开篇写道:“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抓住这个比喻句,教师可激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学生可能不知道,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个比喻句,把“书”比作“人参果”。对这个比喻句,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深入思考,质疑: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想表现什么?
  原因质疑。即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生动之处提出问题,追究其内在原因。《荔枝》一文中“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这处细节从动作、神态、言行等方面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对荔枝的喜爱。根据母亲的表情、言行等教师可激疑:你吃荔枝时像母亲那样剥皮吗?读了这段细节描写,难道你没有疑问吗?学生细读句子后质疑:母亲为什么“笑了”?她剥荔枝时为什么那么小心?又为什么那么说?
  探旨质疑。即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立意等提出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要建立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基本学完一篇文章之后,为深入理解课文,探究其写作宗旨,此时还应多问一些为什么。
  《示儿》一诗,理解诗句后,还可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学习结束时可再思考:本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桂林山水》一文学完后可质疑:本文赞扬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指导学生掌握“会问”的方法,教师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还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未读先问、边读边问、读了再问、问了再读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要有目的地通过举一反三训练,培养学生“敢问”的精神,激发学生“乐问”的兴趣,指导学生“会问”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了高质量的问题,文本解读就会更加透彻,阅读教学的质量就会大幅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30 , Processed in 0.06124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