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1 09:5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综合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滕守尧   
21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均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由此教育成为各国的关注点。课程是教育的现实形态,所以各国纷纷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艺术课程的改革正是在这一世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进行的。目前,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艺术能力和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所以全球教育日益重视艺术课程的建设,形成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
一、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改革:
1、联合教科文组织于1955年发布的《关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建议》:
1955年7月4日联合教科文组织于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公共教育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建议”中指出:“对儿童具有吸引力的艺术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智力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教师能了解儿童之所想和所感,同时发现他们的艺术才能。”
这句话对今日艺术教育仍然十分适用。理解这句话要注意几个关键词:一,它提倡的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艺术教育”而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枯燥的艺术技能和技法教育。它认为艺术教育的作用有三个,即:审美教育、智力教育(大家注意在当时就已经提出艺术对智力的影响)以及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艺术教育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达到真正的沟通。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不想知道儿童感觉到什么,他们可能知道儿童之所说,但是不知道他们究竟感受到什么。艺术课改变了这种现象,使得教师和学校能够知道学生的所感,也使学生能够知道教师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很明显,以上这段话虽然是1955年提出的,但是它的观念已经相当新。那么对照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学校实行的艺术教育,是不是达到1955年时出现的这种观念呢?
2、心理学的发现:
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认识,人们对艺术本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增加不是建立在猜想、遐想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是通过脑科学研究和艺术心理学来进行的。这一系列研究发现,艺术决不仅仅是休闲和娱乐,也不仅仅是使人的感知和想象更敏锐、更丰富,它还能锻炼人的思维,而且涉及的是一种比一般思维更直接、更具有整体性和更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80年代我国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另一本是《视觉思维》。
这两本书出版后,受到我国艺术界和科学家的重视,人们真正认识到,艺术活动涉及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整体思维或女性思维对人的智力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有一个社会学家对参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科学家进行了调查后,发现有两种科学家。一种科学家只懂得本专业的知识,也就是只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另一种科学家不仅懂得本专业的知识,还具有艺术才能,也就是说,这种科学家既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又有感性直觉、形象思维的能力。他把这两种科学家作了一个比较,发现凡是能够登到科学高峰的科学家都是那种既有理性思维又有艺术思维的科学家。而科学高峰中途停顿的科学家是那种仅具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两种思维即理性思维与艺术思维并行,而且这两种思维经常互相交换的人,才能在科学上进入一流水平。
现代人还发现,只有当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达到平衡状态时,这两种思维才能互相交流,进而产生出更高级的智慧。如果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两种思维不平衡,就象一个西瓜对一粒芝麻那样,二者就不能碰撞,进而发生质变,因为西瓜太强大了,芝麻太小了。同样的道理,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的是理性思维,使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变成西瓜,而不重视艺术教育,使学生的感性思维非常弱,变成芝麻,致使二者之间无法平衡和对话,导致许多傻乎乎的好学生。事实证明,只有这两种思维频繁对话、交流、碰撞,才能产生更高的智慧,就如不同粒子的碰撞能出现新粒子一样。我们知道,在宏观领域,一个黄瓜与一个茄子产生碰撞,会变成碎末。但是黄瓜的碎末与茄子的碎末加起来依然是原来的重量,其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没有导致质变。但在微观领域就不同了,一个“黄瓜粒子”和“茄子粒子”发生碰撞,就可能会生成一个“西瓜粒子”或一个“芝麻粒子”,说明产生了质变和量变。人的大脑中发生的事情,有点象微观领域发生的事情,使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在这里发生交融和碰撞时,就会产生更高的智慧。正因为如此,艺术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培养的正是人的智慧发展不可缺少的感性直觉能力。遗憾的是,现在城市的学生的生存方式日益数字化,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自然和乡村,又没有正当的艺术教育,其感性能力越来越差,长期下去是不可能产生高智慧的。
能证实这种事情的还有为人们经常谈论的犹太现象。研究者发现,历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中有很多是犹太人,而且世界级大师级的人文学家、艺术家如马克思、爱因斯坦、阿恩海姆等也都是犹太人。同时他们又作了第二个调查,凡是能够登上科学高峰、人文高峰的犹太人都有一个背景:在他的经历中先接受了犹太文化的熏陶,后来又接收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两种文化的熏陶并重。而凡是只接受一种文化熏陶的犹太人都没有登上第一流的大师地位。深入的调查表明,在大师们小的时侯,接受的是犹太文化,而犹太文化是一种故事性、文学性、人文性、艺术性比较强的文化,这就培养了他们感性和直觉思维。而长大后他们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理性的文化与感性的文化在一个人身上碰撞,产生出更高的智慧,他们能够成为一流的大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所提到的发现发现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证明艺术对人的发展是异常重要的。
3、多元智能理论:
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是在80年代传到中国的,当时我国的某些科学家看了这本书,认为非常重要。但是这本书是在70年写的,到了80、90年代,心理学又有了新的发现。哈佛大学零点中心的加登纳教授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多元智能”理论。刚开始的时候,他认为有7种智能,90年代又补充了一种智能,一共有8种智能,即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认识智能。从表面来看,除了语言智能和数学智能之外,其他智能好像都与艺术有关,其实不然,因为数学逻辑这种智能在艺术当中也有。如黄金分割率在西方艺术中大量运用,西方建筑中也运用了数学的东西。语言智能表面上看与艺术无关,实际上不然,因为除了大量的逻辑语言,还有大量的艺术语言,如文学、戏剧都是艺术语言。所以这8种智能正如加登纳所指出的,都与艺术有关。问题在于,这8种智能如果教育中得到培育和刺激,发展得就快;如果受到压抑,就发展得慢,甚至不发展了。但通过艺术教育,这八种智能能得到协调发展。例如在学习美术、建筑的时候,可发展空间智能;但在学习建筑的时候,又会了解黄金分割率,所以也能发展数学智能;其余如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智能、学习体操、舞蹈发展身体动感智能;学习戏剧发展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的智能,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发展环境认识智能……总之,艺术可以使多种智能得到同时和协调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现对世界的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它有力地证明,传统教育仅把语文和数学定为核心学科是不对的。因为语文和数学只能部分地发展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而其余的六种智能差不多都被忽视了。遗憾地是,传统教育不仅把艺术课程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而且以一种落后的方式教学,致使学生的许多智能得不到培养和激发。最近在深圳的报纸上出现一条信息,一位考生报考研究生,但是拿着准考证,四处找不到考场,最后他回去向他的妈妈求助。他自己有嘴,为什么不能去问问别人呢?为什么不可以通过简单的人际交流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考生却只会向他的妈妈求助。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平均都是90多分,在班上排在前几名,这次因为耽误了时间,考试落榜了。只所以发生这种事情,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只有一种智能,起码的人际交往智能都没有,成为高分低能。
问题很明显,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艺术教育,如果不进行艺术教育的改革,长此下去在国际人才大战中肯定是要落后的。
4、通过艺术的教育:
由于美国率先研究了这种多元智能理论,因此在90年代初就把艺术课程作为一种核心课程,与语文和数学处于平等的地位。后来人们又认识到,艺术不仅自身重要,一旦进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就会把其他学科的教学艺术化,使整个教学变得鲜活起来,正如1955年人们认识到的那样,艺术对于提高人的智力、审美、道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纽约市教育理事会正在实行一项叫“AGE”的计划,其含义就是“普通教育中的艺术救育”。之所以实行这一计划,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艺术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艺术对学生学习各种基础知识都很重要,所以艺术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而且各种艺术还应该综合在一起学习。他们定下了这样的宗旨:不但要把所有不同的艺术综合在一起,还要把文化课和艺术课综合在一起。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比如上生物课时,可用绘画的方法来学习,画鸟时,就让学生了解鸟类;在上植物课时,可以教学生摄影;在上历史课时,则用戏剧来让学生了解历史等等。
随着人们对综合艺术课认识的提高,艺术课的地位也在提高。可以引用90年代流行全美的一份报告中的一句话:“只有当艺术成为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校内和校外经验的中心时,美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才能实现。”那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一个文化素质和学术知识并重的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艺术在其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5、世界共识:对艺术的重要性,人们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技法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才。
最后一句话是相当有份量的。美国学者史密斯在其《艺术感觉与美育》 中从人才的发展角度把人类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贵族精英主导阶段、财阀精英主导阶段、知识精英主导阶段。目前已进入知识精英主导阶段。所谓精英是主导社会发展的人。但各个时代的精英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型的精英;一种是开放型的精英。例如贵族时代的精英,一种是开放的贵族,一种是封闭的贵族。封闭的贵族就是我们说的纨绔子弟,他们认为,老子英雄儿好汉,只要有高贵的血统,就什么都有了,所以用不着学习,也不学习怎样学习。这样的态度只能使他们坠入可怜的境地,除了高贵的血统一无所有。第二是开放的贵族,开放的贵族是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兼收并蓄的人,是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平衡发展不断生发出智慧的人。开放的贵族的重要标志是对艺术的热爱。人们一提及古希腊文化,就会赞叹不已。其实,对这样的文化高峰起决定作用的正是开放的贵族。其典型代表是伯里克利。据说,他是一个对艺术非常痴迷的人,不仅自己热爱戏剧、音乐、绘画、雕塑等等,而且要求周围的人也热爱艺术,甚至给公民发戏剧津贴,花钱请他们去欣赏戏剧。史密斯在《艺术感觉》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伯里克利作为主帅率领一支舰队到某岛屿上攻打斯巴达人。而斯巴达人是骁勇善战、不怕死的。舰队驶近岛屿时天已经黑了,不能够上岸作战。主帅就命令把舰队驻扎在岛屿附近,第二天就有一场生死搏斗,谁输谁赢根本不知道,可能会全盘皆输,牺牲在战场上。就在这个时候,主帅和他的副帅来到了船顶,一个侍者给他们倒酒、上菜。在两人对饮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闪闪灯光把侍者的脸庞照得红彤彤的,使得年轻的侍者更加英俊、健美。主帅随口就吟出一句诗:紫色的光芒把一张年轻英俊的脸庞照亮。他的副帅说:“你怎么可以用紫色呢?我明明看到的是玫瑰色,应该用玫瑰色。”主帅一连用了十几句诗歌来左证自己的形容,认为应该用紫色,只有紫色才可以使人更英俊、健美。副帅也不甘示弱,两人你来我往,使辩论持续到后半夜,把激战的前夜变成了一个艺术理论的讨论会,可见他们对艺术多么痴迷。伯里克利是贵族时代开放精英的代表,他之所以会如此的开放,对古希腊文化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就是得益于艺术,他从艺术中吸取了开放的精神。艺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人从多个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去思维,使人的思维变得活跃。其实,中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中国古代的孔子,听了一种音乐后三个月不知肉味,可见他对艺术是多么的痴迷。可以说,孔子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人,他的学术到现在还广为流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说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喜欢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地方,一定会看高山大川,而且会矗立在高山大川面前良久。一次他的学生就问他,为什么会看这么长的时间,你究竟从中看到什么?孔子说;大河滔滔不绝地流淌,今天的河已经不是明天的河,可见河中有道,从河中可以看到整个宇宙变化的规律。大河遇到高山时,会绕山而行,是智慧的;遇到平地时,一泻千里,是公平的;大河给自然、给两岸的庄稼带来生机,自己不索取什么,大河是最有道德的。如此等等。很明显,孔子不仅在欣赏美丽的景象,同时还在挖掘美景后面的境界,给予人文的解释,在提升大河景色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一旦提升了自己,他看到的东西也就与众不同了。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经常跟一个和尚斗智,但是总会输给和尚。有一次他认为自己赢了,是怎么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和尚问苏东坡说:“你看看我今天像什么?”苏东坡说:“你今天像一堆干屎。”苏东坡反问和尚:“我今天像什么”?和尚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回到家以后告诉他的妹妹——苏小妹。他妹妹说:“哥哥你又输了”。为什么呢?苏小妹想到的是,凡是心灵高尚的人,看到和想到的一定是善的事情;凡是心灵丑的,其想的、看的是丑的事情。的确是这样的,孔子之所以能看到这么多的东西,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广阔的心灵世界。艺术与人的心灵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艺术滋润人的心灵,而人又使得艺术更加高尚。所以古代开放的贵族正是通过艺术使得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反过来他的高尚的心灵又化为语言和形象,促进社会的发展。孔子的思想到现在依然流传就是这个道理;古希腊的文化、艺术流传至今也是得益于开放的贵族。
进入工业时代,就到了第二个人才发展阶段——财阀精英阶段。财阀精英也分为两种:开放的财阀精英与封闭的财阀精英。史密斯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是开放的有钱人,也就是开放的财阀,而凡是开放的财阀都是热爱艺术和文化的。美国有一个财阀就正在支助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DBAE”计划,推行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使这种人文化的艺术教育在美国非常流行,而且流传到中国。这个项目是由一个石油大王支助的,他不仅支助这个项目,而且在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山谷里盖起了盖缔艺术教育中心。这个艺术教育中心非常豪华、非常雄伟,里面设施一应俱全,被称为世界艺术教育中心。这样的开放式企业家在中国也正在出现,他们有了钱就支助艺术、文化和教育事业,这样的人是一种开放的财阀。那么封闭的财阀是什么呢?可以用目前流传的一句话来形容:“你这个人十分可怜,除了钱之外,其它什么都没有。”
我们需要重点了解的是第三个阶段的精英,也就是知识精英。这种精英同样分为封闭的和开放的。史密斯认为,封闭的知识精英是只懂自己的专业而对其他专业(尤其是人文学和艺术)一无所知的人。开放的知识精英是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融为一体的人。其实,封闭的知识精英在现代社会真是太多了,在中国大地上也在不断的涌现。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用硫酸伤害国家一级护动物——棕熊,就是一例。我国每年有许多大学生跳楼自杀。为什么呢?他们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教育家曾经调查一个人在学校的时间有多长,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在到硕士、博士、博士后,长达几十年。我在德国给博士生班讲课的时候是40岁,但是坐在下面听课的就有40多岁的学生,而且是一大堆40多岁的学生。大家知道,德国的学制非常长,要想得到博士学位非常难,是一种宽进严出的机制,达不到一定的学分就不能毕业,因此有些学生老是达不到学分,就老是在学校呆着,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人一生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时间留在了学校。这段时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学校的生活非常枯燥,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非常枯燥,课堂的生活非常死板,一生中的美好时刻都浪费了。所以有人提出了新的观念:“学生时代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它本身就是生活。”这是非常人性的思想。既然学生时代也是一种生活,就要使得生活有意思,只有封闭的人愿意在没有意思的课堂上度过,他们出来以后只有专业知识,而不懂任何艺术、不懂任何人文、没有任何人际交往技能、没有任何环境认知智能。这样的学生出来以后到公司去工作,不受欢迎。许多公司宁愿要一个中专生,也不愿要一个大学生;宁愿要一个大学生,也不愿要一个博士生。为什么呢?他们是书呆子,书呆子就是只有专业知识没有其他智能的人。这样的封闭型知识精英没有任何公司需要。(有人问:那你还作为博导,没完没了地带博士?回答:我的博士生可能会改变,成为开放的知识精英,因为他们是学艺术的。)
知识精英主导的时代正是恰好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特别需要具有多元智能的开放型知识精英,而多元智能又最容易从艺术中获得。所以这个时代重视艺术是不奇怪的。如上所言,90年代美国率先把艺术列为核心课程,世界各国纷纷仿效。我国正在制定艺术课程标准,说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艺术课程。但一般人仍然把艺术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在制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时,基础教育司的人问制定者:“你们艺术要多少学分?”一个制定者回答:“我们不敢多要,就要两个学分吧”。基础教育司的人就批评说:“你这样后退,我都感到无法接受。进行艺术教育代表了国家对新一代学生的良心,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国家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考虑,你竟然只要两个学分,合适吗?”。所幸的是,高中艺术课程已经增加到了6个学分,可能还会增加。这个学分起码已经与化学、物理持平。很多艺术老师过去确实是消极、受气的。同样加讲一节课,数学老师可能多得50元,艺术课老师就只有30元甚至20元,的确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不公平的。许多学校还把艺术当成壮门面的工具,就不可能实现艺术课的价值。这主要是对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学校的老师、校长、家长都需要转变观念。现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对艺术是非常重视的,艺术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行为,国家要推行一件事情,是能够做到的。譬如我们大家来参加这个培训班,以后你们下去在各省开展培训班,就是这个国家行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艺术课程再也不会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了,它会作为未来的核心课程之一。如果一个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没有达到应有的艺术课程的学分标准,将不能够毕业,在小学和初中,艺术课也是一种必修课程。既然艺术课作为必修课,就必须具有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6 世界各国的综合艺术教育思想
我仅以音乐教学为例,介绍当前世界的几种典型综合思想。
A 奥尔夫模式:在音乐教育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奥尔夫教育体系,十分注重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它实际上是一个初期的综合模式。奥尔夫说,从来就没有孤立的音乐,而只有与动作、舞蹈、语言同时存在的音乐。因此,在著名的德国奥尔夫学院中,把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教学已成为其最显著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奥尔夫的思想恰恰是与中国先秦时候的音乐观不谋而合。中国的先秦时期已经对声、音、乐作了划分。声是自然发出的声音;音是有组织、有序的声音;乐是指诗歌舞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其中的音与我们现代人心目中的音乐相对应,但是当时的先秦人重视的不是音,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乐。当时人们认为知音而不知乐是不够的,只有知乐才是君子。当时歌的概念与现在也不一样,诗经、楚辞中许多东西称为“歌”,如屈原的《九歌》,“歌”在当时是一种综合的东西。中国先秦的这种思想与非洲的一些国家、少数民族是一样的,他们也往往是把唱歌、奏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凡是艺术发达的地方和时代,如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从没有脱离舞蹈动作的音乐,只有与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才叫做音乐。奥尔夫的综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注重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的综合。比如它开设的舞蹈、动作课,就是在音乐声中展开的,实际上也是动态的音乐课,二是注重每门课程本身的综合,像“普通音乐”这门课,就是一门包括声乐、器乐、节奏训练、合唱、指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训练课。这种课与中国古代的综合艺术教育是十分吻合的/
B达尔克罗兹模式:达尔克罗兹模式与奥尔夫模式有大同小异之处。其创始人认为,任何乐思可以转译为动作,任何动作也可以译成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据此,他创立了“体态律动学”。律动,就是人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要素和表现情感,实际上就是把音乐和舞蹈高度地融合了起来。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正是采用节奏性的动作,伴之以声乐、打击乐或钢琴即兴伴奏,以身体的运动来反映音乐的要素和情绪的。

C
穆塞尔:音乐与文化:穆塞尔是一个有文化品位的音乐家,他的主要思想是音乐教育必须与文化结合起来。他提出,音乐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因此音乐教学应该同其他领域互相交织在一起,这样可以互相增强活力。否则,音乐教学将是贫乏的,不可能作为发展学生个性的一种媒介而获得它的全部价值。其实,我们在制定国家艺术课程的标准时就采用了这种思想,艺术与文化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主张,任何艺术教学,不管是从音乐还是从舞蹈切入,都要与文化结合起来。有文化的艺术课就有了文化魅力,学生就有了兴趣。

D
舍吉宁的试验:前苏联教育家舍吉宁的思想也非常先进,当我们还在步前苏联的后尘进行灌输式艺术教育、把它的东西一成不变地搬到中国时,苏联已经在前进了。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舍吉宁认为,如果整个教材被分割成零碎的、彼此脱节的条块,知识的世界就变成彼此隔离的“孤岛”。为解决这一问题,舍吉宁在其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综合教学实验,他介绍说,“我们第一次抛开了通常的音乐专业课的教学形式,我们读诗、写小说、画速写、去捷列克河和森林旅行,在夜晚的篝火旁听神奇动人的故事,音乐知识不是我们最基本的内容。”实际上,他不是不要音乐基础知识,而是把知识融合在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这种通常看来不成体统的教学结果又怎样呢?舍吉宁动情地写道:“当评委会一致同意把所有奖都授给我们班的代表时,我们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民族器乐部主任走到我身边,说道:“这不可能,这里面有点不对劲”。他审视地直望着我,寻找着答案,希望我能透露出某种秘密。“你们是怎么研究作品的?”“我们研究的是人。”研究的是人,多么精辟的回答!是的,离开了人,一切都无从谈起。绝对的艺术低能儿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我们没能够找出发掘他们的艺术潜能的途径而已。舍吉宁教学法的关键是通过艺术融合启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使所谓“艺术天分不高”的学生的艺术能力迅速提高。很多艺术天分不高,被传统教育认为没有艺术天分的人,一到他的班上,就产生了兴趣。他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E
雷默:他是美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可以说,他是通过抓住各种艺术共同的东西进行综合艺术教育的典范。近几年来中国音乐界经常请他来做报告,前几年他在辽宁做了一次报告,提出“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他所指的综合审美教育关心的主要是所有艺术共同的行为范畴。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重要的概念都可以互相借鉴,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它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而许多艺术又可以借用非艺术的要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音乐中的节奏在绘画中存在;绘画中的质感、线条也可以在音乐中运用。许多笔意、韵律的东西既出现在音乐中也出现在绘画中。抓住各种艺术共通的东西,就可以发展学生的通感能力。其实,中国文人琴、棋、书、画一体发展就是这种思路。当然,不是把音乐、戏剧、舞蹈堆积、叠加在一起就可以发生综合作用,而是通过不同要素和共同要素的相互借鉴、沟通,发展学生的通感能力、创作能力,这是我们艺术课能够迅速提高学生艺术能力的重要原因。
F 霍斯曼的一体化概念。
霍斯曼提出,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这种教学强调所有艺术之基础的、共同的东西,即艺术的审美性、创造性、表现性的东西。 “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
受上述思想的影响,美国许多学校采用了综合艺术教学形式,即利用绘画、音乐、舞蹈、刺绣以及其他不同的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去启发学生。被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是明尼苏达州罗维尔地区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州教育当局规定:综合艺木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最低限度的比例分别为:幼儿园占10%,小学占8%,初中要求达到150学时,高中列为选修,各校还可以自行增加课时比例。除必修的美术、音乐、舞蹈外,还要选修七八种可供选择的姐妹艺术课程。
以上是美国的实验,可见,综合课程在国外真正是通过教育家、艺术家、艺术教师、以及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而实现的,经过努力,它一定能成为一个既兼顾学生的兴趣,又照顾到学科基础的比较先进的课程。实际上,这种先进的课程是艺术教育进入第三阶段时的课程。我们可以把艺术教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灌输式教育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园丁式教育时期;第三个时期是生态式、综合式艺术教育时期。也就是说,目前我们推行的艺术教育,既不是灌输式也不是园丁式。而所谓园丁式教育就是如美国早期的教育,只是把艺术作为工具来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不注意艺术本身的教育。它把孩子的潜能看成是一颗向日葵的种子,一旦种在地里以后,老师的作用就像园丁一样,给它浇水、施肥,让它自然的成长。学生潜能的发展是一个自然模式,像向日葵的种子一样发芽、长出叶子、长出花盘,再结子。它的过程是自然的。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这样,它既尊重孩子的天性,又要进行适当干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在座的各位老师可以想象一下,在大海上划着一只帆船,行船的时候,我们是艄公。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既要尊重风向、看到海里的暗礁,这就好比看到孩子自然的天性;但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而是适当干预,在大海上行船,你不划船不行,舵不能丢,不能撒手不管,任它自由漂流,否则很快就会沉入海底。因此你必须划船,划船的时候又必须按照风向行驶,还要照顾海洋地理特征,见机而行,见机而行就好比是即兴发挥。因此,综合性艺术课程中的教师干预,就像一个艄公在海里划船,有许多即兴的行为。老师在进行艺术教学的同时,本身就是一个探索者,老师自己也是一个学生。因为艄公在划船的时候需要观察当时的天色、风向、以及当时的地貌,不断的随机应变。
二、 综合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
以上介绍了世界综合思想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中国传统的综合思想。
1、中国先秦:什么是音乐?

如上所说,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将“声”、“音”、“乐”作了划分。“声”指自然发出的声音,“音”指有组织的声音,而“乐”则指诗歌舞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其中的“音”与我们现在理解的“音乐”相应,但当时受重视的不是音,而是作为活动整体的“乐”。说明当时的音乐教育已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
2、史伯的发现:
中国先秦时期还有一个大家就是史伯,史伯这个人我们不大了解,没有传记记载,但是他在《国语》中有一段高明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金木水火土杂,以成百物……和乐如一。”(《国语.郑语》) 这段话历来被我们的美学大家如朱光潜、蔡元培……反复引用,我们理解了这段话,就会知道综合艺术教育是怎么回事了。史伯的发现与我们现代的发现是一致的。他认为:音乐的本性是“合和”,所谓“合和”就是多种不同要素相互作用,造成一种共生的、开放的、动态的和持续发展的结构。也就是说音乐是和谐的,而衡定音乐是否和谐的指标是能不能生出新的东西。相同的东西遇到一起往往不能够产生新的东西,不能有可持续的发展。和谐必须有多种不同的要素(如金木水火土、阴与阳……)相遇,发生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和谐。这样的例子在现代教育中也经常出现,德国大学的一个副教授,他的学术知识非常广泛,经常在一些大型的国际会议上发言,但是他的职称是副教授。很多的人都感到奇怪,凭他的能力绝对可以称为教授。但在德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博士毕业后一直跟随你的教授不换,那么你就只作为副教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德国人认为,学术思想相同的人在一起是不会有真正学术发现的。这就是“同则不继”。我国的事情正好相反,一个博士生导师总喜欢把自己的博士生留在身边,这样就没有不同的声音,学术自然发展不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都穿着黑色或蓝色衣服,说同样的话、唱着同一支歌,所以那个时候很死板、发展不起来。这就是“以同裨同,尽乃弃也”。只有“以他平他”,才能发展出新的东西。中国传统菜肴中四川菜非常好吃,它是把甜的、咸的、辣的、麻的放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味道。很可惜我们这种传统没有到教育中来,我们的教育继承了西方的东西,都是单科发展,非常悲哀的是教育没有达到四川菜的境界。
从史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音乐之所以是音乐,就是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多种不同要素,而且这多种要素或性质之间总是相互碰撞、对话、融合,不断生出新质,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过程。假如音乐中只有相同的要素或性质相近,只能产生单调、贫乏、死亡,正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多种要素的对话不仅包括清与浊、大与小、短与长、疾与缓、哀与乐、刚与柔、等,还包括与动作、语言的综合。只有多种不同要素和性质相互作用,才能造成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3 从“创造”到“创生”:现在大家可能都拿到我的一本新书《艺术与创生》,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综合理论,并提出“创生”的概念。西方世界一直重视“创造”,但是到80年代,西方人就不大讲创造了。实际上,创造就是象上帝创造世界那样,从无中生有。到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受中国道家哲学和生态学启示,人们开始讲“创生”,认为人的创造与上帝的创造正好相反,人的创造从来就是从有中生有。也就是说,从来就是把已有的不同要素重新组合,例如,把古代的建筑要素与现代的建筑要素拼在一起,就成为后现代建筑。有中生有就是我们说的“创生”。这就涉及到中国道家哲学。太极图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只知道它是道家的符号,就到此为止了,不去追究它背后深层次的意义,事实上它是博大精深的。佛罗伊德的学生——荣格有一本书《金花的秘密》,当时在国际上非常流行,80年代在中国没有这本书,后来我在德国的期间找到了这本书,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中国的《太乙金华宗旨》的德文翻译版,也就是说这本书有三分之二是中国的经书。翻译者威尔海姆在中国生活了19年,把中国的《道德经》、《庄子》以及这本书的手抄本带到了德国,翻译成德文。被荣格发现后如获至宝,在此基础上写成了《金花的秘密》。那么其秘密是什么呢?它讲到人的生命有这么几个现象,有一种是最健康的人,一种是最不健康的人。最不健康的人是接近死亡状态的人。它把人体分成两极,其上面一极是心,下极是肾。心属于火,肾属于水,快要死亡的人是心火与肾水分离的人。老人和病人也是如此。最健康的人是十七八岁到二十五岁以及练功的人。这两种人是水火达到交融的人,具有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的力量。大家知道,在自然状态中,火是向上走的,水是向下走的;在健康的人身上反过来了,火是向下走的,水是向上走的,这就产生了自然的融合。我们所讲的融合或者综合,必须两极走在一起,有反向力后两极才能对话和碰撞。道家认为,人心境趋向非功利才能产生道特有的反向力,普通人重功利,眼睛看外在的事物时对他最有用的先看到;对他没有用的他看不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耳朵也是这样,对他最友好的声音他能听见,骂他的、刺耳的声音也能听到,自然的声音听不到。反向而行的人能听到内在的声音,眼睛是内视的。经常听内在声音,看内在世界,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反向力,也就是道。有了道,身体就有水火交融,一个很热的东西与一个很冷的东西交融,就产生了温暖的景象。温暖的前提是水中有火,火中有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图中心的S线,是水火交融的象征。这个S线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线,意味着能不断产生新的事物。它不是+1+-1=0,而是得到一个不断生成的新的生命、新的性质的曲折过程。中国人通过古老的哲学创造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形态。例如龙就是一例。龙本身是一个S形,龙的身上也体现了阴阳互补的哲学意味。龙的角是鹿角;嘴是老虎的嘴。在自然生态中,老虎是吃鹿的,但在龙身上,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一个非常勇猛的、凶猛的、野性的东西和一个温和的东西交融产生出一个新的事物。再如,龙的身体是蛇,它的爪子是鹰爪,在自然界中,鹰是吃蛇的,而在龙的身上达到一种互生的关系,这就是阴阳互补。再如,龙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地上爬,有很多不同的特性,变化无穷,它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不断生成的东西。中国建筑艺术中的大屋顶也具有美学特征,如果外国人来参观,如何给他们介绍呢?一些人形容,这种建筑似乎牢牢的扎根于大地上,但两边的屋角有轻盈向上腾飞之势,使整个建筑既重又轻,使相互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其实。其屋顶是由两个S形组成,看上去欲左而右、欲上而下,是一种不确定的形态,如同母亲在分娩之前不知道自己生男孩还是女孩的不确定性一样。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哲学中揭示的东西与我们现在所讲的生态是一致的。正如史伯所认为的那样,音乐是由不同要素通过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生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艺术教育不能违背艺术自身的这一重要规律,在教授艺术的时候,也要通过不同要素的综合,使它不断产生出新的东西,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个体,这是艺术要追求的境界。所以说,人的创造与上帝的创造不同,人的创造是从有中生有。也就是说,人的创造只能来自各种不同信息、不同文化、不同要素的对话和融合,而不是凭空出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天才是善于将异质的信息和要素相互融合、对话以造成新质的人。而这样的行为只能是一种创生,而不是一种创造。这种发现与史伯以及中国道家的发现是一致的。
4 中国传统艺术和人才呈现的“综合”
a、有很多歌曲,如《我是一个兵》、《拿起笔来作刀枪》等,这是在文化革命时的革命歌曲。如果这种歌曲在文化大革命中唱,就是革命气势十足的歌曲,但是如果这种歌曲移植到另一种环境,拿到现在灯红酒绿的歌厅去唱,这两种不同的东西碰撞在一起,就产生一种新的意味。不管这种意味是什么,也不管这种意味是好是坏,毕竟已经有了新的意味,后现代艺术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在艺术教学中就经常采用各种不同的东西碰撞、综合在一起,经常把舞蹈、戏剧与音乐配在一起,学生感到非常新鲜,上课也非常有兴趣,这是一种即兴的、不断涌现出新的东西的感觉。中国现行艺术教育中有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一提到艺术教育,就是美术和音乐教育,中国教育部的艺教司也只管音乐与美术,这是不正常的。其实,中国的艺术不仅是艺术与美术,中国是戏剧、戏曲、舞蹈大国,中国每一个省、地区都有自己的戏曲、地方戏,戏剧、戏曲是节日庆典的主要内容。此外在少数民族地区,舞蹈很发达,而且很多时候歌舞诗是一体的。而我们的课堂上是没有戏剧和舞蹈的,许多学生不知道戏剧是什么?我们只看到一批批的外国人到中国的西安和北京,观赏中国的京腔或秦腔,而我们的学生很少有人对戏剧感兴趣。打开电视一看是京剧,马上就换台,不看了,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事实上,戏剧、戏曲是综合的艺术,涉及语言、动作、服装、灯光、音乐等,对学生的综合艺术成长是非常有利的。综合艺术课程一改过去的传统,把戏剧与舞蹈加进来,产生出独特的效果。总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教音乐和美术,我们的诗歌舞本来就是合为一体的,现在需要把它们还原。
b、中国很早就有琴、棋、书、画融为一体的传统,这种融合造成一代代的艺术人才。这种人才在先秦时称为君子,魏晋时称为才子,宋代称为文人。但不管君子、才子还是文人,都具有综合的素质。古代的才子们之所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际上这没有任何秘密,也不是他们有特殊才能,而是他们从小就受综合的艺术教育,不同要素的对话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智慧。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青海、新疆等,那里的人没有上专门的音乐课、美术课,多数是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艺术,而且经常是歌唱、服装、舞蹈融为一体的自然环境下很快学会的。正如很多农村的孩子学游泳,没有专门的老师教怎么划水,而是许多孩子跳到水里,自己揣摩,很快就学会。艺术的学习也需要一个自然环境,这就是琴、棋、书、画融为一体,相互激励和补充,很快就能发展艺术能力。
c、多种文化的融合:中国很多大家,都得利于不同文化的融合。孔子不周游列国,吸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声音,就不是孔子;李白不到中原游历就不是李白;苏轼不走出四川就不是苏轼;王阳明不突破儒家、进而达到儒道释相互贯通和融合,就不是王阳明。西安人和四川人在本地是一条虫,到了北京就成为一条龙,实际上是因为走出本地后,把深厚的西安或四川文化与中原的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能力。西方也有这样的例子,西方的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凯奇、巴托克、塞尚、高更、凡高,以及爵士乐、摇滚乐、布鲁斯……都是多元文化相互综合的结果,得益于多元文化的对话和碰撞!
5 艺术与中国人心目中的“家园”:
a、哲学家常说,“艺术是人类的家园”。这句话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不好理解,中国人理解起来就容易。在中国的传统中,家是男人与女人、老人和孩子、人与动物、人与土地、人与植物的综合体,它们在一种生态关系中不断延续,一代传一代。它不仅是有男有女就可以了,还必须形成一种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必须是男人需要女人,女人需要男人,家畜需要人,人也需要家畜。
b 中国艺术的家园特征:
关于中国艺术的家园特征,清人沈宗骞是这样论述的:
“何为物物相需?如作密树,需要云气以形其蓊郁……是云与树之相需也……横与直相需……有处与无处相需……此物与彼物相需……”
“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写也。生发处是开,一面生发即思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之弊。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一面又即思一面生发,则时时留余意而有不尽之神。”
他又说:
“作画发笔有欲直先横,欲横先直之法,作画开合之道亦然。如笔将仰必先作俯势,笔将俯必先作仰势,以及欲轻先重、欲重先轻、欲收先放、欲放先收之属,皆开合之机。”

不仅笔墨如此,绘画的布局同样如此:
“至于布局将欲作结密郁塞,必先以疏落点缀,将欲作平衍纡徐,必先以之峭拔陡绝,将欲虚灭必先以充实,将欲幽邃必先以之显爽,凡此皆开合之用也。”
必须指出,在异质的性质或事物相互作用和共生、以达到“家园”特有的“可持续性发展过程”,是中国艺术的明显特征。其实,所有伟大的艺术品,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都能展示出一种与自然界生态发展规律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艺术效法自然,决不单纯是模仿自然的表面形象,而主要是效法自然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同自然一样,都是人类本来意义上的家园,无怪乎许多真正进入艺术的人总觉得艺术就是自然,一进入艺术就有一种落叶归根之感。
三、我国艺术课程标准中“综合”的含义
以上我讲了世界艺术教育的综合趋向以及中国传统艺术和艺术教育的综合趋向。我还谈到,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与西方现代艺术以及后现代艺术的综合教学也是一致的。我们在制定《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时,参照了以上各种思想和观念,发展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课程标准。它既不是美国的艺术标准,也不是台湾的艺术标准,也不是苏联的艺术标准,而是中国人自己的艺术标准。“综合”是这个艺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征。我在我的《艺术与创生》一书中提到“生态”二字,其实,“生态”与“综合”有相同的含义。在我国的艺术课程标准中,“综合”有下面四层含义:
1 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连接或综合一体,相互补充、相互加强,这一连接和综合最主要体现在感知与体验阶段:
2 感知、创造、反思等多种艺术能力相互支持和相互生成;
过去我曾提到今日学生写作文的例子。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逐渐脱离自然,脱离真情实感,最后发展到没有感觉,作文时就无话可说,只能“无话找话”。谁都知道,“无话找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艺术中也是这样。当一个人没有感觉时,要他画个桃子、画个梨子是画不出来的,即使画出来,也没有生命。综合艺术教育特别强调了心理学、教育学中公认的三个阶段(感知、创造、与反思)的相互连接。例如,要学生画个樱桃的时候,先要让学生感知樱桃是什么样的,它的味道是什么,它的形状是什么,它的色彩是什么,它长在什么样的树上,它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的花是什么样的,古代文人是怎么歌颂樱花的,古代的诗歌是怎样写樱花的,古代的画家是怎样画樱花的。这种多渠道的感受,使学生获得对樱花和樱桃的强烈的感受,在头脑中出现樱花和樱桃的独特形象,这样做,一百个学生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感受。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经验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到了创造的阶段,要把不同的感受用不同的媒介表现出来,有的人喜欢用这样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有的人喜欢用那样的色彩和线条表现。感受和媒介不一样,创造也就有了个性。另外,艺术课程标准规定在评价阶段使用“艺术档案夹”,它主要记录学生对自己的感知和创造过程的反思,学生必须把许多感受转变成语言,所以记录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下面有这样一个例子:
这幅画是由一个小孩子画的,他在艺术成长记录中进行了反思,他是这么写的:这是有一次,一位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了我,我当时感到很烦,也很乱。谁来招惹我,就想打他。后来一个朋友来安慰我,当时我心里像突然起了一把火,好温暖。觉得自己有了知心朋友,很幸运。所以中间画了一团火,背景是蓝的,把火衬托得更暖。
很明显,当学生画出这幅画,同时又用文字加以反思时,他的艺术水平就会提高得很快。反思的作用就如同在跳远的时候,先后退一步,就可以跳得更远更高。
还有一幅学生画,画得很怪,但他为什么会画出这么怪的线条,这么怪的形态呢?如果他自己不反思、不理解,别人也不理解。他是这么写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爱都有艰难的开始,所以我画了许多曲曲折折的线。妈妈对我的爱使我想哭,因为她为我的学习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哭的时候身体会发抖,所以用粉色的和橘黄色的线造成一种发抖的感觉。中间的鹅黄色,是我没有想到老师也与我们谈爱,我感到很吃惊,就画出了这样的画。
很明显,学生经常反思,他的艺术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实验还证明,两种表现媒体之间经常转换,还会提高人的智力。以双语教学为例,这种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学习了中文,又学习了英文,也不仅仅增加了一种语言,将来到国际上可以交流,它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提高学生智力。实验表明,一组双语教学的学生与另一组不是双语教学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双语教学的学生的智力测验要高于单语教学的学生好多个百分点。研究发现,当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时候,就同时带动了两种文化的相互转化,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通过语言也相互转化了,它的习俗、它的说话的习惯……在不断的转换中,人的智力就能够提高。同样,一种审美体验如果通过创造和表现活动转换成画面语言、音乐语言或舞蹈语言,最后在反思与评价中又转化为文字或口语,就可以在不断的转换中,提高智力。也就是说,通过感知、创造、反思等多种艺术活动的相互转换和相互生成,也能生出智慧。因此,要消除人们对综合艺术的误解,不要一提综合,就是绘画、音乐、美术的混合,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更强调的是感知、创造、反思多种艺术能力的相互支持,不断生出新的智慧。
3 通过艺术与个人成长环境(生活、情感、文化(历史)、科学)的联系,发展艺术能力;这是我们艺术课程制定标准的四个方面:即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四个方面的联系。
4 “以人为本”的探究和创造活动。
综合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要作到这一点,首先要反思,什么是完整的人,怎样使学生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艺术的通感能力,我们的学校艺术教育是如何把一个完整的人割裂开来的?
现在我们先读一读马拉古齐的“一百种语言”这首诗: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
还有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却被学校和文化,
偷走了九十九种。
他们把孩子的脑袋与身体分开。
不许孩子用双手去想,更不要用脑袋去做。
只许倾听,不要说话,
只求了解,不求喜悦,
只有在复活节与圣诞节的时候,才去爱和惊喜。
他们告诉孩子:去发现早已存在的世界,
而一百种当中,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他们告诉孩子,工作与游戏、真实与幻想、
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由与梦想,不属于同一国度。
因此他们告诉孩子,一百种并不在那里。
孩子说,不,一百种是在那里。

——罗里斯•马拉古齐
马拉古齐的《一百种语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一个整体,传统教育却非得把这个整体割裂开来。分科教学把人的知识切割成碎块,多元思维被缩成单一的思维,多个角度被压缩成单一角度。当学生的梦想与思考、工作与游戏、上学的时间与课后的时间被分裂时,其人格也就被分离了。我们艺术教育担负的使命,就是把分裂的人格还原成完整的人格,这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任务,也是整个教育的使命。概括起来,以人为本的教育包含下面几层意思:
A 在古希腊文中,“教育”的含义是引导,即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有自我发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本身敏感。所以我们的综合艺术教育并不仅仅理解为音乐、绘画与诗歌综合在一起,还需要兴趣的驱动。举例说,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要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我们的新教材不仅有非常详细的教案,使教师知道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还注意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有些人提出意见说:“你们的第一课居然是原始人?”事实上古老的东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最感到新奇的、最感兴趣的。我们的第一单元安排的内容是原始人,就是这个目的,兴趣驱动就是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
B
师生对话,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一个艺术教师必须会画、会唱、会跳,达到全能。现在的教育是一种对话的状态,学生和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以前我们的老师对于班上的优秀生,笑脸相迎,重点培养;对落后的学生整天批评,“你笨死了”,“拖班级后腿”等。这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对话和互生的关系,而是制造两极对立,使水与火分离,导致死亡状态。现在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歌德曾说过:“你认为他平凡,随意对待他,他长大后一定是一个平凡的人,你认为他独特,尊重他,长大后一定出类拔萃。”歌德的这句话说得好极了。记得我女儿小时侯想学音乐,但是当时我们的思想非常落后。好吧,你想唱歌就给你找一个声乐老师,声乐老师让她唱了一句,就说:“这个孩子不行,一生都不能学声乐,根本没有那个天赋。”这就把她一生的音乐兴趣全给磨灭了。现在我们的教育思想转变了,即使你没有这个天赋,你只要喜欢音乐,就可以进入音乐的世界。音乐不纯是一种技能,它还是一种文化,人人都可以进入音乐的文化,而不一定每个学音乐的人都要唱得好,在国际上获奖。若是这样,我们十几亿的人口中,就只有少数人可以学音乐,其他的人就不能学音乐了。不是这个逻辑。所以教师的态度很重要,不能一上来就把某些学生判定是平凡的、是庸才,而是要鼓励,一个数学课代表,他的数学学得好,语文可能不行;语文课代表语文学得好,数学可能不行。很多时候,他们学得好主要是由于老师的期望效应,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样,对儿童的艺术教育一样,教师如果认为孩子艺术平凡,孩子就一定是艺术能力平庸的人,如果教师尊重孩子天性,尊重艺术,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和不断发展自己的人。对话式教育不仅使学生得到发展,教师自己也在不断提高,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双双提高,是一种双赢的关系,他们各自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
C 以人的发展为本,就是要在传授广泛、综合的艺术基础知识的同时,致力于个体人格的绽放,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知识传递与个性培养的并行和谐发展。
D 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艺术课堂更注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方法最先在英语教学中出现。最初,英语教学就是灌输语法知识,让学生模仿语音和语调。最新的英语教学开始使用任务教学法,给学生下达一个任务,如给你远方的同学写一封信,你自己决定用英语怎么写,写些什么。写的东西一定要使对方看懂。这就是任务驱动。艺术教学也是这样,给你一个任务,学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不断的探索,创作一个作品。在我们的教材中,一般采用分组的方式完成一个特定的艺术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举例说,有一堂课给学生分配了这样的一个任务: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想要创建一个艺术博物馆,该做哪些工作呢? 学生接到这一任务后,便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寻找创建艺术博物馆所需要的资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完全退居幕后,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加以指点,这样为学生展开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南京有一位老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学生跟随父母到澳大利亚读书,有一天半夜他给来了一个电话,说:我们这里的老师不上课,都是给你一个任务,让你自己去探索。老师给了我一个特殊的任务,让我写中国的民间音乐有哪些类别,它们有什么特征等,还让我就此写一篇论文。我根本不具备中国民间音乐的知识,你能不能帮我把这方面的资料传真过来,否则我就无法完成任务了。这位艺术老师当时没有给学生答案。若干天以后,学生又来电话说,老师你不要给我传真了,我自己已经找到资料了,而且这里的老师也希望我们自己完成。我找了许多资料,也请教了一些专家,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写了一篇很好的论文,得到老师的好评。
事实上,国外艺术教育中已经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法,这种方法真正尊重学生,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还有一个教学案例,也很说明问题。这个案例是这样的:
在一堂课上,老师要大家唱会一首歌,歌名是《山腰上的小屋》。老师首先给学生放了一遍《山腰上的小屋》,学生听了这首歌以后,老师就提问“你们听了歌以后,有什么联想、感想,觉得有什么故事。”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有一个小组的代表在听了《山腰上的小屋》后,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和他的父母吵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因为没有钱,一路上受尽了委屈,到处求人,生活非常艰难。后来得到警察叔叔的帮助,才得以回家。这一段经历,使他感受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老师及时抓住了这个故事,给大家分配任务:要求大家把这个故事演变成一个戏剧。每一个小组都要排演,编对话、编情境、编道具……,同学们用桌椅的声音演示火车行驶的声音,大家一边排演,一边就自然学会了这首歌。最后,同学们一边唱歌,一边感动得流眼泪。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老师采取了综合艺术教学的形式,把音乐、戏剧、舞蹈、情感融为一体。因此音乐课不是一句一句地教如何唱歌,只要有了任务驱动,有了情境刺激,一支歌自然就学会了。
还有一堂课,教师想教学生画家具。过去教这种课时,美术老师往往会拿出一张椅子摆在教室里,让学生照着画;要画一个柜子,就拿一个柜子作道具。而我们的这位美术老师是如何上美术课的呢?他说,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家里哪件家具是你最喜欢的,那么你现在就是这件家具。例如,你最喜欢家里的钟表,你就扮演钟表;你喜欢家里椅子,你就扮演椅子;你喜欢家里的地毯,就可以扮演地毯,但是必须把它们的样子和特征表现出来。学生立刻活跃起来,积极思考,如怎样表现一个椅子,怎么表现地毯,怎么表现钟表等。有的学生仰面八叉躺在地上表演地毯;有的学生弯起腰来,作成椅子形状,还有两个学生配合起来表演钟表。这种表演活动把学生的各种创意都激发出来了。尽情表演以后,教师开始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家具,这时,各自都有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画出的东西十分生动。还有一堂课,是“丰富的表情”。老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我们要出去旅游,大家听了兴奋得鼓掌。这时教师语气一转:可是明天天气预报有雨,大家一听脸色又变了,先是高兴,接着悲伤。老师让大家把听到这两个消息以后不同的面部表情说出来,然后再画出来。教师利用现场体验,现场派任务,这节课上得非常有意思,现场也非常活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6:35 , Processed in 0.0952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