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使各级教研部门开始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定位与职能。然而,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复杂多样,不同级别的教研部门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这里,我们着眼于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三个层面,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教研室工作作为案例,搭建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为各地各级教研室职能和教研角色的转变提供参考。
江西省教研室黄建国:有为才能有位
一、 进一步在“研究”上下工夫,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有质量的专业引领
有作为的研究是教研室的生命价值体现。教研机构要强化“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意识,用“有作为”的研究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教研机构在课程改革中的职责与任务是研究、指导、服务。其中,研究是首位,因为研究是指导与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是教研室具有生命力的工作,是教研室存在、发展的基石。面对教研重心下移,面对教师多元化需求,如何使我们的工作能够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作为的研究正成为教研室存在与发展的生命价值体现。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研机制,激活教师实践课程、建设课程的热情和责任心 1、组织并指导一线教师做课题是教研室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我们省教研室于2000年建立了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第一,发布研究指导意见和课题指南,引导教师结合实际选择研究的突破口,做出研究计划;第二、组织专家和教研人员定期深入学校倾听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改进研究工作,调整研究方法;第三、帮助学校建立相关的制度,健全保障机制;第四、实施对研究结果的鉴定和验收,及时宣传和推广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指导途径,提高服务效率。 江西省从2001年建立了中小学信息网站,后更名为“江西省教材教学教研网”。在网站上设置了教育政策、课改导航、教研论坛等栏目,教师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开展交流,探讨问题、发表意见、畅谈观点。 3、积极探索“参与式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和品位。 努力改变“坐堂式”教研活动方式,倡导基于课堂生成的多元互动性的“参与式”教研。教研活动的起点是唤醒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活动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鲜活的实际问题;活动的方式是围绕课题,基于鲜活的教学情境进行探究、交流;参加活动的人员是与该问题相关并有过体验的教师;讲课人不固定,教研员不是活动的中心和权威。 三、加强内涵建设,创新管理,进一步增强教研室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教研员只有站在研究的前沿,用自己的研究实践与教师对话,才能有底气去指导,底气足了,才能指得出、指得准,导得顺、导得正。 开放的教研员流动机制的建立是教研室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流动,应该是双向的,一是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研员队伍。2004年,教研室面向全省招聘了6位教研员;二是下派基地学校蹲点锻炼,尝试竞争上岗的机制,在各行其政,各施其职的同时,实行优胜劣汰。 3.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让广大教师及时得到优质服务。 聘请一些理论专家和有经验的一线教师作为兼职研究人员,定期请他们进行理论指导或经验介绍,传播新的观念,解决教学具体问题。 4.增强教研室团队力量,加强与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 为适应课改的需要,必须与教育相关研究机构,如高校课程研究所、各级教育学会通力合作,共同攻关。 教研室内涵发展,可理解为教研室应在软硬件建设、教研员队伍、教学管理、科研课题、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要有风格、有个性、有特色、有品位,要有自己的“主打项目”和“优势研究”。 在刚刚结束的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研修班上,提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口号。省教研室黄建国主任再次强调教研工作要探讨如何提高课程改革效率的问题;如何解决目前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问题;要摈弃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要贴近教师、贴近教学实践、要大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 新时期,广东省教研室把工作定位在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在工作中我们着眼于:发挥教研室的工作纽带和桥梁作用,把行政上的决策、文本上的政策、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达到学校、教师当中,变成广大校长、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整合课程学术力量和课程资源,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适合广东实际的中小学教材体系;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新成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潜力,促进形成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优势和特点。 为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教研室在前期组织课改实验区调研、论证,形成调研报告;发现并树立一批实验开展比较好的典型地区和学校的同时,重点组织、开展了新课程师资培训和评价、考试改革的研究。我们以深圳市南山区等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为试点,以中考改革为契机,开展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和考试改革研究,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研究、提出实验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考试改革试验。同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深入基层,深入山区,深入学校,做好山区学校的支教工作,组织优秀教师将优质课送到韶关、梅州、惠州、龙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以确保农村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 山东潍坊市教研室赵桂霞:以制度创新促进教研工作的转换 在对机关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对教育管理职能部门也进行了改革。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一步明晰或重新调整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能,使其更好地为新课程服务。例如,对直属的普通教育教研室进行职能改革,原潍坊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更名为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当然,这不单单是名称的简单更换,而是明确转变了教研室的职能。按照“以研为主,研督结合,评研分离,市区一体,责利明晰”的改革总原则,原教研室由“教学研究、教学指导”的单一职能,转变为“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指导、教学督导、教学服务”的相对综合性职能。适应职能的变更,教科院内设机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除原有高中科、初中科等科室继续保留外,原来的科研科组建为“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设立了市区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中小学学业水平评价中心、教师教学成果评价中心等相关机构。直属单位在课程改革中的职责进一步明晰,市教育局对直属单位的考核评价也非常明确,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创造了良好的管理环境。 随着教研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转换,教研员的工作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的只做教学研究、教学指导,转变为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为新课程实施服务,教研员由原来的指导者,转变成了管理者和服务者。我们把市教研员全部聘为市督学,教研员担负起对学校和学科教学的督导检查及有关任务的落实的职责。按照教研员与学校(县市区)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教研员包靠责任制,每个教研员包靠一门学科和一个学校(县市区)。教研员既要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又要对自己所包学校(县市区)的教学质量负责,并将包靠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考核教研员的重要依据。我们规定,每个教研员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180节,靠机制保证教研员走进学校、走到教师中间,真正实现其对新课程下教师的专业引领。新的教研机制的构建,促使教研员转变教研角色,真正成为指导者、服务者,也促使教研员真正成为引领全市中小学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专家。 市教研员每届任期为四年,一般不超过两个任期。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予以重任;在教研员中设立首席,负责本学科三个学段的教学研究与学段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对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教研员聘为教授级教研员。在经济待遇上要向首席教研员<?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smarttags" />和教授级教研员重点倾斜,对同一学段连续两年业绩考核均居末位者不再聘任。 实行专家库资源建设机制。教师教学成果评价鉴定中心,要从市内外聘请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校长、教师以及专家,建立评价专家资源库,按需随机抽取部分专家,具体承担各项评鉴任务,客观公正地搞好中小学教学评优的各项工作,做到教学研究与教学评鉴分离。同时,实行流动管理,符合条件的人员随时吸纳到资源库,对在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假公济私的个人及时清除出资源库,并作出相关处理。
浙江温州市教研室:发挥教科研部门之力,推进“校本教研”建设
温州市从2004年开始, 把“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的项目建设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把手”工程,依靠教科研系统,通过典型示范,稳步推进,有效促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 为了探索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确立了《温州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施策略研究》的课题,在温州市首批进入课改实验的县(市、区)和市局直属学校中选择了十五所学校,组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改联系学校”,在教科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下,运用集体攻关的策略,带领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试点研究工作。 2004年上半年,以学校为单位,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探索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要求课改联系学校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本校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同时,围绕“校本教研”,举行了四次专题研讨活动。在总结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温州市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目标与策略(征求意见稿)》,并向全市开出课改联系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展示会。 2004年下半年,把焦点转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联片教研”,组织了具有山区、海岛和农村不同特征的三个县,开展“联片教研”的试点。力图在保障农村学校实施课程改革方面找到“突破口”。 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我们积极依靠和发挥教研员的力量,倡导教科研人员与学校教师的密切联系,互相学习,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坚强的主力军。 我们在十五所课改联系学校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 2004年8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市全体学科教研员学习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了解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并要求每位教研员于2004年秋季开始,联系一所学校的一个教研组或备课组,对学科“校本教研”建设进行具体的指导。市级教研员从幼儿园到高中,从普教到职教,共建立了30所校本教研联系学校,教研员每月至少两次参加联系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将联系校的指导工作分为: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交流三个阶段,并提出《工作建议》。 指导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讨论,通过分析典型课例、访谈、调查,确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指导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制定或调整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做到“时间、人员、专题、形式、记录”五落实; 指导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专题理论学习,将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指导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确定研究的方式、选择研究方法、落实人员与任务,根据问题的解决需要和教师的条件,可以采取观察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 指导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中要注重教师的反思,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象保持同伴间的互助指导,加强教研员和理论的引领,加强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营造学校的教研文化。 教研员们积极运用新理念,根据学校、教师的需要创造性地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积极探索学校教研制度的建设。他们开展了行动研究,具体形式有“教师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议课——专题研讨”、“录象教学——集体评课——研讨反思”、“各自上课——录象比较——发现问题——研讨对策”;他们建立同伴互助的交流平台,如开设案例分析、课改沙龙、问题会诊、专家对话等等;还建立校本教研的运行制度,如校本教研日、校本教研周等。在教学和研讨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受到了基层学校的普遍欢迎,而且,校本教研的理念和做法也辐射了县(市、区)和每一个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