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7 15: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研究


黄礼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语文教研组市级课题“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研究”自2007年10月申报立项以来,历时两年多,在翟校长的领导下,在教科室各位主任的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我在这里代表课题组作结题报告,敬请指导。
一、研究的背景
第一,学校全面建设校园文化。为推进学校的整体建设,丰富学校品牌内涵,提升学校品牌效应,学校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甚或是举足轻重的部分。有丰厚文化积淀的语文教研组有责任扛起文化建设的旗帜,为学校文化建设着上浓墨重彩。
第二,绵阳市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研专项课题研究。绵阳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演绎了教育的传奇,而绵中是绵阳教育的一面旗帜。“绵中精神”一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法宝。绵中教育发展在推动绵阳教育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绵阳教育界的认同和赞赏。2007年绵中申报并立项了绵阳市“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研专项课题“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研究”。
第三,语文教研组的现状。
胡东校长曾在学校教研组长会上说:现在的教研组功能在逐渐弱化。的确,有的老师就认为,开好备课组会就行了,至于教研组会就用不着多开了,甚至可以不用开。这是学校教研组的整体现状。
就语文教研组而言,功能弱化,究其原因有二:外部和内部。外部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的年级分管模式,无形中把教研组和备课组分割开来或当成了平行的组织,弱化了教研组教育教学督导功能;另一方面更来自升学竞争的压力,疲于教学无论是就年级整体还是教师个体,都有意无意地趋向于重具体教学事务安排、轻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状态;第三是教研组队伍庞大,现有教师近80人,除了间周周一有限的两节课外,很难有统一的相聚亲近的时间。内部原因是教研组组织活动存在问题。一是对教研组与备课组的性质、作用研究不够,教师个体对二者的认识不清,以致有“教研组会不用多开”之叹;二是未能充分激发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欲望,以致教师个体只是单一地专注于具体教学行为,虽然必须注重具体教学行为;三是教研组学习未能从更高层面来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以致学习研究内容与备课组大同小异,教师学习兴趣自然不浓;四是教研组活动形式简单,活动主体单一,未能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特征,教师凝集力不够。
语文教研组和本校其他教研组一样,处境越来越尴尬,其角色定位越来越模糊,甚或被误解。为此,有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研究的意义
教研组,应该是中国式的教师发展模式。早在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各学科设立教学研究组。由各科教员分别组织之,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同年,在《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小学教导会议“由全体教师依照学科性质,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分别组织研究组。各组设组长一人主持本组教导研究会议,研究改进教导内容和教导方法,并交流和总结经验”。由于起初这类教学研究组织名称不统一,或称“教学小组”,或称“学科小组”。
1957年教育部在《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教学研究组是教学研究组织,不是行政组织的一级。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工作内容为:学习有关中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总结、交流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经验。
它与备课组的功能不同:
备课组:负责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老师的教学工作,保证各学科老师能按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
教研组:负责同一学科老师的学习、研究、培训等,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备课组:研究教学中的个性问题,对教材或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与探究,更具体,更细致。解决教师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教研组:研究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对学科教学的总体理解,课程标准的解读,学科发展的趋向等。解决教师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由此可见,教研组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习先进的理念需要教研组,统一老师们的思想意识需要教研组,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教研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研组……建设有特色的教研组,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着眼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当前中学教育(尤其是大规模学校)重备课组建设轻教研组建设,重具体教学事务安排轻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现状,力图探索建构教研文化、提高教研效益、形成教研组有效工作模式之路。这一选题对改变当前我们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低靡状态,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层面的基层组织,对上联系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对下联系教师个体,是弘扬先进理念、生长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研究阵地。
我们语文教研组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本组的特点,着力于“文化”的探究,挖掘已有的文化内涵,加以继承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推动教研组的发展。我们认为,语文教研组文化,应是语文教师共有的自觉的精神、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她是内生的,渗透于语文教研组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因而有日常性、根基性和传承性。我们教研组的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是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也不是静态的,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教研组文化是群体型、互动型的文化。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三教”,即教学、教研、教师。教学是硬任务,教研是软指标,教师是主体。三维全优,语文教研组就成了有特色的优秀教研组了。
针对主要内容,结合语文组的实际情况,我们就相关的六大问题展开了研究,它包括教研组的性质地位作用、教研组长的地位职责、制度文化、团队文化、备课组文化、教师文化等,涉及语文教研组发展的各个方面。
问题一:语文教研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那些?研究、实践中明确语文教研组是所有语文老师“诗意栖居的家园,学术科研的乐园”。 她是一个团队,为研究教学解决问题提高质量而设,团结合作是保证,和谐共进是基础。她担负着教师发展的重任。在学校教改中要引领学校教改潮流,用科研实绩奠定学科在全校的地位。通过这个教研团体,最终实现老中青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的建设目标。
问题二:语文教研组长的素质和职责是什么?经过学校校长的培训,结合工作实践,得出结论是:教研组长的团体意识、亲和力和执行力是团结教师、求得教研组发展的法宝。职责有学习、服务、管理、培训等。
问题三:语文教研组与语文备课组的关系是什么?语文教研组和其他教研组一样,在实际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功能在弱化。如何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关系到教研组的整体发展。工作实践中总结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一脉相承的关系、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关系。语文教研组与学校教务处一样,指导着各备课组的工作,同时各年级的备课组还要服从该年级的分管校长的安排。
问题四:语文教研组要建设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德才兼备、教育教学教研能力恒强的教师队伍,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走群优发展的道路,重点是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
问题五:语文教研组教学科研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是课题。课题是教研组发展的根本,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契机。
问题六:语文教研组教学科研的行为特征是什么?是学习。学习是语文教师永葆魅力的唯一途径,学习是语文教研组生生不息的源泉。没有学习,就没有研究,就没有创新,就没有效益。
四、研究的策略
不讲策略的改革,是不成熟的改革;不讲策略的课题研究,也是不成熟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课题研究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养气策略
养气——这是语文老师做人的特征。语文教研组的文化性是教研组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以德建组、思想领先,这是文化建设的重心。从教研组长到备课组长再到教师个人,都要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涵养自己的心灵,树正气,讲义气,要和气,有志气,出霸气……这样,我们组就会成为团结友爱、相互合作、进取创新的教师的精神家园,有强大的凝聚力。
(二)研究策略
研究--这是教研组的主要功能。我们教研组广泛引进研究形式。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技能,研究优质课,研究课题等,使整个教研组充满浓郁的学术氛围。
本课题研究属于行动研究,在动态的工作中,边研究、边总结,全方位探索教研组文化内涵并形成成果。
(三)目标策略
目标——这是老师们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教研组工作的动力。争做优秀教师,这是教师个人的目标;争创学校乃至市级省级优秀教研组,这是全体老师的共同心愿;争取全校、市级、省级考试成绩第一,这不仅是本组的目标,更是学校的目标了。目标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动力作用。为达成目标,老师们就会活得充实,活得尊严。
(四)活动策略
活动——这是沟通教师情感,增强语文教研组凝聚力和生机的主要形式。活动分为教研活动和生活活动。教研活动,要适时、定量,形式要多样。可以找方法搭平台,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学术性。生活活动是组织老师们聚餐、旅游等,在活动中交流、亲近。
(五)成果策略
成果——这是语文教研组增强底气的见证。有为才有位。不论老师还是教研组,优秀的标准是成果。以成果压阵才有底气。成果要包括资料成果(学习资料、教案资料、参考资料、试题资料、课件及课堂实录资料),课题成果,教学成果,竞赛成果,教师专业成长成果,教研组经验成果,教研组荣誉成果等。
(六)激励策略

激励——这是激发老师们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渴望承认。学校一年一度的发奖大会,激发了老师们的成果形成热情。我们教研组,根据自己的财力,向学校学习,适时奖励对教研组有贡献的老师。形式有二:一是精神奖励,一是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除了口头表扬外,尽可能提供发展的机会或荣誉。物质奖励当然就是“礼轻情意重”了。
五、研究的成果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组织课题骨干教师总结成果,他们是翟勇、黄礼先、彭科友、苟文彬、彭成刚、林国声、文登亮、袁先锋、赵光凯、寇德才、李斌泽、罗孝辉。他们立足于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实践困惑和问题,从“教研组性质、地位和作用”、“教研组长的素质”、“教研组与备课组关系”、“教研组教师队伍建设”、“教研组课题研究”、“教研组制度文化建设”、“教研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研组文化建设理论及实践成果,有论文《语文组:诗意栖息的家园》《语文教研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初探》《在集体中幸福地成长——绵阳中学语文组团队建设综述》《试论语文教研组长的素质和职责》《加强语文备课组制度建设,锻造高水平的校园学术共同体》《加强教研,挖掘内涵,推进教研组建设》《绵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打造一支有个性特色的语文教师队伍》《语文教研组青年教师成长研究》《语文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打造学习型组织,构筑语文教研组的学习特色》等。
六、教育改革的效果
(一)初步形成了语文教研组的文化特色
语文教研组的定位:诗意栖居的家园,学术科研的乐园。
语文教研组长的定位:观音菩萨。
语文教师的定位: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美的塑造者和创造者。
语文教研组追求的气质:有涵养,有活力,有建树。
语文教研组奋斗的目标:以科研实绩显示学科实力,争当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奠定全组在学校的科研形象,最终成为学校的名片。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整合组内资源、实现老中青和谐共生、互助共赢。
(二)进一步健全了教研组的管理制度文化
对我们教研组而言,制度就是老师们日常活动的规则,它的基本特征是“确定性”:定人、定时间、定活动主题、定活动方式、定活动程序、定评价标准等等。具体包括如下:
1.教研会管理制度。
有确定的教研时间(间周一次的星期一下午);有不同的教研形式(论坛式、讨论式、学习式等);有明确的教研内容(课堂、课题、公开课等)。坚持点名制,严格按学校的要求行事。
2.学习管理制度
一是理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后要有后续的研讨活动,实践要跟进,否则理论学习无价值。二是教师论坛。经验传承,学习借鉴。三是专业引领。包括听取专家的学术报告,以及报告后的讨论消化;出外学习,以及返校后的传达再学习;教研组伙伴合作,一起备课、观课、评课;教师的读书自学,促进动力内化等。
3.活动管理制度


活力是教研组的生命力,而活力来自于教研组的活动。活动管理给教师们带来的是一种进步的、积极的文化,教师们可以敞开心扉,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谐共处。活动管理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规范性。倡导的是“和而不同”的教研组文化,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不同教法的交流甚至冲突成为了一种尤为宝贵的资源。活动管理的方法有二:一是权力下放,拨教研经费给各备课组,由备课组长安排活动;二是教研组集体活动,有学习活动、教研活动、赛课活动、出外交流活动等。活动管理可以增强大家庭式的凝聚力。
4.备课组管理制度。
一是与学校同步,督促备课组的工作。充分发挥好备课组长的协调作用,督促他们推行备课主讲制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带领本年级教师做好统一教材、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使用资料等常规性的教研环节。发挥备课组的群体作用,发现、总结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的模式;从上课、说课、评课、课题以及计划和总结等各方面为教师提供鲜活的案例,对薄弱的备课组进行帮助、指导。二是配合学校教导处认真抓好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备课水平,检查教学的细节问题,注重课堂环节的把握。
5.公开课(教研课、示范课、优质课、合格课等)管理制度。
推行听课评课制度。配合学校“打磨智慧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先动员学习,再组织课赛,再评课,最后形成档案存档。把公开课的教案和课件收集整理,上传语文组网页,以便资源共享。在高一推行上岗课或合格课,在高二推行同课题不同风格的教学示范,在高三推行复习研讨课。同时展示名师示范课。
6.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
推行师徒带教制,做好师徒结对活动。高一新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第一次上高三的教师的结对活动,教龄未满三年的教师的结对活动。老教师给他们在师德师风、学习研究、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方面加以指导。通过合格骨干的培养模式,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完善知识储备,夯实课堂教学能力。
7.论文案例写作管理制度。
首先是目标管理。组织老师们参加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案例,在报刊上发表教学文章,或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比赛,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心得。其次是案例、课例研究制度。最后是编辑成果。
8.课题管理制度。
推行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成立了课题研究骨干小组,为每一位课题实验老师建立了教研成果档案,建立了定期课题研讨制度,建立了课题学习制度,建立了课题成果完善制度。到现在,我们组的国家级课题《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研究》正在结题。市级课题《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研究》今天已结题,另一个市级课题《备课组文化建设研究》正在研究之中。
9.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制度。
配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高一到高三,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活动,或诗歌朗诵会,或演讲赛,或辩论赛,或戏剧表演赛,或全国性的作文竞赛等,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0.奖励激励制度。
首先是争创学校《教研组量化考核》优胜组,获一等奖;其次是奖励为教研组出力的老师;最后是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发奖大会。
这些制度之所以构成一种文化,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是全组教师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三)锻造了一支年轻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个人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组织的平庸。

以德建组,人才强组是语文教研组工作的核心;如何激发教师的活力,挖掘他们内在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素养,是语文教研组工作的重心。
我们从教学教研入手,抓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是各类学习跟上;二是师徒配对及效果检测;三是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参与编辑资料、出考试题等工作,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教学教研工作能力;四是提供平台,培育优秀教师,选取工作肯干、积极进取、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教科研活动,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五是发挥特长,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发挥老师的特长,推荐写作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师到学校宣传组,为学校服务,也锻炼提升他们自己。
而今,一支“有正气,有志气,有朝气,有才气,有锐气”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既提升了语文教师在校内的形象,也提升了语文教师在校外的形象。
(四)逐步积淀了科研成果

科研是虚的,“搁而不研”是在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的常态。我们教研组设定一个个研究目标,不断完成总结,形成成果,使科研逐步地显出有形的状态。
1.科研成果集。
编辑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集《足迹(上、下)》,编辑国家级课题成果《高中创新写作教程》,编辑《魅力语文——新课标下绵中语文组教师论坛》。
2.公开课、竞赛课。


黄礼先、彭科友、文登亮、冯石、王平、陈伟、赵光凯、高鸣雷、寇德才、费玉英、李晓荣、莫桂华等老师已上校级“教学大比武”公开课,苟文彬、严小青、敬琳三位老师获得全国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一等奖,周佳欣、钟小华、黄敏、李斌泽、严小青、敬琳、龙青山等七位老师参加全国写作教学录像课大赛获得一等奖。
3.教辅资料。
编辑并修订《高中语文智能大提升》(1——4册),编辑出版《高三语文智能大提升》,编辑新课标下的校本教材《实用语文》,编辑新课标语文教辅资料。
4.学生作品集。编辑学生作品集《放歌绵中》《青春飞扬》。
5.成果获奖。

有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300多项成果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一、二、三等奖,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000多人次。
6.学生考试成绩
高一、高二年级在绵阳市期末质量测试中,语文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高三年级在高考中语文成绩均超省平10分以上。
六、尚待思考的问题
1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放开手脚,解放自己,活出自己的风采?
2.本课题研究与实验过程中还可以收集哪些材料?还有哪些理论的构建?
3.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行动策略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如有效的活动模式等。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请各位指教。
谢谢大家!


2010
年5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52 , Processed in 0.0763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