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绕文本而“写”——课堂练笔艺术一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3 10: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围绕文本而“写”——课堂练笔艺术一得 作者:廖纪元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把写挤进课堂”的呼声转化为了行动,但这好不容易“挤”进课堂的“写”,很多时候却是为写而写,与教学内容、情境油水分离,写也逐渐变成了课堂中的“鸡肋”。真正要使这“挤”进课堂的“写”有实效性,必须紧扣文本,围绕文本而“写”。
  一、为丰满文本而“写”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时,于永正老师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其他的词都教了,唯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当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在惊讶时,于老师说道:“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这位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老师不禁为他缓慢低沉的朗读动容。
  文本中用“饱经风霜”一词高度概括了车夫的“脸”。于老师没有单纯地去析词,而是巧妙地以写的方式来刻画车夫的脸。学生在写中透析了“饱经风霜”,把平常的四个字化为了一段与文本水乳交融的外貌描写,使文本变得更加丰盈,增加了文本的厚度。
  二、为拓展文本而“写”
  一位教师教学《老人与海鸥》(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时,在文章倒数第二小节,即省略号小节设置了这样一个练笔:“此时,作者还有许多无法言说的意想不到的事情、许多无法倾诉的人鸥深情,都化在了这泪珠般的省略号中,你能把它倾诉出来吗?”学生早已“情动”,此时的“辞发”恰到好处。有的继续抓住鸥群来写,有的抓住其中的一只海鸥来写;有的把自己变成了海鸥来倾诉,有的把自己变成了观众来倾诉。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内容丰富多样,感情真挚感人,深深地感染了每位听课者。
  课文用三个自然段写了海鸥看到老人遗像时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作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一罗列。同时,行文至此,情感达到沸点,已无法言说,也无需多说。但我们在教学时,恰恰要捕捉住这些“空白”,将“欲辩”已忘之“言”呈现。本案例中,教者就巧妙地抓住了含有无限深意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将无法言说的事、无法倾诉的情写出来,既让学生已动之情得以倾泻,更使文本从多角度得到拓展。而这个拓展性的“写”与文本本身、与阅读教学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相互完善,相互促进。
  三、为深化文本而“写”
  支玉恒老师执教《匆匆》一文的教学过程为: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当教学进行到第三步时,支老师说:“咱们现在这样,把你读了朱先生这篇文章后,最想说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干净利索地写在空白处。你要能写出格言来,写出警句来,更好。格言是什么?一句话里面含着很深的道理,有哲理的话,那就叫格言。也可以写警句——可以警醒别人的句子,看谁写得好。跟谁倾诉啊?跟朱自清先生,跟你自己,跟同学,跟老师,跟全世界的人说,都可以。”不一会儿,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些漂亮的句子:“时间就是生命,无端浪费自己的生命无异于自杀。”“最大的牺牲和最大的浪费,就是牺牲时间和浪费时间。”“时间是一位作家,它能写出你未来的光辉和暗淡。”“今天的天空不会飞出昨天的鸟。”接着,支老师让学生将自己写的话写在黑板上,并署上姓名,引导全班学生大声诵读自己写的“名言警句”。
  支老师虽然只要求学生写一句话来与作者、与世人交流,但这一句话却不容易,它可能集中反映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内心感悟。实际上,对文本理解的深度直接决定着这一句话的质量,可以说,这一句话集中体现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写这样的一句话,比平常的几句话要难得多,因为这不是对原文的克隆与移植,而是对原文理解、消化、加工后的一种提炼,把文本提升到了另外一种高度。而这一提炼是无痕的,是文本生命的自然延续。
  四、为迁移文本而“写”
  教学《晏子使楚》(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教师将教学价值锁定在探究晏子语言的内容、形式、艺术、效果、场合等方面,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练笔: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      )。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教师提示:“结合《晏子使楚》中晏子说话的方式想想,晏子会说出烛邹哪三条罪状?又会怎么说呢?请你写一写,补充出来。”
  这个“写”的练习是对文本的迁移,要求学生用学习课文时所获,根据给定的语言场合,选择特定的言语形式,艺术化地表达特定的内容,达到既救烛邹,又能使齐景公明白错误的效果。学生只有在深入理解课文中晏子语言的内容,掌握课文中晏子言语形式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此练笔。当然,对文本的迁移“写”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构段方式、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
  围绕文本而“写”,让文本更有厚度、更有宽度、更有深度、更有高度,这样,“挤”进课堂的“写”才更有效度。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2 03:32 , Processed in 0.2202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